学术投稿

解剖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78例疗效分析

王秀士;孙建;刘烨

关键词: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解剖型钢板
摘要:目的 探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胫骨远端内侧型解剖钢板内固定手术后骨折愈合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跟踪随访6-24个月,疗效评定采用Ovadia等制定的踝关节症状功能评价为标准,优42例,良29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91.0%.结论 胫骨远端内侧型解剖钢板在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上,具有操作技术简单、疗效确切、创伤小、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方法,适合医院推广采用.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与原代培养

    目的 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体外分离与原代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全骨髓贴壁培养筛选法分离和培养大鼠BMSCs,通过不断换液及传代纯化培养的细胞.结果 大鼠BMSCs传至P3代后,形态为均匀分布的梭形成纤维样细胞.结论 全骨髓贴壁培养筛选法操作简便,需要的骨髓量少,原代培养时更符合细胞生长的微环境,是培养大鼠BMSCs的理想方案.

    作者:张勇;程敬亮;李华丽;王娟;赵天春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纳洛酮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中毒

    纳洛酮又称丙烯吗啡酮,为阿片受体竞争性药物,与分布在脑干等部位的阿片受体结合后,能有效地阻断内源性阿片样物质所介导的各种效应;多烯磷酯酰胆碱可促进肝脏卵磷合成,产生Ach,易于活化植物神化系统,能激活组织分解酶,在体内具有保肝解毒作用,饮酒过量主要影响抑制脑、肝、肾、血管等重要脏器功能.

    作者:张福有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经皮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76例

    目的 评价经皮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Ultrasound guided thrombin injection,UGTI)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的效果.方法 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对动脉置管术后出现的PSAs进行UGTI治疗,PSAs瘤腔封闭后平卧4~6小时,所有病例均在治疗后72h内复查超声,30天临床随访,2个月超声随访.结果 76例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40例,年龄34~82岁(平均63.4±10.8岁).单瘤腔PSA67个,复合瘤腔(≥2个腔)PSAs 9个,瘤腔平均大小为(3.01±1.27)×(1.65±0.67)cm,UGTI前93.4%(71/76)的患者应用了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凝血酶注射剂量为619±259(150~1400)u.69例患者一次UGTI即刻闭合瘤腔,其中1例瘤腔封闭后股浅动脉内血栓形成,行外科手术治疗.2例患者需第2次注射凝血酶封闭瘤腔,5例注射凝血酶后瘤腔未完全封闭,在超声引导下压迫2~5min闭合.UGTI治疗PSAs总成功率为98.7%(75/76).术后72h内复发4例,1例超声引导压迫后瘤腔闭合,另3例再次UGTI封闭瘤腔成功,UGTI治疗PSAs复发率为5.3%(4/75),30天临床随访无复发,15例患者UGTI治疗后2月进行了超声随访,瘤腔明显缩小无复发.结论 UGTI治疗医源性PSAs是一简单、安全、快速、耐受好的方法,是临床治疗PSA的首选方法.

    作者:郭金成;孙文清;马长生;王萍萍;许敏;张学坤;张海滨;刘长虹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机采新鲜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制剂临床输注比较研究

    目的 观察比较机采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输注血小板患者200例,分为输注机采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两组.观察输注后24h的血小板数量,与输注前血小板数量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两组出血情况是否得到改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输注后血小板数量均明显上升,但机采新鲜血小板组疗效优于冰冻血小板组.结论 输注机采新鲜血小板比冰冻血小板更能有效控制及预防出血,提升血小板数量,但冰冻血小板可用于紧急情况下抢救由于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性疾病.

    作者:戴芳;李建武;黄毅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地黄寡糖对糖尿病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 研究地黄寡糖对糖尿病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用药组(500 mg/kg)、糖尿病模型组、低剂量和高剂量地黄寡糖治疗组(100 mg/kg、500 mg/kg);定期检测动物体重及血糖;11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随后取海马组织,测定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含量.结果 模型组、低剂量治疗组和高剂量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体重都明显减轻,血糖也明显升高,海马组织中谷氨酸水平分别提高了30.8%(P<0.05),32.5%(P<0.01)和29.9%;同时模型组比对照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在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占总游泳时间的百分比明显降低;低剂量治疗组和高剂量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在原平台象限的游泳时间占总游泳时间的百分比明显增加,并且γ-氨基丁酸含量分别高出模型组13.7%和14.8%;正常用药组和对照组相比,γ-氨基丁酸含量明显升高.结论 糖尿病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地黄寡糖对其学习记忆能力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这可能与其提高海马组织中γ-氨基丁酸的相对水平,防止高水平谷氨酸引起的神经元过度兴奋有关.

    作者:于涛;宋扬;杨菁;庞磊;王翠瑶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TGF-β1对原代培养猪甲状腺细胞TPO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TGF-β1对原代培养猪甲状腺细胞TPO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猪甲状腺细胞,用MTT法测定TGF-β1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用愈创木酚法测定TGF-β1对细胞TPO活性的影响.实验分为0μg/L(对照组),2μg/L、5μg/L、10μg/L组.用RT-PCR方法检测甲状腺细胞TPO的mRNA表达,分析各处理组TPO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①TGF-β1对猪原代甲状腺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2μg/L、5μg/L、10μg/L组细胞的存活率均明显降低(P<0.05).②TGF-β1对TPO活性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2μg/L、5μg/L、10μg/L组染TGF-β1后,TPO活性均明显下降(P<0.05),呈显著的负相关.③RT-PCR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给药各组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并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TGF-β1对猪原代培养甲状腺细胞有抑制的作用,并呈剂量-效应关系,其机制可能是与TGF-β1TPO基因的表达有关.

    作者:王丹;陈龙;李红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孟鲁司特治疗婴幼儿哮喘的疗效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治疗婴幼儿哮喘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呼吸科门诊和呼吸科病房收集婴幼儿哮喘70例,随机分为孟鲁司特治疗组和对照组,根据病情予相应治疗,并定期随访,观察比较二组6月、1年、2年疗效和药物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喘息发作次数、咳嗽和喘息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2年随访中,治疗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孟鲁司特治疗婴幼儿哮喘长期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崔建坡;赫延峰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湿疹的免疫治疗

    目的 阐明恢复维持机体免疫功能可以根治过敏性疾病湿疹.方法 用综合中西价廉效好的改善免疫功能治疗,要求同时多用几种,时间较长.不是抢救不用会降低免疫功能的糖皮激素.对全降低免疫功能的、常被漏诊的颈淋巴结核要同时进行抗结核治疗.要戒烟酒,免过度疲劳、情绪不好、创伤等免疫功能的因素.开始治疗时必要进要加用对症的临时有效的抗过敏药物.结果 本文统计湿疹患者187例,年龄:小4个月,大72岁,病程:少7d,多53年,测致敏原73例,按阳性(+)多少依次有吸入组:螨,早春花粉,晚春花粉,霉菌2组,夏秋花粉,霉菌1组,食物组:虾、淡水鱼、花生、葱、芝麻、玉米.红细胞免疫测定25例: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11.48±4.27有非常显著差别;红细胞免疫复合体花环率=6.6±3.6,有显著差别;红细胞C3b受体花环促进率=116.44±28.10,有非常显著差别.红细胞C3b受体花环抑制率=40.64±11.48有显著差别.合并症:有颈淋巴结核,反复感冒,过敏性皮炎,荨麻疹,哮喘复发口腔溃疡、肠系膜淋巴结核.疗效:非常满意,用其他方法久治不愈的患者可以根治.结论 疹与其他过敏性疾病一样,免疫功能恢复正常则不犯病,维持正常则一直不犯病.不少合并颈淋巴结核常漏诊.结核感染近一步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必须加用抗结核治疗,免疫功能才能恢复好.湿疹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中药有很多很好的免疫功能有学者预言:在21世纪,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物,将成为一类重要的药物而替代其他药物.我们的经验也证实了这一点.

    作者:李智忠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活性氧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介导高糖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和p53介导的线粒体凋亡通路在高糖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将培养的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高糖组(葡萄糖浓度为25mmol/L)、高糖+抗氧化剂组(抗氧化剂浓度为10mmol/L)和高糖+p53抑制剂组(p53抑制剂浓度为50μmol/L).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分光光度计检测上清液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对各组细胞p53和Caspase-9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心肌细胞凋亡率(P<0.01)和ROS明显升高(P<0.01),上清液中的SOD含量明显降低(P<0.01),Caspase-9(P<0.01)和线粒体蛋白p53表达增多(P<0.01).与高糖组相比,高糖+抗氧化剂组心肌细胞凋亡率(P<0.01)和ROS明显降低(P<0.01),上清液中SOD明显升高(P<0.01),Caspase-9(P<0.01)和线粒体蛋白p53表达减少(P<0.01).与高糖组相比,高糖+p53抑制剂组的心肌细胞凋亡率(P<0.01)和ROS明显降低(P<0.05),上清液中SOD含量升高(P<0.05),Caspase-9(P<0.01)和线粒体蛋白p53表达减少(P<0.01).结论 高糖可能通过产生的活性氧介导p53转位到线粒体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引起心肌细胞凋亡.

    作者:姜丁文;刘畅;王筠;梅晰凡;王欣燕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中医综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43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慢性腰肌劳损患者43例,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慢性腰肌劳损患者43例,本组患者给予以下治疗.①中药:根据具体分型辩证用药.寒湿型采用独活寄生汤.湿热型采用四妙汤.肾虚型患采用肾气丸加减.淤血型采用身痛逐淤汤加减.②腰部肌肉锻炼:采用拱桥、飞燕式、双手攀足、拧腰后举等锻炼方法.③外用药涂抹患处:采用本院自制中药药酒涂抹患处.主要成分有乳香、没药、血竭、自然铜、穿山甲、木瓜、肉桂、川芍等组成.本组患者疗程为2周,治疗结束后,患者继续行功能锻炼.并随访.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前视觉疼痛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部功能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综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慢性腰肌劳损疼痛症状和腰部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熊翊华;陈飞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高原地区脉冲电磁场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分析

    目的 青海地处高原,是骨质疏松症高发地区,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势在必行.本文分析脉冲电磁场治疗骨质疏松症(OP)的疗效.方法 对6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临床资料采集、观察、BMD测定,应用XT-2000B型骨质疏松症治疗仪产生的复合脉冲磁场(C-PEMFs)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30次后,按照疗效判断标准、BMD测定统计分析疗效,治疗总有效率达96.7%.结论 C-PEMFs能缓解症状,减轻疼痛,提高BMD,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

    作者:张海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核医学在代谢性骨病诊断中的应用及进展

    随着人类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代谢性骨病的发病率已呈逐年增多趋势.传统上认为骨骼仅为身体的支持保护组织,但现发现骨骼也是人体代谢十分旺盛的代谢器官.代谢性骨病既是骨骼某些内在缺陷所致的原发性普遍性骨骼病变,也可以是其他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骨损害.

    作者:邓燕;章宏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机械通气治疗

    目的 探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模式及脱机参数.方法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后比较治疗前后各指标意义.结果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Pa02.Pac02)有明显改善;心肌酶(AST.LDH.CK及CK-MB),呼吸浅快指数,APACHEⅡI评分均有明显下降;胆碱酯酶活力明显升高.结论 正确选择机械通气模式及脱机参数对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患者具有重要治疗意义.

    作者:姜咏梅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56例儿童眼球穿通伤的临床护理

    我院自2005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儿童眼球穿通伤56例,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

    作者:刘书秋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IGF-2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IGF-2)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1],S100B蛋白是神经胶质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反映神经细胞损伤的标记物,目前国内外尚无报道给予IGF-2后脑缺血灌注区S100B蛋白的动态观察,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剂量IGF-2对缺血性卒中脑缺血再灌注区不同时间点S100B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研究其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量效关系.方法 取66只SD大鼠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n=6)、脑缺血再灌注组(n=15)、IGF-2治疗组(低剂量组n=15、中等剂量组n=15、高剂量组n=15),按再灌注时间分为3个亚组,亚组15只(12h组5只、1d组5只、3d组5只);脑缺血1h后开始再灌注.免疫组化采用SABC法,检测脑缺血不同时间大脑皮层S100B蛋白,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层缺血中心和周围区神经细胞凋亡的表达.结果 凋亡检测结果显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IGF-2中等剂量治疗组与高剂量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IGF-2低剂量组与脑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S100B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IGF-2中等剂量治疗组与高剂量组S100B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IGF-2低剂量组S100B蛋白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等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在凋亡细胞与S100B蛋白表达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GF-2可促进S100B蛋白表达减少,凋亡细胞教明显减少,可能是IGF-2产生脑保护机制的原因之一;推测IGF-2治疗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存在量效关系,随治疗剂量增加可能疗效改善.

    作者:周铁柱;车玉琴;康志伟;张晓光;陈雪;胡晓颖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BiPAP呼吸机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BiPAP联合纳洛酮治疗高龄COPD合并Ⅱ型呼衰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7年12月~2009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6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两组治疗后的临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优于单用BiPAP,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和平;项杨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软骨寡聚基质蛋白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水平及其评估关节软骨破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5例早期RA患者及18例健康人血清COMP水平,并测定RA组患者其他实验室指标:抗环瓜氨酸抗体(CCP)、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记录关节晨僵时间、关节肿胀、疼痛数目、DAS28评分,分析它们与COMP的相关性.同时记录39例RA患者治疗缓解后的各项指标,与其活动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28例RA惠者记录随访1年后双手X线分级与COMP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12.41±5.26ug/L)相比,早期RA组(27.07±13.77ug/L)COMP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早期RA活动期COMP值(29.76±4.55ug/L)明显高于缓解期(17.50±5.26 ug/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8).缓解期RA患者COMP值仍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活动期RA患者COMP与ESR、CRP具有正相关,与RF无相关性,缓解期COMP与ESR、CRP、RF均无相关性.而COMP与关节晨僵时间、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及DAS28评分呈正相关.其中28例RA患者完成1年的放射学随访,Ⅰ期、Ⅱ期、Ⅲ期、Ⅳ期:13例,9例,4例,2例.RA患者COMP值水平与放射学进展相关(rs=0.922,p=0.000).结论 COMP作为软骨破坏的一种生物标记物,在早期RA患者血清中异常增高,可用于反映RA早期关节软骨破坏程度及预测疾病进程.

    作者:丛翠翠;朱芸;马晶晶;赵雪丽;李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解剖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78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胫骨远端内侧型解剖钢板内固定手术后骨折愈合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跟踪随访6-24个月,疗效评定采用Ovadia等制定的踝关节症状功能评价为标准,优42例,良29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91.0%.结论 胫骨远端内侧型解剖钢板在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上,具有操作技术简单、疗效确切、创伤小、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方法,适合医院推广采用.

    作者:王秀士;孙建;刘烨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老年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特点及处理.方法 对200例该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并发心律失常92例(46.00%),大多数以室上性心律失常为主.均有低氧血症,大部分患者有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一部分患者有肺心病的其他并发症,经治疗肺心病的原发病和其他并发症后59例心律失常自行消退,13例经抗心律失常治疗后恢复窦性心律,3例死亡.结论 该病合并心律失常多表现为室上性心律失常,其中以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具特点,治疗肺心病的原发病和其他并发症大部分心律失常可自行消失,根据其特点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纯伟;陶登保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综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采用不同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已确诊的38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症状评分,并根据治疗对象能够接受的治疗方案分成A、B治疗组.A组101人接受抗生素+短波+中成药治疗;B组279人接受抗生素+前列腺按摩+中成药治疗.治疗期间观察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及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结果 二组经治疗后NIH-CPSI症状评分及前列腺液的白细胞计数比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总有效率达76.31%,其中A组更有效,有效率为85.15%,二种方法治疗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慢性前列腺炎需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在不同的物理治疗方法中,电热疗法更有利于前列腺血液的增加,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代谢产物的排出,有利于症状的改善和疗效的提高.

    作者:叶建;谢卫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