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环;刘荣利;方洪元
目的 探讨积雪苷片联合热敷药外敷对局限性硬皮病患者疗效观察及皮肤硬度和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诊治的局限性硬皮病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2例予以积雪苷片联合肝素钠软膏外用治疗,空白对照组32例给予积雪苷片联合热敷治疗,治疗组32例予以积雪苷片联合热敷药外敷治疗,由专业人员记录临床症状评分、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皮损VEGF及TGF-β1水平,同时对比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75.00%,空白对照组有效率59.38%,均低于治疗组有效率(9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皮肤硬度、关节功能及关节痛评分降低,血清白介素2α受体(sIL-2R)、TNF-α水平降低,治疗后皮损VEGF及TGF-β1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皮肤硬度、关节功能及关节痛评分较低,血清sIL-2R,TNF-α水平较低,治疗后皮损VEGF及TGF-β1表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雪苷片联合热敷药外敷可以降低局限性硬皮病患者皮肤硬度积分及关节功能积分,疗效显著.
作者:田菲;胡彩霞;张国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患者女,41岁.发现头顶黑色增生物10年.皮肤科情况:头顶近枕部可见一圆形黑褐色增生物,大小为14mm×12ram,边界清晰.无触痛,无出血,无溃疡,基底部无明显红斑水肿渗出.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正常,真皮中深层可见大量类圆形或不规则噬黑素细胞,真皮全层可见大量梭形黑素细胞,未见核分裂像或细胞异型性.临床结合病理诊断为头皮细胞型蓝痣.
作者:汤庄力;张燕飞;童丹玉;冯义国;王晓鹏;肖生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患者男,43岁.肛周丘疹、斑块19年余,无明显自觉症状.曾被误诊为“深部真菌病”、“蕈样肉芽肿”、“皮肤软化斑”.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表皮假瘤样增生;真皮可见由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组织细胞和少量多核巨细胞组成的肉芽肿;PAS染色(-),抗酸染色(-).PPD皮试(3+);PPD-IgG(+).诊断为疣状皮肤结核.经抗结核治疗半年后皮损基本消退.
作者:陈慧姮;薛如君;田歆;邓婕;张锡宝;刘玉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枸杞多糖对中波紫外线(UVB)辐射后人角质形成(HaCaT)细胞的氧化损伤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半胱氨酸蛋白酶-8(caspase-8)、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超声辅助水提法制备枸杞多糖(LBP)粉末,体外培养HaCaT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UVB照射组(UVB 30mJ/cm2辐射40min)、UVB+ LBP组(UVB 30mJ/cm2辐射40min+LBP 1mg/mL),照射前12h加入LBP,照射结束后继续培养20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S法检测各组细胞吸光度值(A值);酶生化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细胞p38MAPK,caspase-8,caspase-3和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UVB照射组细胞形态明显异常,漂浮的死细胞明显增多;与UVB照射组相比,UVB+ LBP组细胞的形态趋于正常,漂浮的死细胞明显减少.UVB照射组较对照组细胞吸光度(A值)明显降低(P<0.05);UVB+ LBP组细胞吸光度较UVB照射组明显升高(P<0.05).UVB照射组SOD活力、CAT活力、GSH-Px含量较对照组降低,MDA含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UVB+ LBP组细胞SOD活力、CAT活力、GSH-Px含量较UVB照射组升高,MDA含量较UVB照射组降低(P<0.05).UVB照射组p38 MAPK,caspase-8,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Bcl-2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UVB照射组相比,UVB+ LBP组HaCaT细胞p38MAPK,caspase-8,caspase-3表达水平降低,Bcl-2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 枸杞多糖可抑制UVB辐射后HaCaT细胞的氧化损伤,并下调p38MAPK,caspase-8,caspase-3及上调Bcl-2的表达水平.
作者:加杨娥;任立氽;燕华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清热凉血解毒汤治疗血热型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7月收治的108例血热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清热凉血解毒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主要证候积分、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与对照组(66.67%)相比有明显上升(P<0.01).两组治疗后PAS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下降(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瘙痒、红斑、心烦、口干口渴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治疗后各项主要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生理状态、日常活动、心理状态、社交娱乐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 清热凉血解毒汤治疗血热型寻常性银屑病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疗效确切.
作者:张跃营;岳东山;苏晓明;陈自学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患者女,63岁.左侧上颚部口腔黏膜褐色斑片3年,发生结节伴破渍6月余.皮肤科情况:左侧上颚部见一边界不清且不规则的淡褐色斑片,表面见一肤色结节.皮损组织病理示:黏膜上皮不规则增生,基底层黑素颗粒增多,真皮内交织排列的梭形细胞呈弥漫性增生,细胞核有异型改变,病变内散在色素颗粒.免疫组化检查示:Vimentin和S-100弥漫阳性,Ki-67约25%阳性.诊断:口腔黏膜梭形细胞黑素瘤.治疗:病变扩大手术切除,配合免疫疗法.
作者:王逸飞;徐秀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温阳固卫方对阳虚大鼠被动过敏实验的影响,探讨温阳固卫方对慢性荨麻疹肥大细胞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构建类阳虚大鼠被动皮肤过敏(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PCA)模型,观察温阳固卫方对类阳虚PCA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活化的影响.结果 各组实验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率显示:与空白组比较,中药+西药组、中药组、西药组均可减少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药+西药组肥大细胞脱颗粒率明显减少(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在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少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固卫方具有抑制皮肤Ⅰ型超敏反应的作用,能抑制大鼠异种皮肤被动过敏反应;对其脱颗粒的肥大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刘爱民;张琳琳;张步鑫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CO2点阵激光“双层”治疗模式以及针刺疗法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split-face方法对20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进行治疗,患者的左/右侧面颊分别随机接受CO2点阵激光治疗或针刺疗法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治疗间隔3个月,连续治疗3次,并进行医生视觉评估、ECCA权重评分、VAS评分以及满意度评价,记录治疗中、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种方法治疗后ECCA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医师视觉评分均显著提高(P<0.01);其中联合治疗侧治疗前后ECCA权重评分较CO2点阵激光治疗侧下降明显(P<0.05)、医师视觉评分较高(P<0.05)、且对V型及U型瘢痕疗效更好(P<0.05),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水疱、感染、增生性瘢痕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两种方法均能有效、安全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针刺疗法联合CO2点阵激光疗效更好且显著改善V型及U型瘢痕.
作者:姜嵩;张艺琼;陈媛;谭雅心;苏虹;熊英;李琼艳;何黎;杨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木天蓼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21(VEGF121)刺激血管内皮细胞(HUVEC)产生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UVEC,分别用VEGF121,VEGF121+木天蓼及实验培养基进行刺激,MTT检测各实验组HUVEC的增殖活力,采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基中NO的含量.结果 VEGF121能明显刺激HUVEC分泌NO,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4);培养8h后,MTT检测木天蓼+ VEGF121组、VEGF121组与对照组相比HUVEC增殖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木天蓼醇提取液(l00mg/mL)可抑制VEGF121刺激HUVEC产生N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 VEGF121可促进HUVEC分泌NO,而木天蓼对其具有抑制作用,该结果为木天蓼治疗VEGF相关的皮肤疾病提供了基础理论.
作者:张燕;刘桂丽;李瑞静;王涛;王楠;高顺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患者男,50岁.周身弥漫性丘疹、硬肿10年就诊.皮肤科情况:面部、躯干及四肢密集坚实丘疹,皮色至淡黄色,至淡红色,大部分融合.面部皮肤肿胀、额部增厚明显,嵴沟明显,鼻根部皮肤肥厚凸起.皮损组织病理示:鳞状上皮组织表面轻度角化,皮突延长,真皮浅中层纤维组织增生,真皮浅层黏蛋白明显增加.阿新兰染色:阳性.诊断:泛发皮肤型黏液水肿性苔藓.
作者:梁秀宇;赵桂兰;李宝月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患儿女,5岁4个月.头顶部皮疹5年余.临床表现为头顶蚕豆大小质软结痂性斑块.皮损组织病理示:与表皮相连的细胞向下凹陷形成巨大囊腔,囊腔与外界相通,其内可见乳头状绒毛,细胞团块下可见较多扩张汗腺导管.向囊腔内凸起的乳头由两层细胞构成,外侧为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可见断头分泌;内层由单层立方上皮构成,乳头间质丰富,有较多浆细胞.诊断:乳头状汗管囊腺瘤.
作者:向娟;王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患者男,37岁.发热1周,右腰腹部黑色斑片伴疼痛3d.皮肤科情况:双小腿寻常性银屑病,右腰腹部见一约50cm × 50cm大黑色斑片,其上可见多发性黄豆大黑色水疱,周围绕有红斑,触痛剧烈.病变处皮损组织病理示:皮肤组织坏死,血管外大量红细胞渗出,血管内外血栓形成.诊断:暴发性紫癜,寻常性银屑病.予紧急血浆置换治疗,同时予抗感染、换药、植皮等治疗后患者皮损逐渐愈合.
作者:韩锋;王岗;王晓鹏;候彦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CO2点阵激光联合微波治疗嵌甲、甲沟炎的疗效.方法 56例中、重度嵌甲、甲沟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其中12例中度病变患者运用CO2点阵激光切割病变侧甲并将其拔除,然后用微波烧灼、破坏病变侧甲母质.16例重度病变患者除激光拔甲、微波甲母质治疗外,对甲沟软组织化脓、增生性肉芽组织予以微波或超脉冲CO2激光烧除进行甲沟重建;对照组28例,全部仅采用CO2点阵激光切割病变侧甲并将其拔除.结果 中度病变患者治疗组及对照组治愈率均为100.00%.重度病变患者治疗组治愈率87.50%,对照组治愈率50.0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CO2点阵激光切割拔甲治疗中度嵌甲、甲沟炎及其联合微波治疗重度嵌甲、甲沟炎简单、有效,创伤小,复发率低.
作者:王鹏;柴宝;金丽;周英梅;陈丽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枸地氯雷他定联合甘草酸二胺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入选的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组联合甘草酸二胺胶囊治疗,对照组(55例)仅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疗程结束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等.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症状体征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为98.46%,明显高于对照组89.09%(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肝肾功能受损、口干和嗜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枸地氯雷他定联合甘草酸二胺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能与甘草酸二胺可降低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作者:沈悦;张懿;徐晶;杨平安;刘武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掌跖脓疱病的相关性.方法 对78例掌跖脓疱病患者血常规指标、NLR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8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探讨掌跖脓疱病发展为银屑病患者相关变量,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变量预测效能.结果 掌跖脓疱病患者WBC,NEU,NLR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均<0.05),其中掌跖脓疱病发展为银屑病患者NEU和NLR水平明显高于单纯掌跖脓疱病患者(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是发展为银屑病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NLR截点值为3.95时,预测掌跖脓疱发展为银屑病效能高,其敏感度为88.90%,特异度为88.30%.结论 掌跖脓疱病患者NLR明显升高,是掌跖脓疱病发展为银屑病的危险因素及潜在预测因子.
作者:张恒坡;曹冰青;尹光文;郝伟丽;张大雷;李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观察应用重组人Ⅱ型TNF-α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后关节病型银屑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情况和抗凝血、凝血功能参数的变化来探讨关节病型银屑病患者上述参数变化的特殊性及其与病程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美国IL ACL9000型血液凝固仪测定31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29例关节病型银屑病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管内皮、凝血及抗凝血各项指标并结合PASI值和关节症状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抗凝血酶活性(AT)、蛋白C活性(PC)、蛋白C抗原(PC:Ag)含量结果显示关节病型银屑病组和寻常性银屑病组AT,PC,PC:A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纤溶酶原激活物(PAI-1)和vW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关节病型银屑病组,AT,PC水平均低于寻常性银屑病组,PAI-1和vWF高于寻常性银屑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例关节病型银屑病患者重组人Ⅱ型TNF-α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后AT,PC,PC:Ag含量水平高于治疗前,PAI-1和vWF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不同阶段之间PASI评分和关节症状评分均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未发现PASI评分和关节症状评分和各项指标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关节病型银屑病存在相比寻常性银屑病更严重的血管内皮损伤及这种损伤导致的抗凝血及纤溶系统功能的降低,经重组人Ⅱ型TNF-α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后这些改变趋于正常,提示关节病型银屑病可能存在更高的合并心血管疾病风险.
作者:孙小强;毕廷民;杨洁;刘阳;姜峰;金慧 刊期: 2017年第08期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例均为本科2013年7月-2016年7月住院治疗的过敏性紫癜病例患者,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5 ~ 34岁(18岁以下6例,成年人1例),均否认家族中有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病史.1.2临床表现7例过敏性紫癜患者中单纯型2例、关节型3例、胃肠型1例、肾病型1例,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时均无明显诱因,其中6例发生在紫癜较明显时,另1例发生在紫癜消退期.发病时间为早晨6点至10点半(可能与经过一夜后血药浓度降低有关),发病部位分别为左手背1例、左前臂1例、后枕部1例、额部2例(图1)、右颞部1例、头顶部1例.患者突然出现疼痛性包块,迅速增大至直径4 ~ 10cm不等,皮温及肤色正常,质地中等至质硬,压痛阳性,无波动感、无活动性.皮疹发生时除4例因疼痛而哭闹外均无心慌、胸闷及其他不适,亦未见紫癜增多.
作者:刘雄彪;汪晓红;刘璐苑;庹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1 临床资料患儿女,6岁.腰部皮疹及虫体3d.患儿曾在湿地公园草地玩耍,当晚家长给患儿洗澡时发现其腰部有一个黑色半球形黑痣,未予重视,次日该皮损变为扁平,为一虫体,活动.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腰部皮肤叮嵌一绿豆大黑褐色椭圆形虫体,有四对末端尖锐的足,喙器已深刺人皮肤,不易脱落,叮咬处周围皮肤轻度红肿(图1).诊断:蜱叮咬.局部碘伏消毒,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5 min后蜱虫头部逐渐自行退出皮肤,待其口器部分退出时用血管钳紧贴皮肤夹住蜱虫假头部,与皮肤垂直方向缓慢地拔出完整虫体(图2),再次碘伏消毒伤口,阿莫西林口服3d以预防感染,左西替利嗪口服1周预防中毒症状.2周后随访,叮咬处愈合,全身无异常.
作者:林向飞;潘敏;朱晓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股骨头坏死发生率高,显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致糖皮质激素使用受限;随着骨免疫学研究进展,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股骨头坏死除归因于糖皮质激素应用外,还需考虑疾病本身可能介导的免疫损伤,重视危险因素如抗磷脂抗体阳性等给予的预警信号,早期发现并进行干预治疗.
作者:周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外源性皮肤老化是由于众多外部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如:日光暴露、吸烟、空气污染等.近些年,随着全球部分地区空气污染的加重,空气污染与皮肤老化的关系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许多近期的调查研究证实空气污染能加速皮肤老化.研究空气污染与外源性皮肤老化的关系,可以为延缓外源性皮肤衰老提供新的对策.
作者:彭芬;薛晨红;陈周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