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症的观察要点与护理

马海秀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 并发症, 观察要点, 护理
摘要:目的 了解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并对其观察要点和护理进行探讨.方法 对5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硬化腹水并发症中电解质紊乱发生率高,其次为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结论 全面细致的临床观察,切实可行的综合护理措施,有助于肝硬化腹水的早期诊断,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死亡率.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56例丙型肝炎临床中医辨证探讨

    丙型肝炎是一种全球分布的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以肝损害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因其预后差,约有50%以上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可发展为慢性肝炎,其中至少20%的病人可发展为肝硬化,15%可转移为肝癌.目前干扰素加利巴韦林是治疗的首选方案,但临床上对其完全有反应者仅占50%左右,且副作用大,费用高,停药易反跳.因此,近年来临床上对丙型肝炎的治疗进行了大量的中医中药方面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我们设想在干扰素加利巴韦林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祖国医学中医辩证施治,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裴建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MST1基因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Mst1基因与肾癌的相关性及其表达增高对肾癌细胞凋亡、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荧光定量PCR检测47例肾癌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Mst1基因的表达;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 Mst1转染769 -P细胞;western检测转染后Mst1基因的表达;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Mst1基因在肾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下调;成功构建重组载体;转染后Mst1基因表达增强明显,凋亡明显升高,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结论 Mst1基因的表达异常与肾癌的发生相关,是肾癌潜在的肿瘤抑制基因,其表达增高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张辉;崔军;尚超;宋永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二道区神鹿幼儿园1例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目的 试图查明该起手足口病疫情暴发的原因及通过对该起疫情的调查处理,为今后规范处置手足口病疫情提供范例.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该起手足口病疫情的暴发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截止6月7日,共发生手足口病病例5例,均为2~3岁年龄组儿童,罹患率为12.2%.结论 幼儿园晨检不严格、园内及周边卫生条件较差、师生无良好的卫生习惯可能是造成这起手足口病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出现疫情后立即隔离传染源,及时采取关班关园措施,开窗通风、严格落实消毒是控制手足口病疫情暴发的有效措施.

    作者:周长滨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49例病理临床分析

    目的 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是胃肠道淋巴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因起病隐蔽,缺少特异症状,常易和胃肠道有关疾病相混淆而造成不少漏诊和误诊.方法 本文对17例胃、32例肠道恶性淋巴瘤进行有关病理临床分析,探讨漏诊和误诊的可能性原因和对策,旨在提高对该类病变诊断的正确率.结果 本文分析资料当中的17例胃组恶性淋巴瘤中只有1例术前确诊.术前32例肠组恶性淋巴瘤中仅2例疑恶性淋巴瘤,诊断回盲部结核病3例,癌肿7例,肠系膜平滑肌瘤2例,小肠类癌4例.结论 临床、内镜、病理三大科室的医生应加深对该病的诊断和认识.

    作者:马志祥;刘安丽;刘家恒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产后抑郁治疗体会

    产后抑郁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情绪低落、精神抑郁为主要症状的病症,临床表现为疲乏、爱哭、孤僻、失眠、厌世悲观、有犯罪感等.一般在产后1周开始出现症状,产后4~6周逐渐明显,持续6~8周,有的长达数年[1].本病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及婴幼儿情绪、智力发育和行为发展,对家庭及社会带来一定危害,因此必须给予重视.

    作者:廖晓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药店经营保健食品现状分析和管理对策

    为了解洛阳市药店经营保健食品的状况及存在的卫生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洛阳市老城区卫生监督中心对辖区药店、药品超市保健食品经营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保健食品在销售过程中存在卫生问题,如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低,保健食品索证资料不齐全,产品说明、标签标识不规范等.有些保健食品或普通食品夸大宣传保健功能,误导消费者.对这些问题,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监管,与工商部门紧密配合,联合执法,规范保健品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作者:李惠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妊娠合并传染性疾病孕产妇的心理干预护理

    目的 探讨分析妊娠合并传染病孕产妇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实施有效护理提出针对性建议.方法 对住院治疗的85例合并传染病的孕产妇进行细致观察与护理,分析她们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实施心理疏导和护理.结果 通过恰如其分心理护理使患者改善消极情绪,在获得有关知识基础上能正确对待疾病,提高了自控和自我调节能力.结论 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重视心理干预,可帮助妊娠合并传染病孕产妇提高应对负性情绪的能力,以良好的心态接受并配合治疗,使母子均达到理想的健康效果.

    作者:袁双凤;梁伟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研究阿托伐他汀的早期应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的早期应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患者按奇数、偶数分为常规对照组23例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25例,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两个疗程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的TC、TG、hs - CRP及MMP -9浓度显著降低(均P<0.05),但常规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并能有效的降低患者体内的血脂水平.

    作者:刘建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股骨近端锁定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 观察股骨近端锁定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股骨近端锁定板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29例.观察切口愈合情况、骨折复位和愈合结果、并发症情况、髋关节有无疼痛、行走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个月~36个月,平均17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周~16周,平均13.5周.X线片示骨折解剖复位23例,近解剖复位6例.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钉折弯.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所有病例髋关节无疼痛,外观无明显畸形,髋关节活动度均达正常值80%以上,行走功能恢复率100%(26/26),患者及家属对步态和步速满意.结论 股骨近端锁定板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其适应征广,操作方便.

    作者:胡金明;张之智;卢伟;李晓东;赵鹏;盛得岩;苗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加用布地奈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临床特点,总结在口服氨茶碱缓释片、喷雾沙丁胺醇气雾剂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体会.方法 总结支气管舒张实验阳性60例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口服氨茶碱缓释片、喷雾沙丁胺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比较用药后肺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肺功能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 在口服氨茶碱缓释片、喷雾沙丁胺醇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CVA有显著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福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维拉帕米心律平治疗阵发性室上速对比分析

    目的 时比维拉帕米和心律平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的治疗效果及各自的不良反应.方法 对我院急诊的6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例随机分成维拉帕米和心律平治疗组,心律平组给予心律平35mg~140mg静注,维拉帕米组给予异搏定5mg~10mg静注.结果 心律平和维拉帕米对阵发性室上性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作用维拉帕米较心律平高.结论 PSVT应首选心律平,维拉帕米可作为一线药物,须注意其副作用.

    作者:张权孝;王伟;张建庆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腭裂修补术后腭咽闭合功能不全的X线诊断

    目的 应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腭裂修补术后诊为腭咽闭合功能不全患者腭咽部侧位X线片测量并与健康对照组对比分析,观察软腭在形态学、运动能力以及腭帆提肌附着位置等方面的特点,进一步研究腭咽闭合不全的原因,为其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腭裂修补术后诊为腭咽闭合功能不全患者4例和正常健康对照组4例进行腭咽部侧位动态摄影(每例摄静止及发“表”音像各1张)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腭裂术后组的软腭相对长度较对照组短,患者的腭帆提肌附着点相对位置比对照组靠前,发音时软腭抬高角度较小.结论 软腭相对长度、腭帆提肌附着位置及发音时软腭抬高角度是诊断腭裂修补术后腭咽闭合功能不全的重要指标,腭咽部侧位动态摄影是观察、分析软腭形态、运动的重要方法.

    作者:苏伟;向述天;许章典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足底内侧皮瓣的应用解剖及修复足跟负重区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目的 报道足底内侧皮瓣的解剖特点及修复足跟负重区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16侧成人足内侧区血管神经解剖学研究,发现足内侧区存在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和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及深支的内侧支多源性供血及神经分布.临床修复足部负重区创面22例.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2年,皮瓣感觉良好,外形满意,无溃疡现象,足及足趾活动功能良好.结论足内侧皮瓣血供具有多源性,不牺牲主要血管,质韧耐磨,能恢复较好的感觉,是修复足跟负重区皮肤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作者:黄智勇;赵敦旭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64例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内径宽度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相关性分析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首次出血原因中,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是常见的出血病因之一.临床上常用 门静脉内径来推断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也有人认为门静脉内径的宽度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无明显相关性.本文对临床64例确诊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内径宽度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淑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髓芯减压、高压氧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回顾性观察分析髓芯减压、高压氧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方法 对股骨头坏死患者42例,实施髓芯减压术、高压氧的同时植入自体体外分离获得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治疗.结果 经1年随访及MRI检查,股骨头坏死体积由31.67±7.58,降至13.23±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arris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病例.结论 髓芯减压、高压氧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王汝杰;王铁翔;王志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非那雄胺对前列腺增生组织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目的 评价术前服用非那雄胺对前列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术中出血的影响,以及对前列腺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的影响.方法 1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术前服用非那雄胺5mg/d,2周的45例患者为A组;4周的52例患者为B组.术前未服用非那雄胺的63例患者为对照组,记录TURP前列腺切除重量,计算术中失血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前列腺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A组中,前列腺体积在40~80mL者,与同体积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平均切除1g前列腺组织失血量,前列腺微血管密度小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前列腺体积>80mL者,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中,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体积在40~80mL者,术前应用非那雄胺2周即可减少TURP术中出血,减少腺体内微血管的密度,应用4周,疗效更加明显.前列腺体积> 80mL者,术前应用非那雄胺4周方可减少TURP术中出血,减少腺体内微血管的密度.

    作者:崔军;宋永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自动洗胃机洗胃两种不同拔管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全自动洗胃机洗胃结束时两种不同拔管方法对术后呕吐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诊科300例服毒病人实施自动洗胃机洗胃,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58例,采取洗胃机出胃过程结束时按下停止键,分离洗胃机胃管和洗胃管,将洗胃管放低引流出残余洗胃液,后将机器胃管和洗胃管重新连接,按开始键,出胃过程运行结束后按停止键将洗胃管拔出.对照组142例,按传统方法采取洗胃结束立即按下停止键拔管.就洗胃术后两组患者6h内呕吐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洗胃术后6h内呕吐发生情况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验组的拔管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洗胃术后6h内呕吐的发生,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

    作者:贺武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以及治疗过程中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例尿毒症并伴有皮肤瘙痒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充分透析的基础之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皮肤瘙瘁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2周的观察,20例患者瘙痒症状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有效的7例患者增加疗程后提高至显效.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可以有效缓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严重皮肤瘙瘁等并发症.治疗的同时结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大大增加了治疗效果.

    作者:刘杨保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67例效果应用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急诊时的治疗效果和对症状改善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32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组67例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65例采用气道湿化、体位引流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症状缓解时间比较,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PaCO2、Pa02比较中,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l),心率、呼吸次数比较中,两组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可有效改善肺部通气症状和呼吸功能,是有效缓解急性呼吸衰竭急诊的有效方法,

    作者:马睿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14例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临床分析以及对策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综合防治对策.方法 对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统计分析,总结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积极的防治对策.结果 14例患者中13例未发生脑卒中以及下肢坏死,1例患者术后3天发生肺栓塞,经溶栓治疗成功获救.结论 骨折术后患者因活动量减少极易产生较多的合并症,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或者既往有栓塞病史者,导致较高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针对原因积极地进行并发症的防治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缩短康复时间,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刘钟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