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FasL的相互作用是介导哺乳动物细胞凋亡的一条重要途径.它不仅参与胸腺选择、免疫赦免、协调平衡免疫反应等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而且与一些肿瘤的发生发展、移植耐受和移植排斥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产生以及感染、炎症等许多病理生理反应密切相关,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就Fas/FasL在机体免疫反应尤其是免疫耐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刘峰;楼国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核心组蛋白含带正电荷的碱性氨基酸,与DNA具有高度亲和力,其乙酰化状态与基因的转录激活有关,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s)能调节组蛋白的乙酰化状态,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活性提高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可以促进细胞分化,HDACIs能诱导白血病和对维甲酸耐药自血病的分化,在体外及体内动物模型均得到证实,其作用机制完全不同于维甲酸,有些HDACIs已进入临床一、二期实验,具有较好的疗效,毒副作用小,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成为白血病诱导分化治疗的一条新途径.
作者:黄卫国;赵洁;苏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锤头状核酶是一类具有酶活性的RNA,可以序列特异性地定点切割靶RNA,从而阻断有害基因的表达.在基因调控、抗病毒复制、抑制癌基因方面有较大进展.本文主要阐述锤头状核酶在抗白血病基因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张敏;邹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如何增强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同时抑制移植物抗宿主病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肿瘤细胞表面抗原、供者淋巴细胞输注、细胞因子、非清髓性骨髓移植、自然杀伤细胞、封闭共刺激信号及转基因技术等七个方面综述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
作者:汪涯雅;张东华;刘文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近年来研究表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及其受体CXCR4在造血系统肿瘤细胞生长、粘附、迁移和浸润等病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就该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造血系统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李晟;钱军;陈子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通过人口调查获得的输血感染丙肝长期(10年以上)存活机率的数据,对于制订政策是需要的,但目前尚无1981年之后的输血感染丙肝存活的病人的资料.过去常用1981年明尼苏达O1msted县的受血者的10年存活率的数据,但这些数字很可能不能反映上世纪90年代的输血感染者的存活率.
作者:Eleftherios.Vamvakas;MD;PhD;宋任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CD45抗原分子广泛表达于造血细胞表面,具有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活性,在T细胞受体、B细胞受体信号传导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调节淋巴细胞的发育分化.随着CD45分子异构体的研究、流式细胞仪免疫分型的应用及CD45单抗的靶向治疗试验等深入发展,CD45分子在免疫学和血液学方面的作用受到进一步的关注和探讨.
作者:肖溶;张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上常表现为鼻衂、毛细血管扩张、内脏(肺、肝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其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和阳性家族史.本病具有遗传异质性,已知的致病基因为endoglin和ALK1.目前认为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是TGF-β信号转导紊乱引起的血管发育异常.本症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作者:易彦;张广森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有效的治疗方法.影响移植结果的因素很多.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研究,可以对移植结果进行预测,同时可以通过改善可调控因素来提高治疗效果.这些影响因素又可以称作预报因子.骨髓原始细胞比例、细胞遗传学、外周血细胞减少程度、预处理方案强度、HLA相合程度、病因学和移植物来源等都是重要的预报因子.低毒预处理方案及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应用、HLA配型技术的提高,为更多的患者接受Allo-HSCT治疗提供可能.
作者:姜妮;陈宝安;丁家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容易进展为急性白血病.P15INK4B基因为人类肿瘤抑制基因,在负向调节造血细胞增生和阻止其恶性转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来研究显示P15INK4B基因高度甲基化与MDS的发生、发展具重要关系,越是疾病进展期,P15INK4B基因甲基化出现越频繁.5-氮杂胞苷(5-azacytidine)和5-杂氮-2'-脱氧胞嘧啶(decitabine)用于治疗MDS患者已取得一定效果,三氧化二砷的体外试验显示其具有抑制MDS细胞株生长和去甲基化作用.去甲基化治疗有望成为今后治疗MDS的有效方案之一.
作者:叶雪石;刘霆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续,上接2003年第6期第567页)5对造血干细胞移植(SCT)、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恶性肿瘤的输血支持5.1一般观点经高剂量化疗/放疗治疗或所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儿童,可能在将来的某个时候作为SCT的候选人.普遍认为制品白细胞去除低于5×106/单位,CMV是安全的(见1.1.3).并非所有SCT中心同意.
作者:英国血液学输血工作委员会;洪缨;贾苍松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