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浩森;黄歆;夏宾
目的 观察伴高磷血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后,血磷、甲状旁腺激素、钙磷乘积降低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伴高磷血症的MHD患者,分为HDF组和HD组各40例,检测患者治疗前及3个月后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和PTH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HDF组血磷、钙磷乘积、PTH明显下降(P<0.05),血钙无明显变化(P>0.05);HD组血磷、钙磷乘积及PTH下降不明显(P>0.05),血钙降低(P<0.05).治疗3个月后,与HD组比较,HDF组血磷、钙磷乘积及PTH显著下降(P<0.05).结论 HDF是一种能更有效地清除血磷和PTH、降低钙磷乘积的方法.
作者:马徐颖;蒲超;许志忠;赖青;朱再志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分析比格犬自体牙移植术前、后影像学和组织学变化,探究自体牙移植后牙周组织的再生与改建机理.方法 选择1只5年龄比格犬,左侧上颌第一侧切牙进行自体牙原位移植,双侧上颌第二侧切牙交替移植,术后进行X射线检查和组织学HE染色,观察移植牙牙周愈合情况.结果 术后1月肉眼见牙龈附着紧密、无松动,X射线片显示牙周愈合良好,牙周间隙缩小,根尖区域无透射影像,根管内无牙根内吸收影像;移植术后两月X射线片显示牙根尖周可见小范围低密度透射影像,无外吸收影像,根管内无牙根内吸收影像.组织学HE染色切片可见随愈合时间的增加,沟内上皮炎症细胞浸润明显下降,牙颈部结合上皮再附着逐渐紧密,牙根吸收陷窝表面可见薄层新生牙骨质,牙周膜纤维随功能改建,排列逐渐规则,硬骨板改建初期活跃,两月后形成较多成骨细胞.结论 采取恰当的自体牙移植方式,牙周组织的再生是可以预期的.牙齿拔除时的机械性损伤是造成牙根吸收的重要因素,移植后及时的牙髓治疗是减少自体牙移植并发症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张川;张鹏;唐渝;任小华;田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对责任椎体邻近椎间盘退变及邻近椎体骨折的影响.方法 选取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PK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间盘高度指数百分比(%DHI)、责任椎Cobb角、下位间盘(LD)、上位间盘(UD)MRI I值,依据术后邻近椎间盘退变情况分为非退变组与退变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邻近椎体骨折率、排除邻近椎体骨折情况下VAS评分与ODI.结果 观察组治疗24个月后VAS评分、ODI、%DHI、责任椎Cobb角、LD与UD MRI I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非退变组与退变组性别、年龄、BMI、治疗前后VAS评分与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退变组责任椎体邻近椎体骨折率高于非退变组(P<0.05).结论 PKP治疗可对OVCFs产生良好疗效,加速责任椎体邻近椎间盘退变,尽管不影响临床疗效,但会提高邻近椎体骨折概率.
作者:邬玉林;李天全;周恩瑜;刘亮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镇肝熄风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腹主动脉血管组织中AngⅡ1型受体(AT1R)蛋白和AngⅡ1型受体(AT1R)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24周龄的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镇肝熄风汤低剂量组、镇肝熄风汤中剂量组、镇肝熄风汤高剂量组、复方罗布麻组,每组12只;12只24周龄的同源雄性魏-凯二氏大鼠(WKY)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灌胃给药45天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方法,检测腹主动脉血管组织中AT1R蛋白表达;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方法,测定大鼠AT1R mRNA基因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正常组、镇肝熄风汤中剂量、高剂量组和复发罗布麻组AT1R蛋白表达和AT1R mRNA表达明显降低(F=863.465,P<0.01).结论 镇肝熄风汤可以调低SHR大鼠腹主动脉血管组织中AT1R蛋白表达和AT1R mRNA表达,减少SHR大鼠的血管收缩能力,起到有效降低SHR大鼠血压作用.
作者:谢鑫;陈磊;苗嘉芮;吴成举;刘文俊;陈靖;张立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比较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腺瘤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及单纯结直肠腺瘤患者的腺瘤组织中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基因的表达差异.方法 收集结直肠癌合并肠道息肉的患者,每例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中均同时有腺癌病灶及独立的腺瘤病灶.同时收集单纯结直肠腺瘤患者,均通过门诊内镜或外科手术获取腺瘤组织标本.对样本进行AIM2蛋白免疫组化染色(EnVision法),对比分析不同的样本组织间AIM2表达情况.结果 研究纳入的52例腺癌合并腺瘤的结直肠癌患者,获取癌组织、腺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各52份,纳入78例结直肠腺瘤患者,获取单纯腺瘤标本78例.秩和检验发现,AIM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直肠癌患者的正常组织中强(秩均值151.37),单纯结直肠腺瘤患者的腺瘤组织次之(秩均值121.88),结直肠癌患者的腺瘤组织再次之(秩均值103.11),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中AIM2表达弱(秩均值9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048,P<0.01).结论 AIM2在正常组织、腺瘤组织、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逐步下调,提示AIM2可能是一种抑癌基因,它的缺失,可能导致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及进展.
作者:陈名明;漆家康;罗斌;李佶松;王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posthepatectomy liver failure,PHLF)是导致外科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对肝切除范围较大的患者依然是个较大的问题.肝切除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治疗困难,死亡率高.充分的术前评估和良好的术后管理对预防PHLF十分重要.目前,世界范围内对PHLF的研究仍然有限,缺少相关的总结和指导,本文就PHLF的定义、风险分析及预防和治疗的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兰涛;张恬莹;魏玲玲;黄孝伦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及其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FDP)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胃癌患者233例,同期在我院就诊的胃良性疾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各233例.分析DD、FIB及FDP在胃癌组、胃良性病变组、健康组及胃癌肝转移组与非转移组的表达差异,以及胃癌组治疗前后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胃癌肝转移危险因素.结果 ①胃癌组DD、FIB、FDP明显高于胃良性病变组及健康组,胃癌肝转移组明显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DD、FIB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FDP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高DD、FIB水平更容易发生肝转移(P<0.05),FDP不是胃癌肝转移独立危险因素(P=0.237).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血液常处于高凝状态,DD、FIB及FDP对诊断胃癌及初步判断胃癌肝转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作者:李敏;綦晓龙;唐国富;李厚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单、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我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根据手术固定方式分为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TLIF组(单侧组,n=47)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TLIF组(双侧组,n=53),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住院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椎间隙不同部位高度、椎体间融合率及邻间椎间盘退变发生率,手术并发症.结果 单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隐性失血量及住院费用少于双侧组,邻间椎间盘退变发生率低于双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椎体间融合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手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2个月ODI、VAS评分、椎间隙腹侧高度、椎间隙背侧高度、椎间隙手术侧高度、椎间隙手术对侧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TLIF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疗效相近,且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TLIF更能够减轻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降低邻间椎间盘退变发生率和治疗费用,安全性较好.
作者:舒本林;唐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原位低温肾动脉阻断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变化水平特征.方法 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择期肾肿瘤切除术99例患者,取患者手术麻醉后(T0)、手术结束后2 min(T1)、手术结束后24 h(T2)的空腹静脉血10 ml,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IL-6、IL-8及C反应蛋白(CRP).结果 与T0时刻相比,T1及T2时刻TNF-α、IL-1β、IL-6、IL-8及CRP水平均下降;且T2时刻低于T1时刻(P<0.05).年龄、手术用时、肾动脉阻断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是影响手术结束后血清炎症因子变化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原位低温肾动脉阻断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受手术相关因素的影响.
作者:邵林海;邵亚军;袁昱;王文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巴曲亭对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我院骨科就诊治疗的86例择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有无应用巴曲亭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不同时间段凝血功能指标与血常规水平.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手术完成时、术后24 h APTT、PT、TT均较术前延长,且PT、TT时间长于观察组,FIB均较术前降低,且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在手术完成时与术后24 h RBC、Hb、HCT、Plt水平均呈下降趋势,观察组RBC、HCT在同一时间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7).结论 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巴曲亭可有效的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且降低低分子肝素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维持患者正常凝血功能,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波;胡景阳;翁润民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对国产和进口的两种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系统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进行评估.方法 110份抗凝全血样本同时在美国Bio-Rad D-10型和某国产TH3600型HbA1c分析仪进行检测.对两组测定结果分别采用回归分析、Kappa检验和Bland-Altman分析法比较一致性.结果 回归分析显示两组结果有很好的线性相关;以回归方程作医学决定水平的偏倚分析,结果明显小于CAP室间质评允许的误差.Kappa检验显示两组结果几乎完全一致.两组结果差值的Bland-Altman分析显示:在95%一致性界限以外,大差值和大相对误差可为临床接受.结论 研究表明该国产设备与进口测试系统的HbA1c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作为临床实验室常规使用的选择.
作者:张剑波;房俊;汪智英;曹玫;何煦;陈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微创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2 cm上尿路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我院收治的≥2 cm上尿路结石患者120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经皮肾镜碎石术组(PCNL组,n=53)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组(FURL组,n=67),比较两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碎石能量、住院时间,检测两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血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尿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术后舒适度评分(BCS)、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差异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个月均进行复查,统计结石残留、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及再次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URL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PCNL组(P<0.05).两组术后4、24、72 h CRP、IL-6、KIM-1均上升,且FURL组均低于PCNL组(P<0.05).与术后4 h比较,两组术后24、72 h BCS评分均上升,VAS评分均降低,FURL组术后4、24、72 h BCS评分均高于PCNL组,VAS评分低于PCNL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查两组均无结石残留.结论 FURL治疗≥2 cm上尿路结石一次性根治率高,患者术中出血量低,术后住院时间短,舒适度高,疼痛程度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唐澜;邓林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纵行带蒂岛状包皮瓣尿道成形术(纵瓣)、横行带蒂岛状包皮瓣尿道成形术(Duckett)和尿道板重建卷管尿道成形术(PRTU)三种术式在初治重型尿道下裂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应用三种术式矫治的有完整随访数据的544例初治重型尿道下裂的病例资料,年龄10个月至13岁10个月,平均3岁2个月.在手术实施过程中,根据包皮形态、血供、阴茎发育及伴发畸形等多因素进行术式选择.结果 术后随访8个月至4年7个月,平均2年10个月.纵瓣组一期完成166例,总并发症率19.9%(33/166),分期第I期为9.1%(1/11),第II期无并发症;Duckett组一期完成123例,总并发症率13.8%(17/123),分期第I期为8.5%(6/71),第II期为10.9%(6/55);PRTU组一期完成131例,总并发症率17.6%(23/131),分期第I期为16.7%(7/42),第II期为18.8%(6/32).比较三组间一期和分期总并发症率,以及每组尿瘘、尿道狭窄、阴茎头裂开和尿道憩室发生情况,除阴茎头裂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掌握不同术式的应用指征,选择恰当的术式,使得以上三种术式在各自适宜的初治重型尿道下裂病例矫治中,均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学军;陈绍基;唐耘熳;毛宇;覃道锐;夏梦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伴病理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98例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伴病理性骨折患者,根据不同内固定方式分为三组:锁定解剖钢板(LCP)组28例,动力髋螺钉(DHS)组32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组38例.比较三组一般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功能情况.结果 LCP组及DHS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低于PFNA组;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高于PFNA组(P<0.05);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LCP组及DHS组(P<0.05).结论 DHS和LCP内固定方式在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PFNA,而PFNA内固定方式使患者能早期下地负重,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
作者:郎志刚;方向;吴凡;刘宏远;段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定量参数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对鼻咽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105例经鼻咽纤维镜活检确诊的鼻咽肿瘤患者,均接受MRI平扫、DWI扫描与DCE-MRI扫描.根据病理结果,83例鼻咽部良性肿瘤患者纳入良性组,22例鼻咽癌患者纳入恶性组.计算DCE-MRI定量参数,包括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将DWI扫描的0 s/mm2与1000 s/mm2图像处理得到相应ADC值.以鼻咽纤维镜活检结果为金标准,绘制Ktrans、Kep、Ve及ADC值诊断鼻咽癌的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大约登指数、佳阈值、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结果 良性组Ktrans、Kep、Ve低于恶性组,ADC值高于恶性组(P<0.05).DCE-MRI定量参数诊断鼻咽癌的灵敏度、特异度、总符合率分别为77.3%、84.3%、82.9%,DWI诊断鼻咽癌的灵敏度、特异度、总符合率分别为68.2%、83.1%、80.0%,二者联合的灵敏度、特异度、总符合率分别为90.9%、92.8%、92.4%.联合诊断鼻咽癌的总符合率高于DCE-MRI与DWI(P<0.05).结论 DCE-MRI定量参数联合DWI可用于鼻咽癌早期诊断,其准确性高于二者单独使用.
作者:刘旭;王晓;陈倩明;张晓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64排容积CT双血供灌注(DI-CTP)参数对术前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我院84例肺癌无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46例(无转移组),有纵隔淋巴结转移者38例(转移组).术前均接受常规CT、64排容积DI-CTP检查,获取肺动脉血流量(PAF)、支气管动脉血流量(BAF)及灌注指数(PI)三项灌注参数的伪彩图,并测量其数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灌注参数对术前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 两组PA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BAF高于无转移组,PI低于无转移组(P<0.05).针对BAF、PI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0.75.以BAF为56.5 ml/(min·100 ml)、PI为0.40作为预测术前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临界值,敏感度为84.21%、78.95%,特异度为80.43%、78.26%,准确率为82.14%、78.57%.结论 64排容积CT的DI-CTP参数对术前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高,可为肺癌患者术前评估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杨柳;鲜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肱动脉血压被认为是未来心血管风险的重要预测指标.然而,收缩压在整个动脉树中变化,使得主动脉(中央)收缩压实际上低于相应肱动脉血压值,虽然这种差异在个体之间高度可变.目前证据表明,中心动脉压与未来心血管事件相关性比肱动脉血压更好.多个研究显示中心动脉压比肱动脉血压更密切的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及相关联,且相关研究表明中心动脉压是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的更强的预测因子.本文就中心动脉压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胡松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 T、A1298C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70例经HD-MTX治疗的ALL患儿,检测患儿MTHFR C677 T、A1298C基因多态性和MTX血药浓度,收集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和HD-MTX化疗后不良反应,分析基因多态性与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C677 T各基因型间胃肠道反应的发生呈显著性差异(P=0.003),C677 T野生型(CC)vs突变型(CT+TT)胃肠道反应呈显著性差异(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儿72小时血药浓度水平、C677 T位点多态性,体质指数(BMI),免疫分型及体重可能是导致患儿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检测MTHFRC677 T基因型可以有效指导临床HD-MTX个体化给药,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参考指标.
作者:何霞;姚平立;吴宇;侯正尧;李星星;张远;串俊兰;钟磊;肖洪涛;童荣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益生菌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亚临床肝性脑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氨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我院收治的15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亚临床肝性脑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生菌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氨、肠道菌群.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氨、粪氨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氨、粪氨水平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双歧杆菌、乳杆菌增长、肠球菌、肠杆菌、梭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双歧杆菌、乳杆菌菌落增长,肠球菌、肠杆菌、梭菌菌落减少(P<0.05),且各菌落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生菌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亚临床肝性脑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氨、粪氨水平,且益菌得到增长,致病菌菌落数减少,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滕采万;赵渝琼;谢雪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阿坝藏区人群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藏区防治Hp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在四川省阿坝州自然村落招募志愿者,进行C14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并给予问卷调查.结果 共544名进入Hp感染现状与其影响因素的分析.Hp感染率为30.5%,男性与女性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与饮食习惯相关,饮酒及喜吃酸菜者感染率高于对照组(P<0.05).多元逻辑回归显示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和凉菜.结论 藏区人群Hp感染呈相对低感染率状态,饮酒及喜吃酸菜明显增加Hp感染率.年龄和凉菜是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杨林;康乐斯基;江华;罗玉明;马晓红;康成慧;王凯;黄元龙;余阳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