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项BacT/ALERT3D与B项BACTECFX的血培养系统比对及性能评价

向成玉

关键词:血培养, 检出时间, 菌血症
摘要:目的:对两种血培养系统进行性能验证,探讨快速准确地做出病原学诊断的方法。方法两种血培养系统分成需氧瓶组、厌氧瓶组和儿童瓶组,将配置好的不同浓度梯度的标准菌悬液按要求分别注入血培养瓶内,按要求放入自动化仪器内进行培养,然后记录两个仪器每个瓶子的报阳时间,实验结束后对不同系统学培养瓶检出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在需氧瓶中,白色念珠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和B群链球菌在细菌浓度为107、105及10 CFU/ml时,BACTEC FX检出时间早于BacT/ALERT 3D;在厌氧瓶中,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和B群链球菌在细菌浓度为107、105及103 CFU/ml时,BACTEC FX检出时间早于BacT/ALERT 3D;在儿童瓶中,白色念珠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和B群链球菌在细菌浓度为107、105、103及10 CFU/ml时,BACTEC FX检出时间均早于BacT/ALERT 3D(P<0.05)。结论两种血培养系统均能有效监测由细菌或者真菌引起的血液感染,BACTEC FX血培养瓶检出时间多数早于BacT/ALERT 3D血培养瓶。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欢迎订阅2017年《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惊恐障碍患者临床特征与神经内分泌轴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患者神经内分泌轴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90例惊恐障碍患者接受基线惊恐障碍严重程度量表(PD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及外周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激素检测。结果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与年龄及HAMA12因子分正相关( P<0.05);总甲状腺激素( TT4)与HAMA1及PDSS4因子分负相关(P<0.05);促甲状腺激素(TSH)与HAMA7因子分负相关(P<0.05);HPA轴正常者HAMA12及PDSS3因子分均显著低于HPA轴异常者( P<0.05)。结论 HPA及HPT轴功能异常与惊恐障碍患者某些临床症状相关,为基于神经内分泌的疾病临床分型及个体化优化治疗提供了一定线索。

    作者:闵文蛟;黄雨兰;汪瑾宇;邹志礼;何影;徐理;周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9例阑尾粘液囊肿的超声声像图分析

    目的:探讨阑尾粘液囊肿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分析本院收治9例阑尾粘液囊肿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结果本组超声图像具有右下腹部囊性包块,形状具有“腊肠样”、椭圆形/或不规则囊性包块等形状;囊肿壁薄、层次不清;囊内透声不均匀,多数内部可见细弱光点回声或有分隔;囊壁增厚明显者或囊壁血流信号丰富时要高度怀疑是否恶变等超声特点。结论掌握右下腹部囊性包块;形状呈“腊肠样”、椭圆形/或不规则;囊内透声不均匀;囊壁增厚明显者或囊壁血流信号丰富时要高度怀疑是否恶变等超声特征、警惕本病是提高术前确诊的重要手段。

    作者:何远明;彭文通;樊文;龚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人工耳蜗植入治疗综合征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对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治疗综合征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效果及对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的影响。方法25例综合征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均行人工耳蜗植入治疗,术后予以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EABR)测试及声场听阈测试。结果所有患者均记录到III波和V波,平均EABR阈值为(175.39±15.12)CL;阈上20CL时III波的潜伏期为(2.89±0.20)ms,V波的潜伏期为(4.23±0.36)ms;不同电极刺激下,9、16电极刺激下获得的EABR阈值高于1、5、13电极刺激,且随电极刺激强度的逐步增加,患者EABR测试下III波和V波的潜伏期均逐步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6个月声场听阈测试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左、右耳的纯音听阈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治疗综合征性感音神经性耳聋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听力功能,在行EABR测试时能获得良好的波形,客观、动态地反映患者听觉传导通路的功能状态。

    作者:李丹;华清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臂丛神经阻滞下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下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骨科收治的肩周炎患者100例,简单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研究组在基础上加用臂丛神经阻滞下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关节活动度和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肩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肩周炎治疗疗效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下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治疗肩周炎能明显改善患者肩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

    作者:程明;王跃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儿童静脉畸形的诊断与治疗概述

    静脉畸形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疾病。虽然静脉畸形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的脉管异常疾病,但随着其逐渐增大,会压迫或侵犯周围的组织器官而造成多种症状,因此终大部分的都需治疗。由于国内对这类脉管异常疾病的认识及分类仍较混乱,有不少患儿被误诊或误治。然而结合该病相应的病史、查体及辅查,静脉畸形的诊断还是比较容易明确的。目前,静脉畸形有多种治疗方法,如硬化剂注射治疗等,但都各有其局限性,且术后复发和各种并发症并不少见,因此,其治疗往往需要多种方法相互结合。

    作者:侯昉;夏梦;刘文英;曾强;丁可;何姿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心力衰竭非药物治疗新进展

    本文根据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及治疗指南内容,结合近几年国内外循证医学的新证据,对心力衰竭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改善、器械治疗、外科治疗及其他新兴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进行简要概括。

    作者:顾敏;华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冠心病介入影像技术研究新进展

    近年来,冠心病的治疗和预防措施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仍然是人类生命和健康大的威胁。由于其发病的普遍性,故早期、准确的诊断成为冠心病目前关注的焦点。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影像学技术在冠心病临床诊疗中的价值也日益凸显。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对冠心病患者的诊疗、预后、危险分层、功能评价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医学影像学的进步表现在影像诊断、介入治疗和网络技术等方面。展望未来,伴随着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心脏磁共振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更多的冠心病患者从中获益。

    作者:马敏(综述);贺勇(审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成都汉族人群血脂异常与候选基因多态性关联研究

    目的:探讨与血脂相关候选基因(APOC1,CELSR2,BUD13)多态性与汉族成都地区人群血脂亚组分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将成都地区1900例受试者按TC、TG、LDL-C和HDL-C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采用单碱基延伸测序法分别对rs17035630( CELSR2基因),rs4420638( APOC1基因),rs11556024( BUD13基因)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rs17035630( A/G)等位基因分布在LDL-C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68,P =0.0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s17035630 A等位基因携带者对增高LDL-C的风险是G等位基因的1.396倍( OR=1.396,95%CI:1.145~1.697,P =0.001)。结论 CELSR2基因多态性与血脂亚组份LDL-C异常有关。

    作者:张雪萍;郝芳;谭英彩;林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骨科病区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手术治疗后14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及DVT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服务态度和主动性、工作能力、关爱与沟通、病区管理和健康教育各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DVT发生率(1.39%)低于对照组(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可降低骨科大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华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皮肤科医疗纠纷鉴定案例分析和对策

    因皮肤科疾病引发的医疗纠纷在司法鉴定中主要考量医疗行为是否符合技术规范及注意义务。笔者分析两个典型纠纷案例的根本原因,结合皮肤科诊疗特点和鉴定焦点提出对策,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作者:熊健;宋成;刘启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新生儿及小婴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预防和管理--欧洲儿科胃肠病肝病和营养学协会意见书简介

    维生素K缺乏多见于新生儿和小婴儿。缺乏维生素K的新生儿和小婴儿存在发生严重出血的风险。适当补充维生素K可以防止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 Vitamin K deficiency bleeding ,VKDB)的发生。目前世界各国预防策略并不统一。2016年欧洲儿科胃肠病肝病和营养学协会(ESPGHAN)发布了预防新生儿VKDB的意见书,讨论了现行预防策略,提出了预防VKDB的建议。

    作者:李茂军;吴青;阳倩;唐彬秩;陈昌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利妥昔单抗不同联合方案在老年惰性B 细胞淋巴瘤中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利妥昔单抗联合自然杀伤( NK)细胞生物疗法或化疗在老年惰性B细胞淋巴瘤( iNHL)患者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于我院血液科接受治疗的61例老年iNHL患者的临床资料。入组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5例(利妥昔单抗+NK细胞)和对照组36例(利妥昔单抗+CHOP化疗方案)两组。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4疗程后的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数量、淋巴细胞比例,近期疗效及5年无进展生存时间( PFS)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4疗程后的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数量、淋巴细胞比例,近期治疗总有效率,5年PFS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观察组感染、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4+、CD4+/CD8+及NK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而CD8+比例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相对于R-CHOP联合化疗,利妥昔单抗+NK细胞疗法在老年iNHL患者中疗效相当,且不良反应更少,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鲍颖;代喆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液流变学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诊疗中的应用。方法运用骨髓细胞形态学对5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确诊,结合血液流变学指标、细胞计数及蛋白质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并与正常人群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全血黏度与红细胞数量呈正相关( P<0.0001);血浆黏度与总蛋白、球蛋白浓度呈正相关( P<0.0001),与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无相关性( P>0.05)。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与正常人群存在明显差异( 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可运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初步检测及疗效检测,具有潜在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刘明全;吴东明;杨敏;许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睡眠障碍常见于帕金森病患者中,根据其表现常可分为失眠、白天过度嗜睡、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和不宁腿综合症四种类型,其发病的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分别阐述这四种类型的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与可能的影响因素及机制,为临床及今后的研究工作做铺垫。

    作者:陈书娟(综述);罗永杰(审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粪便钙卫蛋白与肿瘤坏死因子-α对炎症性肠病不典型增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粪便钙卫蛋白与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对炎症性肠病不典型增生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确诊群体炎症性肠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患者196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156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粪钙卫蛋白及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粪钙卫蛋白水平、TNF-α水平、粪钙卫蛋白阳性率、TNF-α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炎症性肠病不典型增生者粪便钙卫蛋白与TNF-α显著升高,有望作为癌前病变的辅助检测指标,降低漏诊率。

    作者:陈思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八字钢板骺阻滞不同螺钉固定方式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八字钢板骺阻滞中不同螺钉固定方式运用于儿童股骨畸形矫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运用八字钢板骺阻滞中不同螺钉固定方式患者245例,比较四种不同的螺钉固定方式对患儿畸形矫正率的治疗效果。结果四种固定方式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时,双八字钢板固定的年畸形矫正度数高于平行固定、张开固定及汇聚固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八字钢板骺阻滞中双八字钢板固定的治疗效果好于平行固定、张开固定和汇聚固定。

    作者:宋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C itrin 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 neonat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caused by Citrin deficiency , NICCD)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分析5例NICCD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5例NICCD患儿主要表现为黄疸、肝大;血生化改变如GGT、ALP、转氨酶、胆红素升高、凝血功能异常、白蛋白降低、低血糖、高血氨等;串联质谱分析示以瓜氨酸为主的多种氨基酸升高;尿有机酸分析示尿4-羟基苯乳酸、4-羟基苯丙酮酸升高;4例患儿行基因分析,均是我国常见的突变基因。结论 NICCD 是小儿特发性胆汁淤积症的一种重要原因,需要儿科临床医师的重视。

    作者:熊复;谢丹凤;陈丽洁;杨莉;蔡艳;庞英;廖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热疗联合腹腔内灌注化疗治疗腹腔恶性肿瘤并腹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单纯腹腔内灌注化疗以及联合热疗两种方案治疗晚期腹腔恶性肿瘤并腹腔积液的近期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收集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腹腔恶性肿瘤并腹腔积液患者127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单纯腹腔灌注化疗组59例与热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组68例。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药物毒副反应。结果热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组治疗总有效率55.88%,明显高于单纯腹腔灌注化疗组的3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60,P=0.011)。热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例数显著高于单纯腹腔灌注化疗组(χ2=5.530,P =0.019)。两组患者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损害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热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腹腔恶性肿瘤安全有效,临床上值得推荐给部分具有适应证患者。

    作者:田述梅;赵翼;金韬;张羽;胡书佳;吴吉进;吴远鹏;谢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左心耳封堵治疗的新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 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卒中是房颤严重的并发症。卒中预防是Af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皮左心耳封堵是Af患者血栓栓塞事件预防的一种有效替代治疗方法。本文综述了左心耳封堵治疗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苏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