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臂丛神经阻滞下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程明;王跃

关键词:臂丛神经, 阻滞, 传统松解术, 肩周炎
摘要: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下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骨科收治的肩周炎患者100例,简单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研究组在基础上加用臂丛神经阻滞下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关节活动度和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肩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肩周炎治疗疗效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下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治疗肩周炎能明显改善患者肩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杨正林副院长一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杨正林教授团队的“视网膜疾病基因致病机制研究及防治应用推广”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是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首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泡型肝包虫病的治疗进展

    临床上肝包虫病几乎由囊型和泡型组成。手术治疗是泡型肝包虫病首选治疗方案,辅助药物治疗可取的较好的效果。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国内外学者对泡型肝包虫病的认识加深,近年来在治疗泡型肝包虫病方面寻找到更多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放射治疗、射频或微波消融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等。本文对泡型肝包虫的治疗方式和新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龙爽;朱鹏;宋旭彤;邓绍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CCC)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的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MRCP)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达到早期诊断目的。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儿童CCC患者49例,将患者MRCP与病理组织学资料相对照,两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独立分析图像,协商并达成一致的影像诊断结论。结果本组49例CCC患者均接受MRCP检查,均显示胆管扩张,其中球形扩张21,柱状扩张11例,梭形扩张9例,巨大囊状扩张8例。29例显示胰胆管共同管,诊断为胰胆管合流异常。 CCC影像和手术分型:Ⅰ型29例,Ⅱ型有2例,Ⅳ型有18例。结论 MRCP对CCC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巨大囊状CCC多不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

    作者:郭万亮;黄顺根;盛茂;汪健;倪勇彪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应用锥形束 CT 和全景片预测下颌阻生磨牙拔除后下齿槽神经损伤的比较

    目的:比较锥形束CT(CBCT)和口腔全景片对下颌阻生磨牙拔除后下齿槽神经损伤的预测效果和对术中神经管暴露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患者86例(牙),均为全景片显示阻生牙与下颌神经管接近,有中度下颌神经管损伤风险,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牙),分别依据CBCT和全景片图像预测下齿槽神经术后损伤情况和在拔牙术中的暴露情况。结果 CBCT组和全景片组各有1例患者出现术后感觉异常,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CBCT组的神经暴露预测准确率为56%,全景片组为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9)。结论对于有“中度”神经损伤风险的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CBCT在预测术后神经损伤方面的效果并不优于全景片,但对术中神经管暴露的预测效果较好。

    作者:彭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成都汉族人群血脂异常与候选基因多态性关联研究

    目的:探讨与血脂相关候选基因(APOC1,CELSR2,BUD13)多态性与汉族成都地区人群血脂亚组分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将成都地区1900例受试者按TC、TG、LDL-C和HDL-C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采用单碱基延伸测序法分别对rs17035630( CELSR2基因),rs4420638( APOC1基因),rs11556024( BUD13基因)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rs17035630( A/G)等位基因分布在LDL-C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68,P =0.0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s17035630 A等位基因携带者对增高LDL-C的风险是G等位基因的1.396倍( OR=1.396,95%CI:1.145~1.697,P =0.001)。结论 CELSR2基因多态性与血脂亚组份LDL-C异常有关。

    作者:张雪萍;郝芳;谭英彩;林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冠心病介入影像技术研究新进展

    近年来,冠心病的治疗和预防措施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仍然是人类生命和健康大的威胁。由于其发病的普遍性,故早期、准确的诊断成为冠心病目前关注的焦点。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影像学技术在冠心病临床诊疗中的价值也日益凸显。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对冠心病患者的诊疗、预后、危险分层、功能评价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医学影像学的进步表现在影像诊断、介入治疗和网络技术等方面。展望未来,伴随着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心脏磁共振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更多的冠心病患者从中获益。

    作者:马敏(综述);贺勇(审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汉族人群乙醛脱氢酶2基因 Glu504 Lys 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的关系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ALDH2基因Glu504Lys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CIMT)增厚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四川省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EH患者414例,根据CIMT厚度分为CIMT增厚组与CIMT正常组,对CIMT增厚组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FMD)检测;分析不同基因型与CIMT增厚的关系及CIMT增厚组中不同基因型携带者与FMD的相关性。结果 CIMT增厚组AG型、AA型、AA/AG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CIMT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DH2基因Glu504Lys AA/AG基因与CIMT增厚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CIMT增厚组中ALDH2基因Glu504 Lys AA/AG基因型与FMD值的降低独立相关;将FMD作为变量纳入回归分析后,ALDH2基因多态性与CIMT的相关性较之前明显降低。结论汉族人群ALDH2基因Glu504 Lys多态性与EH患者CIMT增厚存在相关性,ALDH2基因Glu504 Lys突变可能通过使血管EDD发生障碍导致EH发生CIMT增厚。

    作者:马孝湘;刘玉萍;王林;何霞;杨雁华;陈晓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八字钢板骺阻滞不同螺钉固定方式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八字钢板骺阻滞中不同螺钉固定方式运用于儿童股骨畸形矫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运用八字钢板骺阻滞中不同螺钉固定方式患者245例,比较四种不同的螺钉固定方式对患儿畸形矫正率的治疗效果。结果四种固定方式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时,双八字钢板固定的年畸形矫正度数高于平行固定、张开固定及汇聚固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八字钢板骺阻滞中双八字钢板固定的治疗效果好于平行固定、张开固定和汇聚固定。

    作者:宋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欢迎订阅2017年《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一种筒式手部约束器的设计与应用

    身体约束是保护患者,对患者干预治疗的一种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法[1],以肢体约束为主,尤其是双上肢的约束,其中腕部的约束为普遍。调查发现,国内现在使用多的约束工具是手腕棉布约束带,其次是加强型约束手套[2]。使用手腕棉布约束带约束时,过紧影响患者的舒适性,过松约束无效患者仍可抓扯管道。使用约束手套时,患者手部不能安置留置针和氧饱和度夹子,也不易观察患者肢端循环。为解决实际工作难点,我科特设计一种筒式手部约束器(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520193976.5)。现介绍如下。

    作者:罗江山;黄婕;胡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超声应变比值法与弹性成像评分法对肝局灶性病变性质判断价值比较

    目的:探讨超声应变比值法( SR)与弹性成像评分法( UES)对肝脏局灶性病变( FLL)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69例临床诊断FLL患者共77个病灶,术前均分别接受SR检查及UES评分。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SR法及UES评分法判断FLL性质的诊断价值及诊断效率。结果良性患者39例(45个病灶),恶性患者30例(32个病灶)。 SR诊断FLL性质的AUC为0.925,95%CI:0.884~0.973;UES评分的AUC为0.912,95%CI:0.825~0.961。 SR诊断FLL性质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分别为93.33%、90.63%、92.21%;而UES评分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分别为:86.67%、78.13%、83.12%。两种检查方法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SR检查及UES评分均具有较好诊断价值,而SR检查能更加有效鉴别诊断FLL良恶性。

    作者:章娉;唐焱;周佳;蒋迪;刘红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胰腺远端切除术中胰腺残端处理方式的研究进展

    胰腺远端切除是治疗胰腺体尾部疾病的常用手术方式,但术后高胰漏率一直是胰腺外科医生面临的难题。胰腺残端的处理被认为是有效减少术后胰漏的关键,但胰腺残端的处理方式众多,目前仍没有一种理想的方法。本文就胰腺远端切除术中胰腺残端处理方式及特点进行综述。

    作者:张杰;赵小龙;金琦智;尹树君;汪旭(综述);董科(审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脑电双频指数在心脏手术体外循环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 Bispectral index ,BIS)在心脏手术体外循环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38例,包括低温体外循环下室缺修补术27例、二尖瓣置换术11例。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芬太尼10μg/kg、乙托咪酯0.3 mg/kg及维库溴铵0.1 m/kg。麻醉维持采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异丙酚6~10 mg/( kg?h),切皮前静脉注射芬太尼10μg/kg及维库溴铵0.1 mg/kg。转机后体外循环机内加入芬太尼5μg/kg及维库溴铵0.05μg/kg,异丙酚维持原注射剂量不变,在BIS监测下维持麻醉深度处于D2~E1水平。体外循环采用高流量100 ml/( kg?min)非搏动性血流灌注。持续监测麻醉诱导前( T1)、气管插管( T2)、CPB前即刻( T3)、降温至32.0℃( T4)、阻断前即刻( T5)、阻断后2 min(T6)、复温即刻(T7)、停CPB(T8)、停CPB15 min(T9)不同时间段BIS、鼻咽温度、平均动脉压(MAP)与心率(HR)水平的变化。结果与T1比较,麻醉诱导后各时间点( T2~T9)患者BIS与MAP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心肺转流术( CPB)前比较,体外循环期间各时间点( T4~T7) BIS、鼻咽温度、MAP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BIS可有效用于监测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深度,确保生命体征平稳。

    作者:陈胜阳;王研心;王更富;张永强;秦元旭;岳修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心力衰竭非药物治疗新进展

    本文根据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及治疗指南内容,结合近几年国内外循证医学的新证据,对心力衰竭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改善、器械治疗、外科治疗及其他新兴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进行简要概括。

    作者:顾敏;华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热疗联合腹腔内灌注化疗治疗腹腔恶性肿瘤并腹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单纯腹腔内灌注化疗以及联合热疗两种方案治疗晚期腹腔恶性肿瘤并腹腔积液的近期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收集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腹腔恶性肿瘤并腹腔积液患者127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单纯腹腔灌注化疗组59例与热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组68例。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药物毒副反应。结果热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组治疗总有效率55.88%,明显高于单纯腹腔灌注化疗组的3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60,P=0.011)。热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例数显著高于单纯腹腔灌注化疗组(χ2=5.530,P =0.019)。两组患者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损害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热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腹腔恶性肿瘤安全有效,临床上值得推荐给部分具有适应证患者。

    作者:田述梅;赵翼;金韬;张羽;胡书佳;吴吉进;吴远鹏;谢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液流变学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诊疗中的应用。方法运用骨髓细胞形态学对5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确诊,结合血液流变学指标、细胞计数及蛋白质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并与正常人群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全血黏度与红细胞数量呈正相关( P<0.0001);血浆黏度与总蛋白、球蛋白浓度呈正相关( P<0.0001),与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无相关性( P>0.05)。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与正常人群存在明显差异( 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可运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初步检测及疗效检测,具有潜在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刘明全;吴东明;杨敏;许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9例阑尾粘液囊肿的超声声像图分析

    目的:探讨阑尾粘液囊肿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分析本院收治9例阑尾粘液囊肿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结果本组超声图像具有右下腹部囊性包块,形状具有“腊肠样”、椭圆形/或不规则囊性包块等形状;囊肿壁薄、层次不清;囊内透声不均匀,多数内部可见细弱光点回声或有分隔;囊壁增厚明显者或囊壁血流信号丰富时要高度怀疑是否恶变等超声特点。结论掌握右下腹部囊性包块;形状呈“腊肠样”、椭圆形/或不规则;囊内透声不均匀;囊壁增厚明显者或囊壁血流信号丰富时要高度怀疑是否恶变等超声特征、警惕本病是提高术前确诊的重要手段。

    作者:何远明;彭文通;樊文;龚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西藏拉萨地区藏族学生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西藏拉萨地区青少年学生健康状况及近五年来变化情况。方法对拉萨地区7~18岁在校学生,按各性别年龄组男女各100名抽样进行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视力、血红蛋白等各项指标,并与五年前同样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2010相比,2015年男生营养不良及低体重变化率分别下降4.5%及5.4%,女生营养不良及低体重变化率分别下降3.1%、2.9%。体重超标及肥胖率男生增加8.4%,女生增加4.1%。2015年平均视力不良率男生下降7.6%,女生下降4.2%。结论与五年前相比,藏族学生营养状况改善,营养不良比例减少,但超重与肥胖人数比例增加,视力不良率下降。

    作者:董海;春花;叶腾春;曲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皮温变化的研究进展

    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全膝关节置换术( 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当前治疗成功的骨科手术之一,但是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是关节置换术后灾难性的并发症,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常诉膝关节肿胀、皮肤发热。本文对近几年与TKA术后皮温变化相关的文献进行总结,旨在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正常情况下切口局部皮温变化规律,为鉴别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有无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波;王煜朝;吕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心脏磁共振成像在冠心病中的应用进展

    心脏磁共振成像可一次性完成心脏结构与功能评估,且无电离辐射,被称为心脏“一站式”无创检查,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本文就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负荷心肌灌注首过磁共振成像、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冠心病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刘胜中(综述);郭应强(审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