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荣才;林剑;易小统
目的:研究质量反馈在肺癌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肺癌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质量反馈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质量反馈组在此基础上行质量反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配合度、护理满意度,手术前后焦虑、抑郁得分,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质量反馈组护理总配合率、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手术后焦虑、抑郁得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质量反馈应用于肺癌围术期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英;易红梅;肖英;陈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术后股骨头坏死的自然演变过程。方法单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术后出现股骨头坏死的患儿22例,平均复位年龄10.5月(5~23月)。 K&M分型II型11例,III型8例,IV型3例。平均随访3.5年(2.5~5.5年),采用股骨头高度同骺线宽度比(Height-Wild Ratio,HWR)计算股骨头修复百分比。同时观察了异常应力髋关节发育不良动物模型中,去除应力前后股骨头的形态变化及其修复情况。结果22例患儿,在去除外固定架后自然负重的情况下,股骨头形态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22例患儿坏死侧股骨头同健侧对比,从(24.7±5.26)%修复至(80.3±17.9)%。出现股骨头坏死后随访≤2年(n=10)股骨头高宽比(HWR)修复为(72±2.7)%;随访>2年(n=12)股骨头HWR修复(81.2±9.4)%。其中II型(n=11)HWR修复(78.3±4.2)%;III型(n=8) HWR修复(74.1±6.9)%;IV型(n=3) HWR修复(59.3±7.7)%。造模动物的股骨头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随应力时间延长股骨头形态改变越显著,去除应力后均有不同程度修复。去除应力越早,日后发育越接近正常形态的股骨头。结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后股骨头坏死在自然负重状态下具有逐步修复的趋势;出现股骨头坏死后可以继续随访2~4年,以发挥DDH患儿股骨头自我修复的大潜能。
作者:裴新红;莫越强;马瑞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瑞士白种人与中国汉族人对推拿的反应性,为推拿临床干预提供客观依据。方法瑞士患者160例(观察组)及四川省人民医院针灸推拿科门诊患者80例(对照组),均行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发生推拿反应的持续时间、性质及皮肤刺激性反应。结果观察组失访2例。纳入研究的158例患者中,发生推拿反应87例(55.06%),对照组发生推拿反应39例(48.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发生推拿反应的平均持续时间及皮肤刺激性反应、发生区域面积大小及颜色变化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瑞士白种人与中国汉族人推拿反应发生率及推拿反应的性质无明显差异;但推拿反应持续时间、皮肤刺激性反应发生率、发生区域面积大小及颜色变化均具有明显的种族差异性。
作者:张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伽玛刀治疗术后残留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的远期疗效及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伽玛刀治疗的284例术后残留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伽玛刀治疗时机分为早期治疗组(术后6月以内)172例及晚期治疗组(术后6月以后)112例。伽玛刀治疗中心剂量12~40 Gy,平均23.68 Gy,周边剂量6~20 Gy,平均11.75 Gy。术后定期复查鞍区MRI和血液激素水平,对复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肿瘤体积均较治疗前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本组总的肿瘤控制有效率为96.47%,早期治疗组肿瘤控制有效率高于晚期治疗组( P<0.05)。伽玛刀治疗后新发垂体功能低下发生率为2.46%,治疗后无视力视野障碍加重病例。结论术后早期伽玛刀治疗能有效控制术后残留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的生长,是治疗术后残留垂体腺瘤的安全有效的重要手段。
作者:罗丽;高晋健;唐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白介素-7( IL-7)参与胸腺细胞分化、成熟,是T淋巴细胞发育、增殖、动态平稳及发挥正常功能所必需的细胞因子,对B淋巴细胞、树突细胞、巨噬细胞的发育分化也有一定作用。其具有强有力的免疫调节作用,可增强肿瘤疫苗及过继免疫治疗疗效。鉴于IL-7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其在骨髓移植、严重联合免疫缺陷、感染以及肿瘤等治疗中的应用现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从IL-7的生物学特性、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作者:陈样(综述);勾红峰(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随着对新生儿先天性畸形疾病认识的不断加深、各种产前诊断方法的进步,一些胎儿发育异常可更早被发现及诊断,在胎儿期、新生儿期可以通过胎儿外科和(或)产时外科技术得到及早矫治,从而改善出生缺陷患儿预后、提高生存质量。目前,胎儿外科、产时外科及胎儿介入治疗,以及运用胎儿镜及开放式胎儿宫内手术等措施在临床上开始开展应用,但是由于地域文化、经济水平、技术难度的影响,胎儿外科先进技术尚难以普及推广,本文拟就目前国内外胎儿外科及产时外科技术的开展及临床应用予以阐述。
作者:冯威;刘文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2016年6月22日上午,世界著名心脏病学专家、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院长、心内科教授,犹他大学心脏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省医院引进的千人计划,Dean Li教授到心衰中心进行教学指导及查房活动。 Dean Li教授是心力衰竭治疗领域非常知名的专家,前期为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衰中心的成立和建设做出重要努力。为进一步促进心衰中心的发展,推进中心与国际心衰临床前沿接轨并搭建平台,当天上午他在心衰中心病房进行了查房和教学讲课,悉心指导。在顶级心脏病领域专家进行交流和学习的一天时间中,全体心内科医生表示受益匪浅。下午在外科ICU会议室,Dean Li教授听取了心衰中心的工作介绍,着重围绕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衰器械循环支持项目(左室辅助系统)的开展与实践展开研讨,详细了解了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开展左室辅助系统项目的准备情况和具体困难,结合中美医疗环境的实际情况和差异,务实地提出建设性意见,并表示将持续为心衰中心今后的发展,提供技术和人员的大力支持。心衰中心自成立以来,紧跟国际发展方向和步伐,各项临床及科研教学工作均得到快速发展,与国际前沿保持良好的交流与对话,将引领我中心进一步科学发展。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简称切口妊娠)是一种罕见的肌壁异位妊娠,随着妊娠的进展,可造成子宫破裂、大出血的发生,危及患者生命。超声检查是早期诊断切口妊娠简单有效的手段。本文旨在讨论切口妊娠的超声诊断价值及进展。
作者:任泉霖;罗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基础护理结合中医调护法对糖尿病足的护理效果,以及对患者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70例糖尿病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均给予控制血糖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按照糖尿病足西医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联合中药浴足和外敷、穴位按摩、中医情志护理等中医调护方法。4周后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包括糖尿病足的情况以及患者情绪状态变化。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足治疗总有效率(91.4%)高于对照组(71.4%),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调护方法在糖尿病足护理工作中具有突出优势,可有效促进足部血液循环,降低患者痛苦,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胡先静;江从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极超短波治疗仪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极超短波治疗仪局部辅助照射,观察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以及腹痛缓解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观察组CRP、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腹痛缓解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5)。结论极超短波治疗仪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能有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减轻炎性反应,缩短腹痛缓解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且操作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娟;黎贵湘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congenital choledochal cyst ,CCC)胆总管上皮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是否有改变。方法收集12例儿童CCC胆总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并结合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儿童CCC胆总管上皮紧密连接相关蛋白水闸蛋白(occludin)、水闸蛋白-1(claudin-1)表达的改变。结果 CCC组的occludin、claudin-1表达图像分析指标阳性染色得分(MQS)值分别为(44.11±13.824、63)分、(443±23.589)分;对照组分别为(11.298±9.5776)分、(46.098±7.8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34,P =0.0384)。结论 CCC患儿胆总管上皮紧密连接相关蛋白occludin、claudin-1表达增高,提示胆总管上皮屏障破坏。
作者:王兴东;汪健;郭万亮;盛茂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2013~2015年儿童保健门诊确诊为孤独症谱系障碍( ASD)的6岁以下儿童的筛查量表及发育商,实现ASD患儿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方法对91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 DSM-Ⅴ)诊断标准的ASD儿童( ASD组),及年龄、性别匹配的70例心理行为发育正常儿童(对照组),运用DSM-Ⅴ、孤独症行为量表( ABC)、改良婴幼儿孤独症量表( M-CHAT)及Gesell发育量表对被试儿童进行临床评估。结果 M-CHAT阳性筛查结果与临床诊断标准一致性较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 ASD组适应性、精细动作、大运动、语言、个人-社交5个能区的发育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ASD组1~3岁与3~6岁比较,随年龄增长,语言、个人-社交发育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ASD患儿社会沟通、社会交往能力缺陷,行为发育偏离,使用临床量表早期筛查,辅助ASD的临床诊断,实现早期干预,可改善预后,促进患儿早期回归社会。
作者:黄春;朱帝玲;章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CT扫描对于鉴别Graves病( GD)以及桥本甲状腺炎( HT)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就诊的GD患者110例( GD组)、HT患者67例( HT组)以及健康体检者40例( NC组),比较三组甲状腺CT值并分析甲状腺CT值与甲状腺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GD组及HT组的左、右甲状腺CT值均低于NC组,且HT组低于GD组( P<0.05)。 GD组CT值与FT4呈正相关,与TSH呈负相关;HT组CT值与FT3呈正相关( P <0.05)。结论甲状腺CT扫描有助于早期鉴别诊断GD及HT。
作者:江玉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PCNL)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57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均采用PCNL联合ESWL手术治疗,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血肌酐、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水平变化情况,通过MDRD方程计算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 GFR),并观察术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手术前后血肌酐、β2-微球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术后GFR值较术前有显著提高(t=2.733,P<0.05)。6例(10.53%)患者出现发热,5例(8.77%)患者出现出血。结论 PCNL联合ESW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较小,能有效提高患者的GFR水平,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姜荣才;林剑;易小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羟考酮注射液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舒芬太尼组和羟考酮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加气管插管,于手术结束前10分钟时S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 /kg,羟考酮组则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0.1 mg/kg,比较两组清醒拔管后即刻、拔管后1、2、4、6、8、24 h安静时的VAS疼痛评分,拔管后即刻Ramsay镇静评分以及手术结束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恢复室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羟考酮组拔管后4 h和6 h时点VAS疼痛评分及拔管后即刻Ramsay镇静评分优于舒芬太尼组,且呼吸抑制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羟考酮能安全、有效地减少患者术后疼痛,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较少。
作者:陈祖棋;张科;余学英;齐磊;邬龄;肖天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输注冰冻单采血小板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100例,A组输注单采血小板,B组输注冰冻单采血小板,24 h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小板校正增加指数(CCI)和血小板回收率(PPR),并观察止血效果。结果 B组CCI、PPR明显低于A组,止血效果好于A组(P<0.05)。结论冰冻单采血小板的止血效果好,能够有效减轻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出血症状。
作者:邓安彦;斯思;周守容;游春丽;吴春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童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5例绞窄性肠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的经验。结果5例均急诊手术证实为绞窄性肠梗阻,其中肠系膜裂孔疝并空肠坏死2例,美克尔憩室索带压迫并回肠坏死1例,回肠扭转并坏死2例。所有患儿均一期行坏死肠切除肠吻合术,无死亡病例,术后无短肠综合征发生;无休克复苏后脑损伤发生。随访2年所有患儿身高、体重等生长指标发育良好,无饮食障碍、排便障碍发生。结论详细的体格检查,及时的影像学检查以及常规的腹腔穿刺检查是明确绞窄性肠梗阻的充分依据;正确及时手术治疗是明确病因、祛除病灶的根本途径。
作者:刘涛;温哲;梁奇峰;梁鉴坤;王哲;夏慧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重组并表达釉原蛋白N-端酪氨酸富集段( tyrosine-rich amelogenin peptide ,TRAP),研究其自组装行为与矿化能力的关系。方法合成TRAP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Cold-SUMO行质粒构建,于BL21( DE3) Chaprone宿主菌中诱导表达并纯化,在类唾液Ca2+、PO43-环境中观察其对羟基磷灰石晶体成核的诱导作用。结果成功获得人釉蛋白功能电段LRAP并在原核生物中表达,TRAP能聚集成类釉原蛋白的纳米球状功能结构,进一步诱导晶体生长成熟。结论 TRAP是重要的釉原蛋白功能域,能部分模拟其定向诱导晶体矿化的能力,是修复不规则微量牙体硬组织缺损的又一选择。
作者:田鲲;杜芹;廖楚航;费伟;任小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两种促排卵方案在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治疗过程中的妊娠结局。方法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行IVF助孕的患者460例,根据控制性促排卵( 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 COH)方案分为改良超长方案( A组)和长方案( B组)各230例,比较两组的助孕结局。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总窦卵泡数、移植日内膜厚度、获卵数、成熟率、受精率、优胚率、可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流产率、宫外孕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剩余胚胎行囊胚培养结局,A组的囊胚形成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标准长方案比较,改良超长方案提升了囊胚形成率,并获得了良好的妊娠结局。
作者:贾彦全;吕群;张潇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双额脑挫裂伤是较为常见的颅脑损伤,其受伤机制复杂,伤后早期病情较轻,但常常突然病情加重,且手术时机不易捕捉,死亡率高「1」,是基层神经外科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我科从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双额脑挫裂伤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晋川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