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安彦;斯思;周守容;游春丽;吴春磊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对胆源性胰腺炎、胆管梗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90例诊断与治疗性ER-CP的临床资料。结果90例ERCP中,胆管结石者62例,胆总管良性狭窄8例,胆总管肿瘤10例,胆总管囊肿1例,十二指肠乳头炎1例,壶腹癌3例;单纯ERCP2例,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 EST)80例,插管困难行十二指肠乳头开窗术14例,放置鼻胆引流管71例,放置塑料支架16例。手术成功88例,手术失败2例,成功率98%,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通过ERCP相关技术可清晰地观察胆总管形态,对胆管疾病的诊断以及梗阻性胆管疾病病因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小刚;唐恭正;刘三刚;张来茂;王秀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质量反馈在肺癌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肺癌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质量反馈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质量反馈组在此基础上行质量反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配合度、护理满意度,手术前后焦虑、抑郁得分,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质量反馈组护理总配合率、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手术后焦虑、抑郁得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质量反馈应用于肺癌围术期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英;易红梅;肖英;陈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不明原因发热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创伤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84例不明原因发热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创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集束化护理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集束化护理组制定集束化护理程序并实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治疗效果等级、细菌学评价等级、转归情况、满意度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感染前的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集束化护理组的细菌学评价效果等级优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日均住院费用、感染后的住院天数、呼吸机使用天数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不明原因发热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创伤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可大大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经济负担,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孙艳杰;徐丽;范阿灵;关瑞丽;刘丽芸;赵丽英;琚绍静;王桂芝;吴啸波;马铁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童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5例绞窄性肠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的经验。结果5例均急诊手术证实为绞窄性肠梗阻,其中肠系膜裂孔疝并空肠坏死2例,美克尔憩室索带压迫并回肠坏死1例,回肠扭转并坏死2例。所有患儿均一期行坏死肠切除肠吻合术,无死亡病例,术后无短肠综合征发生;无休克复苏后脑损伤发生。随访2年所有患儿身高、体重等生长指标发育良好,无饮食障碍、排便障碍发生。结论详细的体格检查,及时的影像学检查以及常规的腹腔穿刺检查是明确绞窄性肠梗阻的充分依据;正确及时手术治疗是明确病因、祛除病灶的根本途径。
作者:刘涛;温哲;梁奇峰;梁鉴坤;王哲;夏慧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游离脂肪酸(FFA)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T2 DM患者59例,其中新诊断21例( A1组,发生糖尿病病程<6个月),病程<2年20例( A2组),病程>2年18例( A3组),同期健康对照组21例(B组),比较各组真胰岛素(true insulin,TI)、胰岛素原(PI)、FFA、RBP4、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 CHO)、甘油三酯( TG)、体重指数( BMI)及胰岛素分泌指数( Homa-Is)。结果 A组Homa-Is低于B组,RBP4高于B组,A2、A3组FFA、LDL高于A1及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随着2型糖尿病病程的进展,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衰竭,其伴随血浆RBP4、FFA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周广朋;张景岚;陈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白念珠菌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在酵母相通常不引起临床症状。当其大量繁殖,并转变为菌丝相时,会引发临床上各种感染症状。宿主的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能够帮助机体抵抗白念珠菌感染。近年来,有关抗白念珠菌感染免疫机制的研究有了很大发展,包括Toll样受体、C型凝集素受体样家族、核苷酸结合寡聚域样受体( NLRs受体)、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受体( MDA5受体)、Th17细胞和IL-17等。本文着重介绍几种模式识别受体以及Th17/IL-17、Treg介导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在宿主抗念珠菌感染免疫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谢杭谕;崔凡;林昭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肿瘤信号通路的不断研究,其中尤以PI3K/AKt/mTOR信号通路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胞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作为该信号转导通路中重要的介导分子,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本文就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及其主要效应分子的作用机制,与肿瘤及血管瘤之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作者:柳望舒;俞松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童双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性重度肾积水的诊断与处理方法。方法2011年1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双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性肾积水患儿19例(共38侧患肾),手术方式为开放式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型术(Anderson-Hynes),手术均为分次完成,优先进行肾积水程度较重侧别的手术。并进行临床随访,随访期间利用彩超观察肾脏形态恢复情况,以及双肾放射性核素检查观察肾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8侧患肾中共30侧患肾接受了手术,其中9例双侧均进行了手术,双侧手术非同时进行,手术间隔时间33~181天;8例患儿一侧术后对侧积水减轻,未再进行手术;2例患儿一侧术后对侧积水程度一过性减轻,又再次加重,分肾功能降低,再行手术治疗;2例患儿一侧术后对侧积水无明显变化,分肾功能无下降,暂保守观察。比较11例一侧手术后对侧未好转侧和7例一侧手术后对侧好转侧的病例资料发现:好转侧肾积水以SFU3度为主,未好转侧肾积水以SFU4度为主;好转侧肾盂前后径与肾实质厚度的比值低于未好转侧( P<0.05)。结论对于双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性重度肾积水的患儿,在进行一侧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对侧的SFU3、SFU4级的肾积水可能会自发性减轻。因此,双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性重度肾积水的患儿的第二次手术时间可以推迟至第一次手术术后2月左右。
作者:刘鑫;刘舸;杨屹;侯英;陈辉;牛之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患者,女,19岁,因“全身皮肤色素沉着、粗糙、增厚2年余,腹泻20余天,左下肢肿痛15天”于2015年6月16日收入四川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患者入院前2年余无诱因出现全身多处皮肤色素沉着、粗糙、增厚,伴瘙痒不适,于某三甲医院就诊,诊断为“黑棘皮病( acanthosis nigricans , AN )”,予外擦药物治疗无明显好转,院外服用中药及民间偏方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渐加重,受累皮肤出现乳头样、绒毛样增生同时伴发口唇苍白、唇周增厚及外翻(图1a、图1b)。20余天前无诱因出现腹泻,6~7次/天,解黄色水样便,无黏液脓血、米汤样便,于某医院检查仍诊断“AN”。辅助检查血红蛋白(HGB)62 g/L,抗核抗体(ANA)1∶3200,免疫球蛋白轻度升高伴有补体下降。予输血800 ml。15天前出现左侧小腿红肿,触痛明显,于某医院检查提示HGB 67 g/L、白蛋白( Alb)24.7 g/L,予抗感染、输白蛋白等治疗后效果不佳。我院风湿免疫科门诊以“①AN;②结缔组织病?”收入院。既往史、个人史无特殊。家族中无类似患者。查体:身高165 cm,体重50 kg( BMI18.36 kg/m2)。生命体征平稳,全身皮肤干燥、色素沉着,双侧腋窝、颈项、腹股沟、四肢皮肤增厚,手足掌跖角化过度呈绒毛样增生,口唇苍白、唇周增厚及外翻。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80 bpm ,律齐,无杂音,双肺呼吸音清,触诊脾左肋下2横指扪及,无触痛,左小腿内侧可见一大小约5 cm ×7 cm不规则红斑,无脱屑、水泡,溢液,伴皮温升高,触痛明显,余无特殊。辅助检查:血常规:中度贫血,超敏C反应蛋白3 mg/L;血沉(ESR)109~120 mm/60 min;肝肾功:Alb 31.8 g/L,余正常范围;血脂:甘油三酯( TG )4.56 mmol/L,总胆固醇( TC )3.48 mmol/L,高密度脂蛋白( HDL-C)0.48 mmol/L;贫血五项:血清铁及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余正常;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及百分比升高;Coomb's 试验阴性;ANA 1∶1000阳性,抗PM-Scl (+),抗Ro-52(+),抗SSA(+++),抗U1RNP(+++),抗ARPA(+++);体液免疫IgG 24.5 g/L、IgM 3.46 g/L、IgE 348 IU/L、C30.518 g/L、C40.062 g/L、抗链球菌溶血素O 1440 IU/L;小便常规:蛋白±~+;连续3次24 h尿蛋白定量均小于0.5g;大便菌群比提示大便菌群失调;肿瘤标志物: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4.0 ng/ml,余无异常。空腹血糖3.4~4.3 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凝血功能、输血全套、甲功、性激素全套均正常;抗磷脂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均阴性。骨髓穿刺:增生性骨髓象,粒系左移,部分伴退行性变;红系增生,铁染色系内外铁均不低;片上可见少量异型淋巴细胞,偶见噬血细胞。心电图:窦性心律,肢体导联低电压。心脏彩超:大量心包积液。浅表淋巴结及腹腔超声:腹腔积液,双侧腋窝、双侧锁骨上、双侧颈部、肠系膜肠间隙多发异常淋巴结肿大。下肢软组织超声:左小腿皮肤及皮下水肿增厚,炎性?胸腹部增强CT:①纵膈内各组织间隙、锁骨上下窝双侧腋窝区、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心脏增大,心包大量积液。双侧胸壁皮肤不规则增厚。②肝脏增大,实质内未见异常,门静脉分支周围见环形低密度影,考虑淋巴淤滞,提示肝功能受损可能。脾脏增大,实质密度均匀,门腔间隙、腹膜后、肠系膜上、双侧髂组、腹股沟及盆腔多发肿大淋巴结。腹壁皮肤活检符合AN皮肤表现(图2);腹部皮损免疫荧光:IgA、IgG、IgM、C3及C4均阴性表达;右锁骨上淋巴结针吸:慢性淋巴结炎;胃镜、肠镜无特殊异常。入院诊断:①AN;②未分化结缔组织病;③下肢蜂窝组织炎。予甲强龙40 mg bid ivgtt抗炎,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2 g q12 h ivgtt抗感染,蒙脱石散止泻,枯草杆菌三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补钙、护胃等治疗。经治疗后患者左侧小腿红肿消退,双足背皮肤色素沉着较前有所变淡,心包积液量较前减少。出院时复查HGB 119 g/L,Alb 34.8 g/L,IgG 18.2 g/L、IgM 2.44 g/L、 IgE 342 IU/L、 C30.664 g/L、 C40.0625 g/L。
作者:田娟;周婷;吴侗;周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患者炎症因子与心率变异性( heart rate variability , HRV)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6例UAP患者( UAP组)、44例稳定性心绞痛( stable angina pectoris ,SAP)患者( SAP组)及3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HRV参数:24 h正常窦性RR间期总体均值的标准差( SDNN )、24 h 每5 min 正常 RR 间期均值的标准差( SDANN )、相邻正常 RR 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的比例、低频段功率(LF)和高频段功率(HF)的比值(LF/HF),并分析UAP患者炎症因子与HRV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UAP组血清hs-CRP、IL-6、LF/HF 显著高于SAP 组及健康对照组, SDNN、SDANN、RMSSD、PNN50显著低于SAP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SAP组SDNN、SDANN、RMSSD、PNN50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UAP组患者炎症因子hs-CRP、IL-6与SDNN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UAP患者炎症因子的增高可能与HRV降低有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朱小莉;李超;王晓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构建产褥期延续性护理服务方案。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18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结果两轮咨询中专家的问卷回收率及建议提出率分别为85.71%、66.67%,100%、27.78%,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58±0.079,两轮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08和0.290。终构建的产褥期延续性护理方案包含实施路径、实施要点以及健康指导内容三部分,共3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以及27项三级条目。结论本研究专家的积极系数和权威系数均较高,专家意见的变异系数和协调系数均符合统计学的要求,形成的方案可以为开展产褥期延续性护理服务的实践及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作者:林晓红;王玉芳;叶雨;秦爱梅;刘晓燕;熊国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极超短波治疗仪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极超短波治疗仪局部辅助照射,观察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以及腹痛缓解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观察组CRP、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腹痛缓解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5)。结论极超短波治疗仪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能有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减轻炎性反应,缩短腹痛缓解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且操作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娟;黎贵湘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缓解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症状和促进镜下食管黏膜愈合的疗效。方法我院确诊的GERD患者217例,按奇偶数原则分为埃索美拉唑组( A组)109例和雷贝拉唑组( B组)108例,分别给予口服埃索美拉唑40 mg qd和雷贝拉唑20 mg qd,按照胃食管反流量表和胃镜检查评估症状缓解和内镜下黏膜愈合情况,并记录睡前加用法莫替丁情况。结果经过8周标准治疗后,两组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无效率和睡前加用法莫替丁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RE)黏膜愈合的治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均可有效地治疗GERD,缓解GERD症状,促进RE食管黏膜愈合,但埃索美拉唑促进黏膜愈合情况优于雷贝拉唑,雷贝拉唑治疗夜间酸突破( NAB)优于埃索美拉唑,应根据GERD的不同症状和表现选取第二代PPI制剂。
作者:周祥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以医学人文为指导,构建科学、合理、实用性强的临床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医学生临床教学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初步拟定医学生临床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制定函询问卷和进行预调查。根据预调查结果修改函询问卷,并运用德尔菲法对25名专家进行二轮函询,终确定医学生临床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各指标的权重系数。采用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权威程度、变异系数和协调系数等指标,对专家咨询的可靠性进行检验。结果形成包括3个一级指标(教学管理部门、临床带教老师、医学生)、37个二级指标的医学生临床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指标权重。两轮专家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6%、100%,专家权威程度分别为0.8954和0.871,专家意见协调系数显著性检验均为P<0.05。结论专家函询结果可靠、专家意见一致性较好,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医学生临床教学质量的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温贤秀;杜鹃;谢彩霞;蔡王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病理分型及临床特点对患者肾功能下降速率和相关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38例T2DM患者,均接受肾活检,根据光学显微镜结果将其分为分为典型糖尿病肾小球病(Diabetic glomerulopathy,DG)77例和不典型糖尿病相关肾病(Atypical diabetes-related renal disease,ADRD)6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理活检资料及临床特征。结果与DG组相比,ADRD组患者年龄偏小,BMI、吸烟率高,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轻,糖尿病病程短,空腹血糖较低,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和肾血管间质病变积分显著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DG组血尿、蛋白尿和肾功能损害情况较ADRD组重,肌酐增加速率快,发生肾脏终点、死亡及眼底事件的例数显著偏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肾小球硬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肾病进行病理分型研究和临床资料分析有助于预测预后。
作者:王红莉;朱焦;陈文静;曲延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随着对新生儿先天性畸形疾病认识的不断加深、各种产前诊断方法的进步,一些胎儿发育异常可更早被发现及诊断,在胎儿期、新生儿期可以通过胎儿外科和(或)产时外科技术得到及早矫治,从而改善出生缺陷患儿预后、提高生存质量。目前,胎儿外科、产时外科及胎儿介入治疗,以及运用胎儿镜及开放式胎儿宫内手术等措施在临床上开始开展应用,但是由于地域文化、经济水平、技术难度的影响,胎儿外科先进技术尚难以普及推广,本文拟就目前国内外胎儿外科及产时外科技术的开展及临床应用予以阐述。
作者:冯威;刘文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先天性心脏病是目前发病率高的先天畸形。随着目前诊疗的进步,大多数的患儿得到了准确诊断和治疗。目前关于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热点集中于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的微创化、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及早期处理(尤其是新生儿心脏外科的进展)、以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内外科镶嵌治疗。
作者:张泽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患者,女,63岁,因“全身起斑块30年,左肩痛性溃疡6月余,加重20天”于2015年3月19日来我院就诊。患者30年前无明显诱因躯干、四肢出现形态不一的鳞屑性斑块,伴瘙痒。院外诊断为:银屑病。具体治疗不详,后皮损反复扩展至全身。1年前患者左腹部、左肩部斑块上出现黄豆至蚕豆大小疣状样增生的暗紫色结节,感剧烈瘙痒,具体诊治不详,后结节渐扩大至胡桃大小。6个月前左侧肩部结节出现渗液及结痂并逐渐增大继而化脓、破溃,疼痛剧烈。家族史阴性。查体:各系统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四肢及背部可见形态不一的鲜红至暗红色鳞屑性斑块,边界清楚(图1)。左侧上臂肩胛部可见大小约10 cm ×15 cm的脓性溃疡面,表面覆有血脓性分泌物,基底部可见灰白色坏死组织,边缘卷曲,质地中等偏硬,无明显触痛(图2);左侧腹部可见大小不等的褐色斑块,其上可见蚕豆至鸽子蛋大小的乳头样的暗紫红色结节,可见少量粘附性鳞屑,部分色素脱失(图3)。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术前凝血功能、输血全套、LDH均正常。伤口分泌物涂片:铜绿假单胞菌。影像学检查:彩超示左侧卵巢囊性团块;左侧腋窝查见稍肿大淋巴结(第二次复查彩超未见肿大淋巴结),脂肪肝。胸腹部增强CT:右肺中叶少许纤维条索影。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棘层肥厚,部分区域呈乳头瘤样增生,真皮浅层大量淋巴细胞呈密集带状浸润,可见瘤细胞亲表皮现象,部分淋巴细胞较大,核有异型性(图4,图5)。免疫组织化学(石蜡切片, LDP法)示:左侧肩部皮损免疫酶标结果:CD3阳性, CD30部分阳性(所占比例小于30%), Ki-67阳性率40%, CD5、CD20、CD56、CD68、BCL-2、CyclinD1、CD1 a、S-100、Langerin、MPO、ALK-1均阴性;左侧腹部结节皮损免疫酶标结果:大淋巴样细胞CD3、CD8均阳性,CD4、CD20、Granzyme B、CD56、CK、EBER 均阴性, K i-67阳性率20%。 TCRγ、TCRα、TCRβ基因重排检测有克隆性重排条带。根据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及基因重排诊断为:蕈样肉芽肿( mycosis fun-goides,MF),肿瘤期,大细胞转化。患者经过多次活检确诊后转回当地医院肿瘤科治疗,目前电话随访中。
作者:杨菊;李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评估CYP4 A1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脑梗死发病及梗死后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 MDLDI-TOF-MS )对396例脑梗死患者及378例对照者的 CPYP4 A11 rs2269231、CPYP4 A11rs9333025、CYP4F2rs3093135及CYP4F2rs2108622 SNPs进行检测。并对所有的脑梗死患者随访12月。结果脑梗死组CPYP4 A11rs9333025 GG基因型频率发布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01)。 CPYP4 A11rs9333025 GG与脑梗死的发病密切相关( OR=1.82,95%CI:1.24~5.04,P =0.016)。 rs9333025 GG基因型患者在随访期内脑梗死复发率及其他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rs9333025 AG基因型患者( P =0.04)。 rs9333025 GG为脑梗死后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RR=1.87,95%CI:1.16~5.36,P =0.003)。结论 rs9333025 GG基因型增加了脑梗死的易感性和脑梗死后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
作者:廖断修;陈洪;易兴阳;何妮;王淳;林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CT扫描对于鉴别Graves病( GD)以及桥本甲状腺炎( HT)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就诊的GD患者110例( GD组)、HT患者67例( HT组)以及健康体检者40例( NC组),比较三组甲状腺CT值并分析甲状腺CT值与甲状腺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GD组及HT组的左、右甲状腺CT值均低于NC组,且HT组低于GD组( P<0.05)。 GD组CT值与FT4呈正相关,与TSH呈负相关;HT组CT值与FT3呈正相关( P <0.05)。结论甲状腺CT扫描有助于早期鉴别诊断GD及HT。
作者:江玉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