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刘娟;唐白杰;徐钢;王晓卿;李科;刘翔

关键词:胰腺肿瘤, 浆液性囊腺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
摘要:目的:探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serous cystadenoma of the pancreas ,SCAP)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四川省人民医院病理科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12例诊断为 SCAP 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 SCAP 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学特征。结果本组12例中女性居多(83.3%),发病年龄36~73岁,平均年龄53岁。5例为体检时偶然发现,就诊时无明显临床症状。7例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镜下见肿瘤由大小不等的囊腔组成,囊壁内衬扁平或富于糖原的立方上皮,细胞形态一致无异型性,胞质透明,核圆形或卵圆形,未见核分裂象,间质可见纤维组织分隔。免疫表型:12例肿瘤细胞 CK7、CK19、EMA 均阳性;10例不同程度地表达α-inhibin;Ki-67指数均为低表达,阳性率1%~2%。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切除治疗。随访3~55个月,12例患者均存活,无复发。结论 SCAP 发病率低,影像学检查、免疫组化等辅助检查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后预后好。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酚妥拉明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持续高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持续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 -born,PPHN)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5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 PPHN 患儿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口服西地那非,治疗组给予西地那非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治疗时间为3天,观察两组患儿的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左心室输出量(SV)、肺动脉压(PAP)、临床有效率、使用呼吸机的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 PO2、SpO2、SV 等指标均明显升高,PAP 明显下降(P <0.05)。治疗3天后治疗组患儿的 PO2、SpO2和 SV 指标高于对照组,而 PAP 指标低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91.4%)高于对照组(81.0%),使用呼吸机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酚妥拉明联合西地那非治疗 PPHN 临床效果显著,患儿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明显,临床有效率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平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功实施第2例脑死亡器官捐献肺移植手术

    经过长达30多个小时的努力,2015年5月10日凌晨3时许,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再次携手无锡市人民医院,顺利实施了四川省第二例脑死亡器官捐献肺移植手术,成功挽救了1名濒临死亡的患者。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神经阻滞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130例经神经阻滞术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 组给予常规护理,B 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疼痛专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疼痛和睡眠的改善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24 h 睡眠时间较治疗前增加(P <0.05);B 组治疗后的 SAS、NRS 评分低于 A组,24 h 睡眠时间多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神经阻滞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实施疼痛专科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疼痛患者的焦虑和疼痛情况,改善患者的睡眠情况。

    作者:韩燕;郑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冻融卵裂期胚胎移植中过夜培养对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冻融卵裂期胚胎移植中过夜培养对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生殖医疗中心接受玻璃化冷冻的卵裂期胚胎移植患者共237个周期,其中胚胎解冻时间为移植当日128个周期(A 组),过夜培养109个周期(B 组),比较两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结果 A 组胚胎种植率低于 B 组(P <0.05),而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与 B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胚胎提前解冻培养过夜,观察解冻后胚胎的进一步发育情况,可提高胚胎种植率,为临床选择移植胚胎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作者:李荣;许常龙;谭秀群;邓志华;李春苑;丘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替罗非班的研究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中经冠状动脉注入替罗非班对术后血流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116例,均行急诊 PCI 治疗,其中58例分别于导丝通过病变后、球囊扩张后、支架置入后,给予替罗非班12、10、8 ml 冠状动脉内注射(A 组),另58例于支架置入后一次性给予替罗非班20 ml 冠状动脉内注射(B 组)。比较两组罪犯血管 TIMI 血流分级情况、1周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A 组术后罪犯血管 TIMI 血流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1周内全因死亡、MACE 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支架置入前后分次给予替罗非班较支架置入后给药可有效改善 PCI 术后血流情况,不增加出血发生率。

    作者:罗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功为1例高度复杂肾肿瘤患者完成保肾手术

    2015年5月12日,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冉清主任医师、熊玮副主任医师和吕骥医师成功为1例老年女性肾肿瘤患者实施机器人辅助右肾部分切除术,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成功保留正常的右肾组织,术后五天患者康复出院。该患者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机器人手术平台在复杂手术水平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在国内同行中处于领先水平。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CT与DSA综合影像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随访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 CT 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后随访的价值。方法对21例原发性肝癌经 TACE 术后生存期为1~5年患者的 CT 及 DSA 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碘化油(1ipiodol,LPD)沉积 I 型12例、Ⅱ型5例、Ⅲ型4例。 CT 发现6例栓塞周边复发,新发病灶5枚;DSA 发现15例栓塞周边复发,新发病灶14枚。 DSA 在检出小病灶方面优于 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T 能够客观反应碘化油沉积;DSA 在小病灶的检出方面较 CT 具有优势;CT、DSA 并结合甲胎蛋白(AFP)的变化能及时发现小病灶,指导临床。

    作者:祝青;刘书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由表象到实质--论移植肾活检病理学诊断在肾移植中的独特作用

    随着活检设备及技术的改良和经验的积累,移植肾经皮穿刺活检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诊断移植术后多种并发症的佳途径,其在移植肾并发症的鉴别诊断、指导临床针对性的治疗和基础研究方面具有独特作用。随着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排斥反应、免疫抑制剂毒性损伤和机会性病毒感染等主要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学特征的逐渐明了,以及移植肾 Banff 病理学诊断体系的建立,更有利于移植肾活检的规范开展。希望我国各肾移植中心能更好地应用这一手段,进一步促进移植肾和受者的长期存活。

    作者:郭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例基础疾病为糖尿病肾病的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进行 PTA 治疗,比较 PTA治疗前后的血管造影表现、透析血流量及静脉压变化。结果19例患者经球囊扩张后,狭窄段明显扩张,触诊感血管震颤增强,经造影证实狭窄小于30%。术后首次血液透析血流量由扩张前(124.32±18.43)ml/min 增至(242.12±16.35)ml/min;在血流量为250 ml/min 时,静脉压由扩张前的(178.46±13.4)mmHg 降至(98.62±14.36)mmHg;kt/V 较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中未出现血管破裂、出血及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 PTA 是治疗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有效方法,其操作简便、创伤小、近期效果明显,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的维护有重要价值.

    作者:解德琼;朱军;唐前容;朱磊;李程;赵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儿童供肾肾移植的现状及进展

    儿童供者已成为当前国内外扩大移植器官来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儿童供肾肾移植有别于常规肾移植,其移植手术难度高,术后早期面临供肾功能不足、高灌注损伤、移植肾动静脉血栓形成或出血、移植肾积水或尿漏的高风险。但在度过并发症高发期后,儿童供肾整块移植给成人具有良好的远期移植肾存活率,甚至接近活体肾移植效果。本文就儿童供肾肾移植的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重点阐述儿童供成人整块肾移植效果、儿童供肾整块双肾移植及儿童供肾单肾移植的标准、以及儿童供肾移植受者的选择,以期为我国现阶段儿童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赠(donation after citizen death,DCD)供肾肾移植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朱兰;陈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哈佛医学院乔斯林糖尿病中心专家来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访问

    2015年5月25日下午,美国哈佛医学院乔斯林糖尿病中心的3位专家应邀来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访问交流,探讨推进住院患者血糖管理合作项目。3名专家分别从加强院内病人血糖管理的重要性、护士在血糖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乔斯林糖尿病疗法3个方面介绍了乔斯林住院患者血糖管理合作项目,并提出了下一步合作建议与希望。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邓绍平院长代表医院对合作表示肯定与欢迎,并责成相关部门下一步具体协作推进。曾俊院长助理、熊俊浩院长助理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内科、内分泌科、老年内分泌科、医务部、护理部、国际合作办公室、卫生政策与信息研究所有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谈。会谈后,3位专家还参观了内分泌科病房。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联合检测胃肠疾病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I和胃蛋白酶原II水平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 I(PGI)和胃蛋白酶原 II(PGII)在胃肠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2~8月的胃肠道疾病患者血清650例(胃肠道疾病组),同期体检者血清1544例(体检组),其他住院和门诊患者血清824例(其他组),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定量检测分析三组 PGI、PGII 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体验组 PGI 升高200例,降低32例;PGII 升高88例,PGI/PGII 比值降低74例。胃肠道疾病组 PGI 升高202例,降低33例;PGII 升高113例, PGI/PGII 比值降低54例;824例其它住院和门诊患者血清中,PGI 升高139例,降低32例;PGII 升高71例,PGI/PGII 比值降低35例。胃肠道疾病组患者的 PGI 和 PGII 阳性率高于体验组和其他组(P <0.05)。结论血清 PGI 和 PGII 可作为胃肠镜检查前的第一线筛查方式,尤其是老年患者。

    作者:黄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钾和血钠水平及其与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钾和血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46例作为观察组,于入院前(T0)、入院3 h(T1)、6 h(T2)、12 h(T3)、1d(T4)和3d(T5)时抽取静脉血检测患者血钾及血钠水平。另选取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统计观察组同期 APACHE II 评分和院内死亡情况并分析患者血钾及血钠水平与 APACHE II 评分和院内死亡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各时间点血钾和血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APACHE II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住院期间死亡率为24.66%,死亡患者血钾和血钠水平均低于存活患者,APACHE II 评分则高于存活患者(P <0.0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钾和血钠水平与 APACHE II 评分均呈负相关(r 分别为-0.961和-0.984,均 P <0.05),与院内病死率亦呈负相关(r 分别为-0.754和-0.772,均 P <0.05)。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钾和血钠水平较低且均与其 APACHE II 评分和病死率相关,可作为其近期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作者:王艳梅;刘晓姝;杨雁;邓磊;冯璇磷;常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162例青年脑梗死患者病因分型、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分型、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急性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其主要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病因分型构成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38例(占23.5%),心源性型20例(占12.3%),小动脉病变型28例(占17.3%),其他原因型12例(占7.4%),原因不明型64例(占39.5%)。可能的危险因素所占构成比为:高血压病51.2%(83/162)、吸烟34.6%(56/162),高脂血症28.4%(46/162),饮酒25.3%(41/162),心脏疾病13.6%(22/162),糖尿病11.1%(18/162)。 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高血压、吸烟、高脂血症、饮酒是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162例患者中81例完全恢复,56例遗留较轻的后遗症,22例遗留严重后遗症,3例急性期死亡。结论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分型以原因不明型和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型所占比例较高。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病、吸烟、高脂血症和饮酒。

    作者:林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我国护工培训和管理研究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近年来我国护工培训与管理研究现状,为进一步规范护工的培训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学术论文数据库为来源,检索相关文献,以Noteexpress 文献管理软件为工具,从文献分布年份、作者、地区等方面分析我国护工培训与管理研究现状。结果共检索到“护工培训和管理”为主题的文献149篇,文献数量逐年递增,作者来自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合作率为60.4%,研究内容集中在院内感染,研究方法以经验介绍为主。结论我国护工培训和管理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文献研究质量有待提高。

    作者:毛孝容;周崇凤;张义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食管癌同期放化疗中脂质体紫杉醇与游离紫杉醇联合顺铂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食管癌同期放化疗中应用脂质体紫杉醇联合顺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2例同期放化疗的食管癌患者,其中46例采用脂质体紫杉醇+顺铂化疗(A 组),46例采用紫杉醇+顺铂化疗(B 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近期有效率、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神经毒性、过敏及关节/肌肉痛发生率明显低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与紫杉醇相比,食管癌同期放化疗中应用脂质体紫杉醇联合顺铂疗效较好,紫杉醇相关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应用。

    作者:孙荣刚;郑安平;张光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石英纤维桩修复双根管前磨牙体外抗折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石英纤维桩修复的双根管前磨牙的体外抗折性能。方法选择正畸治疗中拔除的双根管前磨牙76颗,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 A、B 两组各38颗。两组均自唇侧牙体长轴垂直沿釉牙骨质界上2.0 mm 水平截冠,并进行常规牙根管治疗。 A 组采用石英纤维桩修复,B 组采用玻璃纤维桩修复,两组样本包埋后以压力测试仪测量样本发生瞬间折裂时的作用力数值,比较两组抗折裂强度和折裂方式。结果 A、B 两组抗折裂强度分别为(398.63±13.94)N 和(229.88±14.39)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8.965,P =0.004);折裂后可再次修复率分别为86.84%、78.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石英纤维桩修复的双根管前磨牙体外抗折性能优于玻璃纤维桩,承受力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叶珊珊;何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对新生儿脓毒症病情及预后判断的意义

    目的:探讨新生儿脓毒症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的相关性,及 PCT 和 CRP 对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选取新生儿脓毒症患儿79例,按 NCIS 评分标准分为极危重组(n=17)、危重组(n=36)和非危重组(n=26)。入院24 h 内检测患儿血清 PCT、CRP 及血常规,依据患儿的治疗结局分为存活组(n=65)和死亡组(n=14),比较不同治疗结局、不同危重程度患儿的 PCT、CRP 及 NCIS 评分的差异,并分析PCT 及 CRP 与 NCIS 的相关性。结果非危重组 PCT 和 CRP 水平均低于危重组和极危重组(P <0.05),危重组 PCT 低于极危重组(P <0.05),极危重组患儿病死率显著高于危重组和非危重组(P <0.05);PCT 与 CRP 呈明显正相关(r =0.71,P <0.05);PCT、CRP 与 NCIS 评分均呈明显负相关(r =-0.53,r =-0.67,P <0.05)。死亡组 PCT 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 <0.05),而 NCIS 评分明显低于存活组(P <0.05)。结论新生儿脓毒症患儿血清 CRP 和 PCT 与 NCIS 评分具有明显的相关性,NCIS 评分越低,血清 PCT 和 CRP 升高越明显。联合检测 PCT 和 CRP 的可预测新生儿脓毒症患儿病情及预后。

    作者:石伟;朱小石;陈昌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serous cystadenoma of the pancreas ,SCAP)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四川省人民医院病理科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12例诊断为 SCAP 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 SCAP 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学特征。结果本组12例中女性居多(83.3%),发病年龄36~73岁,平均年龄53岁。5例为体检时偶然发现,就诊时无明显临床症状。7例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镜下见肿瘤由大小不等的囊腔组成,囊壁内衬扁平或富于糖原的立方上皮,细胞形态一致无异型性,胞质透明,核圆形或卵圆形,未见核分裂象,间质可见纤维组织分隔。免疫表型:12例肿瘤细胞 CK7、CK19、EMA 均阳性;10例不同程度地表达α-inhibin;Ki-67指数均为低表达,阳性率1%~2%。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切除治疗。随访3~55个月,12例患者均存活,无复发。结论 SCAP 发病率低,影像学检查、免疫组化等辅助检查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后预后好。

    作者:刘娟;唐白杰;徐钢;王晓卿;李科;刘翔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研究进展

    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很多,主要分为可改变危险因素和不可改变危险因素。良好的生活方式,能降低个体患乳腺癌的风险。他莫昔芬可用于绝经前和绝经后高危妇女乳腺癌的预防;雷洛昔芬和依西美坦只能用于绝经后高危妇女乳腺癌的预防;预防性手术能明显降低乳腺癌突变基因携带者患乳腺癌的风险,但同时存在副作用。因此高危妇女术前应进行多学科的咨询,了解手术的替代治疗方案及手术的风险和获益,终决定是否进行预防性手术治疗。如果选择预防性双侧乳房切除术,有多种乳房重建方式可供选择。

    作者:陈杰(综述);周蕾蕾(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