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预混胰岛素疗效欠佳的2型糖尿病效果观察

杨颖;邓晨昕;高凌

关键词:糖尿病, 甘精胰岛素, 瑞格列奈
摘要:目的 探讨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为每日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6例每日注射2次预混胰岛素(联合或不联合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换用每日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在治疗第0周及12周分别记录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HbAlc)及胰岛素用量.结果 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HbA1c均较基线水平显著下降(P>0.05);治疗前后胰岛素剂量无明显差异(P>0.05);低血糖事件共发生3人次.结论 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为每日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能有效并安全的控制血糖.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乌司他丁联合生脉注射液在老年急腹症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生脉注射液在老年急腹症患者围术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老年急腹症急诊手术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术前(T0)及术后3天(T2)常规治疗组(Ⅰ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乌司他丁组(Ⅱ组)给予乌司他丁静脉注射,乌司他丁联合生脉注射液组(Ⅲ组)给予乌司他丁联合生脉注射液静脉注射.术前(T0)及术后1天(T1)、3天(T2)、7天(T3)静脉采血测定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并进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休克发生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死亡率、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比较.结果 T1~T3时Ⅱ组及Ⅲ组IL6、TNF-α浓度较Ⅰ组低(P<0.05),Ⅲ组浓度低;术后ALT、BUN、Cr在T1、T2时点以Ⅰ组增高显著;3组术后CK-MB、cTnI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高,而以Ⅲ组升高幅度低,与Ⅰ组、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 T3时Ⅱ组及Ⅲ组均低于Ⅰ组(P<0.05);Ⅱ、Ⅲ组休克发生率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降低,其中Ⅲ组降低显著,与其他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患者住院时间及ICU治疗时间均较Ⅰ组缩短,同时死亡率及MODS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老年急腹症患者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有助于改善全身炎症反应,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联合应用生脉注射液可进一步抑制炎症介质释放,保护心肌功能,减少休克发生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

    作者:程晓云;田卓敏;韩元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204例效果观察及治疗策略

    目的 观察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应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204例,其中输尿管中段结石16例(占8%),输尿管下段结石188例(占92%),膀胱壁内段结石6例.结果 204例手术时间15 ~116分钟,平均45分钟;碎石成功率98.0%(200例),术中结石排净率96.6%,2例结石漂移至肾脏,未能完成手术;3例碎石后,部分结石漂移至肾脏(>3 mm);1例结石异常坚硬,气压弹道碎石探针无法将其击碎,中转开放手术,1例膀胱壁内段结石开口处隆起,局部黏膜充血水肿严重伴出血,无法发现输尿管开口,无法插入导丝,后中转开放手术(下腹半月线小切口)+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成功.术后均有肉眼或镜下血尿,多于术后2~3天消失,204例均无穿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确切、安全、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可作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张力;胡兴平;王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综合性医院急诊专业质控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目的 加强综合性医院急诊质量控制,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法 根据上海市急诊质控标准,对浦东新区19家公立医院2008 ~2010年急诊运行情况进行质控考核.结果 持续急诊质控检查使各医院在急诊管理及急诊技能等方面不断改善,质控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 加强急诊质控管理是促进急诊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建设和发展管理严格、配置合理、技术精湛的急诊队伍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作者:黄豪;李文放;林兆奋;杨兴易;杨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预案管理模式探讨

    分析传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预案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探讨护理预案管理的新模式.并通过对多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应对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出“统一式应急处理方略”这一创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理念,避免了传统的“单一类型预案”式应对方案的弊端,为今后灾害抢救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叶磊;刘敏;李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子宫骨外Ewing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骨外Ewing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Ewing's sarcoma/PNET)是起源于神经外胚层、高度恶性的小圆细胞肿瘤.发生于女性生殖道者罕见,发生于子宫者少见,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文献报道发生在子宫的总共不到50例[1].本文报告1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

    作者:余绍兰;徐基成;王青青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局部应用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术前切口局部浸润和术中腹腔内表面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各30例,A组切皮前脐部切口及剑突下、肋缘下切口各注入0.5%盐酸罗哌卡因4 ml,手术结束前腹腔内喷洒0.5%盐酸罗哌卡因20 ml;B组不做任何处理.两组麻醉诱导、维持方法相同,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联合喉罩气道管理,术后持续监测无创血压、心电图、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术后2、4、8、12、24小时的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术后额外镇痛药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后4、8、12小时镇痛效果优于B组(P<0.05),额外镇痛药使用次数少于B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术前切口局部浸润和术中腹腔内表面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具有很好的镇痛效果.

    作者:范丹;兰志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综合性三甲医院急诊室抢救患者滞留状况的研究

    目的 调查某家综合性三甲医院抢救患者在急诊室的滞留状况,为进一步加快急诊抢救患者的分流,提高急诊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急诊预检分诊数据库,回顾性调查分析某综合性三甲医院2010年全年急诊室抢救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不同月份、不同科室、不同去向抢救患者的滞留时间及可能的原因.结果 ①该院全年7966例抢救患者在急诊室滞留的时间为0.5~ 2998 h,中位数10 h(四分位数3~23 h);②不同月份抢救患者的滞留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869,P=0.018),其中2月份短,5月份长;③患者对急诊抢救室床位占用时间长的4个科室依次为急诊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和急诊科,合计达91.8%的总床位占用时间.患者在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长的4位科室依次为急诊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和胸外科;④不同去向的抢救患者滞留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1.471,P<0.0001),其中以直接住院和自动出院患者的滞留时间长;⑤滞留时间24 h以上的抢救患者中,83.4%与相应的专科病房无床有关.结论 该家医院急诊室抢救患者的滞留状况比较严重,其中急诊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3个科室尤为严重,主要与相应专科的病房床位供应不足有关,医院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作者:叶立刚;张茂;周光居;沈伟锋;何小军;干建新;徐少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185例寒冷性荨麻疹临床特征及三冷实验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寒冷性荨麻疹( cold urticaria,CU)的临床特征,增强对CU的认识.方法 采用频数分布法和集中度法分析185例不同年龄段CU患者的临床和三冷实验资料.结果 185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1.85;高发年龄段为31 ~40岁,未表现出明显季节集中趋势;55.68%的患者冷凝集素、冷球蛋白或冷纤维蛋白阳性,且存在三种异常免疫蛋白同时存在的现象,冷凝集素(滴度≥1:32)阳性率高达21.62%,其余次之.结论 CU作为一种冷刺激所诱发的荨麻疹,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在临床诊断中应引起重视.

    作者:麦涛;王有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28例儿童漏斗胸术前多层螺旋CT的诊断与评估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在儿童漏斗胸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经MSCT检查并诊断为漏斗胸患儿的CT资料,根据CT凹陷指数,将其分为轻、中、重度三组,测量并比较三组患儿胸骨凹陷深度、CT凹陷指数、胸骨凹陷角度、心脏旋转角度及Haller指数五项指标的差异,分析心脏旋转角与其它四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①28例均有不同程度胸骨凹陷,其中轻度凹陷14例,中度凹陷9例,重度凹陷5例;②胸骨凹陷深度、CT凹陷指数、胸骨凹陷角度、心脏旋转角度及Haller指数五项指标在轻、中、重度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③心脏旋转角度与胸骨凹陷深度、CT凹陷指数及Haller指数呈正相关(rs分别为0.736、0.873、0.881,均P<0.01),与胸骨凹陷角度呈负相关(rs=-0.731,p<0.01).结论 MSCT可准确显示漏斗胸的畸形程度及心脏受压旋转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帮助.

    作者:白林;彭泽华;梁洪;高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老年肿瘤患者家属的家庭负担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年肿瘤患者家属的家庭负担.方法 采用家庭负担量表(FBS)对100例住院老年肿瘤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78.0%的家属存在家庭负担,FBS总分(29.17±8.784)分,家庭负担6个方面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家庭经济负担(8.88±2.285)分、家庭日常生活(6.06±2.292)分、家庭娱乐活动(5.35±2.308)分、家庭关系(4.87±2.719)分、家庭成员心理健康(2.2±1.148)分与家庭成员躯体健康(1.8±1.015)分.结论 大部分老年肿瘤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负担,家庭负担的影响因素包括老年肿瘤患者家属的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和家庭人均月收入等.

    作者:封燕;李永波;张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s,IPFI)临床发病率逐渐增高,延迟治疗死亡率高.由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易导致延误治疗.同时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医疗费用高,疗程长,有时不可避免造成医疗资源浪费.故早期诊断肺部真菌感染成为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IPFI的早期诊断做一综述.

    作者:毛建川;刘跃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微创外科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单纯性心房颤动

    目的 总结微创外科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单纯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经验.方法 2010年11月对1例单纯性心房颤动患者施行电视胸腔镜下心表双侧肺静脉隔离及左心耳切除术.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即刻恢复窦性心律.术后随访半年,维持窦性心律,无中风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单纯性心房颤动具有微创、简单、安全、高效的特点,近期效果良好,其远期效果尚需长期随访及大宗病例观察.

    作者:刘胜中;曾富春;丛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心脑血管急症救治现状与进展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并结合近些年(尤其是近十年)心脑血管急救领域所取得的进步,介绍了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的进步尤其是药物洗脱支架( DES)的临床应用,很好的改善了既往支架内再狭窄的状况;急诊床旁快速检测技术,如心梗心衰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 CTNI)、心肌肌钙蛋白T(CTNT)、脑钠素(BNP)的应用,大大缩短了急诊临床判断的时间,也提高了判断的准确性;介绍了2010年新的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变化,强调了持续不间断的、高质量的心脏按压在心肺复苏(CPR)中的重要性,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在防治恶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高血压脑出血目前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各自的优缺点,并探讨了未来治疗的趋势.

    作者:孙树杰;唐学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海马苔藓纤维出芽与癫痫

    海马苔藓纤维出芽(mossy fiber sprouting,MFS)是指齿状回颗粒细胞轴突异常出芽,与内分子层颗粒细胞形成突触.它由海马神经元丢失及癫痫发作的兴奋毒性导致,牵涉导向分子、神经营养因子及神经递质等多种分子,可增高癫痫发作的敏感性,被认为与癫痫反复自发性发作(spontaneous recurrent seizures,SRS)密切相关.

    作者:吴彬;孙红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应用鱼油预防大鼠慢性放射性肠炎的研究

    目的 探讨鱼油对慢性放射性肠炎的预防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分为3组每组10只.实验组放射前7天予鱼油灌胃;对照组放射前7天予生理盐水灌胃;正常组同期予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予7 MeV电子线照射腹部10 Gy,正常组不予放射.3组均8周后处死大鼠,获取小肠和血浆标本,行肠壁病理学观察,ELISA法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内毒素含量.结果 对照组大鼠肠壁损伤严重,实验组肠壁损伤较轻;实验组大鼠血浆IL-1、IL-6、TNF-α和内毒素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48.5±156.1)pg/ml vs(644.9±28.8)pg/ml,( 105.5±58.9) pg/ml vs (289.2±63.5) pg/ml,(23.2±9.1)pg/ml vs (90.9 ±22.3)pg/ml,( 13.78 ±3.68) pg/ml vs (24.62±6.76) pg/ml,均P<0.01].结论 鱼油对慢性放射性肠炎有预防作用.

    作者:薛华;杨阳;黄孝伦;邓绍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三种置管方式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适合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一种置管方法.方法 2007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胃癌手术的68例老年患者,根据术后置管方式分成鼻胃管联合空肠营养造口管(或鼻肠管)组、经鼻置三腔胃肠管组和胃造口置三腔胃肠管组,观察三组鼻咽部不适、恶心呕吐、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胃引流量、肠内营养给予量、肛门排气恢复时间等.结果 胃造口置三腔胃肠管在“畏”管心理、鼻咽部不适、异物感、置管后严重咳嗽、咳痰及置管营养期间恶心、呕吐等发生率与另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该组术后8日皮褶厚度、上臂肌围长、氮平衡、转铁蛋白和CD4/CD8比值与术前1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 术后经胃造口置三腔胃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低,耐受性好,尤其适合老年胃手术患者.

    作者:陈育民;王绍明;黄俊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家属需求.方法 采用重危患者家属需求量表( CCFIN)调查80名ICU患者家属需求情况.结果 家属需求排名前10的条目中有6条是对患者病情的保证;不同教育程度、ICU经历、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对家属需求的侧重有一定影响;有ICU经历的家属对于获取信息和病情保证的需求比无ICU经历家属的需求强烈(P<0.01);自费患者家属对自身的舒适需求高于公费和医保患者家属(P<0.01).结论 ICU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需求,ICU护士应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建立合作、信任的交流渠道,采取人性化管理,大程度地满足患者家属的需求,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蒋晓华;杨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α-氨基3-羟基5-甲基异恶唑4丙酸受体与癫痫的研究进展

    α.氨基-3-羟基-5-甲基异恶唑-4-丙酸受体(AMPA受体)是一种谷氨酸受体,由4个对Ca2+具有不同通透性亚单位组成.其表达或结构的变化可引起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EPSCs)与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s)的幅度和频率增加,提高痫性发作的易感性.亚基GluR2表达下降使AMPA受体对Ca2+的通透性增加,可能与兴奋性神经毒性,以及促进癫痫在海马内的转播有关.本文就AMPA受体与癫痫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凯;孙红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前两种方法训练用口呼吸对患者生命体征及心理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训练用口呼吸对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心理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取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患者53例,按手术的先后顺序间断分为对照组(26例)和试验组(27例).对照组术前采取用手捏鼻的方法训练患者用口呼吸;试验组术前采用纱条填塞患者鼻腔训练患者用口呼吸.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患者的心理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65.4%患者对纱条填塞鼻腔产生焦虑;试验组25.9%患者对纱条填塞鼻腔产生焦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2,P<0.05).结论 用纱条填塞患者鼻腔来训练患者用口呼吸的方法较传统的捏鼻方法效果佳,值得推广.

    作者:马青华;贾平;廖天芬;安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慢性胰腺炎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慢性胰腺炎的诊治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8月至2010年8月56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慢性胰腺炎患者中,胆源性11例,占19.6%;酒精性29例,占51.8%%.大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营养不良、消瘦、黄疸、脂肪泻等症状.影像学检查进一步明确胰管狭窄、管壁结石与钙化情况.内科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结论 慢性胰腺炎应尽早明确诊断,去除诱因,给予内外科综合治疗,以延缓疾病发展.

    作者:陈杰;李俊;邓腾刚;何晓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