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急性肾损伤与急性肺损伤相互作用及治疗策略

付丽娜;陈孟华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 急性肺损伤, 老年
摘要: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系统性疾病,临床常合并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死亡率高,尤其见于老年患者.AKI与ALI通过多种因素介导相互作用、相互损伤,从而使死亡率急剧增高.本文主要关注老年AKI和Au相互作用的相关机制,探讨治疗策略,期待可以积累经验深化认识,改善患者预后.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依那西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肺部感染2例分析

    近年来生物制剂的应用为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治疗增添了新的手段,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但应用本品的风险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1].现将我科在使用依那西普(益赛普)治疗RA的过程中出现的肺部感染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陈勇;李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选择性脑灌注在新生儿及婴幼儿大血管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新生儿及婴幼儿大血管手术深低温停循环中,结合应用选择性脑灌注(selective cerebral perfusion,SCP)对脑的保护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9年4月至2011年5月行一期主动脉弓部重建的患儿18例(新生儿6例,婴幼儿12例),主动脉弓离断8例及主动脉弓缩窄10例,均合并室间隔缺损,其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2例,合并卵圆孔未闭14例.采用复方电解质注射溶液、红细胞、血浆、20%人血白蛋白、甲基强的松龙等预充,血液稀释后红细胞压积0.25~0.30.结果 所有患儿心脏均自动复跳,自动复跳率为100%,无恶性心律失常;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时间103~201 min[(141.16±28.15)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7.94±10.61)min;SCP时间(38.11±10.81)min;SCP灌注流量(20.31±9.21)ml/(kg·min);清醒时间(4.19±1.68)h;机械通气时间(63.22±27.66)h;ICU滞留时间(5.8±2.17)d;住院时间(20.33±6.06)d;CPB中尿量(86.94±59.43)ml;超滤液总量(1053.88±431.04)ml;改良超滤出液量(143.05±23.83)ml.所有患儿术后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 SCP在新生儿及婴幼儿大血管手术中是可行且安全的脑保护方法.

    作者:李小兵;张儒舫;关媺洁;耿琳;沈立;谢业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利奈唑胺治疗老年血液病患者并发革兰阳性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评价利奈唑胺注射液对老年血液病患者并发革兰阳性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1例老年血液病并发革兰阳性菌患者,给予利奈唑胺600 mg,1次/12小时治疗,分析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为80.39%(41/51),细菌清除率为83.33%;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血小板降低(21.57%).结论 利奈唑胺对老年血液病患者并发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陈姣;王晓冬;万纯黔;甘茂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成都市龙泉驿区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亚型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成都市龙泉驿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基因亚型分布状况及其年龄的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凯普医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对1650名龙泉驿区妇女进行生殖道21种HPV感染基因亚型筛查.结果 1650名女性HPV感染率为24.0%,21种基因亚型检出19种,未检测出43型和45型;感染率高的亚型是52型,其它常见亚型分别为58、16、33、68、CP8304、18、53、6、11、66、31和39型;各年龄段HPV感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高峰年龄在55岁以上,感染率为40.5%、,其次为25岁以下,感染率为29.3%.结论 该区HPV感染率高的亚型为52高危型,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并且55岁以上的女性感染率较高,运用导流杂交技术检测HPV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筛查应用价值.

    作者:杨光建;刘远富;邹晓红;周文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血栓性微血管病诊治进展

    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MA)是一组急性临床病理综合征.经典的血栓性微血管病主要指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虽然血栓性微血管病在病理学上表现类似,但其发病机制复杂,诊断和治疗手段上也不尽一致.近年来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其治疗方案也有了日新月异的进步,预后大为改善.本文拟就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于峰;赵明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氟比洛芬酯对老年男性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与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对老年男性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与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60~75岁择期全麻下行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男性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C组)和氟比洛芬酯组(F组)各30例.C组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5 ml脂肪乳,F组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于术前24 h(To)、术后4 h(T1)、24 h(T2)及48 h(T3)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并进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 F组T1-T3三个时点血清IL-Iβ、IL-6和TNF-α水平与C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T3时点血清IL-6和TNF-α水平基本达到T0水平,T2、T3时点MMSE评分F组明显高于C组;F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e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可通过抑制术后早期促炎性细胞因子释放而降低老年男性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作者:阚智勇;胡俊;王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成都市城乡结合部人群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超敏C反应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成都市城乡结合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分别检测40例无大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无大血管并发症组)、40例合并大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组)及3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的血清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浓度.结果 2型糠尿病患者无论有无大血管并发症,其hs-CRP、TC、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大血管并发症组hs-CRP、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大血管并发症组(P<0.05,P<0.01),且hs-CRP水平与LDL-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3,P<0.05),而HDL-c水平明显低于无大血管并发症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hs-CRP及LDL-C可作为预测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危险性的重要实验室指标,联合检测ha-CRP及LDL-C对预测及早期诊断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荣春;钟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硝苯地平治疗肾输尿管绞痛4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硝苯地平治疗肾绞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肾或输尿管绞痛患者42例分为硝苯地平组(n=22)和阿托品加盐酸哌替啶组(n=20),观察比较硝苯地平和阿托品加盐酸哌替啶缓解肾、输尿管绞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硝苯地平组出现嗜睡、头痛、口干、心悸等不良反应均低于阿托品联用盐酸哌替啶组(P<0.05).结论 硝苯地平有较强的缓解肾、输尿管绞痛的作用,且见效快、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常莉;董芸;陈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药物性肾损伤的诊治进展

    药物性肾损伤在临床用药中十分常见,是急性肾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早期发现多数可以逆转.许多药物通过一种或者多种不同的机制引起不同程度的肾脏损伤,导致肾小管间质性、肾小球性和肾血管性疾病.临床上不仅要了解药物的潜在肾毒性,更要认识到患者的危险因素,要及时纠正或避免用药.研究药物性肾损伤的机制对于临床药物的合理应用、早期发现以及有效防治药物的不良反应极其重要.

    作者:郝静;袁伟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5-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眼睑毛细血管瘤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5-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眼睑毛细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87例眼睑毛细血管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43例)采用5-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对照组(44例)仅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2%,联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平均疗程为(5.2+2.1)月,对照组平均疗程为(8.3±2.5)月,联合治疗组疗程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眼睑毛细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且可以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痛性桥本甲状腺炎1例并文献复习

    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普通人群发病率为0.5%~1.5%,而痛性桥本甲状腺炎(painful hashimoto's thyroiditis,PHT)是HT的特殊类型,临床罕见,该病既有HT的临床特点又伴有疼痛、发热等症状,易与其它引起发热伴甲状腺疼痛有关的疾病相混淆,临床须注意鉴别.本文报道1例PHT,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

    作者:郝明;王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功能性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传统的单焦点人工晶状体虽能为患者提供较好的裸眼视力,但已不能完全满足患者对视觉质量的要求,而功能性人工晶状体能满足患者的不同要求,使患者拥有更好的视觉质量.本文对具有不同功能的人工晶状体的结构、特点及临床应用研究进行阐述.

    作者:李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微小RNA与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内源性的大小在20~23核苷酸的一类非编码的RNAs,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体内,并在进化中高度保守.其中一些miRNA在心血管系统中高度表达和特异表达,它们在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中也起重要的作用,其中miR-126与miR-21参与内皮细胞功能的调节,miR-15和miR-320的下调可预防缺血诱导的细胞凋亡,miR-221/miR-222、miR92a参与调节血管的再生,miR-29的下调可抑制梗死后的纤维化.本文简要概述近年来有关miRNA与冠心病研究的部分进展并进行相应的展望.

    作者:熊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腹膜扩散的关系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lnase-2,MM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浸润、腹膜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2例胃癌组织中MMP-2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MMP-2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及胃癌腹膜扩散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MMP-2在胃癌的表达反应了肿瘤的生物学行为,MMP-2高表达促进肿瘤转移,对胃癌的预后判定有一定意义.

    作者:薛华;孙亚伟;王一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两种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方法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的方法 和效果.方法 将58例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患者按注射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肌肉注射法,试验组采用改良法,比较两组肌肉注射一次成功率和疼痛程度.结果 试验组一次成功率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注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法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注射成功率,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杜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双腔支气管插管法与听诊法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FOB)引导下双腔支气管(DLT)插管与听诊法的临床差异.方法 选取40例实施择期开胸食道癌根治手术的全麻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法分为FOB引导组(A组)和听诊后FOB定位组(B组),每组20例.静脉麻醉诱导,待患者意识丧失肌肉松弛后行左侧DLT(L-DLT)操作.采用普通喉镜显露声门后,A组插入L-DLT至主支气管,FOB监视下引导支气管侧导管的尖端继续插入,当导管尖端越过隆突后,即退出FOB;B组按常规的听诊法定位.两组插管完成后均用FOB检查,确定并修正不良定位.观察两组定位时间、置管深度、实际到位率以及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A组插管完成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定位调整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操作总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一次正确到位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经纤支镜检查,插入过深为B组错位主要原因,且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法用于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与传统听诊法比较,虽然延长插管时问.但是缩短了定位调整时间,不延长操作总时间,并且显著提高插管完成后的一次正确到位率.

    作者:吕兰;杨懿琳;张永洪;钟庆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挤压综合征相关急性肾损伤

    挤压综合征相关急性肾损伤是地震等重大灾难后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这些患者常常容易出现多种复杂的临床问题,包括大量出血,休克,严重感染,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通过早期筛查,及时诊断,积极采取包括肾脏替代等合理治疗,可以使患者得到康复.

    作者:李贵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小剂量利尿剂联合厄贝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糖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剂量利尿剂联合厄贝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120例高血压患者按门诊和入院先后分为厄贝沙坦组和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组各6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AI).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FPG、FINS FBG、HbAlc、IAI和血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治疗前后FPG、FINS FBG、HbAlc、IAI和血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间治疗后FPG、FINS、IAI、FBG、HbAlc和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较正常血压者存在着更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厄贝沙坦可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联合小剂量利尿剂并不影响患者血糖.

    作者:管一平;解德琼;蔡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四川省自贡市院前急救时间分布规律研究

    目的 探讨自贡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时间分布特征,为科学调配院前急救资源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2007~2009年自贡市急救中心出诊的院前急救数据库中国际疾病分类(ICD-10)诊断排名前六位疾病,以及院前急救疾数的时间分布,包括周、时刻、月份以及季节分布特征.结果 院前急救周分布无高峰点及高峰段(P>0.05);院前急救分布高峰点为15点42分,损伤中毒、循环、呼吸、神经系统疾病高峰点与全年分布情况类似,精神和行为障碍高峰点为:05分,前急救月份分布高峰点为12月6日,损伤中毒、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精神和行为障碍等各类疾病高峰全年分布情况相似,神经系统疾病高峰点为9月25日;院前急救季节分布以冬季较多(P<0.05),其中损伤中毒和外因些其他后果、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精神和行为障碍与全年季节分布情况基本一致,神经系统疾节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本地院前急救时间分布规律可以妥善安排人力、物力,做到院前资源合理化、科学化、人性化,充分发挥院前急救功能.

    作者:刘建辉;曹灵红;徐平;章成;江从兵;许子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43例的手术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评价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2002-2008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胸腺切除治疗 MG 患者43例,随访1年,按Osserman标准评价疗效,并对年龄、性别、病程、病理类型、临床分型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43例中,明显改善9例,占20.9%;改善22例,占51.2%;无效9例,占20.9%;恶化3例,占7.O%;死亡0例;有效率72.1%.病程>12个月与≤12个月的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Osscrman分型I、Ⅱ型或胸腺增生患者有较好的手术疗效,而疗效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结论 MG一旦确诊并合并胸腺异常,尽早行胸腺切除术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代秀珍;曾文慧;谢颂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