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价值

武莉萍;杨留勤

关键词:食管癌, 术后放射治疗
摘要:目的评价食管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价值.方法收治265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病人,均为鳞癌.72.8%(193例)的病人始于术后8周以内.照射野包括双锁骨上区、纵隔、吻合口及胃左动脉淋巴结区.放疗剂量45~55Gy.94%的病人放疗剂量为50Gy,放疗采用常规分割照射.结果 265例病人总的1、2、3、4、5年生存率为81.5%、63.0%、50.9%、46.1%、39.5%.肿瘤外侵阳性病人预后较外侵阴性病人差(P<0.01),但肿瘤外侵阳性病人5年生存率仍达35.3%.淋巴结阳性病人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仅9%,与淋巴结阴性的病人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5).本组死亡139例,其中血行转移52例(肺转移18例、肝转移14例、骨转移8例、其它12例)占37.4%,纵隔食管瘤床复发+纵隔淋巴结转移29例占20.9%,腹腔淋巴结转移16例占11.5%.结论①除淋巴结阳性病人外,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照射可降低局部区域复发,提高远期生存.②对淋巴结阳性病人,术后放疗疗效差.③无论肿瘤外侵情况如何,食管癌术后放射治疗均有价值,但肿瘤外侵阳性病人预后相对较差.④放疗区域应包括肿瘤瘤床和淋巴引流区.⑤术后放疗剂量Dt50Gy是合适的.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医疗文书档案的作用及重要性

    医疗文书档案是病员在医疗机构就医的全部医疗记录,反映了疾病和诊疗工作的全过程,体现了医生及医院的医疗质量及学术思想水平,是衡量医疗工作及技术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拟简要分析医疗文书档案所具有的作用和使用价值,以其引起管理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从而更好的写好、管好、用好医疗文书档案,为防治疾病,保障人民健康,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服务.

    作者:刘凤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双侧附睾平滑肌瘤1例报告

    患者53岁,因双侧阴囊内肿物6年入院.无长期发热、盗汗,无阴囊红肿,溃破.肿物生长缓慢,6年间大小无明显变化.查体阴囊外形正常,左侧附睾尾部可扪及一约1.0cm×0.5cm大小长圆形质稍硬肿物,表面光滑,与睾丸界限清,无压痛.

    作者:李炯;印强;赵立明;吕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肿瘤

    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依赖其间质血管的生成.肿瘤间质中丰富的血管网,为肿瘤细胞生长提供营养及各种物质条件,并提供了肿瘤细胞转移的物质基础.因此血管的生成对肿瘤细胞的生长至关重要.自1973年Folrman提出肿瘤血管生成因子概念以来,现已陆续发现了多种血管生成因子,如aFGF、bFGF、PDGF、VEGF等.近年来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均有表达,其对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起着重要作用,在各种肿瘤血管生成因子中尤为重要.

    作者:贾军;张志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乳腺癌术后放疗后并发同侧上肢水肿的相关因素分析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类对乳腺癌认知程度加深以及综合治疗的临床应用,其生存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同时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同侧上肢水肿就是其中之一.笔者回顾性分析了1995年12月~2001年8月间收治的乳腺癌术后行腋区放疗279例,对造成同侧上肢水肿之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作者:肖崇本;赵三斌;王青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双黄连粉针剂减轻头颈部癌放疗口腔反应的临床观察(附471例)

    双黄连粉针剂是一种广谱中药抗炎剂,我科根据双黄连粉针剂的药理特性配合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中预防口腔反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超;刘光贤;潘志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进展期胆囊癌的转移与扩大根治术

    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一旦发现多属中晚期或进展期,疗效常不理想,预后极差.国际抗癌联盟(UICC)1995年公布了统一的胆囊癌TNM分期标准[1],成为全面衡量病情、确定治疗策略和评估预后的重要参考,并将胆囊癌分5期:0期指原位癌;Ⅰ期指侵犯局限于粘膜层或粘膜肌层,无淋巴结转移;Ⅱ期指肿瘤侵犯全层,未侵犯周围脏器,无淋巴结转移;Ⅲ期指肿瘤突破浆膜层或直接侵犯一个邻近脏器,肝浸润深度≤2cm,或N1淋巴结转移;Ⅳ期指出现远处转移或侵犯2个以上的邻近脏器,或N2淋巴结转移.进展期胆囊癌是指肿瘤侵及胆囊壁肌层(T2)以外或已发生远处转移,手术切除率低,5年生存率低.美国癌症协会1989~1995年的2574例胆囊癌资料表明,进展期胆囊癌的5年生存率为6.69%,根治手术率仅为5.2%[2].国内报道胆囊癌的手术切除率低于30%,进展期胆囊癌的根治手术率则更低[3].由于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及对胆囊癌转移方式的深入研究,自上世纪90年代日本学者率先倡导胆囊癌的扩大根治术,认为可提高进展期胆囊癌的术后生存时间,重新燃起了人们对胆囊癌手术治疗的热情.

    作者:王作仁;张云锋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不均匀修正对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意义

    放射治疗是胸部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寻求佳的放疗剂量一直是放疗医师感兴趣的课题,但无论是肺癌的对穿野,还是食管癌的一前两后的三野法照射,都必然经过不同距离的低密度肺组织,使靶区剂量增高.为了准确的估算肺组织对靶区剂量的影响,本文采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模拟计算和模体测试以及运用组织空气比三种不同的方法,对不均匀组织的剂量修正进行了探讨.

    作者:吴湘阳;梁增奇;李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宫颈癌放疗后输尿管狭窄致肾功能衰竭1例报道

    患者女性,67岁.因阴道不规则流血1年,于1991年诊为宫颈鳞癌Ⅱb期,行60CO放射治疗,外照射设前后对穿野,上界在脐下2cm,下界在阴唇前联合上方3cm,侧界在髂前上嵴内2cm.

    作者:黄昶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肿瘤患者出院后随访及反馈

    随访及反馈是指病人在医院门急诊后,住院出院后及医疗终结后,对医院以医疗为中心的各种活动的信息反馈和总结.因此,它是一种事后控制,是一种纠偏行为,也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对促进医院全面建设和整体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医院管理不可偏废和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夏敏玲;吕会庭;王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原发性甲状腺鳞癌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原发性甲状腺鳞癌很少见,在全部甲状腺癌中约占1%~4%.近年来见于文献的病例报道越来越多.我院自1980年至2000年间共发现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晖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青年人肺癌误诊为肺结核的临床分析

    肺癌早期诊断,对提高肺癌手术切除率和术后5年的生存率非常重要.青年人肺癌常常被误诊为肺结核,而失去手术治疗机会.本文分析我院从1991年~2001年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肺癌,而曾被误诊为肺结核的32例青年患者,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取得经验教训,提高诊疗水平.

    作者:王育焕;梁树荣;闫百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化瘀膏外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效果

    化瘀膏是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经验,采用纯天然中药当归、丹皮、红花、赤芍、山枝配制而成的外用散剂.具有清热解毒,消瘀止痛的效果.自1993年11月~2002年1月采用化瘀膏治疗恶性肿瘤化疗中因化疗药物外渗引起急慢性静脉炎及软组织损伤246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臻;赵晓丽;张庆;孙呈祥;孙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促愈散治疗盖诺外渗临床观察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毒性刺激,加之在操作中所致机械性损伤,在治疗过程中化疗药物渗漏时有发生.如何对渗漏损伤进行处理,避免更进一步地发展,笔者对1999年9月~2001年6月,静脉注射盖诺外渗病人,采取自制中药促愈散外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姚俊涛;张宁;朱江;罗秋波;廖子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华蟾素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分析

    随着医学的发展,原发性肝癌治疗涌现出不少新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就诊时多数患者失去手术、放疗和介入治疗机会,全身化疗的应用仍是肝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为提高疗效,我们应用华蟾素注射液配合化疗进行观察如下.

    作者:赖义勤;金源;陈云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华灵芝宝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30例临床观察

    灵芝是一种名贵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医学家认为灵芝能治多种疾病,是滋补强壮,扶正培本的珍品,实验表明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1,2],我院以灵芝制剂中华灵芝宝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30例,现将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牛兆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平消胶囊治疗胸部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对76例胸部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组,采用化疗加口服平消胶囊和单纯化疗两种治疗方法.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血红蛋白、白细胞、IgG、IgM的临床对比观察和研究.结果显示:平消胶囊可以减轻胸部恶性肿瘤化疗后的毒副作用,增强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为抗肿瘤治疗中很有价值的辅助药物.

    作者:张潍;周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平消胶囊配合拓扑替康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拓扑替康(Topotecan,TPT)是喜树碱衍生物中新的药物,作用于拓扑异构酶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近年来广泛用于实体肿瘤的治疗,但由于对骨髓造血功能有较强抑制作用,而影响疗效发挥,为此我们加用平消胶囊观察能否减轻化疗毒性反应,提高疗效.从2000年7月~2001年12月对48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邵江河;黄凤鸣;付建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嗜铬细胞瘤病人手术的麻醉处理

    嗜铬细胞瘤是由嗜铬组织形成的肿瘤,其病理改变多属良性,但病理生理改变甚为凶险,麻醉处理有相当大的危险性.自1997年5月至2002年5月,我院共为5例嗜铬细胞瘤病人进行了手术,现将麻醉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奖利;白小鋆;潘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与cerbB-2基因表达及相关分析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ER、PR)与cerbB-2基因表达及相互关系,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病理组织分型、临床分期与癌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210例原发性乳腺癌进行了ER、PR与cerbB-2检测.结果 ER的阳性表达率59.05%,PR的阳性表达率47.62%,cerbB-2的阳性表达率33.81%,cerbB-2的阳性表达与ER、PR的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分型有显著相关性(P<0.01),与腋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 ER、PR与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其检测结果对于临床治疗,辅助判断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贺清波;丁洁;王玉臻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人工胃底折叠重建His角预防贲门癌术后返流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人工胃底折叠重建His角术式预防贲门癌术后返流的价值.方法贲门癌手术中利用人工胃底折叠重建His角,达到恢复食管胃连接部的生理功能,从而起到抗胃食管返流的目的.手术后通过食管腔内24小时pH值的测定来客观评定其抗返流效果.并与未行人工胃底折叠重建His角病例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30例,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狭窄及吻合口瘘,上下切缘均无癌残留.只有3例有返流症状.24小时pH值测定:本组检测了26例,经计算机软件分析有返流者4例,返流率15.38%.对照组检测了20例,有返流者9例.返流率45.0%.经统计学处理两者返流率差别有显著性意义(χ2=4.890,P<0.05).结论该术式具有较好的抗返流作用,而且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等优点.

    作者:阴兵林;曾来铎;匡裕康;吴九发;胡义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