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炯;印强;赵立明;吕苗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现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只有很短的生存期,腔内注入药物为其主要治疗手段.单纯应用化疗药物注入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疗效.我们于1998年4月~1999年5月采用氟脲嘧啶0.5克加康莱特乳200毫升/次胸腔灌注治疗15例,恶性胸腔积液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CR为66.7%(10/15),无毒副作用出现,以康莱特乳加氟脲嘧啶联合腔内化疗恶性胸腔积液有效率高,毒性反应轻,该疗法值得推广.现总结如下:
作者:方学辉;郝红梅;康建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类对乳腺癌认知程度加深以及综合治疗的临床应用,其生存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同时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同侧上肢水肿就是其中之一.笔者回顾性分析了1995年12月~2001年8月间收治的乳腺癌术后行腋区放疗279例,对造成同侧上肢水肿之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作者:肖崇本;赵三斌;王青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双黄连粉针剂是一种广谱中药抗炎剂,我科根据双黄连粉针剂的药理特性配合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中预防口腔反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超;刘光贤;潘志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肿瘤病人院内感染部位与治疗方案的关系.方法对作者单位1998年3月~1999年3月90例肿瘤患者经手术、放疗、化疗后感染发生部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以呼吸道、皮肤感染为主,放疗以放疗照射野内相应组织器官感染为主,尤以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多,化疗以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为主.结论院内感染好发部位与治疗方案有关;为减少肿瘤病人院内感染对易感染部位进行必要的防治.
作者:李强;吴凯;惠萍;曾文斌;杨益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提高晚期直肠癌的外科治疗经验及效果.方法对1984年至2000年43例局部扩散的直肠癌患者进行了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其中包括全盆腔脏器切除、后盆腔脏器切除及邻近盆腔脏器切除,并分析其远期疗效.结果本组手术根治性切除率95.3%,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1.6%,3年生存率为87%,5年生存率为63%.结论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为局部扩散的晚期直肠癌患者提供了根治性再切除的机会,延长了生存期.严格的病例筛选,对尿路改道的技巧性操作以及盆底腹膜的妥善修复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于俊兰;罗成华;李荣;卜荣贵;李华贵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恶性肿瘤病人化疗时,常因毒副作用而中断治疗,使生活质量降低.我科在化疗同时加用岩舒治疗70例恶性肿瘤病人,取得了增效减毒,改善生活质量作用.报道如下.
作者:刘宏伟;武术英;于珊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拓扑替康(Topotecan,TPT)是喜树碱衍生物中新的药物,作用于拓扑异构酶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近年来广泛用于实体肿瘤的治疗,但由于对骨髓造血功能有较强抑制作用,而影响疗效发挥,为此我们加用平消胶囊观察能否减轻化疗毒性反应,提高疗效.从2000年7月~2001年12月对48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邵江河;黄凤鸣;付建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化瘀膏是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经验,采用纯天然中药当归、丹皮、红花、赤芍、山枝配制而成的外用散剂.具有清热解毒,消瘀止痛的效果.自1993年11月~2002年1月采用化瘀膏治疗恶性肿瘤化疗中因化疗药物外渗引起急慢性静脉炎及软组织损伤246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臻;赵晓丽;张庆;孙呈祥;孙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老年晚期癌症患者常因丧失手术时机或不能实施正规放疗化疗,治疗的目的只能在缓解症状、改善生存质量的基础上延长生存时间.本文收集自1998年1月~2001年10月住院接受康莱特治疗的老年晚期癌症患者27例共55例次,对其生存质量及疼痛等症状的缓解情况进行观察总结.
作者:申明月;李力;杨红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肺癌早期诊断,对提高肺癌手术切除率和术后5年的生存率非常重要.青年人肺癌常常被误诊为肺结核,而失去手术治疗机会.本文分析我院从1991年~2001年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肺癌,而曾被误诊为肺结核的32例青年患者,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取得经验教训,提高诊疗水平.
作者:王育焕;梁树荣;闫百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一旦发现多属中晚期或进展期,疗效常不理想,预后极差.国际抗癌联盟(UICC)1995年公布了统一的胆囊癌TNM分期标准[1],成为全面衡量病情、确定治疗策略和评估预后的重要参考,并将胆囊癌分5期:0期指原位癌;Ⅰ期指侵犯局限于粘膜层或粘膜肌层,无淋巴结转移;Ⅱ期指肿瘤侵犯全层,未侵犯周围脏器,无淋巴结转移;Ⅲ期指肿瘤突破浆膜层或直接侵犯一个邻近脏器,肝浸润深度≤2cm,或N1淋巴结转移;Ⅳ期指出现远处转移或侵犯2个以上的邻近脏器,或N2淋巴结转移.进展期胆囊癌是指肿瘤侵及胆囊壁肌层(T2)以外或已发生远处转移,手术切除率低,5年生存率低.美国癌症协会1989~1995年的2574例胆囊癌资料表明,进展期胆囊癌的5年生存率为6.69%,根治手术率仅为5.2%[2].国内报道胆囊癌的手术切除率低于30%,进展期胆囊癌的根治手术率则更低[3].由于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及对胆囊癌转移方式的深入研究,自上世纪90年代日本学者率先倡导胆囊癌的扩大根治术,认为可提高进展期胆囊癌的术后生存时间,重新燃起了人们对胆囊癌手术治疗的热情.
作者:王作仁;张云锋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原发性甲状腺鳞癌很少见,在全部甲状腺癌中约占1%~4%.近年来见于文献的病例报道越来越多.我院自1980年至2000年间共发现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晖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颈椎活动度较大,因而体位固定对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尤为重要.我院自1999年~2002年对8例垂体瘤患者进行了面罩配戴前后摆位误差的实际测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吕会庭;刘秋芳;梁增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抗癌化学药物是治疗恶性葡萄胎和绒癌的首选方法之一,效果肯定.口腔溃疡是恶葡与绒癌病人在化疗过程中常发生的一种副反应,它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影响患者的营养供给和化疗的顺利进行,而且也是病人感染发烧、并发败血症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所以对化疗病人进行严密的观察,正确有效地实施整体化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十分重要.现将我们从1998年至2000年45例恶葡和绒癌病人中26例口腔溃疡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岳会英;赵华;陈亚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食管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临床就诊时多已属于中晚期,目前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自1999年4月至2001年8月选择临床Ⅲ期食管癌37例,进行新辅助化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养荣;朱江;宋张骏;左天增;宋永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1982年至1997年间收治的16例男性乳腺癌的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以及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效果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6例患者经手术、放疗、化疗及内分泌等综合治疗后,存活5年以上者9例,占56.3%,存活10年以上者3例.结论男性乳腺癌较少见,病程长,恶性程度高,预后一般较女性乳腺癌差,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是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作者:任书伟;张锋;李靖松;赵敏;于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妇女常见病的健康普查普治,是提高妇女疾病早期发现率,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措施,我们连续10年内结合查环查孕,对榆林城区部分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健康检查,现将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闫祯;王彩芳;崔艳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工胃底折叠重建His角术式预防贲门癌术后返流的价值.方法贲门癌手术中利用人工胃底折叠重建His角,达到恢复食管胃连接部的生理功能,从而起到抗胃食管返流的目的.手术后通过食管腔内24小时pH值的测定来客观评定其抗返流效果.并与未行人工胃底折叠重建His角病例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30例,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狭窄及吻合口瘘,上下切缘均无癌残留.只有3例有返流症状.24小时pH值测定:本组检测了26例,经计算机软件分析有返流者4例,返流率15.38%.对照组检测了20例,有返流者9例.返流率45.0%.经统计学处理两者返流率差别有显著性意义(χ2=4.890,P<0.05).结论该术式具有较好的抗返流作用,而且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等优点.
作者:阴兵林;曾来铎;匡裕康;吴九发;胡义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53岁,因双侧阴囊内肿物6年入院.无长期发热、盗汗,无阴囊红肿,溃破.肿物生长缓慢,6年间大小无明显变化.查体阴囊外形正常,左侧附睾尾部可扪及一约1.0cm×0.5cm大小长圆形质稍硬肿物,表面光滑,与睾丸界限清,无压痛.
作者:李炯;印强;赵立明;吕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的诊断和治疗结果.结果 21例病人中,6例行保守治疗,死亡4例.15例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不规则肝切除术4例,肝动脉结扎+填塞缝扎术7例,单纯填塞缝扎术4例.其死亡分别为1例、3例、3例.结论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病人的采用肝切除术是安全的可行的和有效的,保守治疗病人的选择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作者:唐先淮;朱为群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