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
目的 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及动脉血碱剩余水平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早期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73例严重创伤患者根据患者28天转归及乳酸清除率分为存活组(47例)和死亡组(26例)、高乳酸清除率(≥10%)组44例和低乳酸清除率(<10%)组29例,收集入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时及治疗后6小时的肝素抗凝动脉血乳酸浓度,计算6 h乳酸清除率,入EICU时动脉血碱剩余,24 h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比较其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 存活组患者乳酸清除率、动脉血碱剩余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24 h APACHE Ⅱ评分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24 h APACHEⅡ评分与死亡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P<0.05),动脉血碱剩余高于低乳酸清除率组(P<0.05).结论 早期乳酸清除率联合动脉血碱剩余水平是判断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一个较好指标.
作者:王建东;陈友岱;周平;章晓红;苏明华;董芸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导管法消融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伴左心室增大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30例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伴左心室增大的患者进行导管法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ter ablation,RFCA)治疗.术前常规完成心脏超声检查,成功消融术后5年每年随访超声心动图(ultrasound echocardiography,UCG)及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DCG,又称Hol-ter).结果 30例患者即刻成功者20例,远期成功8例,无效者2例.术后1年随访20例即刻成功者,UCG结果提示18例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已在正常值范围内,与自身相比缩小值在3~7 mm以上;随访至第2、3、4、5年,UCG结果无明显变化.另2例患者心脏大小虽未达到正常值范围,但与自身相比较亦有相应缩小.8例远期成功者临床症状也有明显改善.结论 导管法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早伴左心室增大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作者:胡立禄;刘世玉;雷挺;高全清;唐力;唐成玥;苏代泉;帅锋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急诊内镜下套扎(EVL)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及并发症,评估其安全性.方法 对68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EVL治疗,从胃食管连接处开始螺旋向上套扎曲张静脉;当有活动性出血,首先套扎出血处静脉,如止血不成功,则在其下方套扎;如出血较多视野不清,则从胃食管连接处盲扎.观察止血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急诊止血成功率为94.12%(64/68),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0.29%(7/68),术后并发溃疡出血发生率为2.92%(2/68),无死亡发生.结论 EVL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但术中并发症并不少见,应重视术中误吸、出血等并发症.
作者:李贞茂;李良平;张初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应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住院分娩的足月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0.15%罗哌卡因+1~2μg/ml芬太尼行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组在实施硬膜外镇痛的同时进行宫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观察两组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难产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其产程时间、难产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了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能明显增强无痛分娩镇痛效果,提高无痛分娩的安全性.
作者:贺轲渝;马春;陈兰;程鹏;罗东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经皮肾镜碎石中应用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法建立皮肾通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经皮肾镜碎石术44例,分别采用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法(球囊组)及两步式扩张法(对照组)建立皮肾通道,对通道建立时间、一次性通道建立成功率、出血量、残余结石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 球囊组和对照组通道建立时间分别为(6.7±2.0)min和(14.4±3.4)min,一次性通道建立成功率分别为100%和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残余结石率、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各出现1例发热,对照组出现1例迟发出血,均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建立皮肾通道与两步式扩张法同样安全有效,且实施过程简便快捷.
作者:廖勇;黄建林;安宇;蒋建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掌握四川省川北地区医院临床分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 按统一监测方案,监测2011年度川北地区3所医院临床分离细菌耐药状况及细菌敏感性.依据2010年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标准,以Whonet 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3家医院2011年1~12月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菌株共500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010株,占80.1%;革兰阳性菌996株,占19.9%.常见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us,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18.2%和87.0%,未发现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分别为1.7%和2.6%,未发现利奈唑胺耐药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 Lactamases,ESBLs)的比率分别为58.2%和27.7%.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3.2%和18.1%;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超过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本地区临床分离细菌耐药现象较为普遍,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管理,及时了解细菌耐药性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李红霞;蒋文强;罗军;江艳;陈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药物和聚焦超声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中-重度持续性AR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完全随机设计),按1:1比例随机分配到药物组和聚焦超声组,每组各50例.药物组予鼻用皮质类固醇布地奈德鼻喷剂,以及抗组胺药氯雷他定,治疗4周;聚焦超声组使用CZB型超声波鼻炎治疗仪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估.结果 药物组显效率24%,有效率36%,无效率40%,总有效率为60%;聚焦超声组显效率38%,有效率50%,无效率12%,总有效率为88%.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采用聚焦超声治疗中-重度持续性AR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等优点,安全性高,近期效果优于药物组.
作者:温蓓;何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环氧酶(cyclooxygenase,COX)是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PG)合成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限速酶,可将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acid,AA)代谢成各种前列腺素产物,从而维持机体的各种病理生理过程,其中诱导型环氧酶,亦称COX-2,除在外周炎症组织内表达外,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也有表达.COX-2与急慢性的脑损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涉增加前列腺素释放、增加氧化应激损伤、增强神经炎性反应、加重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从而促进细胞凋亡.对其拮抗剂的研究有望为脑损伤治疗找到新的途径和保护剂.
作者:徐俊;苏强;杨俊卿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经皮支架植入术和冠脉搭桥术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然而,相关的手术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并发症,对患者及社会均造成了极大的负担.本文主要就冠心病术后感染的特点、临床表现以及对于冠心病患者发生重症感染后的处理措施作一综述.
作者:潘灵爱;黄晓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术中转为开腹手术对患者术后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成都军区总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并符合本研究条件的结直肠癌患者共153例,其中21例患者(13.7%)因多种原因术中转为开腹手术(A组),其余132例患者(B组)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术后近期疗效.结果 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进食时间均长于B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术中转为开腹手术会延缓患者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延长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尤以发生切口感染显著.
作者:王培红;曹永宽;张林;张国虎;龚加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记忆合金髌骨爪与张力带钢丝在治疗髌骨骨折中的疗效差异.方法 98例髌骨骨折患者,其中采用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治疗48例(记忆合金髌骨爪组),采用张力带钢丝治疗50例(张力带钢丝组).所有病例随访3~14个月,平均9个月.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及相关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记忆合金髌骨爪组优良率97.9%,张力带钢丝组优良率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中内固定滑脱松动、内固定物皮肤刺激两项记忆合金髌骨爪组明显少于张力带钢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疗效优于改良张力带钢丝,是一种优良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任冬;严佳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开胸手术应用低剂量氯胺酮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60例择期开胸手术患者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氯胺酮组各30例.氯胺酮组切皮前5 min静脉注射氯胺酮0.15 mg/kg,后持续泵注氯胺酮0.2 mg/(kg·h)至手术结束;对照组相应静脉注射和泵注生理盐水,术后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分别于术后72小时内各时间点观察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记录PCA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及曲马多用量与副作用.术后电话随访疼痛情况,了解慢性疼痛发生率.结果 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胺酮组PCA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及曲马多用量较对照组少(P<0.05);术后电话随访两组慢性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躁动、谵妄、恐惧、噩梦等不良精神反应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胸手术给予低剂量氯胺酮,可以减少术后镇痛药的用量,但不能减少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氯胺酮超前镇痛的确切性仍有待研究.
作者:王维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全身性感染是重症医学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一旦合并脏器功能不全,病死率非常高.早期合理的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全身性感染患者的预后,然而,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使得全身性感染的早期诊断十分困难.机体发生感染后,生物标记物往往在临床症状体征出现之前就发生改变,有助于全身性感染的诊断.然而,单一的生物标记物的诊断价值均较有限.动态观察生物标记物的变化以及联合多种生物标记物则有助于提高生物标记物的诊断价值.临床医生必须熟悉各种生物标记物的特点,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本文主要针对生物标记物在全身性感染中的诊断价值进行阐述.
作者:谢剑锋;杨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前给予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损伤及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影响.方法 172例拟行PCI的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及造影结果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6例.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均给予UAP常规治疗.在PCI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接受7天的阿托伐他汀钙(40 mg/d)、阿托他汀钙(20 mg/d)治疗.在术前及术后24小时监测肌钙蛋白Ⅰ(cTnI),并随访术后3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 术后24小时,治疗组cTnI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cTnI显著升高(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内治疗组有3例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对照组有13例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 PCI前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预防性7天治疗,可以减少PCI造成的心肌损伤,减少术后3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作者:吴先军;邓颖哲;王瑞峰;李子杰;曹建;任琳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碳酸氢钠治疗尿酸结石的疗效.方法 通过结石红外线自动分析系统明确为尿酸结石后,口服碳酸氢钠及肾盂低压灌注碳酸氢钠进行溶石治疗.结果 19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结石全部溶解.结论 用碳酸氢钠治疗尿酸结石效果明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川;王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统计分析四川省川南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2011年度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我省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四川省川南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网各成员单位按照监测方案要求,进行目标细菌收集、鉴定和药敏实验,并及时将数据上报四川省临床检验中心.依据美国实验室与标准化研究所(CLSI)2010年标准,采用WHONET软件(5.5版本),对2011年1~12月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共收集细菌1002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657株,占76.4%;革兰阳性菌2365株,占23.6%.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占71.7%;其次为肠球菌,占18.9%;链球菌占9%,对万古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等较敏感.革兰阴性菌前五位的为:大肠埃希菌占34.4%、肺炎克雷伯菌占19.2%、铜绿假单胞菌占12.8%、鲍曼不动杆菌占11.2%、阴沟肠杆菌占6.5%.结论 川南地区与全省情况一致,临床标本培养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菌株呈现多重耐药性.临床应加强对怀疑感染病人在抗生素使用前,尽量留取相应标本做细菌培养,以明确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尽早准确合理应用抗生素,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肃川;梁定伟;何小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呼吸困难是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主要由呼吸道狭窄及肺心疾病引起,药物治疗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对于器质性的呼吸道狭窄尤其是大气道的狭窄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呼吸内镜技术的发展,呼吸病诊疗技术水平迅速提高,气管支架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目前,气管支架植入在我国发展迅速,其对气管、主支气管狭窄所造成的的气道阻塞症状有明显的效果.我科已施行25例,疗效显著,护理配合对手术的顺利与否至关重要.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吕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脓毒症是重症监护病房内的常见急危重症.近年来人们逐步解释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降低脓毒症患者死亡率的机制,并进行了相关临床研究.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飞速发展的基础上高容量血液滤过应运而生,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关于高容量血液滤过的优缺点和治疗剂量还存在争议.目前对于脓毒症的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推荐治疗剂量具体化、流量个体化的临床治疗思路.
作者:陈琦;于凯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晨峰血压(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MBPS)是指凌晨清醒后血压短时间内显著升高的一种现象.心血管事件发生时间有显著日间变异,血压也有相似的日间变异.MBPS促进靶器官的损害,导致心血管事件.横断面和前瞻性研究表明,MBPS增高独立于24小时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效控制MBPS增高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控制MBPS增高在老年人,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更加重要.
作者:张大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诊断和分级,2011年欧洲重症医学学会发布了新的ARDS定义和诊断标准.综述迄今为止的研究资料,仅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被充分的证据证明可降低ARDS患者病死率,现有的证据虽不能证明其他的机械通气措施和非机械通气措施可改善ARDS患者生存率,但这些治疗措施能不同程度改善ARDS患者其他临床结局.在现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考虑根据ARDS不同的严重程度予以强度递增的治疗措施,进行个体化的综合治疗.
作者:刘畅;李建国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