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红;曹永宽;张林;张国虎;龚加庆
目的 探讨药物和聚焦超声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中-重度持续性AR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完全随机设计),按1:1比例随机分配到药物组和聚焦超声组,每组各50例.药物组予鼻用皮质类固醇布地奈德鼻喷剂,以及抗组胺药氯雷他定,治疗4周;聚焦超声组使用CZB型超声波鼻炎治疗仪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估.结果 药物组显效率24%,有效率36%,无效率40%,总有效率为60%;聚焦超声组显效率38%,有效率50%,无效率12%,总有效率为88%.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采用聚焦超声治疗中-重度持续性AR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等优点,安全性高,近期效果优于药物组.
作者:温蓓;何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与神经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健康清洁雄性SD大鼠216只,其中108只用于细胞凋亡检测,108只用于神经行为学试验.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姜黄素干预组(CU组).采用四血管阻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干预组经腹腔注射姜黄素.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旷场试验和高架十字迷宫试验评价神经行为学变化.结果 TUNEL法显示SH组凋亡率较低,与SH组比较,IR组凋亡率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U组在6 h后各时点凋亡指数较IR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旷场试验和高架十字迷宫试验显示CU组大鼠和IR组相比探索能力较强,焦虑情绪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姜黄素能够降低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凋亡指数,并改善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行为学功能,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作者:王智;薛荣亮;赵红霞;高慧;魏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全麻患者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的影响.方法 40例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分为芬太尼组(C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各20例,以加速度法四个成串刺激(TOF)监测肌松.两组均采用异丙酚血浆靶控输注模式进行诱导,C组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R组采用血浆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模式静脉输注瑞芬太尼,目标靶控浓度为目标血浆浓度4.5ng/ml.所有患者意识消失后,静脉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结束至第四个TOF消失的时间(T4),注药结束至四个TOF都消失的时间(T0)及插管时生命体征和插管满意程度.结果 两组T4和T0时间,插管时生命体征和插管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诱导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无影响.
作者:许婷;兰志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经皮支架植入术和冠脉搭桥术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然而,相关的手术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并发症,对患者及社会均造成了极大的负担.本文主要就冠心病术后感染的特点、临床表现以及对于冠心病患者发生重症感染后的处理措施作一综述.
作者:潘灵爱;黄晓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晨峰血压(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MBPS)是指凌晨清醒后血压短时间内显著升高的一种现象.心血管事件发生时间有显著日间变异,血压也有相似的日间变异.MBPS促进靶器官的损害,导致心血管事件.横断面和前瞻性研究表明,MBPS增高独立于24小时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效控制MBPS增高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控制MBPS增高在老年人,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更加重要.
作者:张大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掌握四川省川北地区医院临床分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 按统一监测方案,监测2011年度川北地区3所医院临床分离细菌耐药状况及细菌敏感性.依据2010年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标准,以Whonet 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3家医院2011年1~12月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菌株共500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010株,占80.1%;革兰阳性菌996株,占19.9%.常见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us,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18.2%和87.0%,未发现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分别为1.7%和2.6%,未发现利奈唑胺耐药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 Lactamases,ESBLs)的比率分别为58.2%和27.7%.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3.2%和18.1%;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超过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本地区临床分离细菌耐药现象较为普遍,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管理,及时了解细菌耐药性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李红霞;蒋文强;罗军;江艳;陈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川东地区2011年临床分离菌株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更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应用法国生物默里埃半自动(API)、全自动(VITEK)微生物分析系统或手工方法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以美国实验室与标准化研究所(CLSI)2010年折点标准判定药物敏感性,用WHO NET 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1年1~12月川东地区6家医院临床共收集3810株非重复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771株(占72.7%),革兰阳性菌1039株(占27.3%).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1.2%和84.4%.未发现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中介株或耐药株.有3株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及2株万古霉素耐药粪肠球菌.产ESBI的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在各菌属中分别占53.5%、33.5%.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3.8%和15.6%.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7.6%和42.7%.结论 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已出现多重耐药菌株.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的定期监测,对正确选用抗菌药和控制耐药菌所到致感染十分重要.
作者:刘家瑞;王远杰;王洁;刘永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眉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经CT证实血肿量为30~80 ml且未出现脑疝症状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HBGH)老年患者,行翼点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结果 术后12小时内CT复查血肿清除达80%以上29例,50%~80%6例;术后再出血1例,出血量≤20 ml.死亡3例(8.3%);存活病例术后6月按照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价,自理8例(24.2%),部分自理12例(36.4%),中度依赖10例(30.3%),完全依赖3例(9.1%).结论 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HBGH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良好等优点.
作者:龙鸿川;吴云;陈隆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术前对直肠癌准确TNM分期有利于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临床对直肠癌的检查,曾以触诊、钡灌肠或肠镜为主,近年来腔内超声、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应用,对直肠病变的诊断作用逐渐显现.本综述通过对不同影像技术在直肠癌应用,比较各影像技术的优缺点,有利于临床医生的正确选择.
作者:吴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原位二级脾蒂离断脾脏切除术在门脉高压脾切除中较传统脾脏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 将303例因门脉高压拟行脾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传统组117例和原位组186例,分别行传统脾脏切除术及原位二级脾蒂离断脾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脾切除术比较,原位二级脾蒂离断脾脏切除术更适合于门静脉高压症巨大脾脏的切除,创伤性更小,安全性更高.
作者:甘险峰;李明非;杨训;王俭;周晓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对于严重感染患者,培养结果对于正确实施抗生素治疗策略非常重要.应用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下呼吸道存在细菌定植,从而影响了气管内吸取物培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培养结果阳性并不能可靠鉴别致病菌和定植菌,相反,培养结果阴性有助于排除感染和(或)致病菌.同样,血培养阳性结果也受到细菌污染的影响.临床医生可以根据分离细菌种类,并结合临床表现鉴别致病菌和污染菌.
作者:秦君平;杜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提高组织标本处理质量,更好发挥脱水机的作用.方法 在使用日本樱花(SAKURA)全自动密闭式组织脱水机过程中,对设置程序、试剂更换和管道清洗,对仪器使用、维护、保养和常见故障排除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 处理组织标本效率提高,处理效果得到改善,制作的切片达到优质切片质量标准.结论 对SAKURA全自动密闭式组织脱水机的使用,不能过于机械地照搬固有操作模式,只有在工作中不断摸索才能更好应用,使3种不同型号全自动密闭式组织脱水机衔接起来,达到组织标本处理标准化和规范化.
作者:胥颖;何娟;徐科伟;肖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对成都市两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传染科护士使用个人防护装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s,PPE)的意向进行调查,为相关的护士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护士对使用PPE意向>调查量表中文修订版对接受调查的传染科护士进行测评,描述研究对象使用PPE的行为意向.结果 本组82.5%的传染科护士对使用PPE持积极的行为意向,赞成在工作中使用PPE;仅有17.5%的调查对象不赞成在工作中使用PPE.结论 要进一步提高传染科护士使用PPE的行为意向,如定期举办护士使用PPE的培训班,强调使用PPE的重要性,配备充足的人力资源等,特别应注重对其正性主观行为规范的培养.
作者:孙清华;康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开胸手术应用低剂量氯胺酮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60例择期开胸手术患者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氯胺酮组各30例.氯胺酮组切皮前5 min静脉注射氯胺酮0.15 mg/kg,后持续泵注氯胺酮0.2 mg/(kg·h)至手术结束;对照组相应静脉注射和泵注生理盐水,术后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分别于术后72小时内各时间点观察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记录PCA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及曲马多用量与副作用.术后电话随访疼痛情况,了解慢性疼痛发生率.结果 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胺酮组PCA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及曲马多用量较对照组少(P<0.05);术后电话随访两组慢性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躁动、谵妄、恐惧、噩梦等不良精神反应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胸手术给予低剂量氯胺酮,可以减少术后镇痛药的用量,但不能减少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氯胺酮超前镇痛的确切性仍有待研究.
作者:王维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在重症患者中的死亡率较高.早期、合理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的基石.然而随着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菌等多重耐药菌株(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的日益增多以及抗菌药物种类的限制,使经验性抗生素选择面临巨大挑战.本文将对近年来国内外脓毒症经验性抗菌药物选择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作者:周发春;罗娜;郭睿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统计分析四川省川南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2011年度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我省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四川省川南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网各成员单位按照监测方案要求,进行目标细菌收集、鉴定和药敏实验,并及时将数据上报四川省临床检验中心.依据美国实验室与标准化研究所(CLSI)2010年标准,采用WHONET软件(5.5版本),对2011年1~12月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共收集细菌1002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657株,占76.4%;革兰阳性菌2365株,占23.6%.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占71.7%;其次为肠球菌,占18.9%;链球菌占9%,对万古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等较敏感.革兰阴性菌前五位的为:大肠埃希菌占34.4%、肺炎克雷伯菌占19.2%、铜绿假单胞菌占12.8%、鲍曼不动杆菌占11.2%、阴沟肠杆菌占6.5%.结论 川南地区与全省情况一致,临床标本培养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菌株呈现多重耐药性.临床应加强对怀疑感染病人在抗生素使用前,尽量留取相应标本做细菌培养,以明确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尽早准确合理应用抗生素,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肃川;梁定伟;何小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脑循环系统治疗仪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瘫痪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6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瘫痪患者采用动态随机Taves小化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及肢体功能锻炼;干预组同时使用脑循环系统治疗仪.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8周采用Fugl-meyer评定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两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4周和8周后干预组Fugl-meyer评分(P<0.01,P<0.001)和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瘫痪患者配合使用脑循环系统治疗仪对肢体功能康复效果更显著,能明显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汪燕;薛登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影像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PET/CT检查在现代医学中有着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分期、疗效检测及预后评价等.在PET/CT中心,护士接触药物和受检者时间长,工作中必然会受到不同剂量的电离辐射伤害,当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对人体产生放射性损伤,因此,加强护士在PET/CT工作的放射防护非常必要.
作者:杨勤;周克;向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mesenchymal stenl cells,HUCB-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为神经元.随着对其生物学特性以及体外培养定向分化方面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其在神经修复方面的巨大作用,HUCB-MSCS移植有望成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a Encephalopathy,HIE)的根治性疗法.
作者:白小红;张德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经皮肾镜碎石中应用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法建立皮肾通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经皮肾镜碎石术44例,分别采用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法(球囊组)及两步式扩张法(对照组)建立皮肾通道,对通道建立时间、一次性通道建立成功率、出血量、残余结石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 球囊组和对照组通道建立时间分别为(6.7±2.0)min和(14.4±3.4)min,一次性通道建立成功率分别为100%和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残余结石率、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各出现1例发热,对照组出现1例迟发出血,均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建立皮肾通道与两步式扩张法同样安全有效,且实施过程简便快捷.
作者:廖勇;黄建林;安宇;蒋建春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