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国;程广;邓友寿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作为人体基因组单个核苷酸变异所导致的 DNA 序列多态性,是第3代分子遗传标志,它决定基因的功能单位和人群遗传变异的内在特征.SNPs反映了个体表型、疾病易感性以及对药物、环境等影响因素反应的差异.血液肿瘤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涉及到多个遗传易感基因的相互作用.本文拟就近年来SNPs在血液肿瘤研究领域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宝安;许佩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国际(境外)医疗队就地捐赠(遗留)医疗物资管理的佳运作模式.方法 通过对国际(境外)医疗队就地捐赠(遗留)医疗物资自身特点、接收环节和各医院对其使用管理环节的实际工作调查、分析和总结,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结果 国际(境外)医疗队就地捐赠(遗留)医疗物资与有计划成批救灾捐赠医药物资相比,有其自身八个方面的特点;其接收环节需要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实行统一归口接收、分配;其使用环节要规范入库管理、库房管理、出库管理及使用管理,并注意使用的特殊性.结论 国际(境外)医疗队就地捐赠(遗留)医疗物资管理应从医疗队入境前的沟通、捐赠(遗留)医疗物资接收、使用等环节加以重视,充分利用流动医院的设施、设备、流程及管理,建立健全捐赠(遗留)医疗物资事务管理制度,规范捐赠行为,逐步建立实用、高效的运作模式.
作者:闫峻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纳美芬和纳洛酮拮抗阿片类药物呼吸抑制作用以及增强镇痛的效果.方法 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择期行胃肠手术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纳美芬组和纳洛酮组各21例.异丙酚和舒芬太尼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手术结束5分钟后静脉推注试验药物.记录患者清醒时间和呼吸恢复率、血流动力学变化、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ule,VAS评分)等.结果 纳美芬组的拔管时间短于纳洛酮组,而两组睁眼时间、恢复指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美芬组的呼吸恢复率优于另两组.三组患者VAS评分及术后镇痛药需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纳洛酮组患者血压明显高于纳美芬组.结论 纳美芬0.5 μg/kg和纳洛酮2 μg/kg可获得满意的拮抗阿片类药物术后呼吸抑制效果,纳美芬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未观察到该剂量的纳美芬加强镇痛的作用.
作者:刘池;周棱;杜润滋;陈元敬;刘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眼球震颤是一种不自主的、常为双侧的、有节律的眼球颤动.随着眼动记录技术的进步,我们对眼球震颤手术适应证的掌握和疗效的评价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本文介绍目前眼球震颤的记录方法.
作者:陈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成都市三级综合性医疗机构神经内科门诊就诊者抑郁/焦虑障碍现况和神经内科医师的识别及处治现状.方法 随机抽取三级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的调查日期,使用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和患者15项健康状况量表对门诊就诊者进行评估,所有HADS评分≥8分的就诊者由精神科医师用国际神经精神科简式访谈问卷(Mini-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进行评估确定诊断.结果 454例神经内科门诊就诊者加入了调查,有253例就诊者HADS≥8分,占55.73%,其中192例就诊者(75.9 %)完成了MINI量表的测定,诊断为抑郁/焦虑的患者有119例,神经内科门诊就诊者抑郁/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为26.2%,发病年龄集中在30~45岁(40.1%),其次为18~30岁(23.4%),主诉多为头昏、头痛(48.7%),其次为失眠(10.1%)、上下肢麻木(5.2%)、肢体瘫痪无力(2.5%)、尿频(8.8%)、心悸(6.8%).神经内科医师对患者精神系统疾病的认识率仅有25.7%,患者愿意到精神科接受治疗仅占24.7%.结论 三级综合性医疗机构神经内科门诊就诊者抑郁/焦虑患病率高,而神经内科医师对患者精神系统疾病的识别率较低.
作者:李晓佳;孙红斌;黄雨兰;张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强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byperplasia,BP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0例BPH患者采用经会阴入射HIFU治疗,治疗后3月按国际前列腺症状标准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残余尿量、前列腺大小变化进行近期疗效的评价.结果 治疗后IPSS、残余尿量、前列腺大小等指标均明显下降.2例导尿患者出现一过性血尿.结论 HIFU治疗BPH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方便的方法.
作者:宋征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回顾性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id,ATRA)和亚砷酸(ATO)联合蒽环类抗生素(anthracycline,ATC)诱导和巩固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17例初治APL患者予ATRA和ATO联合ATC方案诱导化疗,达完全缓解(CR)后,以ATC、ATRA、ATO交替序贯巩固治疗,用巢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的方法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三次阴性者进入ATRA维持治疗.结果 17例患者中CR 16例(94.7%),中位巩固治疗时间12月(8~13月).16例CR患者的中位血液学持续性完全缓解(CCR)时间58.1月(95%CI:48.6~67.8),中位分子生物学CCR时间为53.8月(95%CI:42.8~64.7).17例患者的三年总生存(OS)率(94.1±5.7)%,五年OS率(78.4±15.1)%.达到CR的16例患者中,三年无病生存(DFS)率(93.8±6.1)%,五年DFS率(71.4±14.6)%.结论 ATRA及ATO联合ATC治疗初发APL患者CR率高,CCR时间长,住院治疗时间短,不良反应较小.定期监测融合基因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提高疗效.
作者:邵珊;王椿;蔡琦;高彦荣;颜式可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CT导引下经皮胸部穿刺术的准确性、并发症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53例X射线胸片和或CT、MRI发现肺部结节或肿块患者行CT导引下经皮胸部穿刺活检术,共穿刺53个结节或肿块,均做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或临床随访.结果 53例中2例穿刺两次后成功,1例同一病灶穿了3次,其余均一次成功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率94.34%;恶性肿瘤37例,结核球8例,炎性假瘤3例,脓肿1例,不能诊断的4例;并发症发生率11.3%.结论 CT导引下经皮胸部穿刺活检术定位准确、并发症较轻、损伤小、确诊率高,是肺部结节或肿块定性诊断的好方法.
作者:冯安明;吴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 Hodgkin's lymphoma,CHL)是一类有较大可能治愈的肿瘤,多数患者通过目前的治疗获益并长期生存.随之而来其远期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更加重要,如何适当降低治疗强度,减少并发症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的应用与新的生物预测因子可能为不同患者制定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新药的研发也为复发难治HL患者带来了希望.
作者:应志涛;朱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在我院就诊并作胃镜检查的十二指肠钩虫病患者的感染情况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8 月至2010年7月诊治的16例十二指肠钩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钩虫存在部位十二指肠黏膜均见散在点状充血,其中黑便3例,大便潜血阳性13例;16例中合并胃溃疡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例,慢性胃炎10例,无明显异常1例.16例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均痊愈.结论 十二指肠钩虫感染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与消化性溃疡同时存在,胃镜检查是确诊的主要手段,及时诊治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绍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SHSAS)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确诊为 SHSAS的患者分为综合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综合康复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进行比较,采用Fugl-Meyer评定法(Fugl-Meyer assessment,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对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结果 综合康复组有效率、FMA积分和MBI积分的增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康复治疗能进一步提高 SHSAS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钟青;冯琼华;易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孕妇学校规范性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把入院前参加和未参加孕妇学校全程规范性健康教育的孕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164例.入院后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对两组教育前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教育后观察组围产期保健知识掌握情况、自然分娩率、社会因素所致剖宫产率、孕产期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学校规范性健康教育能帮助孕产妇全面掌握围产期保健知识,提高优生优育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永琴;谢明月;梅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进一步认识高龄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65例高龄(≥80岁)肺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龄肺炎发热、明显的呼吸系统症状发生率低,呼吸道症状大多缺如,占70.77%.首发表现为精神差、表情淡漠、嗜睡或焦虑烦躁占24.62%,食欲不振、食量低下甚至恶心呕吐占20%,表现心力衰竭加重的26.15%,66.15%影像表现为多叶多段或双侧肺炎,出现重症肺炎占64.62%,死亡26.15%,均高于同期的老年(60~79岁)肺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肺炎的临床表现很不典型,多数不以呼吸道症状为表现.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出现轻微咳嗽症状,或者神经精神症状、消化道症状或心率快、心功能加重,应警惕肺炎的可能,需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肖友元;肖邦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aemia,AML)细胞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转录水平,探讨其与AML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运用甲基特异性PCR和Real-Time PCR法检测62例AML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中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转录水平,分析白血病细胞hML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 62例急性髓性白血病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频率为14.52%(9/62),甲基化白血病细胞与非甲基化白血病细胞hMLH1 mRNA的相对含量分别是0.51±0.19和0.87±0.24,两者的hMLH1转录水平有明显差异(P< 0.05);AML细胞中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患者性别及FAB分型无明显相关性,与发病年龄及难治/复发显著相关.结论 在AML中hMLH1基因转录水平受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调控,且hMLH1基因甲基化差异与白血病发生及进展恶化显著相关.
作者:邹菁;陈智超;邹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28/CTLA-4分子和CD28/CTLA-4mRNA的表达.方法 研究对象为SLE患者49例(活跃期30例、缓解期19例)及对照组23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s)经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后分佛波醇乙酯(PMA)(10ng/ml)及伊屋诺霉素(500 ng/ml)刺激组和不加刺激剂组两组培养.将PBMCs分别培养24、48、72及96小时.应用流式细胞计量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前后CD28及CTLA-4分子的表达.采用RT-PCR方法检测CD28mRNA和CTLA-4mRNA的表达.结果 刺激前后SLE患者CD3+及CD8+T细胞上CD28分子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前活跃期SLE患者CD3+T细胞上CTLA-4分子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78±0.51)%vs(1.34±0.76)%,P<0.05].刺激后72小时SLE患者CD3+T细胞及CD8+T细胞上CTLA-4分子表达量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前后PBMCs中CD28mRNA及CTLA-4mRNA表达情况与刺激前后CD3+T细胞上CD28及CTLA-4分子变化情况相似.刺激前SLE患者CD3+T细胞上CTLA-4分子表达量与SLE活动指数(SLEDAI)呈显著的直线负相关关系(P<0.001).结论SLE患者T细胞CTLA-4分子存在表达及上调机制障碍,提示CD28分子及CTLA-4分子存在功能失衡,这种失衡可能通过一定的机制参与SLE的发病过程.
作者:周树录;李幼姬;叶任高;王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上皮细胞抗原(epithelial antigen,EA)、E-cadherin、癌胚抗原(co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5/6(cytokeratin5/6,CK5/6)、Calretinin 和甲状腺转汞因子(thyra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经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和/或组织学检查证实的34例转移性腺癌、29例反应性间皮增生的胸腔积液标本,每例均做细胞块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EA、E-cadherin、CEA及TTF-1在转移性腺癌的阳性表达率为91.2%、88.2.4%、85.3%、91.2%,特异性为100%、100%、96.6%、96.6%;而Calretinin和CK5/6诊断间皮源性细胞的阳性表达率为100%、93.1%,特异性为97.1%、94.1%.结论 EA、E-cadherin、CEA、CK5/6、Calretinin、TTF-1是适用于胸腔积液转移性腺癌和间皮源性细胞鉴别有价值的一组抗体.
作者:肖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1 调节幅度及定量原则 在调节静态时,视网膜黄斑中心凹的共轭焦点为眼的调节远点,调节远点至眼的主点轴面(角膜后1.35 mm)间距为调节远点距离,调节远点距离的倒数为眼的静态焦度.调动大的调节,视网膜黄斑中心凹的共轭焦点为眼的调节近点,调节近点至眼的主点轴面间距为调节近点距离,调节近点距离的倒数为眼的动态焦度,眼的动态焦度与静态焦度的差值称为调节幅度.
作者:齐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T)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大胶质细胞,不仅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分隔和营养等作用,而且与神经元的功能活动以及损伤与修复过程有密切联系.近年来研究表明AST在癫痫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有关AST和癫痫发病之间联系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就癫痫发作后AST的一般生物学特性、细胞形态学、神经递质和细胞因子及其受体、氨基酸代谢和生物化学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赖娅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帆状胎盘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帆状胎盘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点,随访胎儿预后.结果 产后临床诊断帆状胎盘例32例,超声正确诊断帆状胎盘22例,漏诊6例,4例误诊为球拍状胎盘;16例合并血管前置.典型的声像图特征是脐带胎盘入口远离胎盘,脐血管在胎膜下延伸进入胎盘实质,合并血管前置时,见胎膜下延伸的脐血管跨过宫颈内口,为脐动脉频谱;剖宫产24例,经阴道分娩8例,活婴30例,死婴2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直接显示脐带根部胎盘入口部位与胎盘实质、宫颈内口的位置关系,是诊断帆状胎盘及筛查血管前置的首选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婧;廖林;杨家翔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中枢性低钠血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颅脑损伤后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经过.结果 诊断为抗利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tic hormone hypersecretion,SIADH)17例,脑性盐耗综合征(cerebral salt wasting syndrome,CSWS)25例.42例经过3天至2月的综合治疗,血钠恢复正常.随访3月至3年,无低钠血症发生.结论 颅脑损伤后中枢性低钠血症分为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和脑性盐耗综合征,其发生机制不同,治疗方式亦不同,应针对性处理,同时积极处理原发病.
作者:彭华;唐晓平;张涛;赵龙;唐文国;漆建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