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芦荟凝胶抑制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发生的机理研究

卢金利;刘小平;杨芳;李明众

关键词:芦荟凝胶, 放射性皮炎, 细胞间粘附分子-1, 表皮生长因子,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摘要:目的:在分子水平探讨芦荟凝胶抑制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发生的机理.方法:首先建立SD大鼠裸露背部10%Ⅱ度放射性皮炎模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为自然愈合组,实验组为芦荟外涂组,实验组每日进行鲜芦荟凝胶对辐射伤口区的外涂,每日两次.辐射伤后2、6、10、18、24、34d各活杀大鼠10只,每组各5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并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分别记录伤口局部ICAM-1、EGF和bFGF的表达量.结果:实验组ICAM-1的表达总体均数低于对照组的表达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实验组EGF和bFGF的表达总体均数高于对照组的表达,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芦荟凝胶对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有抑制作用,机理与ICAM-1分泌的抑制及EGF,bFGF分泌的促进相关.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腹水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康莱特治疗晚期肿瘤伴恶性胸、腹水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方法:所有病例均为经病理学检查或胸腹水细胞学检查确诊的肿瘤患者伴恶性胸、腹水,抽水后注入康莱特注射液100ml,一周后重复.结果:治疗后客观疗效有效率63%,KPS评分有不同程度提高,毒副反应轻微.结论:康莱特是治疗恶性胸、腹水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

    作者:刘赞;尤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原发性输卵管癌的手术前诊断(附37例分析)

    目的:回顾性研究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临床资料,提高临床医师术前诊断原发性输卵管癌的准确率.方法:对1999年1月~2005年12月于我院住院并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3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99年1月~2005年12月于我院住院并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37例,占同期住院手术的妇科生殖道恶性肿瘤的1.88%(37/1972).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术前检查37例患者中12例(32.43%)诊断为输卵管癌,37例患者中有25例行盆腔CT检查,其中12例(48.00%)诊断为输卵管癌.综合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本组病例术前诊断原发性输卵管癌的准确率达到37.84%.结论:原发性输卵管癌术前诊断正确率已有所提高,但远不理想.如何进一步提高原发性输卵管癌的术前诊断率仍需研究.

    作者:张润驹;徐开红;卢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三维适形在中段食管癌放疗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两种三维适形方案与常规方案的对比,明确三维适形技术在中段食管癌放疗中对脊髓及肺保护的优势.方法:对40例中段食管癌患者进行三种放疗方案的比较,A:常规方案(一前野两后斜野),B:在A方案的基础上加三维适形C:在B方案的基础上调整机架角度,实施一后斜野两前斜野.经CT模拟定位后每个病例均用三种方案在3D-TPS计划系统上模拟计算,以60Gy为处方剂量,100%剂量线包绕食管肿瘤,剂量分布评价指标为:18cm长度脊髓平均剂量,左肺平均剂量,左肺V20.结果:一后斜两前斜野的三维适形方案具有明显的优势,脊髓平均受量为11.89Gy,远低于常规方案的22.01Gy(P<0.01);左肺平均受量为16.09Gy,亦低于常规方案的18.01Gy,左肺V20平均值为28.67%,低于常规方案的33.87%.结论:中段食管癌的三维适形方案优于传统的常规方案.

    作者:黄辉;郭明;王友军;杨瑞峰;魏鹏飞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不同淋巴细胞输注对非清髓小鼠异基因骨髓干细胞移植的影响

    目的:建立小鼠非清髓异基因骨髓干细胞移植模型,探讨不同的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onor lymphocytes infusion DLI)对移植效果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受者鼠为Balb/c小鼠,供者鼠为C57b1/6小鼠,依据不同DLI将受者鼠随机分为A、B、C、D和E 5组,每组5只.5组均给予预处理,A组预处理后于移植d1给予供者小鼠全脾细胞1.0×107个;B组分别于移植后d1、7、14给予供者小鼠全脾细胞0.3×107个;C组于移植后d1、7给予去除CD8+细胞供者鼠脾细胞0.5×107个;D组于移植后d1、7给予供者鼠全脾细胞0.5×107个,E组为对照组,只作预处理,不作干细胞移植及DLI处理.观察各组嵌合状态、造血恢复情况、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GVHD).结果:未移植组嵌合率为22.33%,为非特异性粘着,移植组小鼠嵌合率均在80%以上,与未移植组相比差别显著;除C组一只小鼠死亡外其余均存活,并于移植后20天自行恢复造血功能,但C组白细胞计数小于2.0×109/L持续到d16,恢复明显比其余组慢,GVHD评分A、B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173),C、D组间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33).结论:建立非清髓小鼠异基因骨髓干细胞移植模型条件适宜,且去除CD8+细胞的DLI移植后GVHD比未去除组要严重,移植效果相对较差.

    作者:方烨;刘文超;薛妍;张红梅;黄颖;斯晓明;程捷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研究现状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是继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之后,第二代抗肿瘤免疫活性细胞.它具有高效、特异、副作用小等优点,它有望成为新一代抗肿瘤免疫细胞,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TIL的研究现状作进行综达.

    作者:陈雅慧;符兆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探讨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微转移.方法:外周血经Ficoll梯度离心分离单核细胞后,用粘蛋白1(Mucin1,MUC1)单克隆抗体染色,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检测了96例肺癌患者外周血,发现29例患者外周血中有微转移.32例肺良性病变患者有1例患者外周血中有微转移.肺癌患者阳性率与患者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和细胞组织学类型密切相关(P<0.05).结论: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微转移,有助于判断肺癌转移倾向和预后.

    作者:牛中喜;郭金成;汪良骏;朱金如;李树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姜黄素对子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对体外培养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抗癌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和细胞周期,PI/Hoechst33258荧光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姜黄素对HeLa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分析证实姜黄素能使HeLa细胞阻滞在S期,并出现亚二倍体凋亡峰;荧光双染法可见凋亡细胞;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ax蛋白表达均上调,而Bcl-2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姜黄素对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细胞凋亡;Bax蛋白的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王菁鹏;林青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瑞芬太尼抑制胃癌手术全麻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研究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全身麻醉气管拔管前应用瑞芬太尼对抑制气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胃癌手术患者40例,ASA Ⅰ~Ⅱ,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瑞芬太尼组,每组20例.所有病人接受同一标准的全身麻醉,缝皮结束时,分别静脉给予单次剂量的瑞芬太尼1μg·kg-1或等容积的生理盐水.观察拔管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麻醉苏醒时间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气管导管拔除的时间无差异.拔管前后,瑞芬太尼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拔管时及拔管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显著增高(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癌手术拔管前使用单次剂量瑞芬太尼可以有效的抑制气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且不影响苏醒、不抑制呼吸.

    作者:陈亚丽;曾文斌;张义长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下颌升支截断切除咽旁间隙巨大肿瘤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巨大肿瘤的佳手术入路.方法:经颈侧入路,切除腮腺浅叶同时切断下颌升支,切除咽旁间隙巨大肿瘤12例,肿瘤切除后复位固定下颌升支.术后下颌骨X-线摄片.结果:12例均完整切除肿瘤,1例术后出现Horner综合征,暂时性面瘫11例,无永久性面瘫和其他并发症.术后咬合关系正常,下颌骨对位良好.结论:经颈侧下颌升支截断切除巨大咽旁间隙肿瘤,视野良好、易于暴露,手术并发症少.

    作者:张少强;李随勤;赵继元;邵渊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逆行肺切除在肺癌继发肺脓肿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逆行肺切除在肺癌继发肺脓肿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肺癌继发肺脓肿患者术中采用逆行肺切除术,即先处理支气管后处理肺血管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恢复良好.结论:逆行肺切除在肺癌继发肺脓肿外科治疗中是可行的.

    作者:黄河清;章五一;庞倩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60例鼻咽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鼻咽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的因素.方法:对60例鼻咽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治疗和初次疗效等因素,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结果:Kaplan-Meier分析示:年龄、B症状、临床分期、淋巴结受累、免疫分型、LDH、治疗及初次疗效均影响患者的生存,COX回归显示:临床分期、淋巴结受累、免疫分型、LDH、治疗和初次疗效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对鼻咽非霍奇金氏淋巴瘤进行综合治疗,首程治疗达完全缓解可改善预后,针对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是必要的.

    作者:熊莉;张灿珍;任宏轩;沈丽达;张晓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自制磷酸钙骨水泥对顺铂缓释作用的动物体内实验

    目的:研究自制含顺铂磷酸钙骨水泥(CPC)植入体在实验动物体内的药物缓释性能.方法:将顺铂与CPC固相按1:19的比例混合后制成含顺铂磷酸钙骨水泥植入体,对照为不含顺铂的磷酸钙骨水泥植入体;以家兔为实验对象,实验组兔股骨远侧干骺端放置含顺铂植入体,对照组相同部位放置不含顺铂植入体并由耳缘静脉注射0.1%顺铂溶液,术后于不同时间点取血液及局部骨组织标本,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检测顺铂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兔血清中顺铂浓度低,局部骨组织中顺铂含量高,药物并不出现明显释放波峰,缓释体在兔体内释放顺铂时间长达16周以上,第16周时局部骨组织中顺铂含量仍有13.58μg/g,磷酸钙骨水泥植入体在局部骨组织中不出现明显溶解吸收现象.结论:自制含顺铂磷酸钙骨水泥载体对顺铂有缓慢而持久的体内释放作用,可望成为临床治疗骨肿瘤的一种新方法.

    作者:黄波;范清宇;潘朝晖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胰腺癌的疗效观察(附28例)

    我们自2001年11月至2004年7月采用三维适形治疗胰腺癌2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全组28例中,男性24例,女性4例,年龄50岁~78岁,平均64.5岁.11例经剖腹探查病理检查确诊,17例经CT、MRI、ERCP检查临床诊断.病变位于胰头19例,体尾部9例.按UICC标准,Ⅲ期21例,Ⅳ7例.肝转移5例,腹腔淋巴结转移7例.2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黄疸、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KPS评分≥60分,肝肾功能、血常规基本正常.

    作者:叶宏勋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在乳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报道乳癌根治术患者的舒适护理,评价其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04年1月~12月乳癌根治术毕进住术后监护室的患者160例,按手术日期的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整体护理和舒适护理.通过观察疗效,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效果比较,经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25).说明舒适护理组效果优于常规整体护理组.结论:舒适护理在乳癌根治术患者的应用,有效地帮助患者大可能的减轻痛苦、获得舒适,促进了患肢功能的康复,是一种科学的现代护理方法.

    作者:马海青;史淑岩;秦晓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肿瘤化疗患者的饮食指导

    饮食指导可以减少化疗对患者胃肠道、肝、胆、胰、造血细胞的损害,增强细胞再生能力,减轻化疗副反应,提高免疫力,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李文兰;王艳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微波深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晚期消化道肿瘤的化疗有效率低,本研究旨在探讨热疗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51例消化道肿瘤均由病理、CT、B超证实为晚期或手术后复发、转移.其中热化疗组(A组)25例,化疗组(B组)26例,治疗方案:均给予全身化疗或腹腔化疗,所用化疗药物及方案为L-OHP+CF/5-FU或CDDP/CF/5-FU等,化疗2~3个周期.热化疗组使用微波热疗机由南京启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提供的体外无创微波聚焦肿瘤热疗系统MTC-3(D),化疗于热疗前2~3小时内进行或与热疗同时进行.结果:热化疗组有效率40%,单纯化疗组为30.8%(P>0.05);热化组临床受益率76.0%,而单纯化疗组46.2%(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步观察到热化疗联合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有良好耐受性和较好的近期疗效,并对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确切的疗效.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

    作者:张宇;张军;朱朝勇;王成;李富秀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对结肠癌组织学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总结结肠癌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的经验,观察其组织学疗效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6例术前经肠系膜动脉灌注化疗的结肠癌患者及47例未经术前灌注化疗的结肠癌患者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经术前灌注化疗的结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学疗效0级2例,Ⅰ级24例,Ⅱ级28例,Ⅲ级2例,总有效率96.4%.经术后5年随访,术前灌注化疗的结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未经术前灌注化疗的结肠癌患者(P<0.01).结论: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可显著提高结肠癌组织学疗效,改善预后效果,提高生存率.

    作者:邢安堂;任宏;吴放;王荣;陶勇博;刘刚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肺部炎性假瘤19例临床分析

    肺部炎性假瘤为肺实质内的一种炎性增生性肿瘤病变,临床上极难与肺癌相鉴别,手术前很少能明确诊断.我们收集了我院1980年以来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9例肺炎性假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就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作进行探讨.

    作者:康洪林;姬宏斌;马力群;高广寿;詹小宁;庄庆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肝癌介入治疗前后系统化整体护理体会

    肝癌是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根据1997年的报道,27个省(市、自治区)1990~1992年抽样地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分析,肝癌死亡率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2位(第1位为胃癌)[1].由于起病隐匿,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应用导管行肝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简称介入治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已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法[2].然而治疗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直接影响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和术后恢复的情况.本文总结了我科自2000年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以来对300例肝癌介入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小玥;付玉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奥沙利铂联合足叶乙甙治疗耐药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O-LHP)联合足叶乙甙(VP-16)治疗老年耐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36例老年耐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治疗,化疗方案采用O-LHP(130mg/m2,静滴,d1)+VP-16(50mg,口服,d1~10),每个病例至少化疗2周期.结果: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0例,有效率为27.8%;主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和神经毒性,患者可以耐受.结论:奥沙利铂联合足叶乙甙治疗老年耐药NSCLC患者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毒性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黄平;徐艺安;罗展雄;朱州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