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丽;郑红兵
目的:探讨人雄激素受体(AR)基因第一外显子CAG串联短重复序列(STR)多态性与肺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共收集170例肺癌患者和248例参照个体的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巢式PCR扩增AR基因,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示DNA链片段长度,根据标本的泳动度推算CAG STR的n值;选取代表性标本直接测序,验证上述检测的准确性.结果:52例男性肺癌及94例男性参照标本的CAG STR n值范围分别为14~29和14~30,均数分别为19.96±2.69和21.06±3.39,二者差别显著(P<0.05);男性肺癌患者组中<55岁组和≥55岁组CAG STR n值分别为15~23和14~29,均数分别为18.85±2.28和20.63±2.71,二者差别显著(P<0.05).118例女性肺癌及154例参照标本上带的CAG STR n值范围分别为9~28和16~31,均数分别为21.80±3.10和23.26±2.93,二者差别显著(P<0.05);下带的n值范围分别为9~24和14~27,均数分别为19.8±2.51和20.74±2.91,二者差别显著(P<0.05);女性肺癌患者组中<55岁和≥55岁两组之间在CAG STR长度上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AR基因第一外显子CAG STR与肺癌的发生和/或发展有关,CAG STR较短的男性和女性个体患肺癌的危险性都增加;男性人群中,CAG STR较短可使肺癌的发生年龄提前.
作者:刘贵秋;李刚;巩丽;张伟;冯英明;苏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建立小鼠非清髓异基因骨髓干细胞移植模型,探讨不同的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onor lymphocytes infusion DLI)对移植效果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受者鼠为Balb/c小鼠,供者鼠为C57b1/6小鼠,依据不同DLI将受者鼠随机分为A、B、C、D和E 5组,每组5只.5组均给予预处理,A组预处理后于移植d1给予供者小鼠全脾细胞1.0×107个;B组分别于移植后d1、7、14给予供者小鼠全脾细胞0.3×107个;C组于移植后d1、7给予去除CD8+细胞供者鼠脾细胞0.5×107个;D组于移植后d1、7给予供者鼠全脾细胞0.5×107个,E组为对照组,只作预处理,不作干细胞移植及DLI处理.观察各组嵌合状态、造血恢复情况、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GVHD).结果:未移植组嵌合率为22.33%,为非特异性粘着,移植组小鼠嵌合率均在80%以上,与未移植组相比差别显著;除C组一只小鼠死亡外其余均存活,并于移植后20天自行恢复造血功能,但C组白细胞计数小于2.0×109/L持续到d16,恢复明显比其余组慢,GVHD评分A、B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173),C、D组间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33).结论:建立非清髓小鼠异基因骨髓干细胞移植模型条件适宜,且去除CD8+细胞的DLI移植后GVHD比未去除组要严重,移植效果相对较差.
作者:方烨;刘文超;薛妍;张红梅;黄颖;斯晓明;程捷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报道1例发生于33岁女性患者的肝细胞腺瘤,并探讨其病因、鉴别诊断及其克隆性.方法:对本例标本进行了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及克隆性检测,并分析了国内外报道病例的发病因素及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病变细胞排列成条索状,由两层细胞构成,由窦状隙相分隔.瘤细胞大小和形态与周围肝细胞相似,未见核分裂;瘤组织内无汇管区,中央静脉及胆小管结构;瘤组织呈细胞角蛋白(CK)18阳性,CK19和波形蛋白阴性.克隆性检测证明该肿瘤是单克隆性.与国外报道的病例(n=130)不同,国人发生的肝细胞腺瘤(n=127)呈男性优势,男女之比为1.76:1,且很少(3.9%)与口服避孕药有关.结论:报道了1例肝细胞腺瘤,并显示了其单克隆性;国人肝细胞腺瘤的发病因素和性别分布可能不同于国外患者;诊断中需要与局灶性结节状增生,高分化肝细胞癌以及其它病变鉴别,克隆性分析可能对区别肝细胞腺瘤和局灶性结节状增生有用.
作者:巩丽;苏勤;张伟;李爱宁;朱少君;冯英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影响鼻咽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的因素.方法:对60例鼻咽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治疗和初次疗效等因素,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结果:Kaplan-Meier分析示:年龄、B症状、临床分期、淋巴结受累、免疫分型、LDH、治疗及初次疗效均影响患者的生存,COX回归显示:临床分期、淋巴结受累、免疫分型、LDH、治疗和初次疗效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对鼻咽非霍奇金氏淋巴瘤进行综合治疗,首程治疗达完全缓解可改善预后,针对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是必要的.
作者:熊莉;张灿珍;任宏轩;沈丽达;张晓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21岁,因负重后胸、双髋部疼痛一月余,于2005年1月26日入院.病程中无发热、盗汗、皮肤搔痒及体重减轻等.入院查体:右颌下、双侧腹股沟触及数枚约0.5cm×1cm大小淋巴结,双侧下部胸廓挤压征阳性,心肺(-),脾于左肋下2cm可及,质中无压痛,右侧髂后上棘压痛.实验室检查,骨髓像: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以异常淋巴细胞为主,占骨髓有核细胞90%,此类细胞大小不等,以大细胞为主,呈圆形、不规则形和畸形,多数细胞浆量丰富,呈灰蓝色;核质疏松,不显或见1~3个大而明显核仁,病变细胞POX(-),PAS(-).
作者:石岚;郑建平;周敏;张培先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与星形细胞瘤凋亡的相关性.探讨其对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化学法,末端标记法,原位杂交等技术对85例星形细胞瘤的HSP70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凋亡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HSP70表达在正常脑组织与星形细胞瘤组织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星形细胞瘤中HSP70表达的免疫组化与原杂交较结果相符.肿瘤不同分级中Ⅰ、Ⅱ级与Ⅲ、Ⅳ级之间凋亡指数(AI)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HSP70在星形细胞瘤的表达与凋亡指数(AI)呈负相关.HSP70的表达强度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
作者:谢万福;刘守勋;刘勇;王茂德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体外研究胰腺癌细胞株p1,p2,p3,p4,p7的Survivin、Bcl-2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顺铂、中药得力生对胰腺癌细胞株的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研究细胞毒性药物与中药对胰腺癌细胞的联合作用,以及相关蛋白表达对上述作用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检测上述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MTT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TUNEL原位检测细胞的凋亡.结果:5种细胞株中均有不同程度Survivin和p53蛋白的表达,均无Bcl-2的表达.Survivin在p1、p3表达强,在p2表达弱;p3主要表达在细胞浆,其余4种细胞均表达在细胞核及细胞浆;p53在p2和p4细胞中表达率高,为60%,但是在p2细胞中表达较弱.顺铂、中药得力生对胰腺癌细胞株的细胞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且有协同趋势;Survivin和p53的表达程度与顺铂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呈一定的反向关系;顺铂和中药得力生诱导下均检测到凋亡细胞.结论:Survivin和p53的表达可能调节胰腺癌细胞对顺铂的药物敏感性;中西医结合治疗胰腺癌可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关健;杜立宏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TEN蛋白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PTEN在20例慢性胆囊炎,30例胆囊癌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TEN蛋白在20例胆囊炎中全都呈阳性表达,而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率为70.0%,癌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及年龄无明显相关性,但与组织分化程度明显相关.结论:PTEN蛋白在胆囊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降低,说明该基因表达下调可能在胆囊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海;吴晓阳;颜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饮食指导可以减少化疗对患者胃肠道、肝、胆、胰、造血细胞的损害,增强细胞再生能力,减轻化疗副反应,提高免疫力,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李文兰;王艳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肾移植手术在硬膜外麻醉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选择86例肾移植患者,分别在硬膜外麻醉前后及手术后采血,利用国产SA-B型多功能电脑血液流变学检测仪对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进行监测.结果:肾移植前后血浆粘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硬膜外麻醉可明显改变血液粘度,有利于肾脏微循环的灌注,对指导治疗排斥反应有重要意义.
作者:盖毅文;来炳祺;罗遥;刘学宁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国产吉西他滨(泽菲)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有明确病理和/或细胞学诊断的晚期NSCLC病例30例,泽菲1.0g/m2,静脉滴注,d1、d8,顺铂80mg/m2,静脉滴注,d1,以21天为1周期,连用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全组30例均可评价,CR 0,PR 13例,NC 9例,PD 7例.有效率为43.33%(13/30),主要毒副反应为胃肠反应和血液毒性,Ⅲ~Ⅳ级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分别为21.74%和16.67%.结论:泽菲联合顺铂治疗NSCLC有较好疗效,毒性较小可以耐受.
作者:黄健恒;李毅刚;赖淑贞;刘丹婵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及评估微小听神经瘤(2cm以下)各种治疗方式及其治疗效果.方法:直径2cm以下听神经瘤22例.均经MRI扫描诊断,分别采用中颅凹入路、乙状窦后入路、γ-刀放射治疗,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听力及面神经功能测定.结果:完全生长在内听道的听神经瘤,经中颅凹入路手术治疗后,听力保存率83%,面神经功能完好率66%;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后,听力保存率75%,面神经功能完好率100%;经γ-刀治疗后,听力保存率33%,面神经功能完好率为零.听神经瘤直径1cm以下患者,经中颅凹入路手术治疗后,听力保存率83%,面神经功能完好率50%;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后,听力保存率50%.面神经功能完好率50%;经γ-刀治疗后,听力保存率为零,面神经功能完好率也为零.结论:对于完全生长在听道的听神经瘤,佳的治疗方式是经过中颅凹入路切除肿瘤;直径小于1cm的听神经瘤,经中颅凹入路和乙状窦后入路切除肿瘤均可,但中颅凹入路术野开阔,利于手术操作;直径1cm~2cm之间的肿瘤,应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切除肿瘤,这种入路对面神经的损伤较小.
作者:贾栋;高国栋;李永林;赵振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MAGE-3,MAGE-n抗原表位体外联合诱导的CTL,并研究其特异性杀伤活性.方法:候选抗原表位以固相多肽合成技术合成,并用HPLC进行纯化,质谱法(MS)鉴定,以流式细胞仪筛选HLA-A2+人外周血PBMC,T2细胞负载抗原肽反复刺激活化诱导抗原特异性CTL,LDH检测其杀伤活性.结果:联合表位肽体外刺激人PBMC,能够较强地诱导抗原特异性CTL并产生特异性杀伤.结论:MAGE-3与MAGE-n的HLA-A2限制性CTL表位肽的联合应用能够产生较强的体外抗肿瘤免疫反应.
作者:张秀敏;隋延仿;司少艳;胡沛臻;黄杨;葛伟;李侠;马斌 刊期: 2006年第08期
p73基因是新近发现的p53基因家族成员之一,其编码的蛋白在结构和功能上与p53基因编码蛋白相似,因此人们认为它是一个候选的抑癌基因.
作者:林瀛;施作霖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微转移.方法:外周血经Ficoll梯度离心分离单核细胞后,用粘蛋白1(Mucin1,MUC1)单克隆抗体染色,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检测了96例肺癌患者外周血,发现29例患者外周血中有微转移.32例肺良性病变患者有1例患者外周血中有微转移.肺癌患者阳性率与患者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和细胞组织学类型密切相关(P<0.05).结论: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微转移,有助于判断肺癌转移倾向和预后.
作者:牛中喜;郭金成;汪良骏;朱金如;李树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44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治术的大肠癌患者39例,男24例,女15例,年龄30岁~57岁,平均39岁.应用流式细胞免疫学方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4的表达,并与正常对照(n=25)进行比较.结果: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4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407.1±12.3 vs 321.7±15.1,P<0.01),手术后2周(351.2±15.4)和12个月(345.1±18.2)表达降低,但仍高于对照(P<0.05).大肠癌中晚期CD44的表达明显高于早期(439.7±21.6 vs 393.2±17.5,P<0.05),大肠癌有转移患者CD44表达均高于无转移(432.1±16.2vs 398.1±16.6,P<0.01),但不同组织类型的大肠癌CD44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且手术后可以明显下降,其表达水平与大肠癌的进展情况及有无转移、预后有一定关系.
作者:韩振奎;朱雯霞;张惠中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过继免疫疗法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辅助治疗方法.它是指体内回输免疫活性细胞,从而达到杀伤恶性肿瘤细胞的目的.与其他抗肿瘤药物相比,它可以在没有损伤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下,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并且调节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用于过继免疫疗法的免疫活性细胞必须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和增殖力,目前常用的有抗CD3单克隆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anti-CDlmonodonal antibody activated killler cells,CD3AK)、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ymphokine-activated killer cells, LAg)及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aKl)[1~3].其中研究多重要的就是CD3AK细胞.本文拟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叶子;师建国;张希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得力生注射液联合射频方案及单纯射频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晚期肝癌患者根据分期状况相同或相近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病人均采用射频方法消融肝脏肿瘤,A组病人射频治疗后静脉输入得力生注射液4支/日,共用2周.结果:A组总缓解率为53.4%,B组总缓解率为41.7%;A组中位生存期为8.6个月,B组中位生存期为6.3个月,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但A组病人的临床受益率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副作用.A组病人的原位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得力生注射液联合射频治疗肝癌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并且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肿瘤复发.
作者:赵晓东;刘光茂;吕英谦;赵莉;李虎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对连续硬膜外麻醉下60例肾移植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血糖、肾功和电解质的变化进行监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来炳祺;盖毅文;罗遥;杨远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90~2004年间10例直肠癌手术并发症的临床资料.Miles手术7例,直肠前切除3例;并发症包括吻合口漏1例,尿道损伤2例,盆底腹膜裂孔疝2例,骶前静脉丛出血2例,前列腺出血1例,性功能及排尿功能障碍各1例.结果:盆底腹膜裂孔疝、吻合口漏经再次手术痊愈,尿道损伤采用修补及吻合痊愈,骶前静脉丛出血用ZT胶粘堵,图钉法控制出血,前列腺出血用腹会阴联合捆扎控制出血.结论:直肠癌手术并发症重在预防,及时有效地处理这些并发症也很关键.
作者:洪勇;曹杰;夏杰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