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yclin G1和p16蛋白在子宫平滑肌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张素丽;郑红兵

关键词:子宫肿瘤, cyclin G1, p16
摘要:目的:探讨cyclin G1和p16蛋白在子宫平滑肌肿瘤(USMT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良性子宫平滑肌瘤(UL),18例子宫平滑肌肉瘤(LMS)及22例交界性子宫平滑肌瘤(BLM):包括13例富于细胞型子宫平滑肌瘤(CL)、4例奇异型子宫平滑肌瘤(BL)及5例恶性潜能未定型子宫平滑肌瘤(UMP)的cyclin G1和p16蛋白的表达.结果:cyclin G1和p16蛋白在LMS组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UL组及BLM组(P<0.05);在UL组与BLM组,cyclin G1和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yclin G1和p16蛋白的异常表达与LM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细胞周期调控失衡可能是LMS的发病机制之一.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肿瘤患者口腔粘膜炎的综合处理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综合处理方法对肿瘤病人口腔粘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对60例肿瘤合并口腔粘膜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用适合的生物活性药物、辅以软激光方法、冷冻疗法和抗生素的综合疗法治疗口腔粘膜炎,对照组用朵贝氏液等漱口液含漱为主,辅用抗生素.观察综合处理方法对肿瘤病人口腔粘膜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综合处理方法对肿瘤病人口腔粘膜炎的治疗是目前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姚晚侠;姚聪;杜粉静;尚菊战;郭西玲;李晓娥;姚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微小听神经瘤治疗方式探讨

    目的:探讨及评估微小听神经瘤(2cm以下)各种治疗方式及其治疗效果.方法:直径2cm以下听神经瘤22例.均经MRI扫描诊断,分别采用中颅凹入路、乙状窦后入路、γ-刀放射治疗,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听力及面神经功能测定.结果:完全生长在内听道的听神经瘤,经中颅凹入路手术治疗后,听力保存率83%,面神经功能完好率66%;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后,听力保存率75%,面神经功能完好率100%;经γ-刀治疗后,听力保存率33%,面神经功能完好率为零.听神经瘤直径1cm以下患者,经中颅凹入路手术治疗后,听力保存率83%,面神经功能完好率50%;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后,听力保存率50%.面神经功能完好率50%;经γ-刀治疗后,听力保存率为零,面神经功能完好率也为零.结论:对于完全生长在听道的听神经瘤,佳的治疗方式是经过中颅凹入路切除肿瘤;直径小于1cm的听神经瘤,经中颅凹入路和乙状窦后入路切除肿瘤均可,但中颅凹入路术野开阔,利于手术操作;直径1cm~2cm之间的肿瘤,应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切除肿瘤,这种入路对面神经的损伤较小.

    作者:贾栋;高国栋;李永林;赵振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肾移植患者手术中生化变化的临床观察

    对连续硬膜外麻醉下60例肾移植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血糖、肾功和电解质的变化进行监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来炳祺;盖毅文;罗遥;杨远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胃癌术后残胃无力(附17例分析)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残胃无力的诊治及预防.方法:对1998年~2004年间284例胃癌术后出现的17(6%)例残胃无力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残胃无力发生于术后6~15天,症状持续10~21天.经消化道造影确诊,用非手术方法治疗后症状全部消失.结论:消化道造影是可靠的诊断方法,非手术方法治疗效果肯定.

    作者:李会齐;沈兰皖;李有怀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术中放疗加术后放疗治疗晚期肺癌

    目的:观察术中放疗加常规术后胸腔外照射的方法对晚期肺癌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的效果.方法:对42例Ⅲ~Ⅳ期肺癌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后,选用12MeV电子线,剂量为20Gy~30Gy,时间约4~7分钟,立即在直线加速器下对瘤床进行照射,术后一月再进行体外照射,剂量为20Gy~40Gy,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中照射未引起常见的放疗后并发症,存活2年以上的病人中,无手术区肿瘤的增大,20例患者术后1~2年出现肿瘤远处转移,2年生存率为65%,中位生存时间为26.8个月.结论:术中放疗对Ⅲ~Ⅳ期肺癌的局部复发有良好的控制作用,但不能有效控制肿瘤的远处转移.

    作者:周斌;张潍;李少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雄激素受体基因第一外显子CAG重复序列长度多态性与肺癌的关系

    目的:探讨人雄激素受体(AR)基因第一外显子CAG串联短重复序列(STR)多态性与肺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共收集170例肺癌患者和248例参照个体的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巢式PCR扩增AR基因,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示DNA链片段长度,根据标本的泳动度推算CAG STR的n值;选取代表性标本直接测序,验证上述检测的准确性.结果:52例男性肺癌及94例男性参照标本的CAG STR n值范围分别为14~29和14~30,均数分别为19.96±2.69和21.06±3.39,二者差别显著(P<0.05);男性肺癌患者组中<55岁组和≥55岁组CAG STR n值分别为15~23和14~29,均数分别为18.85±2.28和20.63±2.71,二者差别显著(P<0.05).118例女性肺癌及154例参照标本上带的CAG STR n值范围分别为9~28和16~31,均数分别为21.80±3.10和23.26±2.93,二者差别显著(P<0.05);下带的n值范围分别为9~24和14~27,均数分别为19.8±2.51和20.74±2.91,二者差别显著(P<0.05);女性肺癌患者组中<55岁和≥55岁两组之间在CAG STR长度上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AR基因第一外显子CAG STR与肺癌的发生和/或发展有关,CAG STR较短的男性和女性个体患肺癌的危险性都增加;男性人群中,CAG STR较短可使肺癌的发生年龄提前.

    作者:刘贵秋;李刚;巩丽;张伟;冯英明;苏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早孕妇女胎盘绒毛10例、葡萄胎20例、侵蚀性葡萄胎32例及绒毛膜癌16例组织中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MMP-2主要表达于合体滋养细胞、绒毛外滋养细胞.正常早孕绒毛组织、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组织中,MMP-2均有阳性表达,早孕绒毛与早孕期葡萄胎间有显著差异(P<0.05),与葡萄胎病理分型、胎次无相关性,早孕期葡萄胎MMP-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晚孕期葡萄胎(P<0.05).正常绒毛组MMP-2阳性表达率与葡萄胎组、侵蚀性葡萄胎组和绒毛膜癌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有逐渐上升趋势,但其余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MMP-2表达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临床分期无相关性.侵蚀性葡萄胎组中未化疗者MMP-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化疗者(P<0.05);绒毛膜癌组中未化疗组MMP-2阳性表达率高于化疗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MP-2与滋养细胞的浸润活性呈正相关,与孕周呈负相关,可能与正常滋养细胞浸润行为的时空阶段性和限制性有关.随着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恶性程度升高MMP-2逐渐呈强表达,化疗后其阳性表达明显下降,提示MMP-2可能作为临床早期诊断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判断治疗疗效及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王利娟;宗璐;杨筱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自制磷酸钙骨水泥对顺铂缓释作用的动物体内实验

    目的:研究自制含顺铂磷酸钙骨水泥(CPC)植入体在实验动物体内的药物缓释性能.方法:将顺铂与CPC固相按1:19的比例混合后制成含顺铂磷酸钙骨水泥植入体,对照为不含顺铂的磷酸钙骨水泥植入体;以家兔为实验对象,实验组兔股骨远侧干骺端放置含顺铂植入体,对照组相同部位放置不含顺铂植入体并由耳缘静脉注射0.1%顺铂溶液,术后于不同时间点取血液及局部骨组织标本,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检测顺铂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兔血清中顺铂浓度低,局部骨组织中顺铂含量高,药物并不出现明显释放波峰,缓释体在兔体内释放顺铂时间长达16周以上,第16周时局部骨组织中顺铂含量仍有13.58μg/g,磷酸钙骨水泥植入体在局部骨组织中不出现明显溶解吸收现象.结论:自制含顺铂磷酸钙骨水泥载体对顺铂有缓慢而持久的体内释放作用,可望成为临床治疗骨肿瘤的一种新方法.

    作者:黄波;范清宇;潘朝晖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微波深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晚期消化道肿瘤的化疗有效率低,本研究旨在探讨热疗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51例消化道肿瘤均由病理、CT、B超证实为晚期或手术后复发、转移.其中热化疗组(A组)25例,化疗组(B组)26例,治疗方案:均给予全身化疗或腹腔化疗,所用化疗药物及方案为L-OHP+CF/5-FU或CDDP/CF/5-FU等,化疗2~3个周期.热化疗组使用微波热疗机由南京启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提供的体外无创微波聚焦肿瘤热疗系统MTC-3(D),化疗于热疗前2~3小时内进行或与热疗同时进行.结果:热化疗组有效率40%,单纯化疗组为30.8%(P>0.05);热化组临床受益率76.0%,而单纯化疗组46.2%(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步观察到热化疗联合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有良好耐受性和较好的近期疗效,并对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确切的疗效.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

    作者:张宇;张军;朱朝勇;王成;李富秀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转移的关系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国家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目前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癌基因的激活和抗癌基因的失活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主要的作用.检测癌基因的蛋白产物的表达情况,对阐明肿瘤的发生发展规律、评价预后、制定治疗方案,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C-erbB-2基因是表皮生长因子家族的成员,在乳腺癌中的扩增或过度表达率约为20~40%[1],对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预测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有潜在价值.但有关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在乳腺癌扩散和转移中的作用问题一直是肿瘤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同时也还存在许多争论,现就近年来该领域的一些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马代远;王仁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得力生注射液联合射频消融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得力生注射液联合射频方案及单纯射频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晚期肝癌患者根据分期状况相同或相近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病人均采用射频方法消融肝脏肿瘤,A组病人射频治疗后静脉输入得力生注射液4支/日,共用2周.结果:A组总缓解率为53.4%,B组总缓解率为41.7%;A组中位生存期为8.6个月,B组中位生存期为6.3个月,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但A组病人的临床受益率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副作用.A组病人的原位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得力生注射液联合射频治疗肝癌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并且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肿瘤复发.

    作者:赵晓东;刘光茂;吕英谦;赵莉;李虎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肿瘤化疗患者的饮食指导

    饮食指导可以减少化疗对患者胃肠道、肝、胆、胰、造血细胞的损害,增强细胞再生能力,减轻化疗副反应,提高免疫力,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李文兰;王艳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部队中心医院军人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为探讨军队医院军人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作者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西安市6所军队医院的506名军人护士进行了调查.旨在为管理者和护士自身正确认识和舒缓压力,促进与维护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宋菲菲;李素平;雷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胸骨后甲状腺未分化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结合文献对1例胸骨后甲状腺未分化癌进行分析.结果:胸骨后甲状腺未分化癌,术前确诊较难,手术可解除压迫症状,但难以完整切除,预后差.结论:胸骨后甲状腺未分化癌应及时行影像学检查,尽早手术切除,并辅以放射等综合治疗.

    作者:周文斌;李晓曦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肺部炎性假瘤19例临床分析

    肺部炎性假瘤为肺实质内的一种炎性增生性肿瘤病变,临床上极难与肺癌相鉴别,手术前很少能明确诊断.我们收集了我院1980年以来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9例肺炎性假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就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作进行探讨.

    作者:康洪林;姬宏斌;马力群;高广寿;詹小宁;庄庆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L-OHP)联合亚叶酸钙(CF)和氟尿嘧啶(5-Fu)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33例晚期胃癌患者,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30 mg/m2,第1天;亚叶酸钙200mg,第1~5天,氟尿嘧啶300mg/m2第1~5天;21或28天为1周期.进行3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完全有效(CR)2例,部分有效(PR)14例,稳定(SD)10例,进展(PD)7例,近期有效率(CR+PR)48.4%.结论:奥沙利铂联合CF/5-Fu方案疗效较高,毒副反应轻,耐受性好.

    作者:常柏玲;梁友来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降低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反应的研究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L-OHP)引起的神经毒性反应的预防方法及效果.方法:将50例用奥沙利铂方案治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25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未发生神经毒性反应12例(48%),对照组4例(1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降低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周颖;张寒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cyclin G1和p16蛋白在子宫平滑肌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cyclin G1和p16蛋白在子宫平滑肌肿瘤(USMT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良性子宫平滑肌瘤(UL),18例子宫平滑肌肉瘤(LMS)及22例交界性子宫平滑肌瘤(BLM):包括13例富于细胞型子宫平滑肌瘤(CL)、4例奇异型子宫平滑肌瘤(BL)及5例恶性潜能未定型子宫平滑肌瘤(UMP)的cyclin G1和p16蛋白的表达.结果:cyclin G1和p16蛋白在LMS组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UL组及BLM组(P<0.05);在UL组与BLM组,cyclin G1和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yclin G1和p16蛋白的异常表达与LM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细胞周期调控失衡可能是LMS的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张素丽;郑红兵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方法:160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组)和对照组(单用化疗组).分别治疗一疗程.结果:两组无CR病例,治疗组PR 34例,总有效率42.5%;对照组PR 29例,总有效率36.3%,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疼痛总的缓解率为85.0%,对照组为68.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尤其对轻、中度疼痛治疗组的效果更为明显.治疗组KPS评分提高51例,占63.8%,对照组KPS评分提高36例,占45%,差异有显著性(P<0.05).体重变化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毒副作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可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李春青;李泽宇;李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研究现状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是继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之后,第二代抗肿瘤免疫活性细胞.它具有高效、特异、副作用小等优点,它有望成为新一代抗肿瘤免疫细胞,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TIL的研究现状作进行综达.

    作者:陈雅慧;符兆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