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顺铂、得力生对胰腺癌细胞株生长和凋亡的作用

关健;杜立宏

关键词:胰腺癌, survivin, 得力生
摘要:目的:体外研究胰腺癌细胞株p1,p2,p3,p4,p7的Survivin、Bcl-2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顺铂、中药得力生对胰腺癌细胞株的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研究细胞毒性药物与中药对胰腺癌细胞的联合作用,以及相关蛋白表达对上述作用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检测上述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MTT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TUNEL原位检测细胞的凋亡.结果:5种细胞株中均有不同程度Survivin和p53蛋白的表达,均无Bcl-2的表达.Survivin在p1、p3表达强,在p2表达弱;p3主要表达在细胞浆,其余4种细胞均表达在细胞核及细胞浆;p53在p2和p4细胞中表达率高,为60%,但是在p2细胞中表达较弱.顺铂、中药得力生对胰腺癌细胞株的细胞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且有协同趋势;Survivin和p53的表达程度与顺铂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呈一定的反向关系;顺铂和中药得力生诱导下均检测到凋亡细胞.结论:Survivin和p53的表达可能调节胰腺癌细胞对顺铂的药物敏感性;中西医结合治疗胰腺癌可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在乳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报道乳癌根治术患者的舒适护理,评价其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04年1月~12月乳癌根治术毕进住术后监护室的患者160例,按手术日期的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整体护理和舒适护理.通过观察疗效,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效果比较,经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25).说明舒适护理组效果优于常规整体护理组.结论:舒适护理在乳癌根治术患者的应用,有效地帮助患者大可能的减轻痛苦、获得舒适,促进了患肢功能的康复,是一种科学的现代护理方法.

    作者:马海青;史淑岩;秦晓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联合表位肽诱导HLA-A2+人PBMC产生抗原特异性CTL及杀伤活性研究

    目的:探讨MAGE-3,MAGE-n抗原表位体外联合诱导的CTL,并研究其特异性杀伤活性.方法:候选抗原表位以固相多肽合成技术合成,并用HPLC进行纯化,质谱法(MS)鉴定,以流式细胞仪筛选HLA-A2+人外周血PBMC,T2细胞负载抗原肽反复刺激活化诱导抗原特异性CTL,LDH检测其杀伤活性.结果:联合表位肽体外刺激人PBMC,能够较强地诱导抗原特异性CTL并产生特异性杀伤.结论:MAGE-3与MAGE-n的HLA-A2限制性CTL表位肽的联合应用能够产生较强的体外抗肿瘤免疫反应.

    作者:张秀敏;隋延仿;司少艳;胡沛臻;黄杨;葛伟;李侠;马斌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乳腺原发性血管肉瘤的诊断和治疗(附2例报告)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血管肉瘤的诊断和治疗及其病理特点、预后.方法:对2例乳腺原发性血管肉瘤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乳腺原发性血管肉瘤临床表现不典型,主要依靠病变组织完整切除获得明确病理诊断.手术是治疗原发性乳腺血管肉瘤的主要方式,术后可以酌情辅以放化疗等治疗.结论:乳腺原发性血管肉瘤罕见,预后差,易复发转移.

    作者:赵佳;刘晓安;刘力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研究现状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是继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之后,第二代抗肿瘤免疫活性细胞.它具有高效、特异、副作用小等优点,它有望成为新一代抗肿瘤免疫细胞,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TIL的研究现状作进行综达.

    作者:陈雅慧;符兆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微波深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晚期消化道肿瘤的化疗有效率低,本研究旨在探讨热疗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51例消化道肿瘤均由病理、CT、B超证实为晚期或手术后复发、转移.其中热化疗组(A组)25例,化疗组(B组)26例,治疗方案:均给予全身化疗或腹腔化疗,所用化疗药物及方案为L-OHP+CF/5-FU或CDDP/CF/5-FU等,化疗2~3个周期.热化疗组使用微波热疗机由南京启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提供的体外无创微波聚焦肿瘤热疗系统MTC-3(D),化疗于热疗前2~3小时内进行或与热疗同时进行.结果:热化疗组有效率40%,单纯化疗组为30.8%(P>0.05);热化组临床受益率76.0%,而单纯化疗组46.2%(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步观察到热化疗联合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有良好耐受性和较好的近期疗效,并对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确切的疗效.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

    作者:张宇;张军;朱朝勇;王成;李富秀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热休克蛋白70与星形细胞瘤凋亡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与星形细胞瘤凋亡的相关性.探讨其对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化学法,末端标记法,原位杂交等技术对85例星形细胞瘤的HSP70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凋亡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HSP70表达在正常脑组织与星形细胞瘤组织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星形细胞瘤中HSP70表达的免疫组化与原杂交较结果相符.肿瘤不同分级中Ⅰ、Ⅱ级与Ⅲ、Ⅳ级之间凋亡指数(AI)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HSP70在星形细胞瘤的表达与凋亡指数(AI)呈负相关.HSP70的表达强度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

    作者:谢万福;刘守勋;刘勇;王茂德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雄激素受体基因第一外显子CAG重复序列长度多态性与肺癌的关系

    目的:探讨人雄激素受体(AR)基因第一外显子CAG串联短重复序列(STR)多态性与肺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共收集170例肺癌患者和248例参照个体的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巢式PCR扩增AR基因,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示DNA链片段长度,根据标本的泳动度推算CAG STR的n值;选取代表性标本直接测序,验证上述检测的准确性.结果:52例男性肺癌及94例男性参照标本的CAG STR n值范围分别为14~29和14~30,均数分别为19.96±2.69和21.06±3.39,二者差别显著(P<0.05);男性肺癌患者组中<55岁组和≥55岁组CAG STR n值分别为15~23和14~29,均数分别为18.85±2.28和20.63±2.71,二者差别显著(P<0.05).118例女性肺癌及154例参照标本上带的CAG STR n值范围分别为9~28和16~31,均数分别为21.80±3.10和23.26±2.93,二者差别显著(P<0.05);下带的n值范围分别为9~24和14~27,均数分别为19.8±2.51和20.74±2.91,二者差别显著(P<0.05);女性肺癌患者组中<55岁和≥55岁两组之间在CAG STR长度上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AR基因第一外显子CAG STR与肺癌的发生和/或发展有关,CAG STR较短的男性和女性个体患肺癌的危险性都增加;男性人群中,CAG STR较短可使肺癌的发生年龄提前.

    作者:刘贵秋;李刚;巩丽;张伟;冯英明;苏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逆行肺切除在肺癌继发肺脓肿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逆行肺切除在肺癌继发肺脓肿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肺癌继发肺脓肿患者术中采用逆行肺切除术,即先处理支气管后处理肺血管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恢复良好.结论:逆行肺切除在肺癌继发肺脓肿外科治疗中是可行的.

    作者:黄河清;章五一;庞倩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罗哌卡因高位硬膜外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0.375%罗哌卡因与0.375%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行乳腺癌根治术的阻滞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分别为0.375%罗哌卡因组(R组)和0.375%布比卡因组(B组).观察两组用药后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阻滞范围、镇痛效果以及MAP、HR和SpO2的变化.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均满意,R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B组(P<0.05),阻滞持续时间及阻滞范围两组无显著差异.R组MAP只在给药后20 min比基础值有显著降低(P<0.05),其他时段无显著变化(P>0.05),HR在给药后所有时段比基础值显著减少(P<0.05).B组MAP、HR在给药后所有时段比基础值有极显著降低(P<0.01).B组相比R组MAP和HR在给药后所有时段有显著降低(P<0.05).SpO2两组都变化不大.结论:0.375%罗哌卡因用于上胸段硬膜外阻滞施行乳腺癌根治术可达到满意麻醉效果,对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比0.375%布比卡因轻,更适用于高位硬膜外阻滞.

    作者:罗遥;景桂霞;谭敬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对结肠癌组织学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总结结肠癌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的经验,观察其组织学疗效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6例术前经肠系膜动脉灌注化疗的结肠癌患者及47例未经术前灌注化疗的结肠癌患者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经术前灌注化疗的结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学疗效0级2例,Ⅰ级24例,Ⅱ级28例,Ⅲ级2例,总有效率96.4%.经术后5年随访,术前灌注化疗的结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未经术前灌注化疗的结肠癌患者(P<0.01).结论: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可显著提高结肠癌组织学疗效,改善预后效果,提高生存率.

    作者:邢安堂;任宏;吴放;王荣;陶勇博;刘刚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转移的关系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国家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目前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癌基因的激活和抗癌基因的失活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主要的作用.检测癌基因的蛋白产物的表达情况,对阐明肿瘤的发生发展规律、评价预后、制定治疗方案,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C-erbB-2基因是表皮生长因子家族的成员,在乳腺癌中的扩增或过度表达率约为20~40%[1],对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预测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有潜在价值.但有关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在乳腺癌扩散和转移中的作用问题一直是肿瘤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同时也还存在许多争论,现就近年来该领域的一些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马代远;王仁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腹水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康莱特治疗晚期肿瘤伴恶性胸、腹水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方法:所有病例均为经病理学检查或胸腹水细胞学检查确诊的肿瘤患者伴恶性胸、腹水,抽水后注入康莱特注射液100ml,一周后重复.结果:治疗后客观疗效有效率63%,KPS评分有不同程度提高,毒副反应轻微.结论:康莱特是治疗恶性胸、腹水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

    作者:刘赞;尤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cyclin G1和p16蛋白在子宫平滑肌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cyclin G1和p16蛋白在子宫平滑肌肿瘤(USMT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良性子宫平滑肌瘤(UL),18例子宫平滑肌肉瘤(LMS)及22例交界性子宫平滑肌瘤(BLM):包括13例富于细胞型子宫平滑肌瘤(CL)、4例奇异型子宫平滑肌瘤(BL)及5例恶性潜能未定型子宫平滑肌瘤(UMP)的cyclin G1和p16蛋白的表达.结果:cyclin G1和p16蛋白在LMS组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UL组及BLM组(P<0.05);在UL组与BLM组,cyclin G1和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yclin G1和p16蛋白的异常表达与LM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细胞周期调控失衡可能是LMS的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张素丽;郑红兵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肾移植患者手术中生化变化的临床观察

    对连续硬膜外麻醉下60例肾移植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血糖、肾功和电解质的变化进行监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来炳祺;盖毅文;罗遥;杨远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胃癌术后残胃无力(附17例分析)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残胃无力的诊治及预防.方法:对1998年~2004年间284例胃癌术后出现的17(6%)例残胃无力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残胃无力发生于术后6~15天,症状持续10~21天.经消化道造影确诊,用非手术方法治疗后症状全部消失.结论:消化道造影是可靠的诊断方法,非手术方法治疗效果肯定.

    作者:李会齐;沈兰皖;李有怀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早孕妇女胎盘绒毛10例、葡萄胎20例、侵蚀性葡萄胎32例及绒毛膜癌16例组织中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MMP-2主要表达于合体滋养细胞、绒毛外滋养细胞.正常早孕绒毛组织、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组织中,MMP-2均有阳性表达,早孕绒毛与早孕期葡萄胎间有显著差异(P<0.05),与葡萄胎病理分型、胎次无相关性,早孕期葡萄胎MMP-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晚孕期葡萄胎(P<0.05).正常绒毛组MMP-2阳性表达率与葡萄胎组、侵蚀性葡萄胎组和绒毛膜癌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有逐渐上升趋势,但其余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MMP-2表达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临床分期无相关性.侵蚀性葡萄胎组中未化疗者MMP-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化疗者(P<0.05);绒毛膜癌组中未化疗组MMP-2阳性表达率高于化疗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MP-2与滋养细胞的浸润活性呈正相关,与孕周呈负相关,可能与正常滋养细胞浸润行为的时空阶段性和限制性有关.随着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恶性程度升高MMP-2逐渐呈强表达,化疗后其阳性表达明显下降,提示MMP-2可能作为临床早期诊断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判断治疗疗效及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王利娟;宗璐;杨筱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KLT)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2002年4月至2004年10月采用KLT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62例(治疗组)与同期单纯采用化疗的51例(对照组)进行相关比较.结果:KLT联合化疗组对于咳嗽、气短、乏力等症状的缓解率明显优于单纯化疗组(P<0.01);KPS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43.5%,对照组为37.3%,两者差异无显著,但中位化疗周期数二者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能缓解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存质量,与化疗合用能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

    作者:路常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肝细胞腺瘤的克隆性及其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报道1例发生于33岁女性患者的肝细胞腺瘤,并探讨其病因、鉴别诊断及其克隆性.方法:对本例标本进行了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及克隆性检测,并分析了国内外报道病例的发病因素及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病变细胞排列成条索状,由两层细胞构成,由窦状隙相分隔.瘤细胞大小和形态与周围肝细胞相似,未见核分裂;瘤组织内无汇管区,中央静脉及胆小管结构;瘤组织呈细胞角蛋白(CK)18阳性,CK19和波形蛋白阴性.克隆性检测证明该肿瘤是单克隆性.与国外报道的病例(n=130)不同,国人发生的肝细胞腺瘤(n=127)呈男性优势,男女之比为1.76:1,且很少(3.9%)与口服避孕药有关.结论:报道了1例肝细胞腺瘤,并显示了其单克隆性;国人肝细胞腺瘤的发病因素和性别分布可能不同于国外患者;诊断中需要与局灶性结节状增生,高分化肝细胞癌以及其它病变鉴别,克隆性分析可能对区别肝细胞腺瘤和局灶性结节状增生有用.

    作者:巩丽;苏勤;张伟;李爱宁;朱少君;冯英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探讨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微转移.方法:外周血经Ficoll梯度离心分离单核细胞后,用粘蛋白1(Mucin1,MUC1)单克隆抗体染色,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检测了96例肺癌患者外周血,发现29例患者外周血中有微转移.32例肺良性病变患者有1例患者外周血中有微转移.肺癌患者阳性率与患者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和细胞组织学类型密切相关(P<0.05).结论: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微转移,有助于判断肺癌转移倾向和预后.

    作者:牛中喜;郭金成;汪良骏;朱金如;李树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国产吉西他滨(泽菲)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有明确病理和/或细胞学诊断的晚期NSCLC病例30例,泽菲1.0g/m2,静脉滴注,d1、d8,顺铂80mg/m2,静脉滴注,d1,以21天为1周期,连用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全组30例均可评价,CR 0,PR 13例,NC 9例,PD 7例.有效率为43.33%(13/30),主要毒副反应为胃肠反应和血液毒性,Ⅲ~Ⅳ级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分别为21.74%和16.67%.结论:泽菲联合顺铂治疗NSCLC有较好疗效,毒性较小可以耐受.

    作者:黄健恒;李毅刚;赖淑贞;刘丹婵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