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常东
肝癌是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根据1997年的报道,27个省(市、自治区)1990~1992年抽样地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分析,肝癌死亡率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2位(第1位为胃癌)[1].由于起病隐匿,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应用导管行肝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简称介入治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已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法[2].然而治疗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直接影响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和术后恢复的情况.本文总结了我科自2000年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以来对300例肝癌介入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小玥;付玉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L-OHP)引起的神经毒性反应的预防方法及效果.方法:将50例用奥沙利铂方案治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25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未发生神经毒性反应12例(48%),对照组4例(1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降低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周颖;张寒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过继免疫疗法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辅助治疗方法.它是指体内回输免疫活性细胞,从而达到杀伤恶性肿瘤细胞的目的.与其他抗肿瘤药物相比,它可以在没有损伤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下,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并且调节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用于过继免疫疗法的免疫活性细胞必须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和增殖力,目前常用的有抗CD3单克隆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anti-CDlmonodonal antibody activated killler cells,CD3AK)、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ymphokine-activated killer cells, LAg)及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aKl)[1~3].其中研究多重要的就是CD3AK细胞.本文拟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叶子;师建国;张希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我们自2001年11月至2004年7月采用三维适形治疗胰腺癌2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全组28例中,男性24例,女性4例,年龄50岁~78岁,平均64.5岁.11例经剖腹探查病理检查确诊,17例经CT、MRI、ERCP检查临床诊断.病变位于胰头19例,体尾部9例.按UICC标准,Ⅲ期21例,Ⅳ7例.肝转移5例,腹腔淋巴结转移7例.2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黄疸、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KPS评分≥60分,肝肾功能、血常规基本正常.
作者:叶宏勋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肺部炎性假瘤为肺实质内的一种炎性增生性肿瘤病变,临床上极难与肺癌相鉴别,手术前很少能明确诊断.我们收集了我院1980年以来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9例肺炎性假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就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作进行探讨.
作者:康洪林;姬宏斌;马力群;高广寿;詹小宁;庄庆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血管肉瘤的诊断和治疗及其病理特点、预后.方法:对2例乳腺原发性血管肉瘤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乳腺原发性血管肉瘤临床表现不典型,主要依靠病变组织完整切除获得明确病理诊断.手术是治疗原发性乳腺血管肉瘤的主要方式,术后可以酌情辅以放化疗等治疗.结论:乳腺原发性血管肉瘤罕见,预后差,易复发转移.
作者:赵佳;刘晓安;刘力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微转移.方法:外周血经Ficoll梯度离心分离单核细胞后,用粘蛋白1(Mucin1,MUC1)单克隆抗体染色,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检测了96例肺癌患者外周血,发现29例患者外周血中有微转移.32例肺良性病变患者有1例患者外周血中有微转移.肺癌患者阳性率与患者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和细胞组织学类型密切相关(P<0.05).结论: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微转移,有助于判断肺癌转移倾向和预后.
作者:牛中喜;郭金成;汪良骏;朱金如;李树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建立小鼠非清髓异基因骨髓干细胞移植模型,探讨不同的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onor lymphocytes infusion DLI)对移植效果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受者鼠为Balb/c小鼠,供者鼠为C57b1/6小鼠,依据不同DLI将受者鼠随机分为A、B、C、D和E 5组,每组5只.5组均给予预处理,A组预处理后于移植d1给予供者小鼠全脾细胞1.0×107个;B组分别于移植后d1、7、14给予供者小鼠全脾细胞0.3×107个;C组于移植后d1、7给予去除CD8+细胞供者鼠脾细胞0.5×107个;D组于移植后d1、7给予供者鼠全脾细胞0.5×107个,E组为对照组,只作预处理,不作干细胞移植及DLI处理.观察各组嵌合状态、造血恢复情况、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GVHD).结果:未移植组嵌合率为22.33%,为非特异性粘着,移植组小鼠嵌合率均在80%以上,与未移植组相比差别显著;除C组一只小鼠死亡外其余均存活,并于移植后20天自行恢复造血功能,但C组白细胞计数小于2.0×109/L持续到d16,恢复明显比其余组慢,GVHD评分A、B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173),C、D组间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33).结论:建立非清髓小鼠异基因骨髓干细胞移植模型条件适宜,且去除CD8+细胞的DLI移植后GVHD比未去除组要严重,移植效果相对较差.
作者:方烨;刘文超;薛妍;张红梅;黄颖;斯晓明;程捷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方法:160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组)和对照组(单用化疗组).分别治疗一疗程.结果:两组无CR病例,治疗组PR 34例,总有效率42.5%;对照组PR 29例,总有效率36.3%,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疼痛总的缓解率为85.0%,对照组为68.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尤其对轻、中度疼痛治疗组的效果更为明显.治疗组KPS评分提高51例,占63.8%,对照组KPS评分提高36例,占45%,差异有显著性(P<0.05).体重变化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毒副作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可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李春青;李泽宇;李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自制含顺铂磷酸钙骨水泥(CPC)植入体在实验动物体内的药物缓释性能.方法:将顺铂与CPC固相按1:19的比例混合后制成含顺铂磷酸钙骨水泥植入体,对照为不含顺铂的磷酸钙骨水泥植入体;以家兔为实验对象,实验组兔股骨远侧干骺端放置含顺铂植入体,对照组相同部位放置不含顺铂植入体并由耳缘静脉注射0.1%顺铂溶液,术后于不同时间点取血液及局部骨组织标本,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检测顺铂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兔血清中顺铂浓度低,局部骨组织中顺铂含量高,药物并不出现明显释放波峰,缓释体在兔体内释放顺铂时间长达16周以上,第16周时局部骨组织中顺铂含量仍有13.58μg/g,磷酸钙骨水泥植入体在局部骨组织中不出现明显溶解吸收现象.结论:自制含顺铂磷酸钙骨水泥载体对顺铂有缓慢而持久的体内释放作用,可望成为临床治疗骨肿瘤的一种新方法.
作者:黄波;范清宇;潘朝晖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饮食指导可以减少化疗对患者胃肠道、肝、胆、胰、造血细胞的损害,增强细胞再生能力,减轻化疗副反应,提高免疫力,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李文兰;王艳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肾移植手术在硬膜外麻醉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选择86例肾移植患者,分别在硬膜外麻醉前后及手术后采血,利用国产SA-B型多功能电脑血液流变学检测仪对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进行监测.结果:肾移植前后血浆粘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硬膜外麻醉可明显改变血液粘度,有利于肾脏微循环的灌注,对指导治疗排斥反应有重要意义.
作者:盖毅文;来炳祺;罗遥;刘学宁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放射性脑损伤4例,探讨其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防治.结果:1例脑干损伤经多方治疗不可逆转,在出现神经症状6个月后全身衰竭死亡.无瘤生存3例,生存时间48~60个月,生活自理.结论:放射性脑损伤是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长期生存者常见的并发症,治疗效果不理想,疗效难以评定,主要在于预防,预防的关键在于合理的设野.
作者:秦继勇;李康明;鞠云鹤;李娅;李文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得力生注射液联合射频方案及单纯射频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晚期肝癌患者根据分期状况相同或相近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病人均采用射频方法消融肝脏肿瘤,A组病人射频治疗后静脉输入得力生注射液4支/日,共用2周.结果:A组总缓解率为53.4%,B组总缓解率为41.7%;A组中位生存期为8.6个月,B组中位生存期为6.3个月,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但A组病人的临床受益率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副作用.A组病人的原位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得力生注射液联合射频治疗肝癌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并且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肿瘤复发.
作者:赵晓东;刘光茂;吕英谦;赵莉;李虎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评价盐酸拓扑替康治疗一线顺铂耐药复发卵巢癌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一线含顺铂方案化疗耐药复发卵巢癌患者采用盐酸拓扑替康1.25mg/m2静滴(1~5)d,每21 d重复.治疗每2周期后评价疗效,CR或PR病例继续化疗直至疾病进展或毒性不能耐受.结果:共入组患者52例,可评价临床疗效49例,可评价血清CA12-5疗效48例,可评价毒性52例.临床和CA12-5总有效率分别为22.5%和29.2%,中位缓解期为6月,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0月和16月.主要毒副作用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白细胞减少,两者Ⅲ/Ⅳ度毒性分别为44.2%和53.8%.非血液学毒性轻微.结论:盐酸拓扑替康单药治疗一线含顺铂方案化疗耐药复发卵巢癌疗效肯定,耐受性良好.
作者:杨谨;赵西侠;曾令霞;李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软腭癌切除术后软腭缺损一期修复的方法.方法:本组28例软腭癌切除术后软腭部分或全部缺损,用不同皮瓣一期修复.结果:24例皮瓣成活,2例完全坏死,2例皮瓣远端部分裂开.25例获得较好的外形及功能恢复.结论:根据缺损部位及范围大小采用不同的皮瓣对软腭癌术后缺损行一期修复,获得较好效果.颏下皮瓣具有距离近,供瓣区隐蔽,厚薄适中,血供可靠及操作方便等优点,术后形态恢复较满意,是修复软腭缺损的理想选择.处理好皮瓣鼻腔侧创面是修复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赞;赵素萍;周晓;陈杰;喻建军;黄文孝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康莱特治疗晚期肿瘤伴恶性胸、腹水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方法:所有病例均为经病理学检查或胸腹水细胞学检查确诊的肿瘤患者伴恶性胸、腹水,抽水后注入康莱特注射液100ml,一周后重复.结果:治疗后客观疗效有效率63%,KPS评分有不同程度提高,毒副反应轻微.结论:康莱特是治疗恶性胸、腹水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
作者:刘赞;尤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cyclin G1和p16蛋白在子宫平滑肌肿瘤(USMT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良性子宫平滑肌瘤(UL),18例子宫平滑肌肉瘤(LMS)及22例交界性子宫平滑肌瘤(BLM):包括13例富于细胞型子宫平滑肌瘤(CL)、4例奇异型子宫平滑肌瘤(BL)及5例恶性潜能未定型子宫平滑肌瘤(UMP)的cyclin G1和p16蛋白的表达.结果:cyclin G1和p16蛋白在LMS组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UL组及BLM组(P<0.05);在UL组与BLM组,cyclin G1和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yclin G1和p16蛋白的异常表达与LM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细胞周期调控失衡可能是LMS的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张素丽;郑红兵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及评估微小听神经瘤(2cm以下)各种治疗方式及其治疗效果.方法:直径2cm以下听神经瘤22例.均经MRI扫描诊断,分别采用中颅凹入路、乙状窦后入路、γ-刀放射治疗,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听力及面神经功能测定.结果:完全生长在内听道的听神经瘤,经中颅凹入路手术治疗后,听力保存率83%,面神经功能完好率66%;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后,听力保存率75%,面神经功能完好率100%;经γ-刀治疗后,听力保存率33%,面神经功能完好率为零.听神经瘤直径1cm以下患者,经中颅凹入路手术治疗后,听力保存率83%,面神经功能完好率50%;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后,听力保存率50%.面神经功能完好率50%;经γ-刀治疗后,听力保存率为零,面神经功能完好率也为零.结论:对于完全生长在听道的听神经瘤,佳的治疗方式是经过中颅凹入路切除肿瘤;直径小于1cm的听神经瘤,经中颅凹入路和乙状窦后入路切除肿瘤均可,但中颅凹入路术野开阔,利于手术操作;直径1cm~2cm之间的肿瘤,应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切除肿瘤,这种入路对面神经的损伤较小.
作者:贾栋;高国栋;李永林;赵振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在分子水平探讨芦荟凝胶抑制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发生的机理.方法:首先建立SD大鼠裸露背部10%Ⅱ度放射性皮炎模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为自然愈合组,实验组为芦荟外涂组,实验组每日进行鲜芦荟凝胶对辐射伤口区的外涂,每日两次.辐射伤后2、6、10、18、24、34d各活杀大鼠10只,每组各5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并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分别记录伤口局部ICAM-1、EGF和bFGF的表达量.结果:实验组ICAM-1的表达总体均数低于对照组的表达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实验组EGF和bFGF的表达总体均数高于对照组的表达,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芦荟凝胶对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有抑制作用,机理与ICAM-1分泌的抑制及EGF,bFGF分泌的促进相关.
作者:卢金利;刘小平;杨芳;李明众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