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彩辉;钱耀荣;姚晚侠
目的:探索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VEGF-C与乳腺癌淋巴转移的关系,为研究干预乳腺癌淋巴转移的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45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CXCR4mRNA的表达及VEGF-C mRNA的表达,探索其与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Boyden趋化小室法检测CX-CR4不同表达状态乳腺癌细胞的趋化活性和趋化抑制性.结果:45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CXCR4 mRNA和VEGF-C mRNA的表达.37例CXCR4 mRNA呈高表达,表达率为82.22%,73.33%的VEGF-C mRNA高表达(33/45);VEGF-C mRNA高表达组的CXCR4 mRNA的高表达率大(P<0.05);CX-CR4 mRNA的表达与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CXCR4的配体SDF-1对乳腺癌细胞的平均趋化率为75%,经抗CXCR4单克隆抗体处理后癌细胞的平均趋化率下降至34%,CXCR4被特异性抗体封闭前后的癌细胞趋化活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乳腺癌CXCR4的表达和VEGF-C的表达与肿瘤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CXCR4的功能状态影响乳腺癌细胞的迁移活性.由此提示,通过干预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VEGF-C的活性可能成为阻断乳腺癌淋巴转移的新靶点.
作者:黄俊辉;李洋;刘亮;杨怀才;海健;郭旭辉;胡铁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ADAR1 mRNA在肝细胞肝癌(HCC)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诊断为HCC 41例患者的肝癌及癌旁组织RNA编辑酶ADAR1 mRNA的表达.结果:所有肝癌组织RNA编辑酶ADAR1均有表达,相对表达量为3.340±0.863;所有癌旁组织有RNA编辑酶ADAR1表达,相对表达量为0.801±0.209;对照的26例正常肝组织及其他肝脏疾病标本RNA编辑酶ADAR1的相对表达量为0.880±0.226.将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ADAR 1mRNA表达量进行成组t检验,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t=18.30,P<0.001);肝癌组织和对照肝组织的ADAR 1mRNA表达量进行成组t检验,两者间亦存在显著性差异(t=17.65,P<0.001);将癌旁组织和对照肝组织检测到的ADAR1mRNA的表达量进行成组t检验,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P>0.10).将从同一患者取材的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ADAR 1mRNA表达量进行配对t检验,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t=18.53,P<0.001).结论:ADAR1 mRNA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增高,可能在肝癌的发生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张洪涛;窦科峰;冯全新;李宝定;李军;孔亚林;张福琴;赵青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是涉及到多种因素多个步骤的病理过程,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是细胞癌变的分子基础.本文就食管癌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庞作良;于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全身化疗结合支气管腔内放疗治疗不能手术的中晚期中央型肺癌的安全性、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和适应证.方法:选用铂类为主的全身化疗方案同时经纤维支气管镜置入施源管、模拟定位机定位后用192铱后装治疗机行腔内局部放疗3~5次(1次/周),单次剂量5 Gy~7 Gy,参考点在0.5cm~1.0cm.化疗每3~4周一周期,3~4个周期为一疗程,一个疗程后评估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结果:腔内放疗组52例全部有效,完全缓解46例(88.46%)、部分缓解6例(11.54%);阻塞症状和咳嗽在首次腔内放疗后能明显缓解.体外放疗组64例中,有效者59例(92.2%),完全缓解45例(70.3%)、部分缓解14例(21.87%),无变化者5例;32例阻塞症状和咳嗽在体外放疗后2周左右开始减轻,两者近期客观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毒副作用:白细胞减少:腔内放疗组1级、2级、3级白细胞降低为21/52、19/52、3/52;体外放疗组分别为6/64、26/64和32/64;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放射性肺炎:腔内放疗组无放射性肺炎发生,体外放疗组64例中有63例发生(98.4%);放射性食道炎:腔内治疗组52例有2例发生;体外治疗组全部出现了放射性食道炎,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全身化疗结合腔内放疗治疗中晚期中央型肺癌安全,近期疗效明显,减少体外放疗所导致的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道炎的发生和减低白细胞的下降程度,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吴立平;马瑞忠;甄永强;孙开宇;滕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同工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探讨癌细胞信息传递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了31例乳腺癌组织与12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PKC-βI mRNA表达;应用Western blit检测以上组织中PKC-βI蛋白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KC-βImRNA与蛋白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0.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存在PKC-βI同工酶过度表达,它可能介导乳腺癌细胞分化的信号转导过程.
作者:李建萍;张小清;齐义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皮肤放射性出现Ⅲ度皮肤损伤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8例接受钴-60γ射线照射Ⅲ度损伤的乳腺癌患者采用庆大霉素加维生素B12联合换药疗法.结果:68例患者损伤部位全部于4~6天愈合,治愈率100%.结论:庆大霉素加维生素B12联合法换药经济、见效快,保证了患者全程放疗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谷小燕;廖建鄂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内支架联合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疗效.方法:自1999年2月至2004年2月我院收治61例恶性胆管梗阻的患者,综合组34例行内支架联合适形放疗,并与同期单纯内支架置入27例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综合组与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353±20)天和(176±12)天(P<0.01),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50±29)天和(170±17)天(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内支架联合适形放疗是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有效方法.
作者:沈太春;王玲;曲磊;李修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报道1例丘脑生殖细胞肿瘤,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丘脑生殖细胞肿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丘脑生殖细胞肿瘤临床症状因肿瘤生长及浸润范围不同而异,可表现为各种相应的脑功能障碍;镜下肿瘤成分复杂多样,有精原细胞瘤和卵黄囊瘤的结构.免疫组化瘤细胞CK、EMA、PLAP、AFP和CEA阳性,而GFAP、NSE和LCA阴性.结论:丘脑生殖细胞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其治疗及预后依其肿瘤成分而定,放射治疗多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旭苗;李艳红;张伟;巩丽;尚凤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通过对3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应用北京萌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奥施康定片(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进行镇痛效果的观察,并应用盐酸二氢埃托啡、痛力克、舒尔芬及强痛定30例作了同期及自身对比观察.所有患者均采用单盲随机分组或白身对比,结果表明:奥施康定对中、重度癌症疼痛有良好的疗效,有效率在75%~100%之间,该药副作用多表为头晕、便秘,但症状轻微,容易耐受,各项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改变.优于目前应用的所有镇痛药.同时还能改善睡眠,减轻焦虑,从糙体上改善患者心理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起效较快,镇痛作用平稳的强效止痛药.
作者:李春燕;孙呈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老年肺癌的临床特征、诊治特点和生存状态.方法:对210例60岁以上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老年肺癌以男性居多,吸烟比例高;咳嗽、咳痰、咯血、低热、气短等为首发症状,15.3%合并慢性肺疾病;误诊率23.3%,以呼吸道感染、肺结核为主;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为主要确诊手段,鳞癌居多,腺癌、小细胞癌次之;Ⅲa~Ⅳ期肺癌占65.2%;化疗、生物免疫制剂及中药治疗为主,手术仅占11.9%.结论:老年肺癌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确诊时大多为晚期,所以对于有大量吸烟史、合并慢性肺疾病者等肺癌高危人群应定期查体、宣教,警惕久治不愈的呼吸道症状的变化.早期诊断,采取有效积极的治疗措施,可提高老年肺癌患者的生存期,改善生存状态.
作者:任小平;王宏涛;刘延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肺孤立性结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1月至2005年10月手术治疗的36例肺孤立性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病理证实36例中恶性病变14例,良性病变22例,手术前后良恶性诊断不符合率仅27.8%.结论:肺孤立性结节是一组病因复杂的疾病,对诊断不明的肺孤立性结节,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胸腔镜辅助下手术可获得准确、有效的诊断和治疗的微创外科手段.
作者:向敏峰;王奇;陈卫民;韦武利;何兆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Pin1是高度保守的、特异的磷酸化异构酶,它作用于蛋白质序列中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脯氨酰键,使底物异构化,由顺式变为反式,调节底物功能.Pin1在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β-catenin是一种致癌基因转录激活因子,β-catenin的异常蓄积使其下游的靶基因表达上调,促进细胞的恶性转化和肿瘤的产生.
作者:曹薇;乔菊久;张道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Survivin(生存素)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抗凋亡因子,属凋亡蛋白抑制因子(inhibitor apoptosis protein,IAP)家族,具有抑制细胞凋亡作用并在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Survivin广泛表达于人类恶性肿瘤组织,其表达与肿瘤预后不良及肿瘤化疗耐药密切相关.其在多种血液肿瘤中均有表达.本文就survivin的分子结构、组织分布、作用机理、在血液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中的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杨敏;毕富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构建survivin基因启动子调控的人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uman simplex virus-thymidine kinase,HSV-tk)真核表达载体,检测其在人喉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PCR克隆survivin基因启动子与tk基因,双酶切后分别插入pCI-neo真核表达载体中,酶切鉴定后用脂质体法转染喉癌细胞(Hep-2)和正常细胞(7702),RT-PCR法比较两种细胞tk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survivin启动子调控的tk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I-neo/survivin-tk;并通过RT-PCR检测出survivin启动子调控的表达载体在喉癌细胞中有表达,而在正常细胞中无明显表达.结论:survivin启动子具有肿瘤特异性,有可能解决喉癌基因治疗中的特异性杀伤问题.
作者:卞卡;张惠中;高萍;王燕;成诗银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在体外通过细胞培养,初步研究5-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对人结肠癌细胞FasLmRNA表达及其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为合理应用化疗药物,全面评价其对机体的影响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5-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作用前后人结肠癌SW480细胞FasLmRNA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作用前后SW480细胞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RT-PCR法检测结果显示,5-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处理后较处理前SW480细胞FasL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FasLmRNA表达水平随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作用浓度增加显著上调,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不同浓度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随5-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作用浓度升高,SW480细胞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不同浓度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在一定时间内均可上调人结肠癌SW480细胞FasLmRNA的表达,而且这种上调作用具有功能性,能协助肿瘤细胞反向攻击淋巴细胞.
作者:吴志刚;马庆久;何显力;贺湘;包国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通过对28例发生PICC导管堵塞的病人进行溶栓处理或给予导管原地置换,为病人的治疗重建静脉输液通道.
作者:张亚婷;曹兰芳;赵淑娟;李维;丁洁;李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平白汤加减配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用平白汤口服,配合化疗治疗;对照组22例,单用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CR 21例,PR 10例,完全缓解率60.00%,有效率88.57%;对照组CR 8例,PR 3例,安全缓解率36.36%,有效率50.00%.治疗组完全缓解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平白汤加减配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疗效明显高于单用化疗治疗.
作者:张永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盖诺[1]又称去甲长春花硷或长春瑞滨,是作用于细胞周期M期的植物类抗肿瘤药,其细胞毒作用明显,发疱性能强,所致的局部皮肤组织反应严重[2],常引起静脉炎.各种资料提示溅入眼睛时可引起角膜溃疡,但未见到相关报道.本例患者在配药时将少量药液喷溅导致右侧角膜损伤,经治疗和护理后痊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丽红;张亚婷;曹兰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讨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佳切口选择.方法:对134例乳腺癌患者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随机选择横切口和纵切口,将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总结分析.结果:横切口与纵切口比较愈合无显著差异,但横切口可以明显缩短有并发症患者的住院时间.结论:乳腺癌手术切口应尽量选择横切口.
作者:李树根;胡进晖;陈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白藜芦醇广泛分布于各种植物及食物中,具有重要的防治肿瘤及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深入研究白藜芦醇的活性,尤其是抗肿瘤活性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青;韩苏夏;马瑾璐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