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婷;曹兰芳;赵淑娟;李维;丁洁;李娜
目的:研究Axin基因对神经胶质瘤细胞C6生物学特性及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并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对细胞克隆形成能力进行了检测.应用末端TdT酶标记技术(TUNEL)观察细胞凋亡及比率.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Ki67、CyclinD1、p53的表达.结果:转染Axin基因使细胞周期在G1期阻滞;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增高;Ki67及CyclinD1低表达,p53高表达.结论:转染Axin基因后胶质瘤细胞出现了一定的增殖抑制现象,诱导细胞凋亡,Axin基因可能通过上调p53基因表达和下调Cy-clinD1表达而抑制胶质瘤细胞的生长.
作者:张丽英;李青;陈广生;叶菁;张丰;李繁烦;林圣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平白汤加减配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用平白汤口服,配合化疗治疗;对照组22例,单用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CR 21例,PR 10例,完全缓解率60.00%,有效率88.57%;对照组CR 8例,PR 3例,安全缓解率36.36%,有效率50.00%.治疗组完全缓解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平白汤加减配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疗效明显高于单用化疗治疗.
作者:张永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Survivin(生存素)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抗凋亡因子,属凋亡蛋白抑制因子(inhibitor apoptosis protein,IAP)家族,具有抑制细胞凋亡作用并在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Survivin广泛表达于人类恶性肿瘤组织,其表达与肿瘤预后不良及肿瘤化疗耐药密切相关.其在多种血液肿瘤中均有表达.本文就survivin的分子结构、组织分布、作用机理、在血液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中的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杨敏;毕富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白藜芦醇广泛分布于各种植物及食物中,具有重要的防治肿瘤及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深入研究白藜芦醇的活性,尤其是抗肿瘤活性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青;韩苏夏;马瑾璐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对30例恶性实体瘤应用HI-FUNIT-9000型超声聚焦肿瘤消融机分次逐层完全覆盖靶区组织进行治疗.结果:治疗过程中出现胸闷、气喘1例,术后出现皮肤灼伤4例,血尿加重1例,发热1例.结论:通过对30例患者的观察,应做好心理、饮食及治疗前、中、后的护理,密切配合医生完成治疗.
作者:范晓燕;王琳;邵志坚;范丽丽;王莉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低于常规剂量的2种分割方式治疗骨转移性疼痛的疗效.方法:71例恶性肿瘤晚期骨转移患者,总计93处骨转移灶,根据疼痛程度及行动受限程度,采取2种均低于常规剂量的分割方式进行放射治疗,分别为Dm30Gy/10f/2W,Dm30Gy/6f/2W.观察疼痛缓解情况.结果:2种分割方式止痛有效率分别为88%、95%.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与国内多数文献报告的结果接近.结论:低于常规剂量的分割方式对转移性骨痛疗效与常规剂量的分割方式的疗效相当,且简便易行.
作者:杨永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同工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探讨癌细胞信息传递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了31例乳腺癌组织与12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PKC-βI mRNA表达;应用Western blit检测以上组织中PKC-βI蛋白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KC-βImRNA与蛋白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0.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存在PKC-βI同工酶过度表达,它可能介导乳腺癌细胞分化的信号转导过程.
作者:李建萍;张小清;齐义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肺癌病人胸腔积液中MAGE-3基因的表达情况,为胸腔积液良恶性的鉴别提供新的诊断线索,进一步为恶性胸腔积液的基因治疗和肿瘤免疫治疗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选取20例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病人为研究对象,无菌条件下抽取胸水20ml,立即离心取沉淀物,用TRIZOL裂解液抽提RNA,通过RT-PCR方法检测MAGE-3基因的表达情况,以结核性胸水和心衰病人胸水为对照,β-actin为内参照,同步检测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20例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病人胸水中检测到MAGE-3基因表达的有14例,阳性率70%,结核性胸水和心衰病人胸水中未检测到MAGE-3基因的表达.结论:肺癌病人胸水中MAGE-3基因表达阳性率高,可作为进一步鉴别胸水良恶性的检测指标,为恶性胸腔积液、肿瘤的基因和免疫治疗的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作者:杨明夏;韦国桢;俞小卫;殷小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氟尿嘧啶是时间依赖性抗代谢药的典型,持续静脉点滴有效浓度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常规输注法.草酸铂+四氢叶酸钙+氟尿嘧啶持续静脉点滴是治疗消化道肿瘤比较有效的方案之一,化疗泵的应用[1],大大提高了临床效果.但如何避免静脉炎的发生,是我们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自2004年3月~2005年5月我们对35例,89次由化疗泵持续氟尿嘧啶滴入,仅一例发生静脉炎,现报告如下:
作者:兰桂平;冯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前瞻性研究,与单纯化疗组比较、观察化疗与得力生联合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广泛期SCLC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和得力生加化疗组(联合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观察各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远期生存等指标.结果:联合治疗组肿瘤缓解率为66.7%,单纯化疗组为43.2%;生活质量改善的患者联合治疗组高于单纯化疗组;联合治疗组中的化疗毒副反应明显轻于单纯化疗组;单纯化疗组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联合治疗组为18个月,两组两年生存率分别为5.41%和7.69%,联合治疗组略高于单纯化疗组.结论:得力生注射液联合化疗能够减轻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化疗副作用,改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化疗疗程的顺利完成.
作者:刘义冰;周志国;张萍;王功良;杨瑞合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全身化疗结合支气管腔内放疗治疗不能手术的中晚期中央型肺癌的安全性、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和适应证.方法:选用铂类为主的全身化疗方案同时经纤维支气管镜置入施源管、模拟定位机定位后用192铱后装治疗机行腔内局部放疗3~5次(1次/周),单次剂量5 Gy~7 Gy,参考点在0.5cm~1.0cm.化疗每3~4周一周期,3~4个周期为一疗程,一个疗程后评估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结果:腔内放疗组52例全部有效,完全缓解46例(88.46%)、部分缓解6例(11.54%);阻塞症状和咳嗽在首次腔内放疗后能明显缓解.体外放疗组64例中,有效者59例(92.2%),完全缓解45例(70.3%)、部分缓解14例(21.87%),无变化者5例;32例阻塞症状和咳嗽在体外放疗后2周左右开始减轻,两者近期客观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毒副作用:白细胞减少:腔内放疗组1级、2级、3级白细胞降低为21/52、19/52、3/52;体外放疗组分别为6/64、26/64和32/64;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放射性肺炎:腔内放疗组无放射性肺炎发生,体外放疗组64例中有63例发生(98.4%);放射性食道炎:腔内治疗组52例有2例发生;体外治疗组全部出现了放射性食道炎,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全身化疗结合腔内放疗治疗中晚期中央型肺癌安全,近期疗效明显,减少体外放疗所导致的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道炎的发生和减低白细胞的下降程度,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吴立平;马瑞忠;甄永强;孙开宇;滕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老年肺癌的临床特征、诊治特点和生存状态.方法:对210例60岁以上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老年肺癌以男性居多,吸烟比例高;咳嗽、咳痰、咯血、低热、气短等为首发症状,15.3%合并慢性肺疾病;误诊率23.3%,以呼吸道感染、肺结核为主;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为主要确诊手段,鳞癌居多,腺癌、小细胞癌次之;Ⅲa~Ⅳ期肺癌占65.2%;化疗、生物免疫制剂及中药治疗为主,手术仅占11.9%.结论:老年肺癌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确诊时大多为晚期,所以对于有大量吸烟史、合并慢性肺疾病者等肺癌高危人群应定期查体、宣教,警惕久治不愈的呼吸道症状的变化.早期诊断,采取有效积极的治疗措施,可提高老年肺癌患者的生存期,改善生存状态.
作者:任小平;王宏涛;刘延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是涉及到多种因素多个步骤的病理过程,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是细胞癌变的分子基础.本文就食管癌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庞作良;于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依赖乏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依赖性表达的自杀基因治疗系统对肾细胞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借助DNA重组技术构建HIF依赖性表达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5HRE/hCMVmp-BCD.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菌胞苷脱氨酶(bacterial cytosine deaminase,BCD)的表达,细胞生长抑制试验检测人肾细胞癌786-0细胞对5-氟胞嘧啶(5-fluorocytosine,5-FC)的敏感性,裸鼠移植瘤试验观察Ad-5HRE/hCMVmp-BCD/5-FC对786-0细胞移植瘤的抑制效应.结果:786-0细胞感染Ad-5HRE/hCM-Vmp-BCD后,可诱导BCD蛋白的表达,并显著提高细胞对5-FC的敏感性.裸鼠移植瘤试验结果显示,Ad-5HRE/hCMVmp-BCD/5-FC可抑制肾细胞癌移植瘤的生长.结论:HIF依赖性表达的Ad-5HRE/hCM-Vmp-BCD/5-FC自杀基因系统可显著抑制肾细胞癌生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刘军叶;郭鹞;郭国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肝细胞癌(HCC)的早期诊断是其治疗的关键,HCC血清标志物的检测为其诊断提供了有利的方法,并且操作简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目前常用的血清标志物为AFP、AFP variants、AFP mRNA、AFU、GGT、DCP、AIF、GPC3等.这些标志物的联合使用有助于HCC的诊断及预后判断.
作者:侯刚强;劳明;谢小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解毒方联合化疗减少非小细胞肺癌颅内转移的效果.方法:以益气养阴活血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32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与化疗组进行对照,观察2组病人颅内转移情况.结果:益气养阴活血解毒方联合化疗组颅内转移率为18.7%明显低于化疗组的34.4%(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解毒方具有抑制肺癌颅内转移的作用,其抑制转移的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张悦红;陶炼;刘宇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体外探讨缓激肽的作用靶点细胞及缓激肽选择性开放血脑屏障的可能机制.方法:免疫荧光测定脑血管内皮细胞、胶质细胞及C6细胞在不同剂量缓激肽作用前后的细胞内钙离子变化,Western Blot测定3组细胞的缓激肽B2受体表达水平.结果:小剂量缓激肽可以引起肿瘤细胞内的钙离子水平升高,而只有大剂量缓激肽才能触发星形胶质细胞内的钙离子水平变化,脑血管内皮细胞对大、小剂量缓激肽均无任何反应;3组细胞缓激肽B2受体的Western Blot IDV(integrated density value)分别为:5000.12±1110.21(n=2),18480.88±4119.86(n=3),63032.13±2802.71(n=4),组问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缓激肽的直接作用靶点是星形胶质细胞及肿瘤细胞,两种细胞B2受体表达水平差异是小剂量缓激肽选择性开放血肿瘤屏障的物质基础;缓激肽可能通过某些细胞间信使来起到调节脑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作用.
作者:丛雪枫;王义宝;刘云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CD147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76例骨肉瘤CD147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其与骨肉瘤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D147在骨肉瘤中呈普遍阳性表达,对照组骨软骨瘤、骨瘤和正常骨基本不表达.CD147蛋白表达与Enneking分期和Price分级呈正相关,与软组织侵犯、WHO分型和预后相关.结论:骨肉瘤CD147蛋白的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和侵袭性密切相关,对骨肉瘤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存孝;杨彤涛;陈翔;文艳华;范清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构建survivin基因启动子调控的人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uman simplex virus-thymidine kinase,HSV-tk)真核表达载体,检测其在人喉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PCR克隆survivin基因启动子与tk基因,双酶切后分别插入pCI-neo真核表达载体中,酶切鉴定后用脂质体法转染喉癌细胞(Hep-2)和正常细胞(7702),RT-PCR法比较两种细胞tk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survivin启动子调控的tk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I-neo/survivin-tk;并通过RT-PCR检测出survivin启动子调控的表达载体在喉癌细胞中有表达,而在正常细胞中无明显表达.结论:survivin启动子具有肿瘤特异性,有可能解决喉癌基因治疗中的特异性杀伤问题.
作者:卞卡;张惠中;高萍;王燕;成诗银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应用康莱特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耐受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31例康莱特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白细胞计数、KPS评分、治疗间断时间、疗效,并与对照组31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放疗后治疗组的白细胞水平和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康莱特治疗组治疗间断时间为1.43±0.48天,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4±1.02天,P<0.05;治疗组的1年、2年生存率为77.4%和53.3%,比对照组的58.1%和35.5%稍高,但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联合应用康莱特可以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放疗患者的耐受性,减少治疗间断时间.
作者:刘苗生;王崇宇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