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含60%氦的氦氧混合气体对改善呼吸道疾病缺氧症状的效果探讨

李志平;黄建强;黄旭斌;谢灿茂

关键词:氦氧混合气体, 缺氧, 肺活量
摘要:目的探讨含60%氦的氦氧混合气体对改善呼吸道疾病缺氧症状的效果.方法测定非吸烟健康志愿者呼吸氯氧混合气体前后肺活量及其组成补呼气容积和深吸气量并比较它们的变化.结果呼吸含60%氦的氦氧混合气体后,肺活量、补呼气容积呈大幅增加,深吸气量呈轻微下降变化,其中补呼气容积前后变化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呼吸含60%氦的氦氧混合气体后,肺活量及其组成补呼气容积和深吸气量的变化趋势与呼吸含80%氯的氦氧混合气体相一致,且变化率相近似,可获得与含80%氦的氦氧混合气体相仿的临床治疗效果.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肌袢代瓣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治疗

    目的探讨静脉肌袢代瓣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1116例静脉肌袢代瓣术中出现的5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结果5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均与意外暴力所致的静脉损伤有关.结论要重视预防导致静脉肌袢代瓣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各种原因并及时治疗.

    作者:王子凡;郭学利;赵春临;宋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腿骨烧伤原位再生修复成功

    骨烧伤后常规的治疗是在烧伤的外露骨表面钻孔,等长出肉芽后再植皮修复.今年1~6月间我科成功原位再生修复(未经植皮愈合)1例左胫骨严重烧伤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鹏翔;罗成群;杨军;杨元华;贺全勇;李高峰;谷永红;彭长缨;彭浩;李萍;姜冰;陈铁夫;朱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卟啉与肿瘤

    1卟啉与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derivative,HPD)1.1卟啉1.1.1卟啉的理化性质在人体中卟啉化合物是作为血红素生物合成的中间体而存在,在体内是以不具有紫色荧光的还原型卟啉原形式存在,但在空气中卟啉原会自动氧化成卟啉.正常健康人体内主要存在尿卟啉(uroporphyrin)、粪卟啉(coproporphyrin)和原卟啉(protoporphyrin),而其他卟啉化合物常常可从遗传性的卟啉病患者的肝和血液病患者的尿、血液和粪便中检出.

    作者:张阳德;王绍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瘤体内注射TNF-α治疗浅表性肿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瘤体内注射在浅表性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55例浅表性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化疗的同时,瘤体内注射TNF-α100~200万u/次,每周1次,连续注射4次为一疗程.对照组应用常规化疗和支持治疗.结果30例表浅肿瘤患者(43个瘤体)注射2个疗程后,CR14例(32.56%),PR24例(55.81%),总有效率88.37%.对照组22例患者(39个瘤体),经常规化疗2个疗程后,CR3例(7.67%),PR9例(23.08%),总有效率(30.77%)显著低于治疗组(P<0.05).结论瘤体内注射TNF-α可以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显著地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晓诗;孙亚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应用包皮内板修补阴茎白膜缺损治疗 Peyronie病(附9例报告)

    目的探讨阴茎硬结切除后应用包皮内板修补阴茎白膜缺损的可行性.方法观察9例Peyronie病患者采用手术切除硬结后应用包皮内板修补阴茎白膜缺损的效果.结果随访6~12个月,9例病人手术后恢复良好,局部硬结消失,无痛性勃起.8例勃起时阴茎可完全伸直;1例仅有<15.弯曲,性生活正常.结论利用包皮内板修补阴茎硬结切除后的阴茎白膜缺损是可行的.包皮内板材料丰富,取材方便,其主要组织结构与阴茎白膜近似,均为致密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组织相容性好,不会发生渗漏,且有一定的韧性及弹力,可适应于阴茎勃起时的张力.

    作者:陈森期;张朝贤;许振强;郑周达;林海利;庄志明;周四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三管肠内减压法在十二指肠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三管法治疗十二指肠损伤和预防十二指肠瘘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在17例十二指肠损伤病人手术中应用3条12~18号十二指肠引流管作三管放置于十二指肠及空肠内,外接负压器作为减压及营养之用.结果治愈16例,1例因拒绝手术自动出院,2 h后再次返院手术死于感染性休克,治愈率达94.1%,全组无肠瘘发生.结论应用三管法治疗十二指肠损伤起到有效的减压作用,促进十二指肠修补裂口或肠吻合口的愈合,对预防十二指肠瘘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宗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长疗程倍他乐克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重塑和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重塑和功能的影响.方法61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给予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加服倍他乐克,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观察左心室结构和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心输出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强心、利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基础上应用倍他乐克可显著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重塑和左心功能

    作者:胡景云;赵永祥;胡冬煦;杨进福;朱利军;阳国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与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同免疫表型的临床特点.方法使用8种抗CD单抗测定90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在此基础上对纯T,B系表型的病例进行临床特征分析.结果急性淋巴细胞免疫分型与FAB形态学分型基本符合,T系白细胞总数明显高于B系,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体征上两者无显著性差异,两型的预后特点有待进一步观察.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分型对其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龚凡杰;裴敏飞;张广森;肖乐;申建凯;徐运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腹部病变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腹部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腹部肿瘤或大血管病变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使用TOSHIBA/SX螺旋CT扫描机,以3~5mm/s进床速度,3mm的X线束厚度进行螺旋扫描,图像重建间隙1.5mm.所获的容积数据输入Sun Sparc Station 20工作站,再用TOSHIBA Xtension 2.01版本软件,重建出病变及其周围大血管和骨骼的三维图像.结果40例腹部肿瘤或大血管病变三维CT重建图像显示良好.腹部病变的整体形态及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得到较好的观察.结论螺旋CT扫描获得的容积数据可以重建出高质量的腹部肿瘤或大血管病变的三维图像,能为临床医生提供腹部病变、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及肾脏之间的立体图像.从另一角度为临床医生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帮助.

    作者:刘启南;谢江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义齿稳固剂强力粘着粉在全口义齿加衬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义齿稳固剂强力粘着粉(稳固剂)用于全口义齿加衬的稳固效果.方法选择15例21件全口义齿修复患者、齿槽嵴严重吸收、义齿固位不良或初戴义齿产生疼痛不适的病例,应用稳固剂软衬材料后的临床分析.结果15例21件修复体应用稳固剂软衬材料后,全口义齿固位力加强,同时咀嚼效能提高,初戴全口义齿患者舒适性增加,疼痛减轻.稳固剂能维持4~8h稳固作用.结论稳固剂软衬材料能增强固位力和提高咀嚼功能,减轻戴牙后的疼痛,能舒适的渡过全口、局部义齿的适应期.

    作者:李纯;吴汉江;左立军;钟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儿非典型肠套叠的诊断体会(附42例报告)

    目的探讨小儿非典型肠套叠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小儿非典型肠套叠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资料.结果该组42例均因腹泻发烧等收入院,但其中31例有阵发性腹痛史,26例有果酱样大便,35例可扪及腹部包块,钡灌肠和腹部B超有助于确诊.结论小儿非典型肠套叠即使有明显的伴随症状或并发病,但腹痛、果酱样大便及腹部包块仍是确诊依据.

    作者:李伟明;李赞模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组织工程学中种子细胞的伦理学问题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学种子细胞的医学伦理学问题.方法从组织工程学种子细胞的各种来源存在的伦理学问题及其对策进行分析.结果异种与异体细胞体内植入需要充分保护病人的知情权,遵照法规保障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论需完善相关标准,完善政策法规;尽快寻找来源广泛、易于获得的种子细胞来源.

    作者:鞠洪斌;吴彩玲;邓展生;李凌贺;贺达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CT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与限度

    本文对21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CT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探讨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与限度.

    作者:莫瑞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医学技术与工程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目的探讨医学技术与工程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必要性及相关内容.方法结合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阐述医学技术与工程学的关系、师资队伍、技术人才的培养及若干相关问题.结果医学技术与工程学是现代生命科学与医学技术、医学工程学等相结合而发展的必然产物,体现多学科的渗透、交叉与综合,具有边缘科学的特色.结论该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对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将起到重要作用,并将有力促进和加快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作者:雷万军;朱坚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创伤性主支气管断裂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X片和CT以及支气管镜是诊断支气管断裂的主要方法.结果11例均行支气管断端吻合,术后肺膨胀良好,肺功能基本恢复.结论主支气管断裂的病人诊断一旦成立,尽可能外科治疗,且疗效满意.

    作者:赵永祥;胡冬煦;胡景云;刘斌;杨进福;张权;朱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不同电极粘贴材料对多导睡眠图阻抗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电极粘贴材料时多导睡眠图阻抗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门诊、住院行多导睡眠图(PSG)检查的患者56例,分别运用3M透明通气胶带和3L医用胶贴对患者脑电极进行粘贴,采用计算机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对其监测前后电阻进行对比.结果监测前胶带组的阻抗和胶贴组的阻抗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监测后两组的阻抗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胶带组和胶贴组的自身阻抗在监测时间前后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3M透明通气胶带粘贴电极优于3L医用胶贴粘贴电极.

    作者:范勇;付柳英;杨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经胸小切口外科介入封堵Ⅱ孔型房间隔缺损的疗效

    目的评价经胸小切口外科介入封堵Ⅱ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疗效.方法术前用经胸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TE、TEE)筛选合适的病例、选择封堵器,术中用TEE指导封堵,术后1周、1及3个月用TTE观察封堵器的情况并测量各超声参数.结果6例患者均封堵成功,仅1例呈上下排列的二孔ASD患者残留少量分流.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左心大小均无增大,术后3个月右心大小、肺动脉压基本恢复正常,肺动脉干内径较术前缩小.结论超声心动图在术前病例选择、封堵器大小的选择和术中监测安置,以及术后疗效的评价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屈朝阳;阮琴韵;陈济添;叶琼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马法兰隔离肝灌注治疗不可切除晚期肝癌

    目的了解马法兰隔离肝灌注治疗不可切除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2003年3月,在治疗不可切除性原发性肝癌中采用了高温下马法兰隔离肝灌注治疗.结果术后第6天,肿瘤组织出现了明显的液化、坏死.结论马法兰隔离肝灌注治疗是治疗不可切除性原发性肝癌的新技术.熟练的外科医生,不仅要了解马法兰隔离肝灌注治疗手术前的并发症,更要在术前术后对病人进行仔细监测,以避免急性凝血功能损害以及肝肾功能衰竭.

    作者:张阳德;万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评价

    目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评价人工全髋置换术的疗效.方法回顾调查1995年1月~2001年6月该院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52例(157髋).男73例,女89例;平均年龄56.2岁.股骨颈骨折6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7例,骨关节病32例,骨肿瘤6例,强直性脊柱炎3例.患者的情况以Harris评分为标准.对患者术前、术后和随访期间的症状、体征、X线照片进行总结评价.结果152例(157髋)患者其中5例现已死亡,失访5例,其余142例(143髋)患者随访1.5~8.0年,平均4.1年.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55.8分提高到术后的95.0分,后一次随访平均Harris评分为87.1分.骨水泥反应3例,下肢深静脉栓塞2例,伤口感染3例,髋关节脱位4例,股骨骨折3例,疼痛24例,下肢不等长2例.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作为髋关节重建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为患者解除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邓展生;鞠洪斌;龙文荣;胡懿郃;李康华;廖前德;雷光华;张宏其;朱峥嵘;刘华;林涨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含60%氦的氦氧混合气体对改善呼吸道疾病缺氧症状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含60%氦的氦氧混合气体对改善呼吸道疾病缺氧症状的效果.方法测定非吸烟健康志愿者呼吸氯氧混合气体前后肺活量及其组成补呼气容积和深吸气量并比较它们的变化.结果呼吸含60%氦的氦氧混合气体后,肺活量、补呼气容积呈大幅增加,深吸气量呈轻微下降变化,其中补呼气容积前后变化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呼吸含60%氦的氦氧混合气体后,肺活量及其组成补呼气容积和深吸气量的变化趋势与呼吸含80%氯的氦氧混合气体相一致,且变化率相近似,可获得与含80%氦的氦氧混合气体相仿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志平;黄建强;黄旭斌;谢灿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