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非典型肠套叠的诊断体会(附42例报告)

李伟明;李赞模

关键词:肠套叠, 小儿, 非典型, 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非典型肠套叠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小儿非典型肠套叠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资料.结果该组42例均因腹泻发烧等收入院,但其中31例有阵发性腹痛史,26例有果酱样大便,35例可扪及腹部包块,钡灌肠和腹部B超有助于确诊.结论小儿非典型肠套叠即使有明显的伴随症状或并发病,但腹痛、果酱样大便及腹部包块仍是确诊依据.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肺癌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是人类后基因组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着眼于建立完整的蛋白质文库.将和基因组研究互相补充,成为真正了解生物学,了解肿瘤发生、发展规律强有力的利器.当前,蛋白质组学已广泛应用于肺癌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其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器官组织和细胞2-DE参考图和数据库;通过比较健康和疾病组织的蛋白质组学描述特殊功能蛋白质;肿瘤标志物的确立;在分子水平对肿瘤组织分类;以及发现预测疾病预后和治疗敏感性的标志物.

    作者:郭海周;张春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创伤性主支气管断裂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X片和CT以及支气管镜是诊断支气管断裂的主要方法.结果11例均行支气管断端吻合,术后肺膨胀良好,肺功能基本恢复.结论主支气管断裂的病人诊断一旦成立,尽可能外科治疗,且疗效满意.

    作者:赵永祥;胡冬煦;胡景云;刘斌;杨进福;张权;朱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儿非典型肠套叠的诊断体会(附42例报告)

    目的探讨小儿非典型肠套叠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小儿非典型肠套叠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资料.结果该组42例均因腹泻发烧等收入院,但其中31例有阵发性腹痛史,26例有果酱样大便,35例可扪及腹部包块,钡灌肠和腹部B超有助于确诊.结论小儿非典型肠套叠即使有明显的伴随症状或并发病,但腹痛、果酱样大便及腹部包块仍是确诊依据.

    作者:李伟明;李赞模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医用冰箱--从有氟到无氟的转型及维修

    在维修冰箱前,对冰箱的冰堵、脏堵、泄漏和压缩机故障等4个主要故障判断要准确.如果故障由压缩机、冰堵或脏堵造成,打开管路维修时,不要进行打压试漏.因为把空气或氮气打人系统,它们都含有一定的水分,而R134a制冷剂的溶水性较好,很容易形成冰堵,无氟冰箱用的酯类油水解性较强,与水反应可生成酸腐蚀管道.若是制冷剂泄漏造成的故障,可用少量的R134a打压试漏,用美国产Tif5050/5650型电子检漏仪可精确检漏.

    作者:张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网状支架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伴尿潴留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应用网状支架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伴尿潴留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高危前列腺增生症伴尿潴留患者应用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置入治疗,其中6例采用小切口手术置入法,10例采用窥镜下经尿道置入法.结果该组16例按不同置入法手术均成功,术后随访6个月~6年,2例因冠心病死亡,生前排尿尚通畅,其余14例术后B超测定残余尿20~40ml,IPSS评分10.8±25,QOL 0~3分.结论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伴尿潴留疗效满意.

    作者:徐乐;梁国根;陈业华;何永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CT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与限度

    本文对21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CT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探讨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与限度.

    作者:莫瑞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马法兰隔离肝灌注治疗不可切除晚期肝癌

    目的了解马法兰隔离肝灌注治疗不可切除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2003年3月,在治疗不可切除性原发性肝癌中采用了高温下马法兰隔离肝灌注治疗.结果术后第6天,肿瘤组织出现了明显的液化、坏死.结论马法兰隔离肝灌注治疗是治疗不可切除性原发性肝癌的新技术.熟练的外科医生,不仅要了解马法兰隔离肝灌注治疗手术前的并发症,更要在术前术后对病人进行仔细监测,以避免急性凝血功能损害以及肝肾功能衰竭.

    作者:张阳德;万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组织工程学中种子细胞的伦理学问题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学种子细胞的医学伦理学问题.方法从组织工程学种子细胞的各种来源存在的伦理学问题及其对策进行分析.结果异种与异体细胞体内植入需要充分保护病人的知情权,遵照法规保障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论需完善相关标准,完善政策法规;尽快寻找来源广泛、易于获得的种子细胞来源.

    作者:鞠洪斌;吴彩玲;邓展生;李凌贺;贺达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大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与p53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大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与p53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用MTT比色法检测20位大肠癌患者的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用PCR-SSCP技术分析其癌细胞的p53基因突变.结果大肠癌细胞对5-Fu[IR=(54.7±14.1)%]比对MMC[IR=(43.9±10.8)%]及ADM[IR=(43.9±9.4)%]更敏感(P<0.05),但对DDP有耐药性[IR=(25.9±12.8)%,P<0.01].p53基因的突变率为45%(9/20).癌细胞对MMC和ADM的敏感性与p53基因突变呈正相关(rmmc=0.589,rabm=0.624,P<0.005).结论化疗药物MMC和ADM对大肠癌的作用依赖于p53基因的状态,而大肠癌对5-Fu和DDP的敏感性却与p53基因突变无关.

    作者:彭健;张阳德;申宏;万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干细胞来源的胰岛素分泌细胞的研究进展

    Ⅰ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被自身免疫系统攻击、破坏,不能正常释放胰岛素,导致血糖升高.患者需终生注射胰岛素,由于给药过程缺乏理想的血糖感应系统,常导致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及糖尿病足等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是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1].为了有效控制血糖,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主要采用两种治疗策略来改进胰岛素的治疗,一是胰岛素输入方式的改进: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胰岛素泵就是通过24 h不停地向患者体内输入微量胰岛素,模拟正常胰岛素分泌模式,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其次是寻找方法替代被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破坏的胰岛素分泌细胞,包括胰腺或胰岛移植、对非β细胞进行基因修饰以及对干细胞的诱导分化.70年代初,Lacy等成功地证明了移植胰岛细胞能够改善糖尿病大鼠的高血糖状态,胰岛细胞移植开始蓬勃开展起来.

    作者:黄洁;陈耀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含60%氦的氦氧混合气体对改善呼吸道疾病缺氧症状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含60%氦的氦氧混合气体对改善呼吸道疾病缺氧症状的效果.方法测定非吸烟健康志愿者呼吸氯氧混合气体前后肺活量及其组成补呼气容积和深吸气量并比较它们的变化.结果呼吸含60%氦的氦氧混合气体后,肺活量、补呼气容积呈大幅增加,深吸气量呈轻微下降变化,其中补呼气容积前后变化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呼吸含60%氦的氦氧混合气体后,肺活量及其组成补呼气容积和深吸气量的变化趋势与呼吸含80%氯的氦氧混合气体相一致,且变化率相近似,可获得与含80%氦的氦氧混合气体相仿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志平;黄建强;黄旭斌;谢灿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对照观察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随机法分组,使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副反应与疗效评定同步进行.结果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相似,安全性则略有差异.结论利培酮具有与氯氮平相似的疗效,但安全性更高.

    作者:尹浩然;方亚明;黄若华;杨小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医学技术与工程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目的探讨医学技术与工程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必要性及相关内容.方法结合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阐述医学技术与工程学的关系、师资队伍、技术人才的培养及若干相关问题.结果医学技术与工程学是现代生命科学与医学技术、医学工程学等相结合而发展的必然产物,体现多学科的渗透、交叉与综合,具有边缘科学的特色.结论该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对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将起到重要作用,并将有力促进和加快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作者:雷万军;朱坚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IFN-γ,IL-4水平对血透患者外周血PBLC Fas,Bcl-2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IFN-γ,IL-4水平对血透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凋亡调控蛋白Fas,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的间接免疫荧光素标记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30例HD患者PBLC Fas,Bcl-2的表达水平和血清IFN-γ,IL-4水平.结果H-D患者血清IFN-γ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IL-4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其外周血PBLC的Fas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Bcl-2水平则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经相关分析发现:Fas表达水平与血清IFN-γ水平呈负相关,而与血清IL-4水平呈正相关(P均<0.01);Bcl-2表达水平与血清IFN-γ水平呈正相关,而与血清IL-4水平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HD患者PBLC存在异常凋亡现象;并与Th1型细胞因子分泌低下,以及TTh2型细胞因子分泌增加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上述改变可能在HD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孟建中;徐悦;刘文渊;王棋;罗南萍;张永寿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与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同免疫表型的临床特点.方法使用8种抗CD单抗测定90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在此基础上对纯T,B系表型的病例进行临床特征分析.结果急性淋巴细胞免疫分型与FAB形态学分型基本符合,T系白细胞总数明显高于B系,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体征上两者无显著性差异,两型的预后特点有待进一步观察.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分型对其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龚凡杰;裴敏飞;张广森;肖乐;申建凯;徐运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临床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内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方法对在院的326例病人进行现况调查.结果326份病例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8.8%,其中三代头孢菌素占第一位,占44%;静脉用药占98.2%,抗菌药物费用占总药物费用34.6%,病原体阳性率7.1%.结论应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

    作者:张小青;王绍娟;刘军;王晓川;易婷;罗文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不同电极粘贴材料对多导睡眠图阻抗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电极粘贴材料时多导睡眠图阻抗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门诊、住院行多导睡眠图(PSG)检查的患者56例,分别运用3M透明通气胶带和3L医用胶贴对患者脑电极进行粘贴,采用计算机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对其监测前后电阻进行对比.结果监测前胶带组的阻抗和胶贴组的阻抗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监测后两组的阻抗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胶带组和胶贴组的自身阻抗在监测时间前后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3M透明通气胶带粘贴电极优于3L医用胶贴粘贴电极.

    作者:范勇;付柳英;杨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微生物降解苯酚的工艺条件及能力研究

    目的探明几种兼性厌氧/厌氧微生物降解苯酚的能力及其处理含苯酚废水的基本工艺条件.方法以溴化滴定法测定苯酚浓度.结果在具塞碘量瓶创造的兼性或厌氧环境中,几种微生物能较稳定地降解10mg/L苯酚,降解率分别是苏云金杆菌39.29%,普通变形杆菌36.06%,大肠杆菌13.03%,产气杆菌12.83%,酿酒酵母菌4.89%.结论苏云金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可作为苯酚处理工程微生物使用,各种间无协同作用,酿酒酵母菌对细菌有拮抗作用.

    作者:孙敏;陈剑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腿骨烧伤原位再生修复成功

    骨烧伤后常规的治疗是在烧伤的外露骨表面钻孔,等长出肉芽后再植皮修复.今年1~6月间我科成功原位再生修复(未经植皮愈合)1例左胫骨严重烧伤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鹏翔;罗成群;杨军;杨元华;贺全勇;李高峰;谷永红;彭长缨;彭浩;李萍;姜冰;陈铁夫;朱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瘤体内注射TNF-α治疗浅表性肿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瘤体内注射在浅表性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55例浅表性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化疗的同时,瘤体内注射TNF-α100~200万u/次,每周1次,连续注射4次为一疗程.对照组应用常规化疗和支持治疗.结果30例表浅肿瘤患者(43个瘤体)注射2个疗程后,CR14例(32.56%),PR24例(55.81%),总有效率88.37%.对照组22例患者(39个瘤体),经常规化疗2个疗程后,CR3例(7.67%),PR9例(23.08%),总有效率(30.77%)显著低于治疗组(P<0.05).结论瘤体内注射TNF-α可以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显著地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晓诗;孙亚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