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李定芳

关键词:抗菌药物, 基层医院,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1148例住院病历回顾性分析.微机调出2002~2004年抗菌药物销售数量、金额及全年药品总金额,计算出抗菌药物销售金额的百分比.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达100%,其中,预防性用药747例,占65.1%;治疗性用药401例,占34.9%;一联用药298例,占25.96%;二联用药691例,占60.19%;三联用药159例,占13.85%.3年中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全年销售药品总经额的85%.结论该医院抗菌药物滥用现象不容忽视.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氟康唑联合洗必泰治疗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氟康唑联合洗必泰溶液点眼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对临床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的17例患者,轻度:口服氟康唑100 mg联合0.2%洗必泰溶液点眼q 2 h;中度:静脉滴注氟康唑100 mg qd联合0.2%氟康唑眼液和0.2%洗必泰溶液q 1 h交替点眼;重度:静脉滴注氟康唑100 mg q 12 h联合0.2%氟康唑眼液和0.2%洗必泰溶液q 1/2 h交替点眼.结果14例治愈(82.3%),2例好转(11.8%),1例无效(6.9%)而行眼球摘除.结论氟康唑联合洗必泰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莫怀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乳腺癌非手术消融治疗进展

    随着临床早期乳腺癌检出率的增多,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和各种微创治疗技术的进展,乳腺癌的非手术消融微创治疗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简要阐述乳腺原发肿瘤微创治疗的原则、需要解决的问题、各种非手消融治疗研究进展(包括射频消融、高强度聚焦超声、微波消融、间质激光热能消融和冷冻消融).

    作者:刘雁冰;王永胜;范蕾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恶性肿瘤的姑息治疗

    肿瘤诊断的复杂性及目前诊断水平的限制,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相当多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因而临床实践中抗癌治疗被细分为肿瘤的治愈性治疗和姑息治疗两种方式.姑息治疗属于一种支持性治疗,可以和抗癌治疗联合应用于疾病的早期,减轻和治疗癌症相关症状和体征,使所有癌症患者都能充分接受无痛苦治疗.目的是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姑息治疗目前在多数肿瘤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作者:邓春美;吴琦;贺盛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恶性肿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3~2004年62例发生医院真菌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真菌感染死亡率为22.4%.其原发病以急性白血病、消化道肿瘤和肺癌居前三位.真菌感染发生部位以下呼吸道多(68%).真菌分类以白色念珠菌为主(66%).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是发生医院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控制的关键在于预防.

    作者:代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羊水偏少孕妇阴道试产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羊水偏少阴道试产的经验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应用羊水指数(AFI)法估测羊水量,比较分析B超诊断足月妊娠羊水偏少60例(观察组)和羊水量正常的足月妊娠60例(对照组)阴道试产的分娩结局.结果两组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B超诊断羊水偏少的足月妊娠妇女,在严密监护下可行阴道试产.

    作者:贾蜀云;陈星尧;刘秀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进展

    单克隆抗体的开发和应用是近年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治疗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进展,同位素标记单克隆抗体放射免疫治疗复发与难治性惰性或转化型的NHL效果良好.处于缓解期或经标准治疗残余病灶很小的患者可能是肿瘤疫苗治疗的佳收益者,治疗性的疫苗接种为肿瘤学界所关注.自体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弥散性难治与复发惰性淋巴瘤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近年来在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和净化、移植前预处理上都有新的进展.

    作者:叶乃瑶;兰海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锥颅碎吸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锥颅碎吸引流术对外伤性颅内血肿(TIA)、硬脑膜下血肿(CSDH)、高血压脑出血(HI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14例颅内血肿进行锥颅、碎吸术、负压吸引或抽吸,均行血肿腔导管置入,注入尿激酶2万单位,每日1次,连续引流3日.结果TIH 147例,死亡17例,死亡率11.6%;CSDH 62例,无1例死亡,复发5例,复发率8.05%;HIH 105例,死亡48例,死亡率45.7%.生活质量(ADL):完全自理139例(44.3%),部分自理93例(29.6%).结论锥颅碎吸引流治疗颅内血肿损伤小、操作简便,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作者:兰宗铭;林栋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CT诊断霉菌性上颌窦炎2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CT检查对霉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霉菌性上颌窦炎的CT表现.结果多数病变累及一侧上颌窦,CT显示上颌窦内不均匀高密度影,其间可见斑点、斑块状钙化;骨质改变主要为上颌窦窦壁增厚、上颌窦内侧壁骨质吸收或缺损.结论CT能准确显示副鼻窦炎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可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

    作者:蒲锘;付凯;白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AO内固定原则治疗Pilon骨折

    目的探讨用AO内固定原则治疗Pilon骨折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5例Pilon骨折患者按照AO内固定原则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踝关节功能按Mazw评价.结果随访21例,随访时间6~53月.优8例,良6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66%.并发症33%.结论按照AO内固定原则和理念治疗Pilon骨折,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林宏;李康宁;王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人工流产术3种镇痛方法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3种方式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运用利多卡因、笑气、异丙酚配伍芬太尼3种麻醉方法用于人工流产镇痛各110例,观察孕妇在术中、术后的镇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症、宫颈松弛度、术中出血、不良反应等.结果异丙酚组镇痛率100%,无人工流产综合症发生,与其它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异丙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方法简便安全,镇痛效果确切.

    作者:王之皓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群体瓦斯爆炸烧伤救治体会

    目的总结群体瓦斯爆炸烧伤伤员特点及救治经验.方法分析35例瓦斯爆炸烧伤伤员病情变化、伤情特点和治疗重点.结果治愈34例(93.33%),死亡1例,死亡率2.8%.结论掌握瓦斯爆炸烧伤特点并及早处理休克和感染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作者:谭嘉韬;宋哲;罗仁甫;张兵;李巍;李峥;王一凡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不同镇痛方式对剖宫产术后哺乳的影响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与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哺乳的影响,寻求更安全的镇痛方式.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2~12月施行剖宫产术的产妇60例,分为硬膜外组和静脉组,各30例.术后一组使用PCIA,另一组使用PCEA.采集产妇及新生儿的尿样,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尿液中芬太尼、氟哌利多及代谢产物混合物的阳性率.结果PCIA组产妇及新生儿的尿液中芬太尼、氟哌利多及代谢产物混合物阳性率均高于PCE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但PCEA组与PCIA组新生儿和产妇的呼吸、心率、血压及睁眼时间变化均无明显差异.结论PCEA与PCIA都对新生儿哺乳没有影响,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唐广屹;黄建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腹壁缝合针行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腹壁缝合针行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应用腹壁缝合针为86例患儿行一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5分钟,平均住院时间3天,无并发症,随访1~48月无复发.结论腹壁缝合针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操作简单,安全美观.

    作者:陈兵;冯金周;樊耘;丁国强;蔡光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18F-FDG PET-CT在肿瘤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是核医学先进的无创性影像技术.18F-FDGPET-CT的临床应用可以解决肿瘤诊治中的很多难题,如果适应症掌握得当,患者可以从诊治时机上得到很大益处,本文阐述18F-FDGPET-CT诊断肿瘤的原理,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和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近十年来,由于在肿瘤诊治中应用的特殊价值得到肯定,过去仅在发达国家医学研究中心的PET影像技术迅速在全球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宋文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磺脲类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继发失效临床分析

    目的对瑞格列奈(诺和龙)联合中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DM)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进行评价.方法停用原口服的磺脲类降糖药物(SU),测定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 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后,3餐前口服瑞格列奈,每晚22:00给予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诺和灵N.结果治疗前后血糖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瑞格列奈联合中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疗效明显,方法简单,可避免1日多次注射胰岛素.

    作者:李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血流阻断局部低温肾实质切开取石66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肾脏多发性、鹿角形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6例肾脏多发性和鹿角形结石进行血流阻断局部低温肾实质切开取石手术治疗.结果本组66例中,一次性取尽结石61例,出院时常规照片发现在肾小盏内残留小结石5例,均小于0.5 cm.漏尿1例,经充分引流,加强抗感染2周后治愈;肾周感染2例;均保存了患者的肾脏.结论本术式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

    作者:刘裕章;张继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7例误诊分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症状复杂,极易延误诊断.现将我院近两年来误诊的小儿IM 7例报道如下.

    作者:周群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原发性腹腔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1例

    患者,女,26岁,已婚,因下腹痛18小时,加重12小时入院.患者18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持续性坠胀痛,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及肛门坠胀感,无阴道流血,曾昏厥1次.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5年5月20日,经量正常.查体:体温37℃,脉搏100次/分,呼吸25次/分,血压94/50 mmHg(多巴胺60 mg维持).

    作者:陈玲;苏克平;李杨;石丽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新都区农村医疗机构输血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输血现状,确保输血安全.方法参照<四川省输血科建设标准>设计了<农村医疗机构输血现状调查表>,对新都区各类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出调查表22份,回收11份,其中有5家区级医疗机构基本能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建设,6家基层医院输血工作存在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差和从业人员素质低的现状.结论应加强基层医院输血安全的管理.

    作者:陈宇宁;秦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颅脑外伤合并脑脂肪栓塞10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合并脑脂肪栓塞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颅脑外伤合并脑脂肪栓塞的诊治经过.结果7例患者治愈,3例死亡.结论颅脑外伤合并长骨骨折患者,伤后及术后早期出现意识障碍加深、呼吸增快、发热等表现,应高度怀疑脑脂肪栓塞,并注意与颅脑外伤继发性损害鉴别.

    作者:王山;卫正洪;郑念东;万晓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