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丽;刘少扬;江大琼
目的:研究雌激素、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与人类肺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肺肿瘤内分泌治疗的可能性.方法:利用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6例肺肿瘤组织标本ER、PR表达,然后应用典型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一他莫昔芬(tamoxifen)治疗受体表达阳性的且化疗无效的晚期肺肿瘤患者16例,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副作用.结果:人类自然发生的肺肿瘤细胞含有ER、PR,其阳性率分别为42.9%和30.4%;腺癌ER、PR的阳性率71.4%和35.7%明显高于鳞癌的31.0%和17.2%(P<0.05);ER与PR的表达明显正相关(P<0.05);自化疗开始1-3疗程无进一步改善的肺癌者16例,TAM治疗后7例缓解或稳定,生存期8~24个月,平均14个月.TAM治疗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部分肺肿瘤细胞含有ER、PR,意味着这些肿瘤有雌激素依赖性,其发生、发展可能受雌激素调控,内分泌治疗有效;晚期肺癌患者如果ER、PR阳性,加用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可能会有一定效果;TAM对临床难治性、ER阳性的肺癌有一定疗效且毒副作用不大,可在临床进一步试用.
作者:孙开宇;付青兰;王乐强;郭桂芳;刘长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例患者中1例无明显症状,其余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胸闷、胸痛等症状;所有患者查体均未见明显阳性体征.6例共7个病灶,直径均值为3.86cm,其中4个位于右侧肺内,6个位于肺野中内带,1例为同侧肺内多发性病灶.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是一种较少发生于肺内的良性上皮性肿瘤,影像学表现具备一般肺内良性肿瘤的特点.全而分析本病的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特点,有益于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王刚;陈卫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血管生成过程包括生理性血管生成和病理性血管生成.近年来,科学家们致力于血管生成调节因子的分离和鉴定,目前已经分离纯化了至少20多种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和10多种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这些因子能够控制血管生成发生、发展以及终止过程,并作为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分子靶点受到进一步的关注.目前发现与血管生成促进剂(因子)有关的细胞活性因子很多,不下十余种.本文综述了比较重要的几种细胞活性因子;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组织因子(T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肿瘤坏死因子(TNF)等在肿瘤血管生成方面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静;万远廉;刘玉村;张剑权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宫颈癌患者进行预防性补充铁剂,探讨补铁对宫颈癌患者的意义.方法:对2005年收住的宫颈癌患者的贫血状况,按照公式[体重×(15-实际Hb值)×2.4]+500mg计算补铁剂量,给予肌注铁剂治疗,分析治疗情况.结果:85%的宫颈癌患者发生缺铁性贫血(Hb<120g/L),肌注铁剂治疗可改善患者贫血状况,减少术中输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放化疗副作用发生率.结论:肌注铁剂治疗宫颈癌患者缺铁性贫血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放化疗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宫颈癌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孙芳琴;张博;曹引丽;蔡国青;辛晓燕;王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比较FND(氟达拉滨+米托蒽醌+地塞米松)与CHOP方案治疗进展期惰性淋巴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临床观察的终点包括缓解率(总有效率OR和完全缓解率CR),无失败生存(FFS),总体生存(OS)及毒性.40例病人随机分组,FND和CHOP组各20例.两种治疗方案均为每28天1次,共3个疗程,之后,二组病人均采用CHOP方案巩固3个疗程.FND方案为:氟达拉滨25mg/m2,iv d1~5;米托蒽醌1Omg/m2,iv d1;地塞米松20 mg/d,iv d1~5.CHOP方案为:环磷酰胺600mg/m2,iv d1;阿霉素25mg/m2,iv d1;长春新碱1.4mg/m2,iv d1和强的松50mg/m2,po d1-5.结果:FND方案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CHOP(OR 83% vS 40%,CR 50%VS 15%;P<0.01).FND组的中位FFS是32个月,而CHOP组仅为15个月.两种治疗方案的耐受性均较好,只有少量的感染并发症发生.结论:FND方案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CHOP,并可有效改善预后.
作者:张涛;孙秉中;陈协群;白庆咸;杨岚;乔庆大;王一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患者血清VEGF及p53的含量,探讨VEGF和p53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的关系.方法:所有标本均采用深圳晶美生物公司提供的VEGF ELISA试剂盒及奥地利Bender Medesystems公司提供的p53 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血清VEGF含量正常对照组为55.73±8.36Pg/ml,胃癌组为201.85±92.13Pg/ml,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血清p53含量正常对照组为0.16±0.04U/ml,胃癌组为0.45±0.10U/ml,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通过对胃癌患者血清VEGF及p53含量的检测,可以为胃癌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朱颖蔚;成金罗;钱科卿;张维;周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周剂量多西他赛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耐受性.方法:36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实施3DCRT,照射剂量60Gy~72Gy.同步行多西他赛化疗,方案为每周1次多西他赛25mg/m2.36例患者共完成210个周期的化疗.结果:36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计划,CR为11.1%(4/36),PR为63.9%(23/36),有效率为75.0%(27/36),NC和PD分别为11.1%(4/36)和13.9%(5/36).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均为22.2%(8/36),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63.9%(23/36).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周剂量多西他赛同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较好,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能为大多数患者耐受.
作者:彭宪忠;赵磊;于泽顺;纪春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肾癌组织(RC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探讨VEGF-C及MVD与肾癌生物学特征的联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3例肾癌及6例正常肾组织中VEGF-C进行检测,同时应用八因子抗体对肾癌组织中微血管进行染色,结合Meta-Morph显微荧光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并分析53例肾癌中微血管密度,及其与VEGF-C和肾癌的病理分期、临床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VEGF-C在正常肾组织呈阴性表达,在肾癌组织中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且过表达率在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MVD值在肾癌组织中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EGF-C和MVD在肾癌组织中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在肾癌浸润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学锋;戴显伟;吴斌;霍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B1、p34cdc2在卵巢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正常卵巢、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恶性肿瘤中cyclinB1、p34cdc2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cyclinB1和p34cdc2在正常卵巢、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呈递增趋势,在恶性肿瘤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卵巢和良性肿瘤(P<0.05);并且cyclinB1和p34cdc2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预后明显相关(P<0.05).结论:cyclinB1和p34cdc2在卵巢肿瘤的进展、诊断和判断预后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张海娟;贾七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大量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内源性雌激素水平持续升高或外源性补充雌激素均使乳腺癌发生率明显增加,体外研究结果也表明雌激素促进乳腺细胞的转化与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肿瘤细胞的增殖与侵袭.本文主要阐述雌激素导致乳腺癌发生的分子机理以及目前相应的一些临床治疗对策进展.
作者:杨洁;韩为东;赵亚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滑石粉浆注入家兔胸膜腔后在全身主要脏器的分布.方法:20只新西兰家兔胸腔内注入150mg/kg滑石粉浆后,分别于术后第1、3、7、28天处死,观察其主要脏器有无滑石粉分布;另有10只作为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术后第1、3天观察.结果:实验组所有动物在被检查的器官内均有滑石粉颗粒出现,与被处死的时间无关,胸膜腔有急性炎性渗出反应;对照组各器官均未发现.结论:滑石粉浆注人正常兔胸膜腔后,一部分很快被吸收并分布于全身各脏器,同时在胸膜腔局部形成急性炎症反应.
作者:杨恩德;赵正源;朱以芳;程庆书;朱少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肺癌是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大的恶性肿瘤之一[1].肺癌病因与吸烟和环境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肺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不间断、有规则地增加,60岁~70岁为高发年龄.
作者:张玉丽;马小霞;何晓丽;卢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初步探讨从茄科植物龙葵中提取的螺甾皂苷类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株FHCC-98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F筛选由龙葵中提取分离的29种单体化合物,测定其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株FHCC-98的生长抑制作用,以人正常肝细胞QSG7701为阴性对照.结果:首先利用单浓度(100μmol/L)、单时间点(48 h)对化合物进行初筛,其中有3个化合物符合要求,可以进行复筛,分别为solamargine;degalactotigonin;solasonine.复筛采用多浓度点(100,50,25,12.5,6.25μmol/L)、单时间点(48 h)对化合物检测细胞毒性(IC50).IC50值>100表示无细胞毒性.结论:从龙葵中分离提取的螺甾皂苷类化合物solasonine对人肝癌高侵袭细胞株的增殖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作者:罗文娟;王光辉;周新兰;陈志南;王乃利;姚新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肠系膜淋巴结滤泡树突细胞肉瘤进行光镜和免疫组化观察,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镜下肿瘤由旋涡状、束状排列的胖梭形、卵圆形或多边形瘤细胞和大量混杂的淋巴细胞组成.免疫表型:瘤细胞表达CD35和CD23,弱阳性表达CD68、S-100和EMA;淋巴细胞表达CD45RO和CD3.结论:淋巴结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的免疫辅助细胞中度恶性肿瘤,其诊断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必要时辅以化疗和(或)放疗.
作者:李小强;杜光烨;范宜娟;董君波;陆玲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糖链抗原125升高在恶性肿瘤及良性疾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蛋白芯片法检测253例不同种类恶性肿瘤及良性疾病标本.结果:CA 125在卵巢癌、肺癌、肝癌、胰腺癌、子宫癌、结/直肠癌的阳性率依次为68.7%、66.6%、57.7%、50%、46.6%、42.8%,总阳性率是59.6%;肝硬化的阳性率达78.9%.结论:CA 125不只是卵巢癌的指标,也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并且肝硬化等良性疾病也有较高的阳性率,可作为健康体检中筛选异常人群的指标.
作者:张新利;周建平;王春梅;蒙登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阿霉素是治疗恶性肿瘤常用的化疗药物,在用药过程中阿霉素经反复穿刺损伤的血管因输注速度过快,局部血管难以承受腔内压力增加,致使药物返流于针眼处或血管缺陷处外漏;或针头斜面未完全在血管内也致药物外漏至皮下,轻者引起局部疼痛、红肿,重者引起组织坏死,导致功能障碍,给病人造成很大痛苦,也给护理工作增加困难.
作者:陈耀秀;廖建鄂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丁酸钠对结肠癌细胞凋亡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DNA末端原位标记染色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实验48小时检测,对照组和2.5mM、5mM和10mM各浓度丁酸钠作用后的Lovo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71%、21.62%、34.40%和47.83%,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和5mM丁酸钠组的HT-29细胞,培养24、48、72小时,其凋亡率分别为6.22%、12.00%、14.31%和30.68%、34.60%、41.88%.差异有显著性(P<0.01);本研究中用二倍体的人胚肾293细胞作了对照研究,未发现丁酸钠对293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有影响.结论:一定浓度的丁酸钠可以选择性抑制两种结肠癌细胞增生,诱导凋亡,显示出浓度、时间依赖性.在预防肿瘤发生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孝卫;刘成霞;王兵;李铁军;黄丽华;王丽珍;张尚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R-CHOP)化疗不仅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复发,而且提高总的生存率,从而使其成为一线治疗侵袭性NHL的新标准.但对于R-CHOP方案一线治疗失败或复发病例的解救治疗尚不清楚,现将我科新近确诊一例弥漫性大B细胞非霍金氏淋巴瘤,以R-CHOP方案一线治疗完全缓解后出现短期内复发并脑转移,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挽救治疗的临床资料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何秋山;易铁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纤维乳管镜检查对乳头溢液的诊断、治疗价值.方法:对136例乳头溢液病人进行乳管镜检查,将溢液性质、检查所见、冲洗疗效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36例病人中发现6例乳腺癌,并行手术根治;130例为乳管内良性病变,经手术病理证实80例,其中49例为乳管内乳头状瘤或乳管内乳头状瘤病,11例为乳管扩张症,12例为囊性增生,8例为乳腺腺病.非手术治疗50例为单纯乳管扩张及乳管炎,检查术中即予冲洗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纤维乳管镜应用于乳头溢液的检查和治疗,疗效准确、可靠.
作者:黄秀莲;藏卫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肺癌骨转移的核素骨显像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从1998年1月~2003年12月之间确诊为肺癌的骨转移患者166例,并对其核素骨显像及骨X线片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腺癌和小细胞癌并骨转移发生率较高,鳞癌次之.骨转移顺序为:胸部(65.1%)、脊柱(52.4%)、骨盆(25.9%)、肢体(12.7%)、颅骨(6.0%);骨X线片发生骨转移的阳性率23.2%而骨显像阳性率为96.4%.结论:提示核素骨显像对骨转移瘤的早期诊断有较高临床价值,X线及骨显像在骨转移瘤不同阶段可表现出不一致情况.
作者:赵岚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