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尧;陈廉;谢兰;梅立;王滟
作者:《中国医药学报》编辑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病例1,男,56岁,甲状腺肿瘤为8 cm×6 cm×5 cm,气管狭窄处1 cm,气管移位,呼吸困难轻度;病例2,女,60岁,甲状腺肿瘤为7 cm×5 cm×4 cm,气管狭窄处1.1 cm,呼吸困难,轻度;病例3,女,74岁,甲状腺肿瘤13 cm×11cm×8 cm,气管狭窄处0.6 cm,呼吸困难,中度;病例4,男,65岁,甲状腺肿瘤12 cm×9 cm×6 cm,气管狭窄处0.7 cm,呼吸困难,中度.
作者:邓邦连;曹兆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心脏左室肥大(LVH)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CRF患者83例,男42例,女41例.年龄20~90岁,平均年龄(53.7±12.7)岁.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检查左室舒张末内径增大(LVEDD),室间隔舒张末厚度(IVS),左室后壁舒张末厚度(PWTH),射血分数(EF),检测血Hb和HCT,空腹血清甲状旁腺素(PTH)及肌酐(Cr),测量血压.透析患者于透析前采血和超声检查.公式计算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结果83例CRF患者71.8%有LVH[LVMI(179.28±66.92)g/m2].37.35%存在LVEDd增大(49.64±6.55)mm,57.83%存在IVS增厚(12.06±1.94)mm,57.83%存在PWTH增厚(11.67±1.95)mm,14.46%有EF下降(61.17±11.16)%.CRF患者其PWHT、IVST、LVEDD、LVMI与PTH、Cr及血压呈正相关;EF与Cr、PTH、HCT、Hb及血压无相关性.结论LVH是CRF患者预测死亡危险度的重要指标,而LVH与Cr水平、PTH增高、血压明显相关,心功能EF也与Cr、PTH增高有关,控制Cr水平,治疗甲状旁腺功能更亢进和合理的降压治疗应有助于减少左室肥厚的发生,提高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康志敏;王莉;何强;王芳;周树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营养治疗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或慢性肾病(CKD)总体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CRF代谢紊乱的机制和营养疗法的原理及应用的研究,将有利于提高我国CRF防治水平.
作者:郑法雷;尹德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器结核的临床特点、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1例女性生殖器结核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结果入院初诊生殖器结核15例,诊断准确率24.59%.剖腹探查病理确诊34例,占55.74%;诊断性刮宫术、病理证实子宫内膜结核4例,占6.56%;腹腔镜检查取活检病理证实为结核8例,占13.11%:宫颈活检病理证实结核1例,占1.64%;临床诊断14例,占22.95%.确诊后,以药物治疗为主,辅助手术治疗.结论女性生殖器结核临床表现多样,以盆腔腹膜结核为主,需综合分析病史、症状、辅助检查,特别是剖腹探查术有助于诊断.一旦诊断明确,首选化学药物抗结核治疗,手术治疗结合药物治疗有利于结核的痊愈.
作者:程小尧;陈廉;谢兰;梅立;王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癫痫外科概述1.1概述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是一组以脑部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所致的突然、反复、短暂的部分或全部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特征、起因较复杂的临床症候群.
作者:何永生;黄光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现行血液净化技术包括常规血液透析和系列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其中引人注目的是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与持续性血浆滤过吸附(CPFA)技术,其次还有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血脂清除以及一些单病种吸附罐等.血液净化理论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清除尿毒症毒素,已经认识到血液净化可以弱化炎症反应、平衡免疫系统.
作者:王质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肩周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3月至2004年1月来门诊就诊并被确诊为肩周炎的36例患者进行肩胛上神经阻滞和腋神经阻滞配合偏振红外光照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36例肩周炎患者治愈14例(38.8%),显效17例(47%),有效5例(13.9%),无效0例.结论神经阻滞配合偏振红外光照射治疗肩周炎,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无疼痛和肩关节功能完全无改善病例,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肩周炎的方法.
作者:高剑萍;何忠明;耿启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用微创的方法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方法使用HK型环扎去除包皮专用器械微创治疗包茎和包皮过长.结果本组病例均在术后9~14天套环自行脱落,套环脱落后2~3天创面愈合.手术时间5~10min,术中出血0~3ml.130例术后局部均无感染.结论采用环扎去除包皮专用器械治疗包茎和包皮过长,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或不出血.手术瘢痕小,外形美观.无术后出血及术后拆线的痛苦.
作者:任涛;周旭东;方晓东;李玉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溶骨型骨巨细胞瘤X射线误诊为溶骨性骨肉瘤和其他恶性肿瘤的原因.方法对15例经病理证实的溶骨型骨巨细胞瘤的X射线表现及临床体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溶骨型骨巨细胞瘤以溶骨性破坏为主.结论结合临床体征和X射线表现,可以在术前对溶骨型骨巨细胞瘤作出较为正确的诊断.
作者:张贤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高原病发生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分析66例急性高原病发生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及综合治疗的疗效.结果44例急性高原反应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很快缓解;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中16例经治疗后痊愈.6例病情稳定后转低海拔地区治疗.结论患有呼吸道感染,有明显心、肺等疾病,高血压2级以上,保暖措施不当,过重体力劳动,疲劳等易发生急性高原病;给氧、利尿、降压、保暖、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措施有效.
作者:陈云兵;方玉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总结68例血循型毒蛇咬伤患者的救治与护理经验.方法对于血循型毒蛇咬伤患者,通过局部与全身治疗相结合,配合血液透析,高压氧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疗效.护理方面应结合物理治疗,做好伤肢护理,同时还应加强健康宣教.结果68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0天,无1例死亡或致残.结论通过有效救治与护理,能减缓病情,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陈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激光泪道成形术加泪道置管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9例74只眼泪道阻塞患者采用激光泪道成形术加泪道置管,3月后拔管,对3个月后拔管仍有流泪的患者行碘必殊眼膏注入泪道阻塞处.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单纯性泪道阻塞患者67只眼治愈60只,好转2只,慢性泪囊炎患者5只眼,好转2只.结论应用激光泪道成形术加泪道置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泪道阻塞的方法.
作者:王玮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作者:《继续医学教育》编辑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超声检查是前列腺疾病的首选而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主要是鉴别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超声二维图像是诊断前列腺癌主要方法,但有一定的局限性.超声仪器性能改进,经直肠双平面探头的广泛运用、彩色多普勒、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及二次谐波超声,提高了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性.近年三维超声和超声造影的发展,可望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但特异性仍不满意,需穿刺活检确定诊断.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定点穿刺活检,被认为是前列腺癌诊断的金标准,可以达到损伤小而准确性高的诊断目的.
作者:岳林先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由于前列腺增大引起膀胱出口梗阻等临床症状的前列腺疾病.对症状较轻的病例可作观察等待.对中-重度的则需药物或手术治疗.BPH治疗药物中主要是α受体阻滞剂和5α-还原酶抑制剂及其联合应用.α受体阻滞剂的作用机理是解除膀胱出口梗阻的动力学因素.目前常用的有苯苄胺、特那唑嗪、阿夫唑嗪、多沙唑嗪和坦索罗辛等.临床疗效良好,已占BPH治疗用药的80%,但仍存在体位性低血压等问题.5α-还原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前列腺的双氢睾酮(DHT)水平.在应用非那雄胺1年后,前列腺体积缩小,急性尿潴留(AUR)和相关手术的危险性明显降低,但对性功能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有一定的影响.联合治疗是α受体阻滞剂和5α-还原酶抑制剂联合应用,在缓解BPH进程,降低AUR和相关手术的发生率及缩小前列腺体积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单一应用组.植物类药目前尚难作出全面的评价.若药物治疗无效应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潘慈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早产儿血中前白蛋白水平的测定,探讨其作为评价早产儿营养状况的价值.方法采用速率法检测48例早产儿、35例足月儿血中前白蛋白水平.结果①早产儿组前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足月儿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低胎龄组早产儿前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高胎龄组早产儿,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前白蛋白可作为早产儿宫内营养评价指标,为营养支持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陈红英;张莲玉;刘斌;刘靳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损伤,以尿道、肾脏及睾丸损伤常见.在尿道损伤中,又以尿道外暴力闭合性损伤多见,约占全部尿道损伤的85%以上,常见的是会阴骑跨伤引起的球部尿道损伤及骨盆骨折并发的后尿道损伤.
作者:金锡御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严重烧伤早期抗休克综合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5例小儿严重烧伤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161例患者早期进行抗休克综合治疗(A组),44例患者伤后入院较晚,平均在伤后12小时才获得抗休克综合治疗(B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年龄、烧伤面积与深度、治愈率和并发症.结果A组与B组比较,患者年龄、烧伤面积无明显差异(P>0.05),A组治愈率明显提高(P<0.01),主要并发症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小儿严重烧伤早期抗休克综合治疗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陈大夫;王德怀;钟宇;王晓;张定敏;黄智勇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