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学报》编辑部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对血脂代谢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45例CRF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超敏促甲状腺激素(s-TSH)含量进行测定,同时以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和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分析甲状腺激素与血肌酐及血脂各指标参数的相关性.结果CRF患者血清TT3、FT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TT4、FT4和s-TSH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TG、LDL和apo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和P<0.05),HD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C和apoA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直线回归和相关性分析显示,CRF患者血清TT3和FT3均与Scr、TG、LDL、ApoB呈显著负相关(P<0.01;P<0.05),而与HDL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s-TSH与Scr、TG、HDL、LDL、ApoB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CRF患者常见低T3低T4综合征,且与肾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监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作为判断CRF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有意义指标;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是CRF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徐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扁平湿疣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8月至2003年12月扁平湿疣患者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扁平湿疣误诊为尖锐湿疣患者全部治愈,无不良反应.结论外生殖器及肛周部位的丘疹,无痛痒感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作者:张予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用微创的方法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方法使用HK型环扎去除包皮专用器械微创治疗包茎和包皮过长.结果本组病例均在术后9~14天套环自行脱落,套环脱落后2~3天创面愈合.手术时间5~10min,术中出血0~3ml.130例术后局部均无感染.结论采用环扎去除包皮专用器械治疗包茎和包皮过长,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或不出血.手术瘢痕小,外形美观.无术后出血及术后拆线的痛苦.
作者:任涛;周旭东;方晓东;李玉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心血管疾病(CVD)是影响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预后的重要的因素.CKD患者心血管死亡率占这类患者总死亡率的44%~51%.CKD患者心血管病死的危险性增加可能与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是CKD患者CVD的发生率高,肾衰竭患者CVD的发病率较同龄一般人群高5~8倍;二是CKD并发的CVD死亡率高,25~34岁CKD患者CVD的死亡率较同龄一般人群高100~150倍,既使在60岁以上人群,CKD患者CVD的死亡率仍较一般人群高5倍.
作者:侯凡凡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及β-HCG对流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5例孕龄在5~6周的早孕者资料,分为正常组、先兆流产组、流产组,测定血清孕酮、β-HCG值.结果先兆流产组及流产组血清孕酮及β-HCG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01);流产组血清孕酮及β-HCG显著低于先兆流产组(P<0.001).结论孕5~6周血清孕酮及β-HCG的测定可预测流产.
作者:吴东;敖敏;钟影;谭超;张笑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器结核的临床特点、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1例女性生殖器结核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结果入院初诊生殖器结核15例,诊断准确率24.59%.剖腹探查病理确诊34例,占55.74%;诊断性刮宫术、病理证实子宫内膜结核4例,占6.56%;腹腔镜检查取活检病理证实为结核8例,占13.11%:宫颈活检病理证实结核1例,占1.64%;临床诊断14例,占22.95%.确诊后,以药物治疗为主,辅助手术治疗.结论女性生殖器结核临床表现多样,以盆腔腹膜结核为主,需综合分析病史、症状、辅助检查,特别是剖腹探查术有助于诊断.一旦诊断明确,首选化学药物抗结核治疗,手术治疗结合药物治疗有利于结核的痊愈.
作者:程小尧;陈廉;谢兰;梅立;王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国泌尿外科事业飞速发展,全国呈现齐心协力,奋发图强,空前团结的大好形势,令人欣慰.
作者:郭应禄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局部外放射对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回顾87例接受局部外放射的恶性肿瘤患者放疗过程中,每周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男性45例,女性42例.年龄19~69岁.颈部放疗(A组)21例,胸部放疗(B组)41例,腹盆部放疗(C组)20例,其他5例.放疗剂量29.5~70.9GY/15~37F.结果放疗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6.20±1.77)×109/L,放疗后(4.82±1.95)×109/L,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头颈、胸部、腹盆部不同部位的放疗对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影响无显著性意义.腹盆部放疗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在放疗后明显低于放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头颈部、胸部和腹盆部三组间比较,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单纯常规局部放疗对患者的血象没有影响.建议单纯放疗的患者一般可以每2周监测1次外周血象.
作者:吴琦;张明;陈琳;谢可;罗树春;兰海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用雌三醇软膏作阴道手术术前准备效果.方法高锰酸钾坐盆后,雌三醇软膏涂抹局部,每天2次,每次0.5 g.结果25例绝经后妇女经过雌三醇软膏治疗后7~14天,阴道壁由苍白、干燥转为淡粉色,富有弹性,湿润,瘀点全部消失,手术经过顺利,解剖层次清晰,出血少.结论雌三醇软膏用于绝经后妇女阴道手术术前准备,能有效改善阴道、宫颈的柔软性和弹性,有利于手术操作和术后愈合,安全、无任何副作用,病员易接受,不刺激内膜,因此无撤退性出血.
作者:刘莉;胡金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999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公布的K/DOQI(Kidney Disease Outcome Quality Initiative)指南提出了新的慢性肾脏病(CKD)定义见表1,指南将CKD确定的基于肾损伤的证据和肾小球滤过率(GFR),与病因无关.
作者:陈楠;陈佳韵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溶骨型骨巨细胞瘤X射线误诊为溶骨性骨肉瘤和其他恶性肿瘤的原因.方法对15例经病理证实的溶骨型骨巨细胞瘤的X射线表现及临床体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溶骨型骨巨细胞瘤以溶骨性破坏为主.结论结合临床体征和X射线表现,可以在术前对溶骨型骨巨细胞瘤作出较为正确的诊断.
作者:张贤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是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常导致患者钙、磷和骨代谢异常,大量研究表明,这种异常可使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死亡增加.
作者:王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患儿,男,4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小腿疼痛,功能障碍半月入院.体检:T 36.5℃、P 98次/分、R 22次/分、体重16 Kg,慢性痛苦病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心肺未见异常,肝脾不大,脊柱未见异常.右小腿上段前略显肿胀,轻压痛,皮温略高,未见浅表静脉曲张及明显包块,膝关节活动可.CT示:右胫骨干上端骨皮质呈虫蛀样破坏,骨膜掀起,外周软组织肿胀,皮脂线模糊,考虑急性骨髓炎.
作者:何德平;韩爱军;吴红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传统针灸配合捏脊治疗顽固性失眠症的疗效.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分别选择心、脾、肾经,督脉、经外奇穴的部分俞穴,采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进行针灸,同时配合捏脊治疗顽固性失眠症30例.结果30例中临床痊愈12例(占40%),显效10例(占33.33%),有效6例(占20%),无效2例(占6.67%),总有效率93.33%.结论针灸、捏脊疗法合用能调和脏腑功能、使气血疏通、心神得宁,起到滋肾降火、交通心肾;补益心脾、安神镇静的作用,终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作者:吴北燕;李庭松;陈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云克(99锝-亚甲基二膦酸盐)和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类风湿关节活动期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云克+甲氨蝶呤)45例,对照组(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氟喹)45例,两组均接受相应药物治疗12周.观察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4周时治疗组显效率为62%,有效率为22%,对照组分别为27%、2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治疗组在其他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值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12周时治疗组显效率为60%,有效率为36%,对照组分别44%、16%,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其他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值上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良反应两组总体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云克和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起效快,副作用少,12周时疗效与对照组相当.
作者:周彬;刘建;龙武彬;朱静;吴晓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作者:《继续医学教育》编辑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A)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的影响.方法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21天后瘢痕局部注射不同浓度的马兜铃酸或生理盐水,49天后观察药物对瘢痕增生指数(Hypertrophic Index,HI)的影响及光镜下瘢痕变化情况.结果瘢痕增生指数(HI)与药物浓度呈负相关,光镜下见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降低胶原纤维的含量.结论马兜铃酸可抑制兔耳增生性疤痕组织增生,有望成为防治增生性瘢痕的新药物.
作者:梁莉;罗少军;汤少明;吴美莲;张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门诊患者就诊流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制定优化就诊流程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抽取200名门诊患者进行调查,并抽取2004年3月22日的门诊数据及门诊各部门相关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人均挂号至就诊时间平均为157.2分钟,诊室诊断时间为18.89分钟,预约至检查时间平均为106.4分钟,取药等待时间平均为12.84分钟,门诊挂号高峰为7~9点,收费高峰为9~11点.结论门诊患者就诊流程中,非就诊消耗时间长,存在问题多,制定相应的策略以优化门诊流程,缩短患者就诊等待时间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何谦;廖清书;刘建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现行血液净化技术包括常规血液透析和系列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其中引人注目的是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与持续性血浆滤过吸附(CPFA)技术,其次还有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血脂清除以及一些单病种吸附罐等.血液净化理论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清除尿毒症毒素,已经认识到血液净化可以弱化炎症反应、平衡免疫系统.
作者:王质刚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