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变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张春营

关键词: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急性变,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摘要: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87岁.于2007年9月17日人院.患者于2007年8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周身乏力,进食量减少,伴恶心,无呕吐.8月3日来我院门诊查血常规WBC 34×109/L,Hb 100g/L,血小板65×109/L.外周血WBC分类:原始粒细胞6%,早幼粒细胞2%,中幼粒细胞7%,晚幼粒细胞5%,中性杆状核粒细胞29%,中性分叶核粒细胞32%,单核细胞11%,淋巴细胞14%,单核细胞绝对值计数3.8 × 109/L.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类白血病相关性基因LRP16及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LRP16(Leukemia related protein16)是韩卫东等人于2000年从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克隆并首先在国际Cenbank中登陆的一个新的白血病相关性基因[1-2].

    作者:尹肖云;孟元光;赵亚力;韩为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重庆渝东地区1997年-2006年白血病分型及现况分析

    目的:总结渝东地区各类型白血病的分布情况,为该地区白血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997至2006年,以万州为中心长江上游段三峡库区主要位置的渝东片区八个县一个区以及毗邻湖北、陕西省的部分县区范围,收集医院收治的各类型白血病病人的临床资料,病人按FAB形态学分型标准及组化染色进行确诊分型.结果:1997至2006年间共收治血液病病人并行骨髓穿刺12993例,确诊白血病152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756例占49.4%,其次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06例占27.4%和慢性白血病326例占21.4%;白血病在各年龄段均有发病,急性原始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ANLL-M2)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GL)为中老年人常见,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在青少年时期为常见;一年内以10月份发病和收治人数高.结论:调查从地域、性别、年龄段、季节性多方面反映了重庆渝东地区白血病的分布及构成情况,为该地区白血病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作者:李良琼;李胜堂;王长本;熊见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mTOR功能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是一种丝/苏氨酸蛋白激酶,mTOR在肿瘤细胞生长、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mTOR信号通路活动异常与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mTOR是肿瘤药物治疗作用的理想靶点,目前新的mTOR抑制剂不断出现.本文对mTOR蛋白的结构、功能和mTOR信号通路及其抑制剂进行了综述.

    作者:邹金凯;车宁;孙春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TS、P-gp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TS、P-g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TS、P-g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TS、P-g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各项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P>0.05).TS、P-g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与化疗有效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TS与P-g涉及的耐药机制不同,临床检测TS、P-gp对胃癌化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杨磊;王建红;何松;谭清和;魏金芝;陈冬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间隙连接蛋白32和43基因在不同分化类型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间隙连接蛋白Cx32,Cx43基因表达水平对胃癌侵袭转移潜能的影响.方法:用RTPCR法分析Cx32和Cx43基因在不同分化类型胃癌细胞株GES-1、N87、BGC-823中的表达,并分析该基因表达对胃癌侵袭转移潜能的影响.结果:在Cx32表达谱中,N87、BGC-823与GES-1相比明显低表达甚至缺失(P<0.05),N87与BGC-823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在Cx43表达谱中,BGC-823表达均低于低转移潜能细胞株GES-1和N87.结论:Cx32、Cx43在胃癌的侵袭和转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雯;刘丹;张波;周红凤;吴瑾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过表达FLJ22349促进人胚胎肾细胞HEK293及乳腺癌细胞MCF-7的生长

    目的:人假想蛋白FLJ22349基因位于染色体22q13.2上,编码一个229个氨基酸的蛋白.表达谱分析发现多种肿瘤组织中有FLJ22349的表达,预测该基因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本研究旨在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FLJ22349的结构和功能,并初步研究兀222349在HEK293及乳腺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各种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初步分析兀J22349的结构和功能.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分析FLJ22349基因在小鼠正常组织,人癌症细胞株及HEK293中的表达情况.将载有FLJ22349的基因的质粒转染入HEK293,MCF-7,MDA-MB 231中,观察该基因的亚细胞定位.MTT检测细胞的生长变化.结果:FLJ22349基因在人类、猩猩、恒河猴、褐家鼠、小鼠和狗中有很高的同源性,但与其它已知的基因无同源性.小鼠正常组织中有FLJ22349表达;乳腺癌细胞株MDA-MB 231,肝癌细胞株Bel-7402也有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核;转染FIJ22349的HEK293,MCF-7细胞株生长曲线显示促进细胞生长(P<0.05).FLJ22349转染120h后,MTT实验观察到HEK293,MCF-7细胞的增殖率分别为299%,456%;而对照组分别为233%,272%.结论:FLJ22349基因过表达促进HEK293和MCF-7细胞的生长.

    作者:戴亚云;赵玫;余权;方明镜;时岚;罗清;袁兴华;黄常志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冷冻治疗抑制大鼠C6脑胶质瘤增殖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冷冻治疗对大鼠C6脑胶质瘤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冷冻治疗后免疫组化检测CyclinD1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磁共振检测肿瘤体积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冷冻治疗后CyclinD1蛋白的表达下调,细胞周期出现G1期阻滞,肿瘤体积缩小.结论:冷冻治疗可抑制大鼠C6脑胶质瘤的增殖,其机制与下调CyclinD1蛋白的表达后,肿瘤细胞周期发生G1期阻滞有关.

    作者:付锐;涂汉军;何跃;徐航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钙离子结合蛋白A4和上皮型钙黏附蛋白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钙离子结合蛋白A4(S100A4)及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hetin)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10例正常人膀胱组织中S100A4蛋白及E-cadherin的表达.结果:正常膀胱组织S100A4蛋白表达阴性,E-cadherin表达阳性.6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46例(71.9%)S100A4蛋白阳性表达,36例(56.3%)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正常对照膀胱组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之间S100A4蛋白及E-cadherin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100A4蛋白及E-cadherin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T)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年龄、性别和肿瘤大小无关.结论: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S100A4蛋白及E-cadherin的表达变化与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是判断其生物学行为,预测转移趋势极具价值的指标.

    作者:孙明;刘学峰;潘春雨;詹运鸿;吴斌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细胞凋亡与活性氧

    随着对细胞凋亡机制研究深入,具有凋亡诱导作用的药物不断被发现,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段在不同阶段进行1二预细胞凋亡而治疗疾病.许多研究表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即氧自由基及其衍生物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ROS在多种抗肿瘤药物诱导凋亡过程中起着介导和调节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ROS及药物参与下诱导细胞凋亡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卉;刘延香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HPV18E6基因沉默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RNA干扰法沉默HPV18E6基因表达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探索宫颈癌基因治疗的新途径.方法:针对HPV18E6 mRNA序列合成一对60bp的编码siRNA的DNA模板和一对60bp的非特异性对照DNA模板,构建pSUPER-siRNA和pSUPER-con重组质粒,瞬时转染Hela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质粒转染后细胞HPV18E6基因表达的变化,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转染后Hela细胞r63、p21、Bel-2和Bax蛋白表达变化,以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Hoechest/PI双荧光活细胞染色法榆测细胞凋亡.结果:pSUPER-siRNA质粒转染能有效降低HPV18E6在mRNA水平的表达,转染后48小时,抑制效率达70%以上;转染后细胞p53、p21和Bax蛋白表达显著增加,Bcl-2蛋白表达减少.RNA干扰法沉默HPV18E6基因表达后,Hela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结论:pSUPER-siRNA质粒转染可有效抑制HPV18E6在人宫颈癌Hela细胞中的表达,抑制Hela细胞生长并促进其凋亡.以HPV18E6为靶点的RNA干扰技术可望成为宫颈癌基因治疗的新途径.

    作者:上官文学;杨业鹏;周梅;李五岭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MAPK信号转导系统在地塞米松诱导的CEM细胞增殖及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MAPK信号转导系统在地塞米松对CEM细胞增殖及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台盼蓝拒染法测定增殖率;形态学及流式细胞仪解析细胞凋亡.结果:单用DEX培养24h-72h,细胞的增殖率分别为62.3%、35.5%、11.6%;SB203580预处理后,细胞的增殖率和单用DEX时相比分别升至82.8%、54.7%和48.1%(P<0.05);PD98059 预处理后,,细胞的增殖率分别降至52.3%、19.8%和7.1%(P<0.05);SP600125预处理后,细胞的增殖率分别降至51.2%、19.5%和6.9%(P<0.05).5ìmol/L DEX处理CEM细胞36h时,亚二倍体细胞为26.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B203580预处理后,亚二倍体细胞由26.2%降至7.1%(P<0.01);PD98059预处理后,亚二倍体细胞升至38.6%(P<0.05),SP600125预处理后,亚二倍体细胞升至32.3%(P<0.05).结论:MAP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地塞米松诱导的CEM细胞增殖及凋亡,表现为p38MAPK阻断增殖、促进细胞凋亡,ERK和JNK促进增殖、减少细胞凋亡.

    作者:何莉;刘云鹏;侯科佐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胶质瘤中P13K、AKT2和NDRG2 mRNA的表达及相关性

    目的:研究胶质瘤中蛋白激酶P13K、AKT2 mRNA表达与NDRG2 mRNA表达的相关性,寻找与NDRG2相互作用的上下游分子.方法: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29例脑胶质瘤及相应瘤旁组织中P13K、AKT2和NDRG2 mRNA表达量.结果:29例脑胶质瘤NDRG2 mRNA表达明显低于瘤旁组织(P<0.05),且不同病理分级间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Ⅳ级NDRG2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Ⅱ级和Ⅲ级胶质瘤(P=0.007,P=0.03);AKT2,P13K mRNA表达在胶质瘤及瘤旁组织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AKT2,P13K mRNA表达与NDRG2 mRNA表达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DRG2可能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及恶性演变有关,在mRNA表达水平,还不能认为P13K、AKT2与NDRG2之间有相关性.

    作者:周彬;邓艳春;刘南;唐琢;石洁;曹卫东;王西玲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胃癌高发区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和社会心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胃癌高发区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社会心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经胃镜及病理组织检查确诊慢性胃炎,其中浅表性胃炎(CSG)93例,萎缩性胃炎(CAG)69例.通过病理组织学Giemsa染色法确定HP感染情况.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格通过询问或查体进行调查.社会心理因素调查包括6项:工作(劳动)紧张、生活不规律、负性生活事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结果:HP阴性和阳性的CSG患者各项社会心理因素发生率虽有高低不同,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HP阴性和阳性的CAG患者亦如此.结论:该胃癌高发区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和被调查的6项社会心理因素无相关性.

    作者:惠起源;魏晓萍;冯义朝;党冬梅;崔轶霞;杨建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兔VX2肿瘤的应用研究概况

    1 前言兔VX2肿瘤是一种来源于Shope病毒致乳头瘤恶变形成的鳞状上皮细胞恶性肿瘤,属于鳞状细胞癌.1940年建株保存[1].

    作者:尹永信;梁军;邵秋菊;任东青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方案治疗卵巢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应用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方案治疗31例卵巢癌患者,观察其疗效和副作用.结果:总有效率为71.0%(22/31),其中初治组有效率为73.3%(11/15),复治组有效率为68.7%(11/16);主要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脱发、恶心、呕吐,但均可耐受.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方案治疗卵巢癌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李俊魁;栾梅;齐荣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鼻咽癌的治疗进展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对早期患者的疗效较满意,5年生存率达80%以上,然而,由于其临床表现和生物学行为导致不易被早期发现.

    作者:姜国香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洛铂、草酸铂分别联合替加氟持续泵入治疗晚期胃癌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洛铂、草酸铂分别联合替加氟持续泵入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方法:64例晚期胃癌患者分别接受方案A(32例)、方案B(32例)治疗.方案A:替加氟800raft/m2,CIV(24h),d1-55;LV200mg/m2,ivgtt(2h),d1-5;L-OHPl35mg/m2,ivgtt(2h),d1.方案B:替加氟800nv/m2,CIV(24h),d1-5,LV 200mg/m2,ivgtt(2h),d1-5;LBP35mg/m2,ivgtt,d1.28天为1周期.结果:方案A:CR 5例,PR 16例,有效率65.6%;方案B:CR7例,PR16例,有效率71.9%;方案B优于方案A,但差异无显著件意义(P=0.849).两种方案的不良反应均易于接受.结论:替加氟分别与洛铂、草酸铂联合可以作为晚期胃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刘思海;冯雯;朱瑞霞;付正传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髓母细胞瘤术后脊髓转移3例

    髓母细胞瘤是儿童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实体瘤,外科手术后辅以全脑全脊髓放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我院放疗科自1994年8月-2007年3月收治了28例髓母细胞瘤术后的患者,其中3例出现脊髓转移,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淑娟;周惠敏;尹永信;邵秋菊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平消胶囊联合三苯氧胺在乳腺癌后期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平消胶囊在乳腺癌后期治疗中的价值和作用.方法:对108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单纯三苯氧胺组(对照组54例),平消胶囊+三苯氧胺组(试验组54例),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试验组生活质提高,并发症减少,不良反应减少.结论:平消胶囊使乳腺癌后期治疗中患者的生活质提高,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可延长生存时间,有价值,可推广.

    作者:张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Bcl-2和Bax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bcl-2和bax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40例乳腺癌组织中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组织学Ⅰ级+Ⅱ级乳腺癌中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Ⅲ级乳腺癌中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P<0.01),Ⅰ+Ⅱ级组bax蛋白阳性表达率与Ⅲ级组bax蛋白阳性率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Ⅰ级+Ⅱ级组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bcl-2/bax≥1)与Ⅲ级组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bcl-2/bax≥1)有显著差异(P<0.01).10年以上存活组中bcl-2阳性表达率与10年以下存活组有显著差异(P<0.01);10年以上存活组bax阳性表达率与10年以下存活组有显著差异(P<0.05);10年以上存活组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bcl-2/bax≥1)与10年以下存活组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bcl-2/bax≥1)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bcl-2和bax比值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预后关系密切,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的乳腺癌患者组织学分级好,预后好.

    作者:曲文志;涂巍;于作夫;赵曼;金光华;王勤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