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类白血病相关性基因LRP16及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尹肖云;孟元光;赵亚力;韩为东

关键词:LRP16基因, 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a(ERa), 乳腺癌
摘要:LRP16(Leukemia related protein16)是韩卫东等人于2000年从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克隆并首先在国际Cenbank中登陆的一个新的白血病相关性基因[1-2].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RT-PCR检测K19 mRNA诊断直肠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

    目的:探讨RT-PCR检测K19 mRNA诊断直肠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的价值及其应用前景.方法:通过病理组织学及RT-PCR扩增K19 mRNA对19例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和51个淋巴结进行检测.结果:19例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均有K19 mRNA表达;51个淋巴结中组织学阳性16个(31.4%),而R T-PCR阳性21个(41.2%).RT-PCR扩增K19 mRNA及内参照B-actin后,所有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显示461bp和221bp的扩增片断,而非肿瘤患者的8个淋巴结仅显示221bp扩增片断.结论:RT-PCR扩增K19 mRNA检测直肠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是一种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优于常规病理组织学方法.

    作者:何艳玲;刘铮;郑海霞;于洁;房家智;中东兰;刘楠楠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变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87岁.于2007年9月17日人院.患者于2007年8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周身乏力,进食量减少,伴恶心,无呕吐.8月3日来我院门诊查血常规WBC 34×109/L,Hb 100g/L,血小板65×109/L.外周血WBC分类:原始粒细胞6%,早幼粒细胞2%,中幼粒细胞7%,晚幼粒细胞5%,中性杆状核粒细胞29%,中性分叶核粒细胞32%,单核细胞11%,淋巴细胞14%,单核细胞绝对值计数3.8 × 109/L.

    作者:张春营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Ⅰ-ⅢA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元病生存益处及耐受性.方法:收集老年组113例、非老年组192例经过肺癌根治术的Ⅰ-ⅢA期NSCLC患者的资料,对性别、年龄、病理诊断、分化程度、疾病分期、放化疗顺序、辅助化疗与否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评估无病生存(DFS)期的预后因素.结果:两组接受术后辅助化疗后具有相似的无病生存期(P>0.05).老年组接受术后辅助化疗比不化疗具有延长无病生存期的趋势,其中ⅢA期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均可较好耐受.结论:老年NSCLC患者术后接受辅助化疗有延长无病生存的趋势,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焦顺昌;杨俊兰;陈敬华;张国庆;方平;赵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胞内抗体技术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基因治疗是目前恶性肿瘤的研究热点.其中,胞内抗体技术通过黏附、中和、修饰等特异性干扰或阻断肿瘤细胞某些生物分子活性或加工、分泌过程,改变其恶性表型.已逐渐成为研究和治疗肿瘤的重要方法.

    作者:韩东刚;段小艺;郭佑民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间隙连接蛋白32和43基因在不同分化类型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间隙连接蛋白Cx32,Cx43基因表达水平对胃癌侵袭转移潜能的影响.方法:用RTPCR法分析Cx32和Cx43基因在不同分化类型胃癌细胞株GES-1、N87、BGC-823中的表达,并分析该基因表达对胃癌侵袭转移潜能的影响.结果:在Cx32表达谱中,N87、BGC-823与GES-1相比明显低表达甚至缺失(P<0.05),N87与BGC-823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在Cx43表达谱中,BGC-823表达均低于低转移潜能细胞株GES-1和N87.结论:Cx32、Cx43在胃癌的侵袭和转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雯;刘丹;张波;周红凤;吴瑾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小细胞肺癌完全缓解后依托泊苷单药维持化疗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依托泊苷单药维持化疗对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2例完全缓解的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实验组给予依托泊苷100rag/日,静滴,每月连用5天,直至疾病进展;对照组定期复查,出现复发或转移时再给予EP方案或其他二线或挽救方案化疗和/或放疗.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DFS)分别为10月比4月,(P<0.01).1年生存率分别为90.32%(28/31)比87.10%(27/31),(P>0.05);2年生存率分别为61.29%(19/31)比35.48%(11/31),(P<0.05).第12个月生存者KPS评分/>60分者分别为89.29%(25/28)比85.19%(23/27),(P>0.05).第18个月生存者KPS评分≥60分者分别为78.26%(18/23)v8 47.37%(9/19),P<0.05.结论:依托泊苷单药维持化疗可延长小细胞肺痛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及2年生存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高立伟;刘宏;董海林;左一凡;骆丽娜;杨常建;祝学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60例垂体瘤采用在手术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术,为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注意术中精细操作切除肿瘤及处理瘤腔.术后及时合理的治疗并发症.结果:60例垂体瘤手术均很顺利,出血不多,并发症少.没有发生视力恶化、颈内动脉及其分支损伤、颅神经损伤、感染、长期脑脊液漏及尿崩等严重和(或)永久性并发症,无死亡.部分病例出现一过性尿崩(12例,20%)、脑脊液漏(5例,8.3%)、蛛网膜下腔出血伴有高颅压1例(2%),经过积极治疗后均在3-8天内恢复.结论:在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安全、省时、并发症少.术中精细操作切除肿瘤及处理瘤腔是防止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根本.术后积极合理的治疗并发症均能获得痊愈.

    作者:吴鹏昌;顾建文;邢学民;朗志刚;杨立斌;康崇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中药汤剂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胃痛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过程中应用中药汤剂是否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营养状态.方法:将67例行胃癌根治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早期肠内营养组(EN组)和早期肠内营养+中药汤剂组(EN+中药组),观察在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过程中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腹腔引流量、吻合口瘘、伤口感染、肺部感染、腹胀、呕吐、腹泻等临床指标、营养指标和肝功指标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纯EN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要长于EN+中药组,前组患者的腹腔引流量以及腹胀、呕吐发生的例数均要多于后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吻合口瘘、伤口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对比营养、肝功指标的变化发现EN组的患者术后早期纠正负氮平衡的能力明显弱于EN+中药组(P<0.05),并且前组患者血浆PALB以及ALB的浓度均显著低于后组患者(P<0.05),体重下降值、HGB浓度、ALT、AST等其他指标的变化方面,两组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应用一定量的中药汤剂能够有效地养活术后部分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肠内营养支持的效率.

    作者:郭小军;张景琦;张勇;尚鹏;王珂;陈武科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研究现状与胶质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肿瘤血管形成在肿瘤的形成和生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hal growth factor,VEGF)是肿瘤血管形成的主要刺激因子[1].

    作者:王立君;林成海;谢春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44例结肠癌并发急性阑尾炎的经验分析

    目的:探讨结肠癌并存阑尾炎误诊、漏诊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和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自1995年一2007年误诊为阑尾炎的右半结肠癌患者44例进行回顺性分析.结果:44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人院时均误诊为急、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周围脓肿,终经病理证实为结肠腺癌合并急性单纯阑尾炎.结论:右半结肠癌本身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变与阑尾邻近,常继发阑尾炎,医师缺乏警惕性是造成漏诊的主要原因.减少漏诊重要的是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以及行相关的辅助检查.术中应对盲肠、升结肠进行探查.

    作者:陈士平;任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化疗前后宫颈癌中VE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变化的研究

    目的:观察宫颈癌化疗前后癌组织中微血管形成及VEGF表达的变化,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因素和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4例宫颈癌经单一拓扑替康化疗前后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及癌细胞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化疗前MVD和VEGF的表达与病理类型有关,腺癌明显高于鳞癌,差异有显著性(P<0.05);VEGF阳性组MVD值比VEGF阴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且VEGF与MVD值呈正相关关系(P<0.05);化疗前、后MVD值分别为76.22±31.25,52.22±32.56,差异有显著性(P<0.005);化疗前、后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51.9%)、12(22.2%),差异有显著性(P<0.001);化疗疗效Ⅱ级(有效)和Ⅲ级(显效)的MVD和VEGF表达均高于无效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VEGF能促进宫颈癌新生血管形成.拓扑替康化疗可降低肿瘤细胞VEGF阳性表达率,对抑制肿瘤血管生长有一定的作用.肿瘤中VEGF促进肿瘤微血管生长的同时也有利于化疗药物发挥药效.

    作者:魏万里;王岩;杨艳青;陈芸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方案治疗卵巢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应用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方案治疗31例卵巢癌患者,观察其疗效和副作用.结果:总有效率为71.0%(22/31),其中初治组有效率为73.3%(11/15),复治组有效率为68.7%(11/16);主要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脱发、恶心、呕吐,但均可耐受.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方案治疗卵巢癌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李俊魁;栾梅;齐荣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五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上皮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 21-1)和糖链抗原125(CA125)5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及酶化学发光法测定81例肺癌、32例良性肺病患者和30例健康人的血清CEA、NSE、SCC、Cyfra 21-1和CA125水平.结果:肺癌组血清CEA、NSE、SCC、Cyfra21-1和CA125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9.38%、55.56%、23.46%、62.96%、39.51%)明显高于良性肺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肺癌组5项肿瘤标志物阳性率随肿瘤临床分期而升高.其中CEA在肺腺癌中明显升高(P<0.05),NSE以小细胞癌升高明显(P<0.05),SCC在肺鳞癌中明显升高(P<0.01),Cyfra 21-1以非小细胞肺癌升高明显(P<0.01).5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比单项检测的阳性率和准确性更高.结论:外周血CEA、NSE、SCC、Cyfra 21-1和CA125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的阳性检出率,CEA、NSE、SCC和Cyfra 21-1对肺癌病理分型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贾静;马洪杰;张健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整合素β1与肿瘤的转移

    整合素β1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及细胞与细胞间黏附的细胞黏附分子受体.整合素β1参与肿瘤转移的多个环节,在肿瘤转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整合素β1与肿瘤转移的关系简要综述.

    作者:刘鹏飞;张剑青;冯义朝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钙离子结合蛋白A4和上皮型钙黏附蛋白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钙离子结合蛋白A4(S100A4)及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hetin)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10例正常人膀胱组织中S100A4蛋白及E-cadherin的表达.结果:正常膀胱组织S100A4蛋白表达阴性,E-cadherin表达阳性.6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46例(71.9%)S100A4蛋白阳性表达,36例(56.3%)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正常对照膀胱组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之间S100A4蛋白及E-cadherin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100A4蛋白及E-cadherin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T)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年龄、性别和肿瘤大小无关.结论: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S100A4蛋白及E-cadherin的表达变化与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是判断其生物学行为,预测转移趋势极具价值的指标.

    作者:孙明;刘学峰;潘春雨;詹运鸿;吴斌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TS、P-gp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TS、P-g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TS、P-g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TS、P-g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各项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P>0.05).TS、P-g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与化疗有效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TS与P-g涉及的耐药机制不同,临床检测TS、P-gp对胃癌化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杨磊;王建红;何松;谭清和;魏金芝;陈冬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Chk2反义寡核苷酸对放射线照射诱导的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宫颈癌细胞HeLa转染chk2反义寡核苷酸后,在X射线作用下对凋亡的影响.方法:以脂质体为载体将chk2正义链和反义链转染HeLa细胞,用Western blot检测HeLa细胞中Chk2蛋白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和TUNEI.法检测x射线照射后细胞凋亡率.结果:反义封闭chk2可明显抑制Cbk2蛋白表达(P<0.01),X射线作用下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转染正义链组(P<0.01).结论:反义封闭chk2基因可增加HeLa细胞对X射线照射的凋亡敏感性.

    作者:朱克修;李玢;王佳;曹亚莉;韩晓兵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婴儿促纤维增生型星形细胞瘤1例并文献回顾

    目的:探讨婴儿促纤维增生型星形细胞瘤病理形态特征及鉴别要点.方法:报道1例婴儿促纤维增生型星形细胞瘤并结合文献对其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本例婴儿促纤维增生型星形细胞瘤头颅CT表现为右侧额骨及顶骨局部骨质缺损,右侧大脑半球多囊性占位性病变.组织学表现为梭形肿瘤细胞,形似纤维细胞或纤维母细胞,排列呈束,编织样.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瘤细胞呈胶质酸性蛋白(GFAP)阳性,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S-100蛋白阳性.结论:婴儿促纤维增生型星形细胞瘤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发生于婴幼儿的脑部肿瘤,根据其临床特点及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可以进行明确诊断.

    作者:姚丽;巩丽;张伟;尚凤霞;朱少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宫颈恶性肿瘤治疗后激素替代疗法(HRT)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官颈恶性肿瘤治疗后的激素替代疗法(HRT)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66例宫颈癌治疗后的妇女给予HRT,通过病人主观症状的变化了解替代效果;通过阴道宫颈涂片、B超、胸片、ECT等检查了解病情变化,总结其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研究组复发转移占12.05%(20/166),对照组中复发转移占15%(24/160),两组无明显差异.肿瘤的复发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有密切关系,与是否采用HRT关系不大.结论:HRT对宫颈鳞癌与腺癌患者都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陈曾燕;何爱琴;李咏;贾美群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乳腺癌的影像学表现与诊断

    目的:探讨影像学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钼靶X线,CT,超声,MRI等影像学检查、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乳腺癌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乳腺癌中,单发病灶40例,多发病灶16例.X线和CT多表现为不规则肿块(34/46例),伴有毛刺32例,与导管形态一致的密集钙化30例.CT对肿块或结节的边缘毛刺,尖角状或触须状突起及邻近皮肤局限增厚或凹陷,脂肪间隙与胸肌受侵,腋窝淋巴结肿大等恶性征象的显示比钼靶更清晰,彩超能初步筛查有无乳腺包块存在,并能根据乳腺肿块的形态特点、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判断乳腺肿快的性质,磁共振不但可以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和边缘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皮肤和胸壁侵犯.还可显示肿瘤内部的坏死(52/56例)和多中心病灶(16/56例).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癌的判定有重要意义;多种影像结合及影像与临床结合对乳腺癌的诊断有较大帮助.

    作者:李桂英;郭炳伦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