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红;杨磊;季建美;宋诸臣;丛智荣;魏金芝;谭清和
目的:探讨RT-PCR检测K19 mRNA诊断直肠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的价值及其应用前景.方法:通过病理组织学及RT-PCR扩增K19 mRNA对19例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和51个淋巴结进行检测.结果:19例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均有K19 mRNA表达;51个淋巴结中组织学阳性16个(31.4%),而R T-PCR阳性21个(41.2%).RT-PCR扩增K19 mRNA及内参照B-actin后,所有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显示461bp和221bp的扩增片断,而非肿瘤患者的8个淋巴结仅显示221bp扩增片断.结论:RT-PCR扩增K19 mRNA检测直肠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是一种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优于常规病理组织学方法.
作者:何艳玲;刘铮;郑海霞;于洁;房家智;中东兰;刘楠楠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TS、P-g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TS、P-g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TS、P-g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各项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P>0.05).TS、P-g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与化疗有效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TS与P-g涉及的耐药机制不同,临床检测TS、P-gp对胃癌化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杨磊;王建红;何松;谭清和;魏金芝;陈冬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MAPK信号转导系统在地塞米松对CEM细胞增殖及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台盼蓝拒染法测定增殖率;形态学及流式细胞仪解析细胞凋亡.结果:单用DEX培养24h-72h,细胞的增殖率分别为62.3%、35.5%、11.6%;SB203580预处理后,细胞的增殖率和单用DEX时相比分别升至82.8%、54.7%和48.1%(P<0.05);PD98059 预处理后,,细胞的增殖率分别降至52.3%、19.8%和7.1%(P<0.05);SP600125预处理后,细胞的增殖率分别降至51.2%、19.5%和6.9%(P<0.05).5ìmol/L DEX处理CEM细胞36h时,亚二倍体细胞为26.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B203580预处理后,亚二倍体细胞由26.2%降至7.1%(P<0.01);PD98059预处理后,亚二倍体细胞升至38.6%(P<0.05),SP600125预处理后,亚二倍体细胞升至32.3%(P<0.05).结论:MAP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地塞米松诱导的CEM细胞增殖及凋亡,表现为p38MAPK阻断增殖、促进细胞凋亡,ERK和JNK促进增殖、减少细胞凋亡.
作者:何莉;刘云鹏;侯科佐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单引流管负压引流、加压包扎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5年144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A组),72例患者采用伤口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加单引流管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对照组(B组)72例患者采用伤口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加双引流管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A组术后24小时引流量(86.2 ml±28.5ml)少于B组(143.8ml±47.3ml)(P<0.01);总引流量A组(247.6±35.4ml)少于B组(328.3ml±34.8m1)(P<0.05);A组皮下积液率(12.5%)低于B组(16.7%),A组皮瓣坏死率为4.2%低于B组的5.6%但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伤口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加单引流管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持续引流是减少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有效方法.
作者:梁英平;李俊海;周灿;闫宇;张勇;陈武科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bcl-2和bax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40例乳腺癌组织中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组织学Ⅰ级+Ⅱ级乳腺癌中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Ⅲ级乳腺癌中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P<0.01),Ⅰ+Ⅱ级组bax蛋白阳性表达率与Ⅲ级组bax蛋白阳性率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Ⅰ级+Ⅱ级组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bcl-2/bax≥1)与Ⅲ级组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bcl-2/bax≥1)有显著差异(P<0.01).10年以上存活组中bcl-2阳性表达率与10年以下存活组有显著差异(P<0.01);10年以上存活组bax阳性表达率与10年以下存活组有显著差异(P<0.05);10年以上存活组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bcl-2/bax≥1)与10年以下存活组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bcl-2/bax≥1)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bcl-2和bax比值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预后关系密切,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的乳腺癌患者组织学分级好,预后好.
作者:曲文志;涂巍;于作夫;赵曼;金光华;王勤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2001年1月-2007年6月底我院行电视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8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87例肾上腺肿瘤中,经后腹腔途径8l例,经腹途径6例;6例中转开放.结论: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经后腹腔途径优于经腹腔途径.后腹腔入路虽然技术难度较大,但手术效果优于经腹人路.肿瘤小于6cm,肿瘤无转移、无局部重要脏器及大血管浸润和黏连均适合行腹腔镜手术切除.
作者:张运涛;袁建林;杨力军;邵晨;秦卫军;刘贺亮;张更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麻醉对宫颈癌根治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组(R组)30例和芬太尼组(F组)30例.R组:瑞芬太尼1ìg,继以0.2ìg/(kg穖in)静脉泵注.F组:芬太尼3ìg/kg,继以0.03ìg/(kg穖in)静脉泵注.记录术前、术中血压、心率变化,测定麻醉前、切皮后60min、切皮后120rain的血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胰岛素和血糖水平.结果:两组切皮后60min、120min的血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切皮后60min、切皮后120rain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和血糖水平R组高于F组(P<0.05).R组血糖浓度在切皮后60 min和120 min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F组血糖浓度在切皮后60min和120min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瑞芬太尼能够减轻宫颈癌根治术时应激反应所导致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和血糖水平增高.
作者:赵新京;王伟;张义长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化学治疗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大部分恶性肿瘤患者终都会由于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而导致化疗的失败.
作者:秦婷婷;唐东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LRP16(Leukemia related protein16)是韩卫东等人于2000年从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克隆并首先在国际Cenbank中登陆的一个新的白血病相关性基因[1-2].
作者:尹肖云;孟元光;赵亚力;韩为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宫颈癌细胞HeLa转染chk2反义寡核苷酸后,在X射线作用下对凋亡的影响.方法:以脂质体为载体将chk2正义链和反义链转染HeLa细胞,用Western blot检测HeLa细胞中Chk2蛋白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和TUNEI.法检测x射线照射后细胞凋亡率.结果:反义封闭chk2可明显抑制Cbk2蛋白表达(P<0.01),X射线作用下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转染正义链组(P<0.01).结论:反义封闭chk2基因可增加HeLa细胞对X射线照射的凋亡敏感性.
作者:朱克修;李玢;王佳;曹亚莉;韩晓兵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胶质瘤中蛋白激酶P13K、AKT2 mRNA表达与NDRG2 mRNA表达的相关性,寻找与NDRG2相互作用的上下游分子.方法: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29例脑胶质瘤及相应瘤旁组织中P13K、AKT2和NDRG2 mRNA表达量.结果:29例脑胶质瘤NDRG2 mRNA表达明显低于瘤旁组织(P<0.05),且不同病理分级间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Ⅳ级NDRG2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Ⅱ级和Ⅲ级胶质瘤(P=0.007,P=0.03);AKT2,P13K mRNA表达在胶质瘤及瘤旁组织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AKT2,P13K mRNA表达与NDRG2 mRNA表达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DRG2可能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及恶性演变有关,在mRNA表达水平,还不能认为P13K、AKT2与NDRG2之间有相关性.
作者:周彬;邓艳春;刘南;唐琢;石洁;曹卫东;王西玲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99Tc-MDP全身骨闪烁显像(WBS)骨外放射性异常浓聚常见的原因.方法:对本院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1096例常规全身骨闪烁显像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仪器为美国GE公司Millennium(Hawkeye VG5.0)双探头SPECT.结果:1096例骨显像中骨外放射性异常浓聚有164例,占15%.其中在软组织和脏器的异常浓聚78例,占总异常例数的47.5%;患者皮肤、衣物污染50例,占总异常例数的30.5%;技术伪影36例,占总异常例数的22.0%.结论:骨显像时骨外放射性异常浓聚较常见,了解其原因,以减少假阳性图像有助于提高图像质量,正确分析图像,降低误诊率.
作者:王云雅;邓敬兰;王胜军;汪静;顾春虎;李国权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654-2注射液在非小细胞肺癌动脉灌注化疗中的增效反应与不良反应.方法:76例中晚期NSCLC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经支气管动脉推注化疗药物(MMC、VDS、DDP);实验组34例,先经支气管动脉推注654-2注射液(10-20)mg,以后推注化疗药物;每月1次,连用3次为1疗程.结果:对照组有效率49.99%,实验组有效率61.76%,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率两组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654-2注射液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中能提高化疗疗效,不良反应轻微,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小娟;余国政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刀)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应用X刀治疗12例重度BPH,靶区为整个前列腺,采用90%的等剂量曲线包绕靶区,(1.5-2)Gy/f,共(5-8)f,隔日一次,每周3次.治疗前、后比较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指数、前列腺体积、膀胱残余尿量、大尿流速.结果:临床治愈8例,显效4例,各项指标变化显著(P<0.01).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BPH安全、有效.
作者:梁军;赵品婷;邵秋菊;齐宇红;袁灿亮;尹永信 刊期: 2008年第10期
随着对细胞凋亡机制研究深入,具有凋亡诱导作用的药物不断被发现,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段在不同阶段进行1二预细胞凋亡而治疗疾病.许多研究表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即氧自由基及其衍生物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ROS在多种抗肿瘤药物诱导凋亡过程中起着介导和调节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ROS及药物参与下诱导细胞凋亡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卉;刘延香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方案治疗卵巢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应用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方案治疗31例卵巢癌患者,观察其疗效和副作用.结果:总有效率为71.0%(22/31),其中初治组有效率为73.3%(11/15),复治组有效率为68.7%(11/16);主要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脱发、恶心、呕吐,但均可耐受.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方案治疗卵巢癌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李俊魁;栾梅;齐荣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1 前言兔VX2肿瘤是一种来源于Shope病毒致乳头瘤恶变形成的鳞状上皮细胞恶性肿瘤,属于鳞状细胞癌.1940年建株保存[1].
作者:尹永信;梁军;邵秋菊;任东青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是一种丝/苏氨酸蛋白激酶,mTOR在肿瘤细胞生长、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mTOR信号通路活动异常与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mTOR是肿瘤药物治疗作用的理想靶点,目前新的mTOR抑制剂不断出现.本文对mTOR蛋白的结构、功能和mTOR信号通路及其抑制剂进行了综述.
作者:邹金凯;车宁;孙春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s of the pancreas,SPT)是一种较少见的胰腺肿瘤,WHO(2000)将其定义为由形态比较一致的细胞形成的实性巢状和假乳头结构的上皮性肿瘤,常有出血及囊性变,通常为良性,偶尔可为恶性[1].
作者:冷冬妮;王海;石群立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宫颈癌化疗前后癌组织中微血管形成及VEGF表达的变化,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因素和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4例宫颈癌经单一拓扑替康化疗前后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及癌细胞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化疗前MVD和VEGF的表达与病理类型有关,腺癌明显高于鳞癌,差异有显著性(P<0.05);VEGF阳性组MVD值比VEGF阴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且VEGF与MVD值呈正相关关系(P<0.05);化疗前、后MVD值分别为76.22±31.25,52.22±32.56,差异有显著性(P<0.005);化疗前、后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51.9%)、12(22.2%),差异有显著性(P<0.001);化疗疗效Ⅱ级(有效)和Ⅲ级(显效)的MVD和VEGF表达均高于无效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VEGF能促进宫颈癌新生血管形成.拓扑替康化疗可降低肿瘤细胞VEGF阳性表达率,对抑制肿瘤血管生长有一定的作用.肿瘤中VEGF促进肿瘤微血管生长的同时也有利于化疗药物发挥药效.
作者:魏万里;王岩;杨艳青;陈芸 刊期: 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