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双管负压引流、加压包扎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影响

梁英平;李俊海;周灿;闫宇;张勇;陈武科

关键词:乳腺痛, 改良根治术, 皮下积液, 皮瓣坏死
摘要:目的:探讨单引流管负压引流、加压包扎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5年144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A组),72例患者采用伤口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加单引流管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对照组(B组)72例患者采用伤口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加双引流管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A组术后24小时引流量(86.2 ml±28.5ml)少于B组(143.8ml±47.3ml)(P<0.01);总引流量A组(247.6±35.4ml)少于B组(328.3ml±34.8m1)(P<0.05);A组皮下积液率(12.5%)低于B组(16.7%),A组皮瓣坏死率为4.2%低于B组的5.6%但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伤口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加单引流管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持续引流是减少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有效方法.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间隙连接蛋白32和43基因在不同分化类型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间隙连接蛋白Cx32,Cx43基因表达水平对胃癌侵袭转移潜能的影响.方法:用RTPCR法分析Cx32和Cx43基因在不同分化类型胃癌细胞株GES-1、N87、BGC-823中的表达,并分析该基因表达对胃癌侵袭转移潜能的影响.结果:在Cx32表达谱中,N87、BGC-823与GES-1相比明显低表达甚至缺失(P<0.05),N87与BGC-823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在Cx43表达谱中,BGC-823表达均低于低转移潜能细胞株GES-1和N87.结论:Cx32、Cx43在胃癌的侵袭和转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雯;刘丹;张波;周红凤;吴瑾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干细胞、肿瘤干细胞和SP细胞的关系及其研究进展

    正常干细胞与肿瘤干细胞有许多相似之处,肿瘤干细胞可能起源于干细胞积累的突变.干细胞和肿瘤细胞均存在着SP细胞,SP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并高表达肿瘤多耐药蛋白ABCG2/BCRP1,SP细胞口J能是肿瘤产生耐药和复发的原因.sP细胞为干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研究提供了有用的工具.

    作者:贺其志;陆惠娟;马爱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人食管鳞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2和糖蛋白96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2(HSF72)和糖蛋白96(gp96)在人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利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检测人食管鳞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HSP72和sr06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90例食管鳞癌中85例(94.4%)HSP72呈现阳性,主要定位于细胞核,而gp96主要表达于胞浆,其阳性率为80.0%(72/90).HSP72和gp96在食管鳞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明显的差异(P<0.01).与癌旁组织相比,HSP72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食管鳞癌组织存在HSP72和gp96的高表达.HSP72和gp96在人食管鳞癌细胞中的表达对于研究食管鳞癌的进展和预后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王小平;蔺焕萍;郭兰生;应小平;赵延红;方艳;李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EPOCH方案治疗复发耐药NHL临床疗效

    目的:评价EPOCH方案作为挽救方案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_'2004年6月至2006年12月应用EPOCH方案治疗我院收治的复发耐药中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31例,每例至少接受过2个化疗方案的治疗,采用VP-16 50mg/m2/d、ADM或THP 10mg/m2/d、VCR 0.4ms/m2/d持续静脉滴注第1-4天,CTX750mg/m2/d静推第6天,强的松60mg/m2/d 口服第1-5天,21天为1个疗程.结果:评价疗效者31例,评价不良反应疗程数为67,总有效率54.9%,其中完全缓解6例(19.4%),部分缓解11例(35.5%).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他系统不良反应少见.结论:EPOCH作为复发耐药中高度恶性NHL的挽救化疗方案经济有效,毒性可耐受.通过持续静脉滴注的给药途径可能减低肿瘤细胞的耐药率和化学毒性.

    作者:徐小红;杨磊;季建美;宋诸臣;丛智荣;魏金芝;谭清和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骨钙素、甲状旁腺素含量与骨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骨钙素(OC)、甲状旁腺素(PTH)的含量变化与骨转移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放射免疫检测恶性肿瘤患者70例和正常健康人30例血清OC和PTH水平.结果:OC水平骨转移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2),非骨转移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骨转移组明显高于非骨转移组(P<0.001),PTH水平骨转移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非转移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骨转移组明显高于非骨转移组(P<0.01).骨转移组转移病灶的数量与OC、PTH的含量成正相关.结论:血清OC、PTH对骨转移诊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金成禹;李雨林;张彤;马亮;王海军;席稳燕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硫氧化还原蛋白还原酶在58例肺腺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硫氧化还原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TrxR1)mRNA在58例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原位杂交法检测58例肺腺癌蜡块组织和1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1hRl mRNA的表达.结果:TrxR1 mRNA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分化组织中表达阳性率高于中高分化组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直径小于3cm,3cm-5cm之间及大于5cm的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肺腺癌组织中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xR1 mRNA的表达与肺腺癌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张薇;王君丽;石玉枝;周小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Stathmin基因表达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Stathmin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都有高水平表达,Stathmin蛋白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促进微管的解聚或阻止微管的聚合从而影响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形成,通过抑制其表达可以干扰恶性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同时,抑制stathmin表达能够协同增效某些化疗药物的抗癌疗效.Stathmin基因正成为肿瘤基因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作者:车彪;邵增务;杨述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44例结肠癌并发急性阑尾炎的经验分析

    目的:探讨结肠癌并存阑尾炎误诊、漏诊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和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自1995年一2007年误诊为阑尾炎的右半结肠癌患者44例进行回顺性分析.结果:44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人院时均误诊为急、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周围脓肿,终经病理证实为结肠腺癌合并急性单纯阑尾炎.结论:右半结肠癌本身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变与阑尾邻近,常继发阑尾炎,医师缺乏警惕性是造成漏诊的主要原因.减少漏诊重要的是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以及行相关的辅助检查.术中应对盲肠、升结肠进行探查.

    作者:陈士平;任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MAPK信号转导系统在地塞米松诱导的CEM细胞增殖及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MAPK信号转导系统在地塞米松对CEM细胞增殖及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台盼蓝拒染法测定增殖率;形态学及流式细胞仪解析细胞凋亡.结果:单用DEX培养24h-72h,细胞的增殖率分别为62.3%、35.5%、11.6%;SB203580预处理后,细胞的增殖率和单用DEX时相比分别升至82.8%、54.7%和48.1%(P<0.05);PD98059 预处理后,,细胞的增殖率分别降至52.3%、19.8%和7.1%(P<0.05);SP600125预处理后,细胞的增殖率分别降至51.2%、19.5%和6.9%(P<0.05).5ìmol/L DEX处理CEM细胞36h时,亚二倍体细胞为26.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B203580预处理后,亚二倍体细胞由26.2%降至7.1%(P<0.01);PD98059预处理后,亚二倍体细胞升至38.6%(P<0.05),SP600125预处理后,亚二倍体细胞升至32.3%(P<0.05).结论:MAP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地塞米松诱导的CEM细胞增殖及凋亡,表现为p38MAPK阻断增殖、促进细胞凋亡,ERK和JNK促进增殖、减少细胞凋亡.

    作者:何莉;刘云鹏;侯科佐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Chk2反义寡核苷酸对放射线照射诱导的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宫颈癌细胞HeLa转染chk2反义寡核苷酸后,在X射线作用下对凋亡的影响.方法:以脂质体为载体将chk2正义链和反义链转染HeLa细胞,用Western blot检测HeLa细胞中Chk2蛋白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和TUNEI.法检测x射线照射后细胞凋亡率.结果:反义封闭chk2可明显抑制Cbk2蛋白表达(P<0.01),X射线作用下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转染正义链组(P<0.01).结论:反义封闭chk2基因可增加HeLa细胞对X射线照射的凋亡敏感性.

    作者:朱克修;李玢;王佳;曹亚莉;韩晓兵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Merkel细胞癌术后复发1例及相关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Merkel细胞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一位老年Merkel细胞癌患者,于2006年8月初发时先行化疗及放射治疗,1年后局部再发肿瘤,再次接受扩大性切除术及放疗和化疗.结果:术后1月Merkel细胞癌再次复发.结论:Merkel细胞癌是一种罕见且进展快的皮肤肿瘤.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包括免疫组化方法),即使综合治疗后仍有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倾向,预后差.

    作者:阴彦林;杨新明;张春林;苏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Bcl-2和Bax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bcl-2和bax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40例乳腺癌组织中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组织学Ⅰ级+Ⅱ级乳腺癌中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Ⅲ级乳腺癌中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P<0.01),Ⅰ+Ⅱ级组bax蛋白阳性表达率与Ⅲ级组bax蛋白阳性率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Ⅰ级+Ⅱ级组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bcl-2/bax≥1)与Ⅲ级组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bcl-2/bax≥1)有显著差异(P<0.01).10年以上存活组中bcl-2阳性表达率与10年以下存活组有显著差异(P<0.01);10年以上存活组bax阳性表达率与10年以下存活组有显著差异(P<0.05);10年以上存活组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bcl-2/bax≥1)与10年以下存活组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bcl-2/bax≥1)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bcl-2和bax比值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预后关系密切,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的乳腺癌患者组织学分级好,预后好.

    作者:曲文志;涂巍;于作夫;赵曼;金光华;王勤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钙离子结合蛋白A4和上皮型钙黏附蛋白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钙离子结合蛋白A4(S100A4)及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hetin)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10例正常人膀胱组织中S100A4蛋白及E-cadherin的表达.结果:正常膀胱组织S100A4蛋白表达阴性,E-cadherin表达阳性.6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46例(71.9%)S100A4蛋白阳性表达,36例(56.3%)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正常对照膀胱组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之间S100A4蛋白及E-cadherin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100A4蛋白及E-cadherin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T)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年龄、性别和肿瘤大小无关.结论: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S100A4蛋白及E-cadherin的表达变化与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是判断其生物学行为,预测转移趋势极具价值的指标.

    作者:孙明;刘学峰;潘春雨;詹运鸿;吴斌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髓母细胞瘤术后脊髓转移3例

    髓母细胞瘤是儿童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实体瘤,外科手术后辅以全脑全脊髓放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我院放疗科自1994年8月-2007年3月收治了28例髓母细胞瘤术后的患者,其中3例出现脊髓转移,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淑娟;周惠敏;尹永信;邵秋菊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整合素β1与肿瘤的转移

    整合素β1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及细胞与细胞间黏附的细胞黏附分子受体.整合素β1参与肿瘤转移的多个环节,在肿瘤转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整合素β1与肿瘤转移的关系简要综述.

    作者:刘鹏飞;张剑青;冯义朝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兔VX2肿瘤的应用研究概况

    1 前言兔VX2肿瘤是一种来源于Shope病毒致乳头瘤恶变形成的鳞状上皮细胞恶性肿瘤,属于鳞状细胞癌.1940年建株保存[1].

    作者:尹永信;梁军;邵秋菊;任东青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c-met蛋白在大肠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肝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c-met蛋白在癌旁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肝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癌旁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大肠癌组织与肝转移灶组织中c-met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大肠癌病理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肝转移的关系,并比较同期切除的肝转移灶与原发灶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c-met蛋白在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中表达明显低于大肠癌;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c-met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有肝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c-met蛋白明显高于无肝转移者.结论:c-met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转移中起重要作用;c-met蛋白对大肠癌肝转移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作者:周逢强;齐艳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冷冻治疗抑制大鼠C6脑胶质瘤增殖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冷冻治疗对大鼠C6脑胶质瘤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冷冻治疗后免疫组化检测CyclinD1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磁共振检测肿瘤体积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冷冻治疗后CyclinD1蛋白的表达下调,细胞周期出现G1期阻滞,肿瘤体积缩小.结论:冷冻治疗可抑制大鼠C6脑胶质瘤的增殖,其机制与下调CyclinD1蛋白的表达后,肿瘤细胞周期发生G1期阻滞有关.

    作者:付锐;涂汉军;何跃;徐航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人血管内皮抑素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人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tin,为胶原XⅧX-末端的氨基酸片段,其能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迁移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阻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给,从而达到抑制肿瘤增殖或转移目的.Endlostatin目前作为新的血管生成抑制类生物制品,已经经过临床Ⅲ期实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就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高伟;马静;隋军;李晓江;任艳鑫;董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重庆渝东地区1997年-2006年白血病分型及现况分析

    目的:总结渝东地区各类型白血病的分布情况,为该地区白血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997至2006年,以万州为中心长江上游段三峡库区主要位置的渝东片区八个县一个区以及毗邻湖北、陕西省的部分县区范围,收集医院收治的各类型白血病病人的临床资料,病人按FAB形态学分型标准及组化染色进行确诊分型.结果:1997至2006年间共收治血液病病人并行骨髓穿刺12993例,确诊白血病152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756例占49.4%,其次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06例占27.4%和慢性白血病326例占21.4%;白血病在各年龄段均有发病,急性原始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ANLL-M2)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GL)为中老年人常见,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在青少年时期为常见;一年内以10月份发病和收治人数高.结论:调查从地域、性别、年龄段、季节性多方面反映了重庆渝东地区白血病的分布及构成情况,为该地区白血病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作者:李良琼;李胜堂;王长本;熊见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