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灿灿;戴迪;吴献华;周学军;王秀彬
患者女,53岁,因“无意中发现左侧颈部鸡蛋大肿块1个月”就诊.患者无发热、颈部胀痛,无声嘶、呛咳,无怕热、多汗、手足麻木等症状.超声检查:甲状腺左侧叶下方可见一无回声区,大小约5.7 cm×2.1 cm×2.9 cm,下缘向下延伸至锁骨后方.超声诊断为甲状腺左侧叶下方囊性包块,疑来源于纵隔(图1A).CT检查:甲状腺左侧叶下极见一囊状低密度影,延伸至上纵隔,边缘光滑清晰,大小约3.4 cm×2.6 cm,CT值约9 HU,甲状腺及气管受压(图1B).
作者:余芬;杨顺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女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MRI表现及其与Ki-67指数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97例经病理证实的TNBC患者,其中维吾尔族28例(维吾尔族组;28个病灶),汉族69例(汉族组;70个病灶),比较两组MRI特征;分析维吾尔族组TNBC的MRI特征与Ki-67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维吾尔族及汉族患者TNBC均以浸润性导管癌(3级)为主,两组间Ki-67指数及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维吾尔族患者年龄小于汉族患者(P<0.05),肿瘤大径和早期强化率均大于汉族患者(P均<0.05);两组间TNBC病灶边缘、强化特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维吾尔族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以流出型为主,汉族组以平台型为主(P<0.001).维吾尔族组Ki-67指数与肿块形态及TIC类型呈正相关(r=0.464、0.606,P均<0.05).结论 维吾尔族女性TNBC的MRI特征与汉族女性有一定差异,且部分特征与Ki-67指数相关.
作者:高仁坎;徐慧;梁煜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T1 rho和T2 mapping序列观察步行、跑步和楼梯运动对膝关节半月板的影响.方法 对23名健康志愿者分别于30 min休息、走路、跑步和楼梯运动后行右膝关节3.0T MR扫描,每次运动随机选择,间隔期为1周,且运动前休息30 min,评估膝关节不同部位半月板运动后T1 rho值和T2值的变化.结果 运动后膝关节内侧半月板体部、后角及外侧半月板体部的T1 rho值和T2值均较休息状态减低(P均<0.05).膝关节内侧半月板T1 rho值和T2值在运动后较休息状态降低率后角>体部>前角,而外侧半月板体部>后角>前角.结论 T1 rho和T2 mapping成像是检测不同运动对膝关节半月板影响的敏感MRI技术.
作者:陈蒙;邱麟;刘斯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患者男,33岁,8年前发现左大腿根部大小2 cm×3 cm×2 cm包块,未接受特殊治疗;8年来包块进行性增长,但不影响行走,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包块表面破溃.当地MRI提示左侧腹股沟下缘脂肪内恶性肿瘤性病变可能性大,并腹股沟区及髂血管周围淋巴结肿大.为求进一步诊治到本院.入院查体:左大腿根部见一大小约8.0 cm×9.0 cm×9.0 cm包块,无压痛,质硬,活动度可,表面皮肤破溃,局部皮肤呈红、肿、热炎症反应.超声检查:左大腿根部皮下见一大小约12.4 cm×11.4 cm×9.5cm中等回声包块,边界欠清,内部回声强弱不等,分布不均,内见不规则无回声区及斑点状强回声(图1);CDFI: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图2).超声提示:左大腿根部皮下巨大实质性肿块,内见钙化及液化,来源不明,不除外恶性病变,建议进一步检查.遂行左大腿肿瘤切除术+皮肤牵张术.
作者:芦青;林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胎儿主动脉峡(AOI)连接膈上与膈下血液循环,可直接、快速反映胎儿血流分布,其波形可反映胎儿血液供应及是否存在宫内缺氧等情况.测量胎儿AOI频谱多普勒及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为临床早期发现并积极干预胎儿生长迟缓(FGR)提供较为可靠的指标,对于提高FGR检出率及降低围生期发病率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胎儿中晚孕期AOI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孙慧;解丽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患者女,75岁,因“慢性腹痛10年,消瘦1年”就诊.高血压病史30年.体格检查:中上腹轻微压痛.超声检查:腹腔动脉起始段距离开口约5 mm处管腔狭窄,远端瘤样扩张,呈梭形,大小约17 mm×11 mm,瘤体内可见旋涡状血流信号,呈红蓝交替改变(图1A).瘤体近心端狭窄处血流信号加速、紊乱,静息状态收缩期峰值流速约284 cm/s,嘱患者深吸气后狭窄处流速明显减低至150 cm/s(图1B),瘤体范围略缩小;深呼气后狭窄处流速明显增高至339 cm/s,瘤体范围稍增大(图1C).超声诊断:中弓韧带压迫综合征(median arcuate ligament syndrome,MALS)、腹腔动脉瘤.CTA:吸气末扫描可见腹腔动脉近端呈特征性鱼钩状狭窄,远端管腔梭形瘤样扩张,呼气末狭窄明显加重,狭窄处管腔未见明显斑块或动脉炎性改变(图1D、1E).综合影像学及临床诊断为MALS合并腹腔动脉瘤形成.
作者:王贤明;郑国良;华先平;何淑明;迟春昕;刘建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患者男,74岁,因“左手掌小鱼际赘生物40余年,破溃后明显长大1年”就诊.无疼痛、瘙痒、外伤、传染病及家族史.查体:左手掌小鱼际皮肤表面可见红色“肉丸样”赘生物,大小约4 cm×2 cm×3 cm,表面呈颗粒状,近基底部表面可见破溃结痂,有蒂,可推动(图1A).超声检查:左手掌小鱼际皮肤层表面可见大小约37 mm×20 mm×30 mm的弱回声团块,向体表突出,边界清楚,形态欠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团块内可见一宽蒂回声与皮肤皮下组织相连(图1B).
作者:杨裕佳;唐远姣;向茜;王丽芸;邱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胎儿心脏肿瘤的超声心动图特征、遗传学检测结果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55胎心脏肿瘤胎儿的超声心动图资料,观察其超声特征.对终止妊娠胎儿行病理学检查和遗传学检测;对新生儿取外周血行遗传学检测,并进行随访.结果 55胎心脏肿瘤胎儿中,37胎终止妊娠,7胎出生,11胎失访;其中单发心脏肿瘤14胎,多发心脏肿瘤41胎.28胎接受病理学检查,其中心脏横纹肌瘤27胎,血管瘤1胎.胎儿心脏横纹肌瘤超声表现为类圆形肿物,略高回声,附着于心房或心室壁并突入心腔内,肿物内无血流信号.对24胎终止妊娠胎儿行结节性硬化症(TSC)基因测序,19胎阳性,5胎阴性.7例出生患儿中,4例肿瘤自然消退,3例肿瘤持续存在;TSC基因阳性2例,阴性1例.结论 横纹肌瘤是常见的胎儿心脏肿瘤,多发者应高度怀疑TSC,并建议行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
作者:谷孝艳;陈健;韩玲;郝晓艳;张烨;韩建成;刘晓伟;何怡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优化一站式全脑CT灌注成像(CTP)联合CTA扫描方案.方法 对45例受检者行一站式全脑CTP联合CTA,共进行22期相扫描,并采用3种扫描方案,选取第10期相灌注图像重建CTA图像,其中A组为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及低噪声指数(噪声指数=2),B组为管电流325 mA,C组为ATCM及稍低噪声指数(噪声指数=2.5);3组其余各期相均采用ATCM技术且噪声指数设定为8;3组扫描方案的管电压均为100 kV.记录辐射剂量相关参数,比较CTA、CTP图像的噪声(SD)、SNR、CNR及不同部位脑实质各灌注参数值及CTA、CTP图像的主观评分.结果 3组有效剂量(E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ED明显高于B、C组(P=0.043、0.001);3组CTA图像噪声、SNR、CNR及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8、0.545、0.575、0.900),CTP图像相应部位图像噪声、SNR、各灌注参数值及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采用ATCM技术一站式全脑CTP联合CTA检查可通过适当增加噪声指数减低患者辐射剂量.
作者:靖婧;苗延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轻度脑外伤(mTBI)是临床常见病,部分患者伤后数月或数年仍存在持久的脑震荡后综合征(PCS).早期识别高PCS风险患者、评估mTBI伤情及监测预后已成为当代医学的重点难题之一.随着MR性能的不断提高和设备的普及,新技术如弥散峰度成像、动脉自旋标记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及静息态功能MRI等可用于分析脑微观结构和功能变化,从而提高对mTBI的认识.本文对PCS的MRI诊断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鲁兴启;李洁;丁建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体素不相干运动(IVIM)多模型参数鉴别诊断宫颈癌及预判其病理类型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和30例宫颈正常患者(宫颈正常组)的IVIM影像资料,分别测量单指数[标准扩散系数(ADC-stand)]、双指数[慢速扩散系数(ADC-slow)、快速扩散系数(ADC-fast)和扩散分数(f)]及拉伸指数模型参数值[分布扩散系数(DDC)和拉伸因子(a)],比较宫颈癌组与宫颈正常组、宫颈癌不同病理类型以及不同病理分级间各参数值的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价各参数值诊断阈值及效能.结果 宫颈癌组ADC-stand、ADC-slow、f、DDC及α值均低于宫颈正常组(P均<0.05).ADC-stand、ADC-slow、DDC、f及α值诊断宫颈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0.94、0.96、0.94和0.93(P均<0.05),诊断阈值分别为1.03×10-3 mm2/s、0.99×I0-3mm2/s、30.50%、1.21×10-3 mm2/s和0.699;宫颈鳞癌患者ADC-stand、ADC-slow、DDC值均低于宫颈腺癌患者(P均<0.05),ADC-stand、ADC-slow、DDC值鉴别诊断宫颈鳞癌和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98、0.91和0.98(P均<0.05),诊断阈值分别为1.11×10-3mm2/s、0.81×10-3 mm2/s和0.98×10-3 mm2/s;宫颈鳞癌高、中、低分化间各参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VIM多模型参数可定量反映宫颈癌的组织学特征.
作者:孟楠;岳巍;王帅娜;段金辉;殷慧佳;韩东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实验兔坐骨神经损伤后MRI信号、病理改变及与神经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 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5组,制作右侧坐骨神经夹伤模型;分别于夹伤后3天、7天、2周、3周和4周行T2脂肪抑制快速恢复自旋回波(T2 fs FRFSE)序列扫描,TE分别为30 ms、60 ms、90 ms,测量夹伤近端、远端和对照侧神经肌肉信号强度比(SIR)及相对信号强度(△S),分析SIR和△S与病理改变和实验兔下肢神经功能的关系.结果 损伤侧神经夹伤远端SIR和△S在损伤后3~7天升高,病理见神经出现空泡变性,张趾功能基本丧失;2周时SIR和△S升高达到峰值,髓鞘崩解,张趾功能完全丧失;3~4周时SIR和△S逐渐恢复,神经纤维出现再生,张趾功能恢复.夹伤侧TE=90、60 ms的T2 fsFRFSE图像显示率及神经夹伤远端和近端的SIR均高于TE=30 ms图像(P均<0.05).结论 T2 fs FRFSE序列SIR和△S可用于评估实验兔神经损伤情况.
作者:陈灿灿;戴迪;吴献华;周学军;王秀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肾透明细胞肉瘤(clear cell sarcoma of kidney,CCSK)是一种罕见的儿童肾恶性肿瘤,具有侵袭性强、转移广泛、复发率高等特点.目前关于该病的临床病理及分子学的研究较多,而影像学研究报道相对较少[1-5].本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CCSK患儿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点,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杨玉姣;梁盼;刘硕;高剑波;陈奎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 STI)观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抵抗急性期川崎病(KD)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损伤特点.方法 收集IVIG应答患者40例(IVIG应答组),以诊断为急性期KD的住院患者中年龄、性别相匹配的IVIG抵抗患者40例为IVIG抵抗组,将后者进一步分为冠状动脉扩张(CAD)亚组和冠状动脉正常(NCAD)亚组,获取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2D STI参数及实验室指标.比较IVIG抵抗组与IVIG应答组间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2DSTI参数和实验室指标,以及CAD亚组与NCAD亚组各参数间差异,并通过ROC曲线获取IVIG抵抗患者2D STI参数预测值.结果 与IVIG应答组相比,IVIG抵抗组CAD发生率、左心室质量及左心室质量指数均升高,收缩期左心室整体峰值纵向应变(GLS)及整体峰值环向应变(GCS)均减小,血清白蛋白、红细胞血沉速度、C反应蛋白及血小板均升高(P均<0.05).以GLS绝对值16.8%为阈值,曲线下面积0.769(P=0.021),预测IVIG抵抗的敏感度为79.27%,特异度为68.36%;以GCS绝对值15.9%为阈值,曲线下面积0.749 (P=0.038),预测IVIG抵抗的敏感度为71.43%,特异度为57.28%.结论 IVIG抵抗KD患者心肌损伤较IVIG应答KD患者更严重,可能是心肌炎性损伤而非冠状动脉损伤的结果.2D STI技术可预测急性期IVIG抵抗患者心肌损伤.
作者:王海永;付晓燕;吴婷婷;童明辉;崔艾琳;李倩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分辨CT MPR显示面神经管迷路段与耳蜗解剖关系的能力.方法 选取于我院接受鼻窦高分辨CT检查的患者110例(220只耳),将原始图像传至后处理工作站,对图像进行MPR,观察面神经管迷路段与耳蜗中转的解剖关系,评价内容包括骨性间隔明确缺失(Ⅰ型)、骨性间隔可疑缺失(Ⅱ型)及骨性间隔完整(Ⅲ型).结果 面神经管迷路段与耳蜗中转的解剖关系:Ⅰ型71只耳(71/220,32.27%),缺失大径为0.3~1.3 mm,平均(0.64±0.26) mm;Ⅱ型86只耳(86/220,39.09%);Ⅲ型63只耳(63/220,28.64%),骨性间隔厚度0.3~1.0 mm,平均(0.68±0.15)mm.不同性别、年龄及侧别之间上述3型解剖关系的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高分辨CT是清晰显示面神经管迷路段与耳蜗中转解剖关系的可靠方法.
作者:丁贺宇;赵鹏飞;吕晗;刘学焕;张鹏;王争;金梅;王昊;杨正汉;龚树生;王振常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患儿,女,1岁;因“左耳流脓伴耳周肿胀3天”入院.3天前患儿左耳流黄色脓液,伴发热,高体温39°,耳周肿胀,抗感染治疗后耳部流脓减少.查体:左耳垂周围皮肤肿胀,可触及一鸡蛋大小包块,质地硬,有触痛,外耳无畸形,左耳道可见较多黄色黏液性分泌物,骨膜未见膨隆,右耳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1.83×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82.10%.
作者:程广明;卢林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患者女,63岁.因体检超声发现肝占位1月余入院.患者无发热、恶心、呕吐、腹部疼痛及后背放射痛.既往有结核病史,已治愈;8年前因子宫息肉接受子宫切除术.实验室检查:淋巴细胞比例升高(0.401),白细胞计数增高(107.7×109/L),乙型病毒性肝炎阴性,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甲胎蛋白及CA19-9均正常.PET/CT:CT示肝左外叶稍低密度结节(图1A),平均CT值36 HU,大横截面积约2.1 cm×1.4 cm;大密度投影图及PET/CT融合图示肝左外叶异常放射性浓聚灶(图1B、1C),SUVmax为14.3.对患者行肝左叶切除术,术中见肝左外叶一约3 cm×3 cm×2 cm实性肿瘤.
作者:麻广宇;徐白萱;关志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胎儿心脏异常钙化的病因及超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2胎心脏异常钙化胎儿的超声及病理学资料,分析其妊娠结局、病因及超声表现.结果 12胎中,母体抗SSA/SSB抗体(+)胎儿8胎,超声表现为心房壁、房间隔、房室瓣环等处广泛性增厚、回声增强;心肌营养不良性钙化3胎,超声表现为心室壁内局限性或广泛性高回声;特发性婴儿动脉钙化1胎,超声表现为主肺动脉和主动脉系统广泛性管壁增厚、回声增强、管腔狭窄.妊娠结局:1胎营养不良性心肌钙化病例继续妊娠中,1胎母体抗SSA/SSB(+)胎儿出生,10胎终止妊娠.结论 胎儿心脏异常钙化病因与母体抗SSA/SSB抗体(+)有关,不同病因所致超声表现有所差异.
作者:刘晓伟;杨旭;郝晓艳;付煜玮;阮燕萍;王欣;宋修芹;何怡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MSCT诊断胃肠道异物及异物致胃肠道穿孔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胃肠道异物(其中17例致胃肠道穿孔)的MSCT及临床资料,观察异物位置、形态、密度及胃肠道穿孔的MSCT表现.结果 30例胃肠道异物MSCT均可显示.异物以牙签多见(12/30,40.00%),其次为鱼骨(5/30,16.67%)、枣核(3/30,10.00%)以及鸡骨(2/30,6.67%)等;异物存留于小肠15例(15/30,50.00%)、胃部7例(7/30,23.33%)、结肠6例(6/30,20.00%)、回盲部2例(2/30,6.67%).腹部X线平片可显示11例(11/30,36.67%)高密度异物.牙签、鱼骨等长条状尖锐物致胃肠道穿孔14例(14/17,82.35%),穿孔局部见肠壁水肿、周围渗出,可见异物“跨壁征”及局部小气泡影.结论 MSCT可全面显示胃肠道异物的位置、形态及伴发改变,对胃肠道穿孔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陈鑫;许长磊;陈志远;刘玉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产前MRI特征性征象诊断胎盘植入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3例拟诊胎盘植入孕妇的MRI资料,根据剖宫产手术结果,将其分为胎盘植入组(n=136)或无胎盘植入组(n=27).比较两组间MRI征象的差异;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其诊断胎盘植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两组间子宫局部膨隆、胎盘内异常血管影、胎盘-子宫肌层结合面T2WI低信号带、胎盘局部凹陷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胎盘内信号不均匀、子宫肌层不连续、子宫穿透及宫旁植入、胎盘组织突入子宫颈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子宫穿透及宫旁植入、胎盘局部凹陷征、胎盘组织突入子宫颈管诊断胎盘植入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为100%.结论 产前MRI诊断胎盘植入的效能较高,当出现子宫穿透及宫旁植入、胎盘局部凹陷征、胎盘组织突入子宫颈管时,应高度怀疑胎盘植入.
作者:杜金超;吕富荣;肖智博;盛波;吕发金;刘梓菀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