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金超;吕富荣;肖智博;盛波;吕发金;刘梓菀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诊断早孕期泄殖腔外翻(OEIS)综合征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胎OEIS综合征胎儿早孕期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并与引产后尸体解剖结果相对照.结果 10胎OEIS综合征胎儿于低位下腹壁见以囊性为主的膨出物;10胎均见脊柱侧弯,3胎见脊柱骶尾段脊髓脊膜膨出.8胎膀胱未显示.5胎颈项透明层增厚,其中1胎合并颈部淋巴水囊肿.1胎合并双足内翻,1胎合并左下肢缺如.10胎均合并脐带过短,4胎合并单脐动脉,1胎合并脐带囊肿.引产后尸体解剖均可见下腹壁缺损、脏器外翻,但未见完整囊性膨出物;10具胎儿均可见耻骨联合分离、无肛门、无明显外生殖器并伴膀胱外翻.结论 胎儿下腹壁囊性为主的膨出物是早孕期OEIS综合征的特征性产前超声表现.
作者:黄君红;杨小红;陈欣林;赵胜;杨帆;许杨青;刘思;戢秀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产前MRI特征性征象诊断胎盘植入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3例拟诊胎盘植入孕妇的MRI资料,根据剖宫产手术结果,将其分为胎盘植入组(n=136)或无胎盘植入组(n=27).比较两组间MRI征象的差异;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其诊断胎盘植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两组间子宫局部膨隆、胎盘内异常血管影、胎盘-子宫肌层结合面T2WI低信号带、胎盘局部凹陷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胎盘内信号不均匀、子宫肌层不连续、子宫穿透及宫旁植入、胎盘组织突入子宫颈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子宫穿透及宫旁植入、胎盘局部凹陷征、胎盘组织突入子宫颈管诊断胎盘植入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为100%.结论 产前MRI诊断胎盘植入的效能较高,当出现子宫穿透及宫旁植入、胎盘局部凹陷征、胎盘组织突入子宫颈管时,应高度怀疑胎盘植入.
作者:杜金超;吕富荣;肖智博;盛波;吕发金;刘梓菀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轻度脑外伤(mTBI)是临床常见病,部分患者伤后数月或数年仍存在持久的脑震荡后综合征(PCS).早期识别高PCS风险患者、评估mTBI伤情及监测预后已成为当代医学的重点难题之一.随着MR性能的不断提高和设备的普及,新技术如弥散峰度成像、动脉自旋标记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及静息态功能MRI等可用于分析脑微观结构和功能变化,从而提高对mTBI的认识.本文对PCS的MRI诊断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鲁兴启;李洁;丁建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患者女,54岁,因“绝经后阴道出血1次,下腹痛1周”就诊.妇科检查:子宫前位,左侧附件区可扪及包块,大小约9.0 cm×8.0 cm×7.0 cm,质硬,活动度差,无压痛.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平位,肌层回声不均匀,宫体下段左侧壁探及大小约8.0 cm×4.5 cm×8.5 cm稍低回声结节,边界欠清,形态尚规则,内部回声不均,与子宫肌层分界欠清;CDFI见点状血流信号(图1A).盆腔左前方探及大小约9.3 cm×7.9 cm×6.2 cm实性包块,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未见明显包膜,内部回声不均,可见少许不规则无回声区,大径约0.5~3.4 cm不等,CDFI见短条状血流信号,阻力指数为0.52(图1B).
作者:宁璞;陈圣欢;张志玲;黄仲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患者女,63岁.因体检超声发现肝占位1月余入院.患者无发热、恶心、呕吐、腹部疼痛及后背放射痛.既往有结核病史,已治愈;8年前因子宫息肉接受子宫切除术.实验室检查:淋巴细胞比例升高(0.401),白细胞计数增高(107.7×109/L),乙型病毒性肝炎阴性,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甲胎蛋白及CA19-9均正常.PET/CT:CT示肝左外叶稍低密度结节(图1A),平均CT值36 HU,大横截面积约2.1 cm×1.4 cm;大密度投影图及PET/CT融合图示肝左外叶异常放射性浓聚灶(图1B、1C),SUVmax为14.3.对患者行肝左叶切除术,术中见肝左外叶一约3 cm×3 cm×2 cm实性肿瘤.
作者:麻广宇;徐白萱;关志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低管电流联合迭代重建算法对仿真胸部体模T12骨密度(BMD)的准确性和胸部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用成年男性胸部体模,管电压120 kV,管电流分别为20、30、40、50、60 mAs,联合滤波反投影算法(FBP)、混合迭代重建技术(iDose4,Level 4)及迭代模型重建(IMR,Level 2)行胸部扫描.比较采用不同管电流和重建技术时胸部体模T12的BMD及客观评价结果;比较管电流20 mAs、采用IMR算法与管电流60 mAs、采用FBP迭代算法的纵隔窗和肺窗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并评价观察者间的一致性.结果 管电流、重建技术不同时,胸部体模T12的BMD和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S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相同管电流下,采用IMR算法获得的SD值明显低于iDose4和FBP(P均<0.001).管电流60 mAs、采用FBP算法时,2名观察者观察纵隔窗的一致性较好(Kappa=1,P<0.001),观察肺窗的一致性中等(Kappa=0.64,P=0.002);管电流20 mAs、采用IMR时,2名观察者观察纵隔窗的一致性中等(Kappa=0.64,P=0.002),观察肺窗的一致性较好(Kappa=1,P<0.001).结论 低管电流联合迭代重建算法可降低辐射剂量,同时满足骨密度测值的准确性及胸部图像诊断.
作者:蒋耀军;吴艳;张永高;董军强;刘杰;侯平;高剑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体素不相干运动(IVIM)多模型参数鉴别诊断宫颈癌及预判其病理类型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和30例宫颈正常患者(宫颈正常组)的IVIM影像资料,分别测量单指数[标准扩散系数(ADC-stand)]、双指数[慢速扩散系数(ADC-slow)、快速扩散系数(ADC-fast)和扩散分数(f)]及拉伸指数模型参数值[分布扩散系数(DDC)和拉伸因子(a)],比较宫颈癌组与宫颈正常组、宫颈癌不同病理类型以及不同病理分级间各参数值的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价各参数值诊断阈值及效能.结果 宫颈癌组ADC-stand、ADC-slow、f、DDC及α值均低于宫颈正常组(P均<0.05).ADC-stand、ADC-slow、DDC、f及α值诊断宫颈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0.94、0.96、0.94和0.93(P均<0.05),诊断阈值分别为1.03×10-3 mm2/s、0.99×I0-3mm2/s、30.50%、1.21×10-3 mm2/s和0.699;宫颈鳞癌患者ADC-stand、ADC-slow、DDC值均低于宫颈腺癌患者(P均<0.05),ADC-stand、ADC-slow、DDC值鉴别诊断宫颈鳞癌和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98、0.91和0.98(P均<0.05),诊断阈值分别为1.11×10-3mm2/s、0.81×10-3 mm2/s和0.98×10-3 mm2/s;宫颈鳞癌高、中、低分化间各参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VIM多模型参数可定量反映宫颈癌的组织学特征.
作者:孟楠;岳巍;王帅娜;段金辉;殷慧佳;韩东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巨大淋巴结增生症(CD)患者肺部病变的CT特征.方法 收集14例肺部有异常表现的CD患者,包括多中心型(MCD)8例,单中心型(UCD)6例,对其肺部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肺门UCD表现为肺门单发均质等密度类圆形肿物,增强后均质明显或显著强化;1例腹膜后UCD合并副肿瘤性天疱疮,表现为两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2例纵隔UCD两肺见多发边缘清晰、小叶中心分布小结节.8例MCD均以两肺多发小结节为主,2例见大径为1~2 cm大结节;4例结节边缘模糊,4例边缘清晰;小结节以小叶中心分布为主,其中3例见少许小结节分布于胸膜下.其他征象包括小叶间隔增厚4例,磨玻璃密度影4例,索条影4例,斑片状实变3例,囊腔2例,血管支气管束增粗1例.结论 CD肺部CT表现复杂多样,可能与病理分型有关.
作者:强军;陈殿森;陈岚;王俊霞;王永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患者女,45岁,发现左侧颌下隆起、颈部不适1月余.超声:左侧甲状腺未见明显甲状腺组织回声(图1A),左侧舌根部可见一类似甲状腺样回声(图1B),范围约13.6 mm×8.6 mm,边界清,形态似椭圆形;实质回声增粗、减低,分布不均,CDFI见血流信号丰富.左侧颌下见一类似甲状腺样回声(图1B、1C),范围约14.8 mm×14.8 mm,边界清,形态呈类圆形;实质回声增粗、减低,分布不均,CDFI见点状血流信号.右侧甲状腺大小约12.6 mm×5.5 mm,实质回声增粗、分布不均匀,CDFI见血流信号丰富.右侧甲状腺旁可见一片状无回声区,内透声好,范围约23.8 mm×8.5mm,边界清,形态欠规则.
作者:闫磊;章建全;曹昆昆;吴震中;盛建国;张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胎儿主动脉峡(AOI)连接膈上与膈下血液循环,可直接、快速反映胎儿血流分布,其波形可反映胎儿血液供应及是否存在宫内缺氧等情况.测量胎儿AOI频谱多普勒及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为临床早期发现并积极干预胎儿生长迟缓(FGR)提供较为可靠的指标,对于提高FGR检出率及降低围生期发病率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胎儿中晚孕期AOI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孙慧;解丽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3.0T MR弹性成像(MRE)诊断梗阻型慢性胰腺炎的价值.方法 对32例疑诊梗阻型慢性胰腺炎且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病变组)及32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MRE检查,测量胰腺弹性值.评价2名医师间及重复测量胰腺弹性值的一致性;比较两组胰腺弹性值,绘制ROC曲线,评价以胰腺弹性值鉴别梗阻型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效能.结果 2名评估者间及重复测量胰腺弹性值一致性好(ICC均>0.9);正常对照组及病变组胰腺体部弹性值分别为(1.21±0.11)kPa、(1.51±0.24)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77,P<0.001);MRE弹性值诊断有无、轻度与中重度、轻中度与重度慢性炎症的AUC分别为0.900、0.941和0.960(P均<0.001).结论 MRE可测量胰腺弹性值,有助于临床无创性客观评估慢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
作者:刘艳清;石喻;郭启勇;王敏;苍丽卓;纪若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经会阴超声评价子宫全切手术前后盆底前腔室结构的变化.方法 收集拟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45例,于术前1天、术后1、3、6个月采用经会阴超声观察盆底前腔室结构,分别记录和计算静息状态和大瓦氏动作下膀胱颈距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BSD)、膀胱颈移动度(BND)、尿道旋转角(UR)和膀胱尿道后角(PUA),并对不同时间各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同时间点大瓦氏动作下BSD、PUA,BND,U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大瓦氏状态下BSD减小(H=2.627,P=0.009)、BND增大(q=-3.095,P=0.002),术后6个月大瓦氏状态下BSD减小(H=4.379,P<0.001),BND(q=-4.379,P<0.001)、UR(H=-2.861,P=0.004)和大瓦氏状态下PUA(q=-2.686,P=0.007)增大;余两两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子宫全切术后初期盆底前腔室大瓦氏动作下BSD、PUA,BND,UR已发生变化;明确子宫全切术对盆底结构的损伤,可为临床早期进行盆底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礼贤;刘荷一;魏晓轩;魏佳;王翠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分辨CT MPR显示面神经管迷路段与耳蜗解剖关系的能力.方法 选取于我院接受鼻窦高分辨CT检查的患者110例(220只耳),将原始图像传至后处理工作站,对图像进行MPR,观察面神经管迷路段与耳蜗中转的解剖关系,评价内容包括骨性间隔明确缺失(Ⅰ型)、骨性间隔可疑缺失(Ⅱ型)及骨性间隔完整(Ⅲ型).结果 面神经管迷路段与耳蜗中转的解剖关系:Ⅰ型71只耳(71/220,32.27%),缺失大径为0.3~1.3 mm,平均(0.64±0.26) mm;Ⅱ型86只耳(86/220,39.09%);Ⅲ型63只耳(63/220,28.64%),骨性间隔厚度0.3~1.0 mm,平均(0.68±0.15)mm.不同性别、年龄及侧别之间上述3型解剖关系的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高分辨CT是清晰显示面神经管迷路段与耳蜗中转解剖关系的可靠方法.
作者:丁贺宇;赵鹏飞;吕晗;刘学焕;张鹏;王争;金梅;王昊;杨正汉;龚树生;王振常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患者女,26岁,孕22周.于我院超声科接受孕中期畸形筛查.超声检查:于胎儿颈项部皮下见蜂窝状囊性回声区(图1A),彼此相通;CDFI可见血流信号充盈(图1B),部分为动脉频谱,部分为静脉频谱“动脉化”;另可见分别起源于左右侧颈动脉的血管纡曲走形至颈后皮下,汇入颈项部皮下蜂窝状囊性回声区(图1C、1D),该区血流经上腔静脉汇入右心房;胎儿心脏位于左侧胸腔,四腔心可见,心房正位,心室右袢,全心增大,心胸比增大约0.65;左右房室瓣可见,活动正常,三尖瓣见中大量反流;大血管起源走行未见异常,主、肺动脉内径比例正常;2组半月瓣可见,活动尚可;卵圆孔瓣存在,活动时凸向左心房,胎儿脐动脉舒张期血流消失;胎儿腹腔内见深约1.0 cm液性暗区,胎儿右侧胸腔内见深约0.8 cm液性暗区.超声诊断:胎儿颈项部动静脉瘘并全心增大、中大量三尖瓣反流、胸腹腔积液;脐动脉舒张期血流消失.孕妇2周后因胎死宫内接受引产术,术后经尸体解剖证实为颈项部动静脉瘘.
作者:黄文孜;周爱云;袁新春;刘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患者女,53岁,因“无意中发现左侧颈部鸡蛋大肿块1个月”就诊.患者无发热、颈部胀痛,无声嘶、呛咳,无怕热、多汗、手足麻木等症状.超声检查:甲状腺左侧叶下方可见一无回声区,大小约5.7 cm×2.1 cm×2.9 cm,下缘向下延伸至锁骨后方.超声诊断为甲状腺左侧叶下方囊性包块,疑来源于纵隔(图1A).CT检查:甲状腺左侧叶下极见一囊状低密度影,延伸至上纵隔,边缘光滑清晰,大小约3.4 cm×2.6 cm,CT值约9 HU,甲状腺及气管受压(图1B).
作者:余芬;杨顺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CTA斑块特征评估植入支架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风险.方法 对166例患者于支架植入前行冠状动脉CTA检查,观察血管狭窄程度和斑块特征,并于植入支架后6~18个月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根据有无ISR,将其分为ISR组(n=16)与无ISR组(n=150),比较两组间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ISR的危险因素,以ROC曲线评价各因素诊断ISR的效能.结果 ISR组病变长度,非钙化斑块、点状钙化、正性重构比例和正性重构指数均大于无ISR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钙化斑块[回归系数(B)=1.89,优势比(OR) =6.63,P=0.01]、点状钙化(B=1.28,OR=3.59,P=0.01)、正性重构(B=2.17,OR=8.71,P<0.01)、病变长度(B=0.05,OR=1.05,P=0.04)是导致ISR的危险因素.病变长度及正性重构指数诊断IS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和0.82(P均<0.0l),联合上述斑块特征预判ISR的AUC为0.87(P<0.01).结论 病变长度、正性重构、非钙化斑块、点状钙化可用于评估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发生ISR的风险.
作者:许哲;林朝贵;范林;陈智勇;陈旭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左心室纵向峰值应变离散度(PSD)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价值.方法 收集38例MHD患者(MHD组)和45名正常志愿者(对照组),采集心尖二腔、三腔及四腔3个长轴切面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二维灰阶动态图像,计算左心室18节段纵向应变达峰时间的标准差(PSD);比较两组间PSD差异,并评价PSD与各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 MHD组PSD[(54.21±11.55) ms]高于对照组[(35.58±14.37)ms;t=4.653,P<0.001].MHD组PSD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均呈正相关(r=0.461、0.466、0.498、0.472、0.414、0.498,P均<0.05).结论 MHD患者早期即可出现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下降;PSD可早期、定量评价左心室收缩同步性.
作者:黑晶晶;袁建军;魏常华;朱好辉;李杨;丁晓;谷春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终末期肾病(ESRD)常伴随全身多器宫功能损伤.认知功能损伤在ESRD患者中发病率较高,静息状态下脑活动异常是ESRD认知损伤的表现之一.静息态fMRI(rs-fMRI)可分为功能分离分析法和功能整合分析法两类,从不同方面反映大脑神经活动变化.rs-fMRI无创、无辐射且时间和空间分辨力较高,已逐渐成为认知损害神经生理机制的有效研究手段.本文对ESRD伴认知功能损伤的病理机制及rs-fMRI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谢青;敬丽;伍建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胎儿心脏异常钙化的病因及超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2胎心脏异常钙化胎儿的超声及病理学资料,分析其妊娠结局、病因及超声表现.结果 12胎中,母体抗SSA/SSB抗体(+)胎儿8胎,超声表现为心房壁、房间隔、房室瓣环等处广泛性增厚、回声增强;心肌营养不良性钙化3胎,超声表现为心室壁内局限性或广泛性高回声;特发性婴儿动脉钙化1胎,超声表现为主肺动脉和主动脉系统广泛性管壁增厚、回声增强、管腔狭窄.妊娠结局:1胎营养不良性心肌钙化病例继续妊娠中,1胎母体抗SSA/SSB(+)胎儿出生,10胎终止妊娠.结论 胎儿心脏异常钙化病因与母体抗SSA/SSB抗体(+)有关,不同病因所致超声表现有所差异.
作者:刘晓伟;杨旭;郝晓艳;付煜玮;阮燕萍;王欣;宋修芹;何怡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胎儿心脏肿瘤的超声心动图特征、遗传学检测结果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55胎心脏肿瘤胎儿的超声心动图资料,观察其超声特征.对终止妊娠胎儿行病理学检查和遗传学检测;对新生儿取外周血行遗传学检测,并进行随访.结果 55胎心脏肿瘤胎儿中,37胎终止妊娠,7胎出生,11胎失访;其中单发心脏肿瘤14胎,多发心脏肿瘤41胎.28胎接受病理学检查,其中心脏横纹肌瘤27胎,血管瘤1胎.胎儿心脏横纹肌瘤超声表现为类圆形肿物,略高回声,附着于心房或心室壁并突入心腔内,肿物内无血流信号.对24胎终止妊娠胎儿行结节性硬化症(TSC)基因测序,19胎阳性,5胎阴性.7例出生患儿中,4例肿瘤自然消退,3例肿瘤持续存在;TSC基因阳性2例,阴性1例.结论 横纹肌瘤是常见的胎儿心脏肿瘤,多发者应高度怀疑TSC,并建议行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
作者:谷孝艳;陈健;韩玲;郝晓艳;张烨;韩建成;刘晓伟;何怡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