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君;王红勇;陈玉丙;刘林林;龚守良;杨海山
目的:通过改进手术路径减少手术中医源性传播的可能.方法:比较我院134例Ⅰ、Ⅱ期部分ⅢA期乳腺癌术后病例,采用不同手术路径对肿瘤医源性播散的预防.结果:采用改进方法与传统Auchincloss术式方法比较无论在术野的暴露、患侧肢体功能、神经保留及术中出血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术后复发转移率分别为22.95%和26.03%.结论:此改进方法有利于预防肿瘤的医源性播散在临床上有推广价值.
作者:张立军;叶青青;王茁;聂铮;黄冰;张吕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通过检测凋亡相关蛋白Fas、Survivin在进展性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探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指导进展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Fas、Sur-vivin在59例前列腺癌及3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59例前列腺癌标本中,Fas、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5.8%(27/59)、44.1%(26/59);35例BPH标本中,Fas、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8.6%(24/35)、22.9%(8/35),前列腺癌与BPH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前列腺癌中Sur-vivin表达与病理分级密切相关(P<0.05).前列腺癌中Fas与Survivin表达呈正相关(r=0.302,P<0.05).结论:Fas和Survivin在进展性前列腺癌中发生异常表达;联合检测Fas和Survivin蛋白,有助于对进展性前列腺癌细胞的侵袭力作出正确评价,以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许学文;宋彦;由凯;宋永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DVP化疗方案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治疗组28例采用沙利度胺联合DVP化疗方案治疗,沙利度胺自化疗开始时给药,剂量200mg/d晚上睡前顿服,以后每周增加100mg至400mg维持12周以上;DVP化疗方案,氮烯咪胺250mg/m2,静脉滴注,d1-5,长春酰胺3mg/m2,静脉注射,d1,顺铂30mg/m2静脉滴注,d1-3,3周为1疗程,连续4个疗程.对照组23例单纯采用DVP方案化疗,方法及药物剂量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0%(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以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明显,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DVP化疗方案治疗恶性黑色素瘤具有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疗效明显等优点.
作者:蒋骑;黄俊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宫颈癌是发生在伞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2个常见的恶性肿瘤,位居发展中国家女性恶性肿瘤之首.放射治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放射性直肠损伤的发生严蕈影响了患者的放疗依从性.本文综述了放射性直肠损伤的发生机制、诊断标准、影响因素、治疗方式及预防措施.
作者:赵恒芳;代丽;刘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43岁因左颈前部肿块2周入院.查体:左甲状腺中下极肿块3cm×3cm大小,质韧,张力高,界清,活动佳.表面欠光滑.无压痛.右甲状腺未及肿块.颈部淋巴结(-).B超:左甲状腺内见一低回声包块,大小约26mm×15mm × 15mm.同位素扫描提示左甲状腺凉结节.
作者:杨滢瑜;范宜娟;陈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肿瘤微环境影响肿瘤转移的多个环节,作为重要微环境成分的成纤维细胞影响肿瘤的生长速度、浸润程度和肿瘤细胞的转移能力.本文就其对肺癌转移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赵斌斌;朱运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反应停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ulitiple myeloma,MM)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2个疗程标准VAD方案治疗;17例治疗组患者予小剂量反应停(100mg/d起,每周增加50mg/d,2周后增至200mg/d),同时联合地塞米松40mg/d(d1-4,d9-12,d17-20)1个月1疗程,至少3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反应停联合地塞米松作为初治50岁以上MM患者的首选方案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徐城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肿瘤干细胞是一群未分化、具有自我更新、多系分化潜能的细胞.现有的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分化、转移、致瘤性受到Wnt、Notch、Hedgehog、CXCR4-SDF-1轴、PTEN等多种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而肿瘤干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构成肿瘤的上皮部分与间质部分,它们之间可能也存在着相互调控.深入研究肿瘤干细胞的调控机制,对于开发以肿瘤干细胞为靶点的新型靶向治疗药物,终根除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叔陈;张凤春;张雁云;徐迎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均行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结果:6例患者均成功进行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用时(251±24)min,术中出血量(185±65)mL,清扫淋巴结(14.5±5.7)枚/例.术后患者平均下床活动时间(1.8±0.6)d,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8±1.2)d,术后效果良好,没有近期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安全、有效,可行性好.
作者:于宏;吴硕东;苏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治疗的首选治疗手段,但放射治疗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主要表现为红斑、干性脱皮、湿性脱皮、皮肤溃疡等,给患者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痛苦,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游永月;林梅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葡萄球菌肠毒素A(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A,SEA)体内对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规律.方法:采用SEA不同的注射方式和注射剂量,对小鼠脾T淋巴细胞进行体内单次诱导,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的表达和测定胞内、外IL-2水平.结果:四种注射方式均能刺激体内T细胞的增殖,但静脉和腹腔注射对T细胞的影响显著.根据对T细胞刺激程度和效力维持时间,选择腹腔注射为佳注射途径.SEA剂量在5-15μg范围内均能促进CD3表达显著上升,佳剂量为10μg.SEA体内注射后能诱导IL-2的大量合成和释放,促进T细胞的增殖.结论:体内SEA刺激对T细胞具有强大的促增殖作用,并且受SEA注射途径和剂量的影响.
作者:黄杨;YIN Wen;尹文;张秀敏;司少艳;葛伟;LI Xia;胡沛臻;李侠;隋延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Survivin是迄今发现的作用强的凋亡抑制因子,p16是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的抑制因子.Survivin和p16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思.本文综述survivin及p1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意义与相关性.
作者:甄生华;杨志雄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NVB)和顺铂(DDP)联合方案治疗既往经蒽环类药物化疗失败、晚期复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NVB 25mg/m2加人生理盐水50 ml静脉推注,d1,8;DDP 30mg/m2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d1,3,21天为1周期,至少用2个周期.结果:3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8.3%,部分缓解(PR)38.9%,总有效率为47.2%,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以白细胞减少多见,其中Ⅲ-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36.1%.结论:NVB与DDP联合化疗对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琳;许崇安;刘殊;徐洁;齐海燕;张学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自然杀伤(NK)细胞肿瘤起源于前体和成熟NK细胞,是临床少见但重要的一组肿瘤.大部分NK肿瘤具有侵袭性,死亡率高.新近研究发现,CD4+CD56+原始NK细胞淋巴瘤来源于浆样树突细胞,因而真正的前体NK细胞肿瘤主要起源于CD4-CD56+NK细胞亚群.髓细胞/前体NK细胞白血病来自前体NK细胞.成熟NK细胞肿瘤中,结外NK/T淋巴瘤相对常见.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罕见,预后差.慢性NK淋巴细胞增多症是外周血成熟NK细胞的长期扩增.本文介绍正常NK细胞的发育和各型NK细胞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作者:于亚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OPN对判断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Envision法)测定OPN在4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1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OP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都有表达,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86.96%,显著高于正常增殖期及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差异显著(P<0.05).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同其细胞分化有关,低分化者高于中分化,高分化和中分化无明显差异,OPN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及临床病理分期无关.OPN表达阳性患者比阴性患者生存期缩短.结论:OPN对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OPN阳性表达是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负性预后因子.
作者:谭同焕;关婷;况玉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鼻咽癌组织中原癌基因Pokemon的表达及其与鼻咽癌临床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分析86例鼻咽癌和30例鼻咽慢性炎中Pokemon的表达,同时利用半定量RT-PCR法分析56例鼻咽癌与30例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中Pokemon mRNA表达情况.结果:Pokemon在86例鼻咽癌组中高表达有67例(77.9%),明显高于在30例鼻咽慢性炎组中表达的7例(23.3%),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kemon的表达与鼻咽癌临床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O.05).RT-PCR显示鼻咽癌组织中Pokemon基因mRNA呈阳性表达(阳性率91.1%),而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中无表达,两组间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无淋巴转移组(P<0.05),对于不同TNM分期的患者中Pokemon mRNA相对表达量,早期患者(I期+Ⅱ期)的阳性表达率为89.7%,明显低于晚期患者(Ⅲ期+Ⅳ期)阳性率94.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kemon在NPC的发生、发展与转移中扮演重要角色,可能成为鼻咽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指标及分子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高伟;隋军;李晓江;马静;任艳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簇状钙化点特征与临床活检病理结果间的关系.方法:运用Le Gal分型方法分析60例病例中64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簇状钙化点病灶特征.结果:60例患者实际活检标本数64个,其中恶性病变27例(占42.19%).乳腺钼靶摄片发现的簇状钙化点按Le Gal标准分型,其中Ⅱ型18例,术后病理证实恶性l例(5.56%);Ⅲ型12例,恶性1例(8.33%);Ⅳ型14例,恶性6例(42.86%);V型20例,恶性19例(95%).结论:Le Gal分型与病理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乳腺钼靶的簇状钙化点Le Gal分型可为临床诊断乳腺癌提供较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胡俊艳;沈卫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化疗期间便秘的预防作用.方法:100例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不同护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便秘发生率分别为11.5%和39.6%,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化疗期间便秘发生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DF/NP方案化疗鼻咽癌肺转移疗效.方法:A组初治予DF(DDP 20mg/m2 D1-5 5-FU0.5/m2 D1-5)化疗,有效者共3-4个周期,化疗2周期无效者改用NP方案化疗2周期;复治(以前用DF方案化疗有效后进展)予DF化疗2周期.B组初治予NP(NVB25mg/m2,D1、8,DDP30mg/m2,D2、3、4)方案化疗,有效者共3-4个周期,化疗2周期无效者改用DF方案2周期;复治(以前用DF方案化疗有效后进展)NP方案化疗2周期.结果:初治者两组有效率相近,P>0.05,无显著差异;白细胞血红蛋白毒性显著差异,P<0.05:NP方案对DF方案化疗达CR、PR后进展或无效者有效率也分别达35%、22.22%,相反NP方案化疗无效者DF化疗也无效;DF方案初治中位进展时间4个月,NP方案初治中位进展时间6个月.结论:鼻咽癌肺转移者NP方案二线使用更有优势,缓解期延长2个月.
作者:陈卓明;苏贞栋;黄羽;陈燕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细胞表面存在糖链是细胞的重要特征之一,糖类和蛋白质或脂类共价结合形成糖复合物.研究发现,细胞恶变过程中表面膜的糖链发生明显变化,肿瘤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糖蛋白,其糖链结构亦发生类似的变化.这些变化和差别已成为新一代肿瘤标志.
作者:刁斌;林蓓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