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亮;赵瑾
目的:探讨Neuropilin-1(Nrp-1,神经菌毛素)在小鼠黑色素瘤细胞体外增殖中的作用.方法:用活细胞荧光染料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琥珀酰亚胺酯(carboxyfluorescein diacetate succinimidyl ester,CFDA-SE)标记小鼠B16-F10黑色素瘤细胞后,将肿瘤细胞分别用Nrp-1阻断抗体及Nrp-1配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165,VEGF165)阻断抗体预孵育,体外培养72小时后流式细胞术结合Modfit软件分析肿瘤细胞增殖情况.结果:CFDA-SE标记黑色素瘤细胞生长良好,非抗体阻断组的肿瘤细胞增殖指数显著高于Nrp-1抗体阻断组[(20.67±1.16)% vs (12.67±0.28)%,P<0.01]及VEGF-165抗体阻断组[(20.67±1.16)% vs (15.15±0.83)%,P<0.01],两个抗体阻断组的增殖指数差异也非常显著 (P<0.01).结论:Nrp-1及其配体VDGF-165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有显著地促进作用,阻断Nrp-1产生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比阻断VEGF165更强;VEGF165/Nrp1直接作用及Nrp-1/Nrp-1直接作用也可能是肿瘤细胞增殖的重要机制.
作者:裴向克;蔡明;周鸿敏;刘畅;徐利军;黄建敏;陈忠华;石炳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宫颈残端癌的诊治特点、预防及早期发现.方法:复习2例宫颈残端癌的相关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宫颈残端癌是指子宫次全切除术之后,在残留的子宫颈部发生的癌,一般以2年为界分为隐性残端癌和真性残端癌.其治疗原则与一般宫颈癌相同,由于子宫体缺如使得治疗有其特殊性,早期宫颈残端癌的手术治疗效果与一般宫颈癌相同.结论:宫颈残端癌较少见.其发生率高低与实施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多少有关,应做好次全子宫切除术时的宫颈检查、术后残留宫颈的随诊及早期发现宫颈残端癌.
作者:田梅;施晓燕;黄彩敏;王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1995年1月-2003年12月广西肿瘤医院妇瘤科收治的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54例.对其中139例有完整病史资料和随访资料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5,8年生存率为90%,78%,69%,57%.单因素分析表明:是否绝经、手术病理期别、病理分级、组织类型、肌层浸润、ER、PR、手术方式是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手术病理期别、病理分级、组织类型、肌层浸润、ER、PR是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子宫内膜癌的预后与高危因素有关.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能进一步改善其预后.
作者:马爱平;肖芝兰;李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得力生联合三代化疗药物作为一线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入组晚期NSCLC患者60例,均为初次化疗,全部患者均有可测量或可评价指标.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对照组给药方法:泰素帝(TXT)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DDP)1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或25mg/m2静脉滴注,第1-4天,或健择(GEM)100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试验组同时给予得力生50ml静脉滴注,第1-5天,其他用药方案同对照组.21天为1个周期.每2周 期评价疗效1次;不良反应每周期均评价.化疗4-6个周期;不良反应不能耐受或疾病进展均停药或改其他方案.结果: 60例患者共接受治疗248个周期,中位周期4个.试验组CR1例( 3.33%),PR 12例(40.00%),SD 14例(46.67%),PD 3例(10.00%),有效率为43.33%(13/30).对照组CR 1例(3.33%),PR 9例(30.00%),SD 15例(50.00%),PD 5例(16.67%),有效率为33.33%(10/30)(P>0.05).中位治疗至疾病进展时间试验组为8.0月;对照组为7.5月(P>0.05).1年生存率试验组为56.67%(17/30);对照组为50.00%(15/30)(P>0.05).Ⅲ、Ⅳ度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为脱发26.67%;粒细胞减少20.00%;恶心呕吐16.67%;周围静脉炎10.00%.对照组为脱发40.00%(P>0.05);粒细胞减少46.67%(P<0.05);恶心呕 吐20.00%(P>0.05);血小板减少3.33% (P>0.05);周围静脉炎6.67%(P>0.05).结论: 得力生联合三代化疗药物作为一线方案治疗NSCLC疗效满意,可减少化疗血液学不良反应.
作者:巫国勇;马俊;鲁建军;程超;顾勇;罗红鹤;钟佛添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MMP-2和Ki67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及与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5例宫颈癌,54例对照组(宫颈切缘正常组织)中 MMP-2、Ki67的表达,分析MMP-2和Ki6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宫颈癌MMP-2和Ki 67表达率分别为83.7%和79.7%(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05),两者均表达97例,符合率为77.6%,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MMP-2和Ki67的表达与癌细胞的血管侵袭、侵袭深度、宫颈旁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宫颈癌MMP-2和Ki67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以及肿瘤侵袭、转移相关,在宫颈癌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MMP-2和Ki67可作为评价宫颈癌恶性潜能的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肖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行手术的35例骨肉瘤及13例骨样骨瘤患者标本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因素和预后的关系.结果:骨肉瘤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的阳性表达率为80%(28/35),而在骨样骨瘤中的表达率为7.7%(1/12),两者比较显著差异(P<0.01);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次数、肿瘤体积、病理分型无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有无转移有关(P<0.05).结论:C-met可能在骨肉瘤细胞侵袭、转移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可以作为骨肉瘤诊断和预测转移的指标.
作者:刘云燕;纪振钢;杨连甲;文艳华;裘秀春;张殿忠;马琼;许啸;范清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放射治疗联合奈达铂、氟尿嘧啶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自2005年1月-2007年5月,对120例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放疗组)60例,其中男39例、女21例,<3cm 6例、3cm-5cm 28例、>5cm 26例和放疗组联合奈达铂(联合组) 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3cm 6例、3cm-5cm 27例、>5cm 27例.全部患者采用常规放疗DT60-64Gy/5.5-6.5周,联合组同时给予奈达铂 80mg/m2 d1、氟尿嘧啶 500mg d1-5.4周重复.结果: 联合组、放疗组总缓解率分别为88.3%、70.0%(P<0.05,χ2=6.11).放射性食管炎放疗组多为Ⅰ-Ⅱ度,Ⅱ度以上食管炎6例,占10.0%,联合组Ⅱ度以上食管炎14例,占23.3%,联合组高于放疗组(P<0.05,χ2=3.84) .联合组WBC减少Ⅱ度15例,Ⅲ度6例和Ⅳ度1例,血小板减少Ⅱ度8例,Ⅲ度2例,Ⅳ度1例,联合组高于放疗组(P<0.05).结论: 联合组较放疗组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明显提高,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较高,骨髓抑制较明显.
作者:张姣;沙晓峰;韦淑贞;杨青梅;张闯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家族的新成员Livin 及其两种异构体Livinα和Livinβ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NSCLC 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RT- PCR) 检测NSCLC 组织中Livinα mRNA 和Livinβ mRNA 的表达.结果: 58例NSCLC 组织中Livin mRNA 表达阳性率为74.1%,而在癌旁组织低表达(5.1% ,P<0.01) .Livin mRNA 表达与患者年龄,病理分型﹑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 Livin 在非小膈、胸壁等复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细胞肺癌组织中特异性地高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成为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刘俊华;吴纪祥;刘益飞;张裕东;张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影响垂体瘤质地的相关因素,为垂体瘤患者术前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对43例病理证实为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垂体瘤质地与肿瘤类型、大小及磁共振T2信号强度的关系.结果:综合治疗研究.E-mail:changliang6666@126.com 垂体瘤质地与肿瘤大小、磁共振T2信号强度无关(P>0.05)与垂体瘤类型有关(P<0.05).结论:非功能性垂体瘤质地通常较韧,往往会增加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难度,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作者:常亮;张学新;张锐;苏君;金华;周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研究PTEN,DcR3,Cyclin E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75例随访资料完整的胃癌手术切除标本及15例正常胃组织标本,常规HE染色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TEN,DcR3,Cyclin E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TEN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并随肿瘤浸润深度的加深、淋巴转移的发生及临床分期的增高而降低;DcR3及Cyclin E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随肿瘤浸润深度的加深、淋巴转移的产生、临床分期的提高、肿瘤病理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 结论:PTEN与DcR3,Cyclin E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有相互制约或促进作用;各自都可以作为胃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作者:季策;赵滢;王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初步探讨S100A6基因对于胃癌细胞生长、增殖状态,细胞周期,凋亡状态等生物学特性及成瘤、浸润转移能力等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S100A6基因的RNAi载体通过脂质体介导法转染S100A6基因高表达SGC7901细胞,后经G418压力筛选法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系,经过RT-PCR法、免疫细胞化学法及Western-bloting法证实.对稳定表达株进行鉴定,而后使用流式细胞仪、生长曲线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法、细胞迁徙实验等方法分析稳定表达株相关生物学特性与恶性表型的变化,每种检测实验均设立RNAi载体稳定转染细胞组、IMG800空载体稳定转染细胞组和空白SGC7901细胞组.结果:稳定的S100A6基因RNAi细胞系经过RT-PCR法、免疫细胞化学法及Western-bloting法证实,mRNA抑制率可达75%左右,蛋白产物的抑制率达85%左右.与转染IMG800空载体及空白SGC7901胃癌细胞相比转染S100A6 RNAi载体的稳定表达细胞株生长减慢,各时间点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后两组之间亦无显著差异,细胞周期检测显示S100A6 RNA干扰组G0-G1期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G2-M及S期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它各期细胞比例均无显著差异.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S100A6 RNA干扰组克隆形成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细胞迁徙实验结果提示S100A6 RNA干扰组穿膜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100A6基因可能具有促进细胞生长增殖作用,同时可影响细胞周期,增加处于分裂期细胞的比例可能具有促进细胞分裂作用,并可促进胃癌细胞侵袭转移.降低S100A6基因表达可能抑制胃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作者:张林;黄海力;王孟薇;吴本俨;吴凯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不同照射野三维适形放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132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均行三维适形放疗,依据照射野的不同,分成3野组与5野组,常规分割进行照射,5次/周,DT60Gy-66Gy/30f-33f.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V30、V20、V15、V10、V5等参数以及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之间近期疗效(CR+PR)、V20、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均无差异(P>0.05);3野组V30、V15、V10高,而5野组V5较高,V30、V10、V5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V15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3野或5野进行照射,效果相似.
作者:孔亚梅;彭云武;李玉新;陈桂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对晚期肺癌患者恶液质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 自2007年1月-2008年12月应用康莱特注射液治疗42例晚期肺癌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周期后分别评价患者KPS评分、体重、外周血象及免疫功能.结果: 42例晚期肺癌伴有恶液质的患者中76.2%KPS评分提高,59.5%体重增加;患者在康莱特治疗后免疫功能得到提高(P<0.05),且外周血象无明显变化.结论:康莱特注射液可以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恶液质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陈友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早期缺乏特异性,患者就诊多属中晚期,影像学作为其检测的主要手段,已被临床广泛应用.现就影像学诊断胆囊癌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吕校平;司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基因Caspase-9和Bax在胃癌前病变和胃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Caspase-9和Bax在57例胃癌及48例非癌胃黏膜组织的表达,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相应胃组织细胞凋亡.结果:Caspase-9蛋白在非癌胃黏膜组(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00.00%、86.67%、50.00%、42.85%,呈逐渐下降趋势.慢性浅表性胃炎组中Caspase-9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性增生有显著性差异(P<0.05),肠上皮化生组Caspase-9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不典型增生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Bax蛋白在48例非癌胃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慢性浅表性胃炎100.00%、慢性萎缩性胃炎80.00%、肠上皮化生56.25%、不典型增生57.14%,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组Bax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有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组织中,AI值( 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14.72±2.68)%、(10.02±2.34)%、(7.55±2.80)%、(6.09±2.35)%、(3.26±1.23)%,呈逐渐下降趋势,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aspase-9和Bax可能参与胃癌癌前病变的形成,促进胃癌的发生.
作者:潘科;卢书明;于劲达;刘丽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生长抑制及DNA损伤诱导基因45 alpha(Gadd45α)是p53的下游靶基因,当面对各种环境应激时表达上调,例如电离辐射、紫外线照射、烷化剂等.Gadd45α的表达受多个水平的调节.Gadd45α在调节细胞周期监测点、细胞凋亡、DNA修复、维护中心体的稳定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它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Gadd45α在大部分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是降低的,但是在恶性胶质瘤和胰腺导管癌中表达却上调.基于Gadd45α在肿瘤研究中的作用,将来可能会是一个抗肿瘤的分子靶点.
作者:韩敏辉;冯英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HSV-tk/GCV系统是目前应用广泛的自杀基因治疗系统之一,其重要性日益上升.然而,许多缺陷严重限制了其应用广度和治疗效率.为满足更多领域的研究需要并实现临床治疗,科研人员投入了大量精力改善HSV-tk/GCV系统,增强其治疗效率.增效策略主要包括加强亲和性、提高表达水平、双自杀基因系统联合、诱发免疫系统协同作用、激活细胞周期、与其他肿瘤治疗方法相结合等.本文在阐明HSV-tk/GCV系统的自杀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多种增效策略及效果,列举了应用领域并对未来发展作探讨.
作者:刘稀逢;胡维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研究5-脂氧合酶(5-LOX)和Ki-67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星形细胞瘤(低度恶性33例,高度恶性27例)中5-LOX和Ki-67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LOX和Ki-67的mRNA水平,另取14例行脑外伤内减压术的脑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对照组中5-LOX和Ki-67不表达或低表达,星形细胞瘤中5-LOX阳性表达率66.7%(40/60),Ki-67阳性表达率71.7%(43/60);高度恶性组5-LOX和Ki-67 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低度恶性组(P<0.01);5-LOX和Ki-67表达呈正相关(γ=0.875,P<0.01).星形细胞瘤5-LOX和Ki-67的mRNA含量高于正常脑组织(P<0.01),高度恶性组5-LOX和Ki-67的mRNA含量高于低度恶性组(P<0.01),5-LOX和Ki-67在星形细胞瘤中的mRNA水平呈正相关(γ=0.781,P<0.01).结论: 5-LOX和Ki-67的表达与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有关,二者在星形细胞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协同作用.
作者:雷军荣;秦军;罗杰;涂汉军;张力;王辉;黄宽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内生场热疗治疗骨转移瘤的疗效.方法:50例病理确诊的原发肿瘤且至少一处骨转移患者,分为单纯放疗组25例和放、热疗联合组25例.单纯放疗总剂量30Gy/10次,单次量3Gy,每周5次;放、热疗联合组加内生场热疗,温度控制范围41℃-43℃,每周3-5次,共7-10次,治疗结束后2周评价止痛疗效、活动能力和不良反应.结果:单纯放疗组25例疼痛患者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5例,有效率68.0%;放、热疗联合组24例疼痛患者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5例,有效率91.6%,两组间止痛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纯放疗组活动能力改善总有效率为75.0%;放、热疗联合组活动能力改善总有效率为100.0%,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放、热疗联合组较单纯放疗组没有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结论:放疗联合内生场热疗治疗是一种治疗骨转移理想的方法,疗效优于单纯放疗.
作者:陈宏;王永刚;丁云霞;林旭;张勇;纪华;康保国;刘跃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绿脓杆菌制剂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选择52例合并有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的恶性肿瘤患者,均经X线、B超、CT及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为恶性胸腔积液,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胸腔内注入生理盐水40.0ml+绿脓杆菌制剂4.0ml+顺铂40mg/m2+地塞米松5.0mg;对照组胸腔内注入生理盐水40.0ml+顺铂40.0mg/m2+地塞米松5.0mg.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13例,总有效率为88.5%;对照组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9例,总有效率为46.2%(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和轻度胸痛,对症处理均缓解.结论:绿脓杆菌制剂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耐受性好,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作者:郑秀萍;曹永峰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