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中华;张学新;张锐;王洪滨
目的:克隆反义微小RNA hsa-miR-21并构建其慢病毒表达载体,观察反义寡核苷酸重组慢病毒(ASO-miR-21)对喉癌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针对hsa-miR-21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mir-21反义寡核苷酸,将pGCSIL-GFP Vector经双酶切后连接产生pGCSIL-GFP-miR-21慢病毒表达载体,PCR筛选阳性克隆,测序鉴定.pGC-LV-miR-21、pHelper 1.0和pHelper 2.0质粒共转染细胞293T,包装慢病毒.以293T细胞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表达水平测定病毒滴度.采用MTT法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反义miR-21(ASO-miR-21)重组慢病毒对喉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反义hsa-miR-21的慢病毒表达载体,采用ASO-miR-21抑制喉癌细胞内高水平表达miR-21的活性后,可显著抑制喉癌细胞增殖.结论:成功构建反义miR-21的慢病毒表达载体,ASO-miR-21可以明显抑制喉癌细胞增殖.
作者:任敬远;赵晓东;朱丹;陈伟刚;郑周红;刘鸣;田霖丽;孙亚男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喉癌细胞中RASSF1A基因表达水平与基因组蛋白修饰的关系.方法:应用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IP)和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分析喉癌Hep-2细胞系在以下药物:5-氮杂-2 '-脱氧胞苷(5-Aza-2'-deoxyeytidine,5-Aza-dC,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dC);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A,TSA,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作用前后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组蛋白H3-K9甲基化、H3-K4甲基化、H3-K9乙酰化和RASSF1A基因表达情况.结果:TSA能轻度降低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组蛋白H3-K9甲基化水平、轻度提高H3-K4甲基化水平、明显提高H3-K9乙酰化水平.5-Aza-dC明显降低启动子区域H3-K9甲基化程度、明显提高H3-K4甲基化水平、提高H3-K9乙酰化水平,联合给予5-Aza-dC和TSA起协同增效作用.H3-K9甲基化水平降低、H3-K4甲基化和H3-K9乙酰化水平提高可使RASSF1A基因表达上调.结论:喉癌细胞中RASSF1A肿瘤抑制基因表达下调与其启动子区H3-K9甲基化、H3-K4甲基化和H3-K9乙酰化相关.甲基化抑制剂及乙酰化制剂均可使表达下调的基因表达上调.
作者:杨静;季文樾;赵旭东;顾兆伟;金明珠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超级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190例患者采用超级γ刀SGS-Ⅰ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单次3-7Gy,隔日1次,总照射剂量30-50Gy.结果:治疗结束后3个月复查AFP和CT,完全缓解(CR)15.26%,部分缓解(PR) 60.53%,无变化(NC) 15.26%,进展(PD) 8.95%;CR+PR为75.79%.结论:超级γ刀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可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魏燕;陈坚;潘绵顺;高巍然;徐周敏;孔祥军;瞿琴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榄香烯乳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试验法(MTT法)测定不同浓度榄香烯乳在不同作用时间下对A549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IC软件计算10%的细胞抑制浓度(IC1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榄香烯乳作用24h后A549细胞的Bcl-2、Bax、Survivin及VEGF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榄香烯乳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榄香烯乳作用24h后IC10为43.49μg/ml,Bax蛋白表达增加,细胞质着色增强;Bcl-2蛋白表达下降,细胞质着色减弱;增殖蛋白Survivin和VEGF的表达下降,且具有药物浓度相关性.结论:榄香烯乳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榄香烯乳可上调凋亡相关蛋白表达、诱导凋亡.
作者:周兴芹;仇晓军;赵洪瑜;王燕;季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研究Reg Ⅳ和EGFR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47例手术切除胃癌及癌旁正常胃组织中Reg Ⅳ和EGFR的表达情况,并与临床病理特征结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Reg Ⅳ蛋白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54%,19.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EGFR胃癌组织中表达率55.10%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3.81%,二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Reg Ⅳ和EGFR表达呈正相关(r=0.6909,P<0.0001),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结论:Reg Ⅳ和EGFR与胃癌的恶性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关系,二者在胃癌的发展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两种指标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董雅璐;邹赛英;张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胸腺瘤的临床、病理、诊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总结1例AB型胸腺瘤伴多发胸腹壁皮下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疗过程,并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患者男性,25岁,因侵袭性胸腺瘤术后复发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急诊入院,肿瘤生长速度快、病情危急,遂予超分割放射治疗,纵隔占位照射DT 30Gy/20fx/12d,治疗过程中,患者胸腹壁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多发性结节灶,质硬,活动尚可,活检病理提示低度恶性肿瘤,考虑为“胸腺瘤”术后累及胸腹壁.予2周期TP方案静脉化疗后皮下转移灶逐渐增大、增多.行外周血基因检测,结果示外周血MGMT甲基化阳性,调整治疗方案予干扰素,30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周3次;同时口服司莫司汀胶囊,50mg/(w·6w),治疗过程中查体、复查胸部CT提示皮下转移灶逐渐变小,甚至消失,患者病情控制.结论:胸腺瘤依据病理学检查确诊,其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复发或病灶呈侵袭性生长常规行放射治疗,对具有特殊临床表现、难治性病例,可考虑基因指导下个体化治疗方式.
作者:李静;沈泽天;刘志冰;王振;武新虎;朱锡旭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应用核磁共振氢谱和PLS-DA分析方法研究鼻咽癌患者血清的代谢组学变化.方法:临床正常人血清20例和鼻咽癌患者血清20例,采用日本电子600MHz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进行检测,并运用PLS-DA分析方法,得出鼻咽癌患者血清代谢组的特征,探讨相关生化过程的改变.结果:鼻咽癌患者和正常人血清的代谢组学具有明显差异.鼻咽癌患者血清中的甲硫氨酸、牛磺酸和胆碱类物质的含量升高,而脂类、异亮氨酸、不饱和脂类、氧化三甲胺和糖类降低.结论:通过上述代谢物的变化可以区分正常人和鼻咽癌患者.这种基于核磁共振氢谱和PLS-DA分析的代谢组学方法可以为鼻咽癌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代谢依据.
作者:杨洪斌;罗秀;王轶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佳术式.方法:对148例胃癌行全胃切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Roux-en-Y吻合术25例、空肠袋加Roux-en-Y吻合术30例、间置空肠代胃术23例、空肠袋加间置空肠代胃术22例、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48例;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4%,优于其他各组44%,26.7%,34.7%,22.7%,10.4%;Visick分级Ⅰ级Ⅱ级百分比为77.1%,优于其他各组48.0%,46.7%,52.2%,45.5%;在手术时间、术后生存率及体重变化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且手术操作安全简便,在各方面都相对于另外四种术式更有优势.
作者:董明;侯俊明;王建华;任小朋;高美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时机、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将51例胃癌胃大部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n=26)和肠外营养组(PN组,n=25).肠内营养组(EN组)采用术中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及胃肠减压管,术后12小时开始进行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组(PN组)采用术中仅放置胃肠减压管,术后常规“三升袋”静脉高营养.两组分别监测术后第1天、第10天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A、G、M)、白细胞总数、早期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EN组术后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水平较PN组恢复迅速,两者间有显著差异(P<0.05).EN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较PN组缩短.EN组在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与减少住院费用方面也较PN组具有优势,差异显著(P<0.01).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时机上是安全、恰当、可行的,对改善术后早期机体营养状态具有显著作用,同时明显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了患者住院时间与费用.
作者:耿勇;周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52例老年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紫杉醇135mg/m2,奈达铂60-80mg/m2,静脉滴注,d1,21-28d为1个周期,用药2个周期后评估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CR1例,PR16例,总有效率32.7%,首治患者的有效率为36.3%.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轻微.结论: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轻,耐受性好.
作者:李代蓉;李启英;王莉;黄德鸿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比较TPF、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方法:70例Ⅱb-Ⅳb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行2周期TPF、PF方案诱导化疗,诱导化疗结束后1周开始同期放化疗,期间观察放化疗毒副反应,同期放化疗结束后3个月评价近期疗效.结果:实验组中性粒细胞减少、吞咽困难及脱发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实验组CR率为88.5%、PR为11.5%,有效率为100%,对照组CR率为62.9%、PR为34.3%,总有效率97.2%,两组之间近期疗效有统计学差别.结论:T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优于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
作者:李孝鹏;白光平;魏南;张扬;徐静;张琳;杨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PTEN与FHIT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ladder transitional cellcarcinoma,BT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6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3例正常膀胱黏膜标本中PTEN与FHI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FHIT蛋白在BTCC表达率分别为56.5%和51.6%,明显低于二者在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TCC中PTEN与FHIT蛋白表达均与肿瘤病理分级和分期密切相关(P<0.05),在BTCC标本中PTEN蛋白表达与FHIT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48,P<0.05).结论:PTEN、FHIT在BTC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PTEN、FHIT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BTCC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张先云;明明;马松;王洪兵;姜福金;李强;蒋家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 NVB)联合洛铂(LBP)的NL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从2009年2月至2011年6月,采用NVB加LBP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46例,LBP 30mg/m2,第1天,静脉滴注3小时;NVB 25mg/m2,第1、8天,静脉滴注30分钟,21天为1周期.结果:46例患者中,CR 2例,PR 16例,SD 17例,PD 11例,RR为39.1%,DCR( CR +PR +SD)为76.1%.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Ⅲ+Ⅳ度)发生率45.7%,血小板下降(Ⅲ+Ⅳ度)发生率8.7%,非血液学毒性轻微,可以耐受.结论:LBP联合NVB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可以作为晚期乳腺癌的二线治疗方案或解救方案.
作者:杨晓民;李飞;邓智平;宋张骏;张锋;王晓燕;王虎霞;马冬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结肠癌SW480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结肠癌SW480细胞经槲皮素处理后用Transwell小室的方法检测其体外黏附、侵袭和运动能力.明胶酶谱分析法检测SW480细胞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结果:结肠癌SW480细胞经槲皮素处理后,体外侵袭、运动能力呈剂量依赖性下降,SW480细胞MMP-2及MMP-9的分泌下降(P<0.05).结论:槲皮素在体外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的转移能力,这可能与槲皮素抑制MMP-2及MMP-9的分泌有关.
作者:林增海;马涛;孟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研究ADAM-9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67例HCC组织中ADAM-9的表达情况.结果:167例HCC标本中,49例(29%)标本为ADAM-9阴性,118例(71%)标本为ADAM-9阳性;而在56例正常肝组织中间质ADAM-9的表达阳性率为38%,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HCC组织ADAM-9阳性细胞表现出典型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型表达.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DAM-9在HCC癌组织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侵袭转移、高AFP水平和复发有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M生存曲线显示ADAM-9阴性表达组生存率高于ADAM-9阳性表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DAM-9是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ADAM-9在HCC中的过表达,对HCC的发生、侵袭转移及预后起重要作用.
作者:边振光;汤雨;千年松 刊期: 2012年第10期
TNFRSF19基因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在检测的大多数组织中表达,但不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关于TNFRSF19基因的生物学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发现该基因的表达与众多疾病具有相关性,例如在神经母细胞瘤、鼻咽癌、血管性痴呆等.
作者:陈灿;刘(岑鸟);蒋永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的恶性肿瘤,排女性第七位的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男性占0.5%,女性占1.5%,近期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加拿大、美国、欧洲、中国和韩国,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甲状腺癌病理类型主要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未分化癌,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属分化型甲状腺癌,占总数的90%以上,预后良好,其中乳头状癌占成人的60%和儿童甲状腺癌的全部[2].
作者:代文莉;崔邦平;胡涛;严凯;胡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替吉奥(S-1)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非盲法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18例,替吉奥(S-1)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替吉奥(S-1)胶囊每天80 mg/m2,分2次,餐后口服,d1-14,奥沙利铂85mg/m2,静脉滴注,3h,d1,28天一周期;对照组18例,奥沙利铂85mg/m2,静脉滴注,3h,d1,亚叶酸钙200mg/m2静脉滴注,2h,d1-5,氟尿嘧啶300mg/m2静脉滴注,2h,d1-5,28天一周期.结果:试验组(CR+ PR) RR 56.1%,中位生存期(MST) 18.6个月,对照组(CR +PR)RR44.4%,中位生存期(MST) 16.2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和胃肠道反应,试验组白细胞下降发生率66.7%对照组77.8%,试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44.4%,对照组66.7%.结论:替吉奥(S-1)胶囊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是治疗晚期大肠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
作者:王新林;彭军瑞;王湘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空肠吻合术治疗晚期不能根治性切除的恶性肿瘤所致梗阻性黄疸病例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1年10月完成的13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空肠吻合术病人的治疗和护理资料,总结护理要点和护理效果.结果:13例病例治疗和护理配合密切,临床效果满意,术后1例出现自限性胆汁瘘,经治疗护理后痊愈;1例出现反流性胆系感染,经积极抗炎治疗后痊愈,余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空肠吻合术治疗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效果确切,正确的护理在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孙晶;王欢;刘淑菊;赵晓丹;赵雪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Pokemon和p53蛋白在人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细胞癌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肝细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okemon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60例肝细胞癌组织中Pokemon和p53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Pokemon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p53的表达与脉管癌栓、术后复发、肝外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Pokemon和p53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γ=-0.275,P=0.033).结论:Pokemon和p53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及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陈军;覃思繁;林思彤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