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平;魏谨;马平;孙琼
目的:观察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对卵巢癌SKOV3细胞STAT3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其诱导凋亡作用的机制.方法:将STAT3 siRNA经LipofectamineTM2000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其转染到卵巢癌细胞株SKOV3.实验分为以下3组:空白对照组(未经转染的人卵巢癌SKOV3细胞)、阴性对照转染组(阴性干扰STAT3)及特异性转染组(干扰STAT3).用MTT法检测siRNA转染后SKOV3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荧光法检测STAT3蛋白水平的变化,qRT-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成功转染STAT3干扰片段,转染率达90%.siRNA干扰STAT3组明显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凋亡率33.7%,并且下调STAT3蛋白在SKOV3细胞中的表达.RT -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iRNA STAT3组明显抑制人卵巢癌细胞SKOV3中STAT3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异性转染组48h后能有效地抑制SK-OV3细胞内STAT3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其抑制卵巢癌细胞的机制可能与抑制了STAT3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凋亡有关,为卵巢癌的生物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作者:段海霞;李东红;马向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中喷洒红霉素或滑石粉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转移性胸腔积液(MPE)的近期疗效.方法:将有MPE的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VATS术中喷洒红霉素1.0g;B组喷洒滑石粉5.0g.对比两组胸引量、引流时间、不良反应与近期疗效.结果:两组拔管时间、胸引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不良反应率红霉素组低于滑石粉组(P<0.05).结论:用红霉素作为VATS治疗MPE具有与滑石粉相仿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镱镭;顾春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靶向survivin的shRNA对人胆管癌QBC939细胞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合成具有互补序列的能够编码短发卡RNA (shRNA)的双链寡核苷酸并构建pSilence2.1真核表达质粒,经稳定转染QBC939细胞后对转基因后胆管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进行观察.结果:neo基因稳定表达于转染阳性质粒及阴性对照质粒的QBC939细胞中.RT -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证实shRNA在mRNA及蛋白质水平抑制survivin表达,抑制率分别为66.2%和61.8%.细胞计数及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显示转染细胞生长速度及细胞克隆形成率明显减低(P<0.01).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显示转染细胞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S期细胞明显减少.DNA ladder、透射电镜观察及流式细胞术定量研究显示转染细胞凋亡比明显增多.结论:靶向sur-vivin的shRNA能有效抑制目的基因的表达,通过增加细胞凋亡在体外抑制人胆管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卢昕;郑启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转染PSilencer4.1 - NET -1 shRNA进入肺癌细胞株A549后对细胞中NET -1基因的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转染PSilencer4.1 - NET -1 shRNA进入肺癌细胞株A549,同时设立空转染对照组与空白组,Western blot检测细胞NET -1蛋白,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 PCR)检测癌细胞中NET -1mRNA的含量,WST -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相关变化.结果:PSilencer4.1 - NET-1 shRNA转染组中NET -1 mRNA的含量及细胞NET -1蛋白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实验组细胞的增殖明显慢于对照组与空白组,癌细胞阻滞在G1期占63.24%,S期细胞比例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细胞中NET -1持续低表达可导致癌细胞增殖抑制、生长减慢,在肺癌患者的预后判断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仲崇俊;陈莉;陆晨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对比研究Ki67基因在三阴性及非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Ki67与C- erbB -2基因表达间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20例乳腺癌标本(273例为非三阴性乳腺癌,47例为三阴性乳腺癌)中Ki67及C- erbB -2的表达.结果:较之于非三阴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中Ki67为过表达(P<0.01).同时Ki67与C- erbB -2的表达强度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Ki67在三阴性乳腺癌中表达升高.
作者:陈楠;党诚学;王晓燕;宋张骏;陆建荣;韩丕华;赵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干细胞标记物CD133在鼻咽癌及其声带息肉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纤维鼻咽镜取30例鼻咽癌组织和10例声带息肉.Trizol法提取的总RNA进行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组织中CD133的表达.并对鼻咽癌病人予诱导时间调节化疗+同步放、化疗进行治疗.用SPSS 13.0医学统计学软件对结果和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鼻咽癌组织中CD133表达高于声带息肉组织(P<0.05),CD133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年龄、性别、病理分型以及疗效之间均无统计学关联.结论:CD133在鼻咽癌组织中明显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病理学类型及疗效之间的联系,还需进一步扩大病例数加以研究.
作者:龙金华;宝莹娜;金风;吴伟莉;陈海霞;李媛媛;龚修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纳米碳胃淋巴结示踪技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实施纳米碳示踪指导胃癌根治术的5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1例患者中2例示踪失败,余49例检出淋巴结22 - 37枚,平均每例切除淋巴结27.2±5.1枚,半年内2例复发(3.9%),在清扫区域淋巴结过程中,淋巴结及淋巴管黑染明显,而淋巴结周围组织未受染色影响.结论:纳米碳示踪技术对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可更准确的进行病理分期,指导术后辅助治疗的进行,具有无放射污染、成本经济、损伤小等优势.
作者:李佰营;王直;姬生威;夏鹏;常东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总结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断及治疗的8例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近12年共诊断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8例,发病率为0.150/1000次妊娠.上皮性癌共2例(25%),低度恶性肿瘤(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和颗粒细胞瘤)共5例(62.5%),生殖细胞肿瘤1例(12.5%).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Ⅰ期6例(75%),Ⅲ期2例(25%).7例(87.5%)行保守性手术治疗(患侧附件切除),其中2例行二次手术.1例(12.5%)病期偏晚(Ⅲ.期),行肿瘤细胞减灭术.随访患者6- 104个月,仅1例晚期患者术后2年半死亡,其余均存活至今,生存率87.5%.出生新生儿5例,其中早产窒息死亡1例,其余4例均无后遗症及畸形.结论: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的恶性程度偏低,期别偏早,所以应重在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对于妊娠合并晚期卵巢恶性肿瘤,应及时终止妊娠,行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
作者:张丹晔;刘水策;刘川;刘大我;刘娟娟;侯锐;林蓓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肿瘤细胞获得侵袭和转移能力的主要途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已知诱导肿瘤细胞发生EMT的关键因子.本文系统介绍TGF-β及其诱导肿瘤细胞发生EMT的信号通路,并综述抑制EMT发生的新抑制剂.
作者:来延奇;林森森;孙立;袁胜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不能手术或不愿手术的局部进展期胃癌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不良反应.方法:选择不能手术或不愿手术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16例,给予DLF方案化疗2周期,同步行病灶以及胃周淋巴结区域放疗DT 45 - 50.4Gy/1.8 - 2.0Gy.治疗期间评价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1个月开始评价疗效,每两个月随访一次.结果:16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客观缓解率为75%;患者梗阻、疼痛、出血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0.0% (12/15),83.3% (5/6),100%(1/1).中位进展时间为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生存期范围:5 -18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Ⅰ- Ⅱ级血液学和消化道反应.结论:局部进展期胃癌选用DLF方案同步放疗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轩菡;李超;王年飞;陈振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报道1例少见的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ANT),以提高对该病变的认识.方法:对1例SAN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达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脾SANT具有众多由环靶状纤维组织围绕的肉芽肿样结节,伴有结节间不同程度硬化的间质.肉芽肿样结节内细胞呈卵圆形、短梭形,胞质相对丰富,部分细胞胞质内可形成含红细胞的腔隙,细胞间还穿插有衬覆肥胖内皮细胞的枝芽状毛细血管及相对扩张的窦隙样血管腔隙.免疫组化显示结节内不同血管样结构有3种不同的免疫组化表达.结论:SANT是脾具有特征性改变的一种良性病变,临床上易与脾脏恶性肿瘤混淆,病理上易与炎性假瘤、错钩瘤等混淆,诊断依靠病理组织学表现及免疫组化特点.行脾切除术可治愈,预后良好.
作者:张晓玲;郭效忠;王秀荣;苗玉;邢荣格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开胸术式对贲门癌患者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60例贲门癌患者经左胸手术,另45例经腹手术,比较两组手术切除率,住院时间,术中脾脏损伤,呼吸道并发症,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切缘癌残留情况.结果:开胸组和经腹组切除率为96.67%,91.11%;住院时间为16.18±3.20d,15.23±3.02d;术中脾脏损伤为3.33%,8.89%;呼吸道并发症为5.0%,4.44%;吻合口瘘为0%,2.22%;吻合口狭窄为1.67%,8.89%;上切缘癌残留为1.67%,8.89%.切除率、住院时间、呼吸道并发症、吻合口瘘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开胸组脾损伤,吻合口狭窄,上切缘癌残留显著低于经腹组(P<0.05).结论:经胸贲门癌切除明显优于经腹手术.
作者:聂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依托泊苷脂质微球注射液抑制肺癌H460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作用.方法:采用人肺癌H460瘤株种植于裸鼠皮下,形成移植瘤模型,用依托泊苷脂质微球注射液静脉注射,对抑制荷瘤动物肿瘤生长作用进行观察.结果:依托泊苷脂质微球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抑制荷瘤动物肿瘤生长作用;依托泊苷脂质微球注射液抑瘤生长作用与依托泊苷注射液比较无明显差异.对血液WBC和脏器损伤轻于依托泊苷注射液.结论:依托泊苷脂质微球注射液治疗肺癌具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低,耐受性好的特点.
作者:武珊珊;郑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断(CYFRA21 -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对65例肺癌患者和28例良性对照者的血清和胸腔积液进行检测.结果:肺癌组中血清和胸水肿瘤标志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肺癌组胸水三项指标高于血清水平(P<0.01):CEA对肺腺癌,NSE对小细胞肺癌,CYFRA21-1对肺鳞癌的阳性率高于其它单项(P<0.05).结论:胸腔积液CEA、NSE、CYFRA21-1检测有助于肺癌的诊断.
作者:姜艳红;吕晓娴;刘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评价精确放射治疗胰腺癌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3例Ⅰ-Ⅲ期胰腺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进行放疗,5-6个适形野等中心照射,80%剂量线设定为PTV边缘剂量线,照射剂量给予3.0 -4.0Gy/次,5次/周,总剂量40 - 45Gy/10 - 15次/2-3周.放疗期间静脉营养支持,少食多餐,每次放疗前口服思密达保护胃十二指肠黏膜,每周复查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放疗结束后,每3-6个月复查1次.结果:CR 32.6%( 14/43),PR 51.2%( 22/43),NC 11.6%( 5/43),PD 4.7%( 2/43),CR+ PR 83.7%( 36/43),症状缓解率93.15%;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4%( 29/43)、41.9%( 18/43)、23.3% (10/43).不良反应多数为Ⅰ-Ⅱ级.结论:采用精确放射治疗技术治疗胰腺癌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对局部中晚期胰腺癌,精确放射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
作者:尹永信;周锋;王军阳;王二院;董世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亚砷酸( arsenic trioxide,ATO)在治疗JAK2V617F突变阳性的骨髓增殖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PN)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例JAK2V617F阳性的MPN患者用亚砷酸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不同时期相应的血象变化以及JAK2V617F表达,并与单用羟基脲的对照组作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个月及1年后,应用亚砷酸治疗组的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3年后两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JAK2V617F的转阴率两组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亚砷酸作为一种诱导凋亡剂短期内可以有效地降低三系血细胞,但未有证据表明能降低MPN患者JAK2V617F的阳性表达,故长期疗效需更多的临床及实验观察.
作者:庞缨;蔡晓东;刘凌;周旭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联合内分泌治疗伴膀胱出口梗阻(BOO)晚期前列腺癌(PCa)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伴BOO的晚期PCa患者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加双侧睾丸切除术和口服氟他胺或吡卡鲁胺的内分泌治疗.结果:15例患者术后下尿路症状均明显减轻,术后12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18 -30)分降至(2-12)分(P<0.01)、大尿流率(Qmax)由术前(9.1±0.5)ml/s增至(19.2±2.2) ml/s(P<0.01)、残余尿量(RV)由术前(220.3±16.5)ml降至(42.4±4.3)ml(P <0.01),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由术前(130.8±11.7) ng/ml降至(9.8±0.9)ng/ml(P <0.01).所有患者均随访至少24月,无死亡病例.结论:晚期伴BOO的PCa患者,经尿道等离子电切联合内分泌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作者:杨志刚;张飞;霍日查;张强;马旭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简称TK)是嘧啶代谢循环中的关键酶之一,它能够催化脱氧胸苷(deoxythymidine,dTdR)转变为脱氧胸苷酸( deoxythymidylic monophosphate,dTMP).早在60年代就有文献报导指出,DNA合成之前,TdR摄入细胞并转化为TMP必须有磷酸化激酶催化.
作者:张国庆;焦顺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对比研究术后复发性膀胱癌经18 FDG PET/CT定位适形放疗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失败原因.方法:对46例术后局部复发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18FDG PET/CT定位适形放疗组(PET/CT组)和普通CT定位适形放疗组(普通CT组).PET/CT组用PET/CT扫描定位,将扫描数据输入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将PET图像和CT图像融合后进行靶区(GTV与PTV)和重要脏器勾画、三维重建,制定计划后常规分割适形放疗40Gy左右,然后缩野放疗至总剂量60 - 66Gy;普通CT组用普通CT定位设野,三维适形放疗至相同剂量.结果:PET/CT组的平均PTV体积、膀胱V40、直肠V40分别比普通CT组小13.2cm3、5.8cm3、7.6cm3(P<0.01);放疗后6个月,两组CEA平均值分别下降为10.8ng/ml、11.7ng/ml(P <0.01);PET/CT组的中位复发时间11.2个月,普通CT组的中位复发时间9.1个月(P<0.01);PET/CT组的胃肠道与膀胱放射性不良反应低于普通CT组(P<0.05);疗前GTV≤50cm3者预后好.结论:PET/CT定位三维适形放疗术后复发性膀胱癌可以优化放疗计划,联合化疗可以延长中位复发时间,分期早者预后好.
作者:任宝志;钟立松;周玉霞;张仟仕;袁建军;陶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有逐年升高趋势.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恶性肿瘤明确划分为一种生活方式疾病(the disease of lifestyles),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重新认识到,心理社会因素在恶性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陈泽;高彩琴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