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亚砷酸对JAK2V617F阳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的影响

庞缨;蔡晓东;刘凌;周旭红

关键词:亚砷酸, 药物疗法, 骨髓增殖性肿瘤, JAK2V617F, 突变
摘要:目的:探讨亚砷酸( arsenic trioxide,ATO)在治疗JAK2V617F突变阳性的骨髓增殖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PN)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例JAK2V617F阳性的MPN患者用亚砷酸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不同时期相应的血象变化以及JAK2V617F表达,并与单用羟基脲的对照组作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个月及1年后,应用亚砷酸治疗组的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3年后两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JAK2V617F的转阴率两组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亚砷酸作为一种诱导凋亡剂短期内可以有效地降低三系血细胞,但未有证据表明能降低MPN患者JAK2V617F的阳性表达,故长期疗效需更多的临床及实验观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P2X7受体激活乳腺癌JNK/SAPK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P2X7受体是ATP门控的离子通道,对二价阳离子有较强的选择性,属于嘌呤受体P2X家族.P2X7受体参与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因子的分泌等多种生理功能.近年研究发现P2X7受体通过增加氧化磷酸化及细胞内ATP的储备,介导细胞的存活与生长.在乳腺癌中P2X7受体表达异常,并能激活JNK/SAPK途径,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本文综述了P2X7受体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分子机制的相关研究.

    作者:谭超;韩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Angiomotin与肿瘤研究进展

    Angiomotin (Amot)是一种血管生成抑制素结合蛋白,在血管生成过程中参与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管状结构形成,对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渗透性和运动性起调节作用,并可能参与某些信号传导通路而对肿瘤细胞增殖产生调控.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丽娜;杨谨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食管、肺双原发癌1例

    我院2010年8月收治了l例食管、肺双原发癌患者,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66岁,河南人,2010年5月因“进食梗阻感”,诊断为“食管中段癌”,头、胸、肝CT均未发现转移而手术.

    作者:彭云武;陈玉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支架置入配合放射治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

    目的:探索中晚期食管癌严重进食困难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80例严重进食困难的食管癌患者先食管内置入支架,3-5天后开始放疗,采用前1后2三野照射,剂量60 - 70Gy,锁骨上转移灶单独设野照射50Gy.结果:80例患者经支架置入配合放疗,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6.3% (45/80)、34%( 27/80)、21.2% (17/80).结论:中晚期食管癌进食困难的患者支架置入配合放疗,安全、近期疗效满意,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

    作者:王保健;赵秀梅;刘克分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IGRT加速器剂量验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目的:我们对我科新投入临床使用的IGRT加速器系统(包括CMS治疗计划系统、网络、加速器等)进行剂量验证的实际测量,检查治疗计划系统剂量计算的准确性.方法:根据治疗计划系统制定的验证计划,通过网络传输至加速器,使用现场剂量仪等对验证计划剂量进行实际测量,并对实际测量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检查分析,确定其剂量准确性范围、误差及产生的原因.结果:经过对实际测量结果的分析、比较,发现实际测量结果与TPS计算剂量误差>2%.经过对整个系统的检查、分析,终确定误差偏大的原因是TPS在剂量计算过程中将电离室等效为空气所致.结论:对于我们所使用的CMS治疗计划系统,凡是涉及到电离室的验证计划,在剂量计算过程中,电离室应等效为水.

    作者:钱建升;李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培美曲赛联合顺铂治疗恶性心包间皮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主因“低热7月余,心包恶性间皮瘤确诊半个月”为主诉于2010年3月17日入我院,该患者于2009年8月出现低热,体温37.6℃,伴乏力盗汗,于当地医院行心脏彩超检查示心包积液,当时诊断为结核病,行抗结核治疗,半月后出现呼吸困难,复查彩超示心包积液,心电图出现频发房早,陈发房扑.

    作者:赵妍;聂鑫;信涛;黄大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TGF-β对EMT的诱导及EMT抑制剂研究进展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肿瘤细胞获得侵袭和转移能力的主要途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已知诱导肿瘤细胞发生EMT的关键因子.本文系统介绍TGF-β及其诱导肿瘤细胞发生EMT的信号通路,并综述抑制EMT发生的新抑制剂.

    作者:来延奇;林森森;孙立;袁胜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白细胞介素12早期干预对急性放射病小鼠的治疗作用

    目的:研究重组鼠白细胞介素12(rmIL - 12)早期干预对γ射线急性放射病小鼠的治疗作用,并与重组鼠血小板生成素( rmTPO)的辐射防护作用进行比较.方法:42只BALB/c小鼠均给予60 Coγ射线6.0Gy一次全身照射后随机分为照射对照(对照)、rmIL - 12治疗和rmTPO治疗3组.rmIL - 12治疗组小鼠于照射后1h及此后每3d一次分别腹腔注射rmIL - 12 20μg/(kg·d),共5次;rmTPO治疗组小鼠于照射后0.5和24h分别皮下注射rmTP0 15μg/kg;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无菌PBS.2次/d观察小鼠一般情况,3d检测1次外周血细胞数,分别于照射后14d和28d收集骨髓细胞进行集落培养.结果:rmIL - 12治疗组小鼠一般情况较对照组改善,外周血中血小板(PLT)下降速度明显慢于对照组,PLT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11d vs 14d),且PLT低值明显高于对照组(18.9% vs 8.1%,P<0.05).rmIL - 12治疗组PLT恢复速度稍快于rmTPO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后14和28d骨髓有核细胞集落培养结果提示rmIL - 12治疗组CFU - Mix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rmTPO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mIL - 12可明显促进急性放射病小鼠造血功能恢复,对巨核系的恢复作用与rmTPO相当,有望开发成安全有效的新型辐射防治药物.

    作者:王利;翟瑞仁;逄朝霞;张超;余长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Kaposi's肉瘤中转化生长因子Ⅱ型受体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Kaposi's肉瘤中转化生长因子Ⅱ型受体基因(TGF-βRⅡ)的表达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0例Kaposi's肉瘤组织和30例皮肤良性血管瘤组织中TGF-βRⅡ的表达.结果:TGF-βRⅡ基因在Kaposi's肉瘤真皮瘤体中的表达阳性率为46.7% (14/30),在血管瘤真皮瘤体中表达阳性率为66.7% (20/30),(P<0.05).TGF-βRⅡ基因在Kaposi's肉瘤表皮中表达的阳性率为63.3%( 19/30),在血管瘤表皮中为53.3% (16/3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RⅡ基因在真皮瘤体中的表达与Kaposi's肉瘤的发生相关.

    作者:邹云敏;张德志;靳颖;郭芳;普雄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常规放疗联合头部γ-刀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常规放疗联合γ-刀治疗鼻咽癌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分为2组.50例γ-刀治疗组先行鼻咽部常规放疗50 - 60Gy,再γ-刀加量治疗.常规组鼻咽部常规放疗70-76Gy.根据颈淋巴结转移情况行颈部预防性或根治性治疗.结果:治疗后6个月复查,γ-刀治疗组与常规组局部控制分别为98%和84% (P <0.05).随访6- 24个月,两组局部复发率分别6%和16% (P <0.05).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6%和94% (P >0.05).常见毒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两者分别为14%和48%(P<0.05).结论:常规放疗联合γ-刀治疗鼻咽癌能提高局部控制率,减少局部复发,减少毒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鼻咽癌的近期疗效.

    作者:蒋建文;刘瑛;陈勇;唐娜萍;梁辉;李菊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分化抑制因子Id-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Id-1在人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d-1在50例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卵巢癌组织中Id -1的表达率为80.4%,在交界性卵巢肿瘤表达率为30%,正常卵巢组织的表达率为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d -1过表达与卵巢癌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Id -1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卵巢癌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文乐;于丽波;孙文洲;赵婷婷;李明慧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RAF1与SWH信号通路的关系及其在头颈部鳞癌中的作用

    SWH信号通路是在果蝇与脊椎动物之间共同存在的保守信号通路.SWH信号通路在果蝇与脊椎动物的器官发育中起一定的作用.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维持生理平衡的过程中的压力信号激发STK3.当STK3被过度表达时会引起细胞凋亡.RAF1有抑制STK3的作用.通过RNAseq和微阵列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RAF1与TP73在头颈部鳞癌中的关系,可以看出RAF1与SWH信号通路的关系在头颈部鳞癌中可能的作用.

    作者:王燕一;史琦;张蕾;步荣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术后复发性膀胱癌PET/CT定位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比研究术后复发性膀胱癌经18 FDG PET/CT定位适形放疗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失败原因.方法:对46例术后局部复发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18FDG PET/CT定位适形放疗组(PET/CT组)和普通CT定位适形放疗组(普通CT组).PET/CT组用PET/CT扫描定位,将扫描数据输入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将PET图像和CT图像融合后进行靶区(GTV与PTV)和重要脏器勾画、三维重建,制定计划后常规分割适形放疗40Gy左右,然后缩野放疗至总剂量60 - 66Gy;普通CT组用普通CT定位设野,三维适形放疗至相同剂量.结果:PET/CT组的平均PTV体积、膀胱V40、直肠V40分别比普通CT组小13.2cm3、5.8cm3、7.6cm3(P<0.01);放疗后6个月,两组CEA平均值分别下降为10.8ng/ml、11.7ng/ml(P <0.01);PET/CT组的中位复发时间11.2个月,普通CT组的中位复发时间9.1个月(P<0.01);PET/CT组的胃肠道与膀胱放射性不良反应低于普通CT组(P<0.05);疗前GTV≤50cm3者预后好.结论:PET/CT定位三维适形放疗术后复发性膀胱癌可以优化放疗计划,联合化疗可以延长中位复发时间,分期早者预后好.

    作者:任宝志;钟立松;周玉霞;张仟仕;袁建军;陶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MicroRNA与乳腺癌干细胞

    乳腺癌干细胞是导致乳腺癌复发、转移和耐药的根源之一.microRNA( miRNAs)是一类小分子非编码RNA,可与靶mRNA的3'UTR区域结合而导致该mRNA分子的翻译受到抑制,参与多种生物功能的调节.近研究发现,miRNAs参与乳腺癌干细胞的分化、自我更新等生物学特性的调控.MiRNAs可以作为乳腺癌干细胞研究的一个新的切入点.本文就近年来该方面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作者:吕沐天;于海;张杉杉;孙明立;魏敏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VATS术中喷洒红霉素或滑石粉治疗NSCLC转移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中喷洒红霉素或滑石粉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转移性胸腔积液(MPE)的近期疗效.方法:将有MPE的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VATS术中喷洒红霉素1.0g;B组喷洒滑石粉5.0g.对比两组胸引量、引流时间、不良反应与近期疗效.结果:两组拔管时间、胸引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不良反应率红霉素组低于滑石粉组(P<0.05).结论:用红霉素作为VATS治疗MPE具有与滑石粉相仿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镱镭;顾春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癌症患者心理状况及皮质功能的临床研究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有逐年升高趋势.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恶性肿瘤明确划分为一种生活方式疾病(the disease of lifestyles),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重新认识到,心理社会因素在恶性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陈泽;高彩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MSP58基因表达水平与人脑胶质瘤恶性度的关系

    目的:观察MSP58基因表达水平与人脑胶质瘤恶性度的关系.方法:在41例按WHO分类和分级标准为Ⅰ-Ⅳ级的人脑胶质瘤标本、4株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U87,BT325和SHG44)以及6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运用半定量RT - 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SP58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SP58 mR-NA和蛋白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存在表达,其表达水平随人脑胶质瘤恶性度的增加而升高.在正常脑组织和恶性脑胶质瘤之间,以及脑胶质瘤Ⅰ-Ⅳ级病理级别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MSP58 mRNA和蛋白在U251、U87、BT325和SHG44细胞中均有高表达.结论:MSP58 mRNA和蛋白在人脑胶质瘤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的恶性度有关,提示MSP58在脑胶质瘤的形成和恶性演进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林伟;罗小楠;蒋晓帆;王江;李晓明;章翔;费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低剂量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低剂量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应用地西他滨20mg/m2·d,静脉滴注,持续时间大于1小时,连续5天,至少连续2疗程,观察MDS患者病程的改变、生存质量和血液学指标等.依据NCICTCAE标准判断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例CR、1例PR、2例获得血液学改善,输血频次减少;上述4例治疗有反应的MDS患者均在随访中,目前尚未转为急性白血病;5例患者疾病进展,2周期治疗后,输血频次无明显减少,复查骨髓细胞学呈低增生性,且原始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其中有2例MDS - RAEB 2 IPSS评分为高危患者原始细胞比例明显升高,短期内转化为急性髓性白血病.结论:低剂量地西他滨与其他强烈化疗方案相比,安全性强,化疗相关死亡率低,不良反应易于处理.

    作者:谭振清;罗自勉;周新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注射用薏苡仁提取物联合TACE术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注射用薏苡仁提取物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对转移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以及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s,VEGF)的变化及疗效的关系.方法:将62例转移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注射用薏苡仁提取物+ TACE术.对照组:单纯用TACE术.两组均至少治疗2个周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61.3% (19/31),对照组45.2%( 14/31),(P>0.05);治疗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80.6% (25/31),对照组为54.8%( 17/31),P<0.05.治疗组1年生存率为67.7% (21/31),对照组38.7%( 12/31),(P<0.05);治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0月,对照组为5.1月,(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74.2%(23/31),对照组48.4% (15/3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治疗组治疗后下降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水平明显低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为Ⅰ-Ⅲ级,治疗组乏力、食欲下降及右上腹疼痛症状较对照组偏低.结论:注射用薏苡仁提取物联合TACE术治疗转移性期肝癌能提高疾病控制率,并降低血清VEGF水平,延长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姜海英;张燕妮;许娟;韩枫;顾峰;郭爱军;谢晓东;李艳芳;李文广;厉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血清CA199和CEA在消化道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CA199和CEA在消化道肿瘤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对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38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血液CA199和CEA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CA199和CEA在不同类型的消化道肿瘤中的阳性率.结果:CA199和CEA在胰腺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54.5%和27.3%、肝癌为29.8%和10.1%、结直肠癌为18.7%和25.8%、胃癌为14.5%和8.7%、食管癌为5.9%和3.4%.结论:CA199和CEA在不同类型的消化道肿瘤中表达不同,胰腺癌中表达高,肝癌、结直肠癌和胃癌中表达次之,在食管癌中表达较低.

    作者:闫书印;代丽;李勇;平焕霞;柳瑛;袁彬;施常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