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莲;时高峰;王小玲;王琦;刘辉
目的 采用CT探讨主动脉弹性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方法 搜集我院拟诊为冠心病并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病例,将图像质量能满足主动脉弹性测量的111例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分为钙化阴性组(n=43)和钙化阳性组(n=68),根据钙化积分值将钙化阳性组分为轻度、中度、重度钙化3组.将原始数据每隔5%R-R间期进行全时相自动离线重建,测量各R-R间期主动脉横截面积及直径,计算评价主动脉弹性的4个参考指标:直径变化率(%A0)、动脉可扩张度(A0D)、动脉顺应性(A0C)及动脉僵硬度(A0SI).分析主动脉弹性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系.结果 钙化阳性组的%A0、A0D、A0C小于钙化阴性组,而A0SI大于钙化阴性组(P均<0.05).钙化阳性组中轻度、中度、重度钙化3组间主动脉弹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A0、A0D、A0C呈负相关,与A0 SI呈正相关.结论 主动脉弹性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有相关性,两者联合应用可以为早期诊断冠心病提供依据.
作者:李燕花;訾媛;宫凤玲;于鹏;陈伟彬;张惠英;马春梅;徐永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制备靶向癌胚抗原(CEA)载药相变型PLGA纳米粒(Ab-PTX-NPs),探讨该纳米粒的体外寻靶及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效能.方法 乳化溶剂挥发法联合碳二亚胺法制备靶向CEA载紫杉醇纳米粒(Ab-PTX-NPs),采用马尔文粒径分析仪检测其粒径大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紫杉醇包封率及载药量,恒温摇床透析法检测该纳米粒体外释药特征.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观察该纳米粒体外寻靶情况,CCK-8试剂检测卵巢癌细胞存活率.结果 制备的Ab-PTX-NPs粒径为(397.70±99.95) nm,紫杉醇包封率及载药量分别为(67.26±4.15)%和(6.31±0.39)%.抗CEA单克隆抗体与纳米粒连接率为(92.74±5.75)%.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靶向组卵巢癌SKOV3细胞周围见较多造影剂黏附,流式细胞术测得靶向组细胞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CCK-8试剂法测得靶向组在24 h时,细胞存活率高于纯药组(P<0.05),而低于无靶组(P<0.05),当48 h时,靶向组与纯药组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制备靶向CEA载药相变型PLGA纳米粒,该纳米粒经低功率聚焦超声治疗仪(LIFU)致相变后可明显增强超声显影,且载药量高,释药快,靶向能力强.
作者:周航;黄晓玲;李攀;尚婷婷;朱蕾蕾;王志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评估能谱CT物质分离技术克服肾囊肿伪强化的价值.方法 80例肾囊肿患者接受能谱GSI模式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共入组75个囊肿,按囊肿大小分为3组,A组(n=25)肾囊肿直径0.5~<1.5 cm、B组(n=25)直径1.5~<2.5 cm、C组(n=25)直径2.5~<3.5 cm.采用GSI Viewer分析软件生成碘、水基图,记录单能谱70 keV图像上各期肾囊肿的CT值及碘水基值,比较各组肾囊肿平扫和增强双期CT值、碘水基值、CT值和碘水基值差值的差异.结果 3组间实质期与平扫CT值差值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4.128,P<0.001),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增强后A、B组实质期CT值增加均超过10 HU,出现了伪强化现象,C组CT值增加小于10HU,无伪强化现象.各组肾囊肿平扫、皮质期及实质期间碘基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3组平扫和增强双期之间碘基值的差值均在10(100 μg/cm3)内,且差值平均值A组>B组>C组(P均<0.05).A组肾囊肿皮质期及实质期水基值低于平扫(P均<0.05),但差值均在10mg/cm3以内.结论 能谱CT物质分离技术测定肾囊肿各期碘、水基值时同样会发生碘水基值的“漂移”,肾囊肿越小其发生“漂移”的程度越大,碘基值发生漂移的程度受肾囊肿大小的影响较水基值更明显.
作者:刘宏;万泰虎;王永亮;赵卓;柳林;乔月;张孟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患者女,65岁,因心慌不适1周就诊.超声心动图:右心房内见一约3.2cm×3.0cm的不均匀回声团块,附着于房间隔顶部,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未见声影(图1),其内未见血流信号.室壁厚度正常,运动协调,各瓣膜形态及结构未见异常.超声诊断:右心房占位,脂肪瘤可能性大.行心脏肿瘤切除术,病理证实为右心房脂肪瘤.
作者:孙虹;孟媛媛;王志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多发性硬化(MS)患者早期存在神经炎性改变和广泛神经变性,两者间的关系还有待研究.近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显示,由于有效氧代谢和氧供应缺陷导致的能量衰竭可能是神经变性的原因之一.本文对能量代谢障碍的病理机制和相关MRI影像学技术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葛玉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彩色血流编码成像(CC-DSA)是在DSA基础上,通过相应软件(iFlow或Angioviz软件)对图像进行再处理,对比相应参数变化,定量分析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一种技术.CC-DSA具有空间及时间分辨率高、图像的生成耗时短的特点,且未增加对比剂的使用量及医患辐射剂量.本文针对近年该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李军飞;畅智慧;刘兆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视神经脊髓炎(NMO)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临床多以严重的视神经炎(ON)和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LETM)为特征表现,常规MRI是检测NMO脑、脊髓及视神经病灶敏感的方法,客观显示病灶的部位、数目、大小和分布等情况.本文对NMO脑、脊髓及视神经病灶的MRI特征进行综述.
作者:仇小路;苏壮志;刘亚欧;李坤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MR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值评估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裸鼠胃癌原位移植瘤的疗效.方法建立裸鼠胃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后,随机分为治疗组(n=15,胃内灌注甲磺酸阿帕替尼100mg/kg体质量)和对照组(n=15,胃内灌注无菌去离子水),治疗18天后行DCE-MRI,并定量测量Ktrans值.检查结束后,取出瘤体测量微血管密度(MVD)值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并对比组间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MVD值(x2=4.89,P<0.05)、VEGF水平明显减低(x2=8.69,P<0.01),治疗组Ktrans值[(0.63 ±0.05)/min]明显低于对照组[(1.66±0.23)/min;t=17.05,P<0.01].结论 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值可作为胃癌抗血管生成药物甲磺酸阿帕替尼疗效的评估指标.
作者:史学莲;时高峰;王小玲;王琦;刘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患儿女,5岁,因排尿困难4周就诊.4周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排尿困难,无发热、恶心、呕吐,就诊于当地医院,无明显好转,遂转至我院.超声检查:双肾、输尿管、膀胱未见明显异常,给予留置尿管,间断夹闭尿管,症状未见好转.MR检查:T9~L1椎管内脊髓增粗,可见混杂稍长T1稍长T2信号(图1A、1B),形状不规则,内可见片状更长T1更长T2信号;T4~9脊髓内可见稍长T2信号.增强扫描T9~L1椎管内病变可见明显不均匀强化(图1C),其内可见片状不强化区.MR诊断:室管膜瘤.行肿瘤切除术,术中可见T9~12脊髓外观呈梭形膨胀增粗,无搏动,脑脊液循环受阻,可见肿瘤位于髓内,灰红色,质韧,实质性,约3.0 cm×3.5 cm×2.0 cm,血供丰富,形状不规则,无明显包膜,与周围脊髓组织粘连较重,镜下分块切除瘤组织.
作者:陈晨;程敬亮;张勇;汪卫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患者男,22岁,主因“发现右上臂肿物6个月”入院.患者半年前右上臂被蚊虫叮咬后出现红肿,于局部皮下可扪及肿物,并缓慢增大突起于皮肤表面,无疼痛及瘙痒不适.否认局部外伤史.查体:右上臂可扪及一突起肿块,约3.0 cm×2.0 cm,质韧,肿块与皮肤粘连,无压痛,表面皮肤颜色无明显变化.超声:右上臂皮下见低回声区,约3.2 cm×1.5 cm×2.5 cm,内见散在强回声,边界尚清,有血流信号(图1A).MRI:右上臂皮下组织内见一类圆形肿块,约2.2 cm×0.9 cm,边界清楚,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图1B),内可见多个点状低信号,D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肿块明显强化(图1C).肿块表面皮肤隆起,呈长T1长T2信号.行右上臂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右上臂皮肤表面3.0cm×2.5 cm×1.3 cm灰白色隆起,切面呈灰白色半透明状,质软.病理检查可见界限清楚的2种细胞团(嗜碱性细胞和无细胞核的影子细胞),病理诊断:(右上臂)毛母质瘤(图1D).
作者:管雪琴;方进;邹亚妮;周全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肝脏T2值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对3组受检者行多回波梯度-自旋回波(M-GRASE)序列扫描,获得T2图,并计算肝脏平均T2值及T2弛豫率(R2).收集HBV-ACLF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MR检查前2天内肝功能血液生化指标.比较3组间T2和R2值的差异及T2值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价T2值对HBV-ACLF的诊断效能.结果 3组间T2值(x2=19.074,P<0.001)和R2值(F=10.41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值诊断慢加急性肝衰竭曲线下面积为0.86(P<0.001),诊断阈值为57.73 ms(R2=0.017).T2值与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时间(PT)及透明质酸(HA)呈中度正相关(rs=0.65、0.67、0.39,P均<0.05),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呈中度负相关(rs=-0.67、-0.48、-0.37,P均<0.05).结论 T2或R2值可较好地反映肝脏功能情况,并与较多的肝功能实验室指标均具有相关性,对HBV-ACLF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作者:兰莲君;舒健;陆笑非;陈文;李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量化评估胰腺灌注的可行性.方法 将68名健康志愿者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对所有志愿者均行DCE-MRI,将数据传至Research-DCEMRI Tool诊断分析工作站,计算胰腺灌注的定量参数: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间质-血浆速率常数(Kep)、间质容积(Ve)和血浆容积(Vp).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估不同性别、年龄组和胰腺部位的灌注参数.结果不同性别志愿者Ktrans、Kep、Ve和V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老年组Ve高于青年组和中年组(P=0.036、0.001);胰头区Vp高于胰体部和胰尾部(P=0.011、0.023).结论 DCE-MRI可无创、较稳定、定量评估胰腺灌注情况.胰腺DCE-MRI定量灌注参数不随性别差异而不同,但随年龄和胰腺部位的不同而有差异.
作者:赵娓娓;任静;印弘;宦怡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制备一种以肿瘤淋巴转移相关特异性膜抗原蛋白——凝溶胶蛋白(Gelsolin)为靶点的纳米级高分子造影剂,并观察其体外寻靶及显影能力.方法 通过改良的双乳化法制备高分子PLGA-COOH造影剂,以碳二亚胺法将造影剂与Gelsolin单抗连接,制备出GSN-PLGA靶向超声造影剂.检测该造影剂的一般性质,评估Gelsolin单抗与造影剂表面连接情况,评价其体外寻靶能力并进行体外显影实验.结果 GSN-PLGA靶向超声造影剂平均粒径为(575.67±4.71)nm,表面电位(一11.46±1.19)mV,造影剂表面GSN单抗结合率达96.93%.体外摄取实验显示细胞表面高表达Gelsolin抗体的小鼠腹水型肝癌高淋巴转移细胞株(Hca-F细胞)可较多摄取GSN-PLGA靶向造影剂.体外显像实验显示靶向超声造影剂体外显影效果较好.结论 GSN-PLGA靶向超声造影剂可与高表达Gelsolin的Hca-F细胞特异性结合,且体外显影效果较好.
作者:秦颢诚;武俊;周盟;张宇虹;宋宇;李洁明;温晓娜;唐建武;冉海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睾丸实性肿块性病变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睾丸实性肿块性病变的CT、MR影像资料,对病灶的部位、密度/信号、大小、形态、边缘以及强化方式等进行分析.结果 18例实性肿块性病变中精原细胞瘤5例,1例肿块巨大,伴点状钙化,4例T2WI可见低信号分隔;淋巴瘤4例,均为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T2WI以低信号为主;孤立性纤维瘤1例,密度低于肌肉;内胚窦瘤1例,密度/信号不均匀,增强均呈明显网格状持续强化;非特异性炎性肿块4例,2例累及附睾,密度/信号不均;结核性肿块3例,1例边缘可见钙化点,2例表现为稍短T2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肿块.结论 结合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征,部分睾丸实性肿块可明确诊断.
作者:贾承晔;张晓琴;杨署;刘丽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患者女,46岁,绝经3年.患者25年前于顺产60天后放置宫内节育器,1天前无明显诱因突发腹痛,呈阵发性绞痛,腹胀明显,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查体:右下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阳性.腹部X线检查:小肠局部积气扩张并多发小气液平;盆腔内见环形致密影(图1A).X线诊断:肠梗阻.腹部CT平扫:腹腔内可见游离于子宫外的环形节育器影,部分小肠及系膜穿过节育器,呈降落伞样改变,小肠壁明显水肿,周围脂肪间隙不清;腹腔及盆腔内见水样密度影(图1B、1C).CT诊断:宫内节育器异位致绞窄性肠梗阻,腹腔积液.行剖腹探查、肠切除和吻合术,术中见宫内节育器异位至子宫浆膜下,肠管嵌入节育器,距回盲部1 5 cm处的长约50 cm回肠呈黑色,腹腔内见血性腹腔积液约500 ml.病理诊断:肠管缺血性坏死(图1D).
作者:张国晋;王丹;张文娟;周俊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MSCT诊断小儿腹腔隐睾肿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小儿腹腔隐睾肿瘤的MSCT表现.结果 8例小儿腹腔隐睾肿瘤6例位于右侧、2例(1例左侧隐睾肿瘤扭转至右侧腹腔)位于左侧.8例均表现为腹腔卵圆形软组织肿块,其中3例肿瘤长轴与睾丸下行途径一致.6例畸胎瘤表现为囊实性肿物,其内可见脂肪、钙化(骨化);2例卵黄囊瘤表现为巨大囊实性肿块,其内见不规则液性坏死,可见丰富肿瘤血管.结论 与成人不同,小儿腹腔隐睾肿瘤多为畸胎瘤或卵黄囊瘤,其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结合病史可做出定性诊断.
作者:鹿连伟;徐文彪;吴慧莹;林文彪;田金生;胡悦林;肖伟强;周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瘤(SFT)/血管外皮瘤(HPC) MRI影像征象,并与脑膜瘤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SFT/HPC患者28例(SFT/H PC组)和脑膜瘤患者68例(脑膜瘤组)的临床及MRI征象,并比较各观察指标.结果 肿瘤形态、信号均匀性、瘤内血管流空信号、瘤内短T2信号强化结节、瘤内囊变坏死情况、脑膜尾征、骨质改变、性别、Ki-67%水平、术中出血量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FT/HPC及脑膜瘤临床及MRI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对比分析两者的影像征象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作者:蒋春秀;朱建彬;邹天宇;王显龙;于昊;任云燕;郭培;温志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裸鼠胆囊癌皮下移植瘤CEUS定量参数与肿瘤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建立裸鼠胆囊癌皮下移植瘤模型,测定CEUS定量参数和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成功建立移植瘤20个,终CEUS成功16个.裸鼠胆囊癌皮下移植瘤PI与MVD、PCNA呈正相关(r=0.635、0.514,P=0.008、0.042),而CEUS各定量参数与VEGF表达均无相关性(P均>0.05).裸鼠胆囊癌皮下移植瘤MVD与VEGF、PCNA表达呈正相关(r=0.680、0.650,P=0.004、0.006),VEGF与PC-NA呈正相关(r=0.611,P=0.012).结论 裸鼠胆囊癌皮下移植瘤PI与MVD、PCNA呈正相关,有助于评估肿瘤的血管生成及细胞增殖状态;MVD、VEGF、PCNA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表明肿瘤血管生成与细胞增殖之间相互促进,共同促进肿瘤生长.
作者:苗燕;张炎晶;刘利平;陈娟;赵育芳;鲁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患者女,59岁,因“间断性下腹部不适、坠胀2年,症状加重2月余”入院.CT:平扫示胰腺头、颈及钩突部见约2.1 cm×1.0 cm×1.8 cm的不规则低密度区,其内见分隔、呈多囊状改变(图1A);增强后病变不均匀强化,内见小血管穿行,病变与胰管相通,体尾部胰管略扩张,门静脉局部受压推移(图1B、1C);考虑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胰腺癌待除外.遂行胰腺中段切除术、胰一空肠吻合术,清扫胰周淋巴结.术中于胰腺中段见一大小约3.5cm×3.0 cm包块,质硬.免疫组化:单层扁平上皮细胞示CD34(++)、CD31(散+)、D2-40(散+)、MC(-)、CD8(-).病理诊断:胰腺淋巴管血管瘤(图1D).
作者:裴亚亚;马莉;王建花;孙鹏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剪切波弹性成像与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小结节患者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及18F-FDG PET/CT显像资料,计算并比较2种方法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48个甲状腺小结节中,37个为恶性结节,11个为良性结节,剪切波弹性成像与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分别为91.89%(34/37)、81.82%(9/11)、89.58%(43/48)、94.44%(34/36)、75.00% (9/12)和29.73%(11/37)、72.73%(8/11)、39.58%(19/48)、78.57%(11/14)、23.53%(8/34);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准确率及阴性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剪切波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优于18F-FDG PET/CT.
作者:郑立春;欧阳向柳;刘桂超;胡月明;王艳滨;张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