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XCR4单克隆抗体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裸鼠移植瘤的实验研究

杜成;谢晓冬

关键词:乳腺肿瘤, 趋化因子受体4, 抗体, 单克隆, 裸鼠
摘要:目的 研究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单克隆抗体(CXCR4 mAb)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初步探讨CXCR4 mAb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8周龄Balb/c雌性裸鼠,建立乳腺癌MCF-7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运用CXCR4 mAb进行干预,从整体水平观察CXCR4 mAb对肿瘤生长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3(Caspase-3)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CXCR4 mAb可明显抑制移植瘤的生长,瘤体抑制率达到71.4%;CXCR4 mAb治疗后的肿瘤组织中PCNA和VEGF表达明显下降,而Caspase-3表达上升.结论 CXCR4 mAb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及抑制肿瘤血管形成而发挥抗肿瘤生长的作用.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宫颈癌组织中Ets-1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宫颈癌组织中原癌基因Ets-1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探讨Ets-1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SP法检测67例宫颈癌组织中Ets-1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CD34标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Ets-1表达阳性率62.7%,正常宫颈组织中无1例阳性着色(P<0.01).宫颈癌组织中MVD计数为37.57±6.77,正常宫颈上皮为14.91±2.55(P<0.01).随Ets-1表达增强MVD显著增高(P<0.01).Ets-1表达随临床分期(P<0.01)、组织学分级(P<0.01)的进展呈增高趋势;有盆腔淋巴结转移及深肌层浸润患者Ets-1的表达高于无盆腔淋巴结转移及浅肌层浸润患者(P<0.01).结论 Ets-1蛋白可通过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加速肿瘤的生长浸润及转移.检测Ets-1为临床了解宫颈癌生物学行为及判断预后提供了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张蕾;杨永秀;柴红霞;朱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Raf激酶抑制蛋白对HepG2肝癌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的研究

    目的 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是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近来的一些研究表明RKIP基因的蛋白产物在人类肝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下调.本研究旨在探讨RKIP基因对于肝癌细胞增殖状态,细胞周期,凋亡状态等生物学特性及浸润转移能力等恶性表型的影响,以初步阐明其功能意义.方法 将RKIP基因插入载体pcDNA3.1构建PC-RKIP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建立稳定转染细胞系(Hep-RKIP),而后使用生长曲线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法、流式细胞仪,细胞迁徙实验法等方法分析稳定表达株相关生物学特性变化.同时设立空载体转染组和空白细胞组为对照.结果 与转染pcDNA3.1空载体及空白HepG2肝癌细胞相比,转染PC- RKIP载体的稳定表达细胞株生长有显著减慢,后两组之间亦无显著差异,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PC- RKIP转染组平均克隆形成率显著低于其它两组(P<0.05),细胞周期检测显示PC- RKIP转染组处于G0/G1期的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未处理的HepG2 细胞和转染 pcDNA 3.1空载体的HepG2细胞(P<0.05),而处于G2-M期的细胞比例显著均低于其它两组(P<0.05),其它各期细胞比例均无显著差异.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PC-RKIP转染组调亡比例为6.4%左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迁徙实验结果提示PC-RKIP转染组穿膜率与其它两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 RKIP基因可能具有抑制细胞生长增殖及分裂作用,同时可影响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对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可能有一定抑制作用,对抑制细胞恶性表型有一定意义.

    作者:侯艳红;张磊;段云卉;李丹;张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MT1-MMP和TIMP-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NSCLC中MT1-MMP及TIMP-2的表达及与病理类型分型、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T1-MMP及TIMP-2在80例NSCLC患者和8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在NSCLC中MT1-MMP阳性表达率为73.8%,癌旁组织中为52.5%,(P<0.05).在NSCLC中TIMP-2的阳性表达率为42.5%,癌旁组织为72.5%,(P<0.05).MT1-MMP和TIMP-2的表达与肺癌的病理分类及肿瘤大小无关,而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MT1-MMP和TIMP-2的表达呈负相关(r=-0.635,P<0.05).结论 MT1-MMP和TIMP-2可能参与了NSCLC的发生发展过程,有望成为判断肺癌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作者:秦学金;王茺茺;郝吉庆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新型左旋棉酚纳米微球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目的 以mPEG-mal(单甲氧基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为原料,制备负载左旋棉酚的高分子纳米微球,并全面考察其性质.方法 通过O /W乳化扩散/挥发法,制备负载左旋棉酚的纳米粒子,优化制备工艺并考察纳米粒子的形态、粒径分布、体外释药特性及稳定性等性质.结果 通过乳剂-挥发法制备的空白粒子呈规整的球形,载药粒子的粒径为(65.1±15.2)nm,左旋棉酚的平均载药量为(37.5±0.3)%.体外释放实验显示,载药粒子具有缓释特征,在12h、24h、10d分别释放7.2%、14.6%、87.7%,并且稳定性良好.结论 本研究制备的左旋纳米微球具有一定的缓释特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价值.

    作者:张献清;詹永华;穆士杰;刘志新;胡兴斌;安群星;黄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基于树突状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目前已知强的抗原递呈细胞.近年来,人们对DC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等研究取得了快速发展,大量研究资料表明DC在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DC的生物学特性、抗肿瘤机制及临床应用作一介绍.

    作者:代国知;袁红霞;陈虹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HIF-1α对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氯化钴(CoCl2)模拟化学缺氧复氧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的表达及其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方法 在培养基中加入和去除CoCl2模拟化学缺氧和缺氧复氧,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oCl2与HIF-1α蛋白表达关系;通过MTT、过河实验、黏附试验分别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运动能力和黏附能力.结果 人胶质瘤U251细胞中存在HIF-1α蛋白表达;在CoCl2模拟缺氧的时-效关系实验中,100μmol/L CoCl2刺激细胞6h、12h、24h时HIF- 1α蛋白呈递增(分别 为1.024±0.03、2.35±0.04、2.82±0.12)(P<0.05),24h达高峰,48h明显下降(1.82±0.05).同时,在量-效关系实验中,CoCl2 50μmol/L、100μmol/L和150μmol/L刺激细胞24h时HIF-1α蛋白呈递增(分别为1.78±0.03、1.81±0.03、2.12±0.12)(P<0.05);MTT发现CoCl2诱导的缺氧对细胞增殖起抑制作用;过河实验发现缺氧24h复氧24h后细胞的迁移运动能力增加;细胞黏附实验发现缺氧24h复氧24h后细胞的黏附力增加.结论 CoCl2能诱导人胶质瘤U251细胞HIF-1α蛋白过度表达,而且存在一定的时-效关系;经CoCl2诱导的缺氧后复氧,肿瘤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细胞的迁移运动能力和黏附能力增加.

    作者:楚胜华;朱志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阴囊部皮肤原发性腺样囊性癌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原发阴囊部皮肤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报道1例原发阴囊部皮肤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对以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皮肤的腺样囊性癌较少见,可发生于除掌跖以外的任何部位,中老年好发,平均发病年龄为59岁.原发阴囊部皮肤腺样囊性癌未见报道,镜下肿瘤组织形成特殊的筛状结构,囊腔内常含有阿辛兰(pH5.2)阳性的透明质酸和硫酸化的酸性黏蛋白,瘤细胞间和小叶间周围可见透明嗜酸性基底膜物质的沉积,PAS染色呈阳性.免疫组化CK7、S-100、EMA、P63阳性表达.结论 阴囊皮肤原发腺样囊性癌相对少见,其具有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相同的镜下特征和免疫组化特点,临床表现呈惰性过程,预后相对较好.

    作者:李东斌;王益华;吴鸿雁;武慧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骨髓具有杯状核细胞形态学表现的AML-M1患者的实验室特点并临床分析

    目的 报道1例骨髓形态学具有杯状核细胞表现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实验室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取患者骨髓,进行形态学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应用RHG显带技术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Q-PCR)方法检测融合基因;应用测序方法检测基因突变.结果 细胞形态学示该患者骨髓涂片伴有大量杯状核细胞表达,诊断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达髓系抗原;染色体RHG显带示正常核型;RQ-PCR检测示AML-ETO,BCR-ABL,PML-RARα与CBFβ/MYH11融合基因阴性;基因测序示NPM1突变.结论 此1例为伴有杯状核细胞形态学特点的AML-M1病例,综合MICM诊断分析白血病,有助于全面评价疾病的预后并可为临床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实验室依据.

    作者:庄倩;张男;张继红;郝良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食管癌放化疗后皮肤转移1例

    1 病案摘要患者,男,59岁,因吞咽困难于2009年9月收入我院.入院查体:左颈扪及一1.0cm×1.0cm×1.5cm质硬、固定、无压痛的淋巴结.钡餐示:食管中下段黏膜破坏、管壁僵硬.

    作者:李科;沈丽达;李杨;胡凤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乳腺导管内增生病变中p53表达与外显子突变的研究

    目的 肿瘤抑制基因p53异常是浸润性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常见事件,而其与包括普通型增生(usual ductal hyperplasia,UDH)、不典型增生 (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ADH)及导管内原位癌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关系不明.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p53外显子突变及突变型p53蛋白表达情况,以期了解p53突变及蛋白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resolution melting,HRM)结合测序研究140例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p53外显子5-8的突变情况.用免疫组化研究240例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突变型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经过HRM分析,共17例患者DNA熔解曲线与野生型标准品熔解曲线大于阈值结合测序分析结果发现,其中16例出现p53外显子突变.p53在UDH、ADH及DCIS中的突变率为0.0%(0/40),12.7%(8/63)和21.6%(8/37),三者间差异显著(P<0.05).40例UDH中未出现突变型p53蛋白阳性表达,在14.6%(19/130)的ADH出现阳性表达,在31.4%(22/70)的DCIS中出现阳性表达,三者间差异显著(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示突变型p53蛋白表达与p53外显子突变呈正相关(r=0.792,P<0.01).结论 p53外显子突变及突变型p53蛋白表达发生于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的ADH与DCIS,其可能为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早期事件.

    作者:毛晓韵;刘崇;王欢;郑华川;魏晶;姚凡;房月;金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Syk基因甲基化在肝癌中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脾酪氨酸激酶(spleen tyrosine kinase,Syk)是一种造血细胞特异性的信号分子,被认为是一种候选抑癌基因.DNA甲基化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较常见的表观遗传学改变,它与肿瘤的关系己成为肿瘤发病机制研究中的热点.本文综述了Syk基因甲基化的研究现状和它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转移的关系.

    作者:周静;高曰文;胡汉卿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Hp感染与胃癌组织中Bcl-2、Bax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揭示Bcl-2,Bax在胃癌组织的表达与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组织学改良Giemsa染色法联合检测130例胃癌组织与70例慢性胃炎组织中Hp感染情况,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检测130例胃癌组织与70例慢性胃炎组织中Bcl-2,Bax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Hp(+)组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Hp(-)组(P<0.01);胃癌组织中Hp感染与Bcl-2蛋白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r=0.288);Hp(+)组Bax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Hp(-)组(P<0.01);胃癌组织中Hp感染与Bax蛋白表达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P<0.01,r=-0.536).结论 Hp感染与Bcl-2蛋白表达存在正相关性,与Bax蛋白表达存在负相关性,提示Hp感染与细胞凋亡,二者可能共同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吴军;孙泽群;张志广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TNNT3突变转基因小鼠筛选及肌钙蛋白表达的研究

    目的 研究TNNT3(R69H)突变转基因小鼠快反应骨骼肌肌钙蛋白表达和组织结构的变化.方法 将杂合TNNT3(R69H)突变转基因小鼠与野生型C57BL/6J小鼠杂交,选同窝阳性杂合后代鼠进行交配,再用野生型C57BL/6J小鼠对后代进行检测,得到TNNT3(R69H)突变转基因纯合个体.取野生型C57BL/6J小鼠、杂合转基因小鼠、纯合转基因小鼠的快反应骨骼肌进行RT-PCR和WESTERN实验并制备透射电镜切片.结果 RT-PCR和WESTERN电泳条带从亮到暗依次为纯合转基因小鼠、杂合转基因小鼠、野生型C57BL/6J小鼠.电镜结果显示转基因小鼠快反应骨骼肌明暗带不清、出现肌纤维间水肿和线粒体空泡等现象.结论 TNNT3(R69H)突变纯合转基因小鼠快反应骨骼肌中TNNT3的mRNA和蛋白质量高于杂合转基因小鼠、杂合转基因小鼠高于野生型C57BL/6J小鼠,并且转基因的表达使快反应骨骼肌结构异常.

    作者:时伟红;李兆阳;杨葳;李翀;刘京津;郑志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平消胶囊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60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平消胶囊联合介入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用平消胶囊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对照组30例单用介入栓塞化疗术.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66.7%和56.7%,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73.3%和5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消胶囊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中晚期肝癌可以提高近期有效率,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孙秋实;曹传华;张凌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研究乙酰肝素酶(Hpa)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乙酰肝素酶mRNA及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Hpa mRNA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33%(33/45),相对表达水平为0.65±0.37,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0.39±0.49/0.31±0.52),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Hpa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胞质,在卵巢癌组织中染色以(++)-(+++)为主(44.44%),明显强于卵巢良性肿瘤(13.33%)和正常卵巢组织(0.00%).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Hpa蛋白及mRNA水平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FIGO分期Ⅲ-IV的癌组织表达高于I-Ⅱ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rank 分析显示Hpa 表达阳性者的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pa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病人的生存期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上皮性卵巢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王福玲;娄艳辉;崔竹梅;李翠;王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冷冻加手术协同治疗一例原发性卵巢鳞癌二次手术后复发病例报告

    报道1例原发性卵巢鳞癌二次姑息手术后乙状结肠及腹腔淋巴结多发转移,经氩氦刀冷冻消融加手术治疗,去除了转移病变,随访14月未见复发征象.并结合近文献进行讨论分析.

    作者:孔小锋;牛立志;文卫锋;徐克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豆制品摄入与乳腺癌发生风险的系统评价

    目的 评价豆制品摄入与乳腺癌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检索CNKI、VIP、CBM、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1990-2010年),收集国内外发表的关于豆制品摄入与乳腺癌发生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运用RevMan 5.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采用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结果 根据标准筛选出15篇文献其中13篇为英文,2篇中文,病例数7530,总人数32319,以进食豆制品的量分为常食组与偶食组,豆制品摄入与乳腺癌发生风险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OR=0.80,95%CI=(0.69,0.92),(P<0.05).结论 豆制品是乳腺癌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经常食用豆制品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风险降低.

    作者:刘铎;陈磊;张依宁;魏敏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人肺癌组织中OCT-4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干细胞标志物OCT-4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2003-2006年40例肺癌手术患者石蜡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检测组织中OCT-4的表达,取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回顾4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指标,并分析各项指标与OCT-4的关系.对40例患者进行随访,分析OCT-4表达与肿瘤复发率之间的关系,Westernblot分析鳞癌与腺癌中OCT-4蛋白的表达.结果 OCT-4在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为37.5%,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中OCT-4的表达(P<0.05).OCT-4的阳性表达强度随肺癌临床分期增高而增高(P<0.05);对40例患者进行3年随访,OCT-4阳性表达病例的肿瘤复发率为53.3%,较OCT-4阴性表达病例的复发率(20.0%)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癌组织与正常组织,腺癌中OCT-4蛋白的表达较鳞癌中OCT-4蛋白表达增高,经过Bandscan软件灰度扫描,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4).结论 OCT-4阳性表达强度与肺癌临床分期与肿瘤复发率有关,可以为判断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作者:乔哲;马跃峰;党诚学;周斌;李少民;张潍;姜建涛;张晋;孔冉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低潮气量联合低呼气末正压通气用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低潮气量联合低呼气末正压通气用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ASA Ⅰ或Ⅱ级择期行食管癌(中段)根治术患者随机均分为 A、B两组.A组为低潮气量联合低呼气末正压通气组:VT=6ml*kg-1,f=16次/min-1,加5cm H2O PEEP;B组为传统单肺通气组:VT=10ml*kg-1,f=12次/min.观察气管插管后切皮前(T1)、单肺通气后60min(T2)、恢复双肺通气后15min(T3)、拔管后30min(T4)的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氧合指数(PaO2/FiO2)、平均动脉压(MAP)及术中的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力(Pplat)、气道压力(Paw).结果 T2时A组的Ppeak、Pplat及Paw明显低于B组(P<0.05); T2,3,4时A组的Pa02、Pa02/Fi02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各时点PaCO2、PETCO2及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低潮气量联合低呼气末正压通气能有效改善患者术中低氧血症,减少肺部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是食管癌根治手术全麻安全、有效的通气方法.

    作者:周荣胜;刘齐宁;关正;毕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早期乳腺癌血清VEGF水平与骨髓微转移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早期乳腺癌患者血清中VEGF及骨髓标本中CK19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6例乳腺纤维腺瘤及64例乳腺癌患者血清中VEGF的水平,同时抽取相应的骨髓血标本,应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检测标本中CK-19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VEGF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二者差异显著(P=0.012);在HER2阳性患者中,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HER2阴性患者(P=0.016).CK19在乳腺纤维腺瘤患者骨髓标本中未见表达,在乳腺癌患者骨髓血中,阳性表达24例(37.5%),而骨髓中CK19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CK19阴性的患者(110.46±90.65 vs 70.88±77.13,P=0.038),且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早期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骨髓微转移密切相关,提示VEGF可能参与了肿瘤细胞的侵袭和播散,可作为早期乳腺癌微转移的血清学指标.

    作者:张聚良;姚青;陈江浩;王廷;王辉;樊菁;凌瑞;易军;王岭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