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背景实质强化的MRI研究进展

李勤勍;杨军;丁莹莹;李卓琳

关键词:乳腺背景实质强化, 磁共振成像, 乳腺肿瘤
摘要:乳腺背景实质强化(BPE)是乳腺动态增强MRI所特有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作用以及BPE与乳腺癌患病风险、预后等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对乳腺背景实质强化的定义及典型表现、BPE对MRI诊断的影响、BPE的影响因素、BPE与乳腺纤维腺体组织含量的关系以及BPE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等进行综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肺灌注断层显像评价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对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疗效

    目的 采用99Tcm-人体大颗粒聚合白蛋白(99Tcm-MAA)肺灌注断层显像评价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PTE)对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的疗效.方法对16例CTEPH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6~12个月行肺灌注断层显像,观察术前、术后肺叶、肺段灌注病变及改善情况,计算全肺灌注缺损百分比(PPDs%),并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术前、术后肺动脉收缩压(SPAP)的变化.结果 16例患者术后SPAP[(36.56±8.47)mmHg]较术前[(90.52±14.55)mm-Hg]明显减低(t=14.14,P<0.001).PTE术前16例患者的96个肺叶中有86个(86/96,89.58%)存在灌注异常,术后完全改善、部分改善的肺叶分别为21个(21/86,24.42%)、65个(65/86,75.58%);术前16例患者的304个肺段中,230个(230/304,75.66%)肺段灌注异常,术后完全改善、部分改善和未改善的肺段分别为73个(73/230,31.74%)、74个(74/230,32.17%)和83个(83/230,36.09%).术前PPDs%为(56.79±14.54)%,术后6~12个月降低为(28.20±15.24)%(t=8.13,P<0.001).PPDs%与同期SPAP呈正相关(r=0.68,P<0.001).结论 PTE可使CTEPH患者的SPAP明显降低,肺血流灌注明显改善,肺灌注显像可有效评价PTE疗效.

    作者:席笑迎;陈碧希;高伟;王铁;杨敏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能谱CT平扫定量分析鉴别诊断周围型肺癌与结核球

    目的 探讨能谱CT平扫定量分析鉴别诊断周围型肺癌和结核球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接受能谱CT扫描并经病理证实为单发肺结节或肿块的51例患者的资料,其中结核球15例(结核组),周围型肺癌36例(肺癌组).分析并比较2组能谱CT平扫定量参数,包括40~140 keV单能量CT值、能谱衰减曲线类型及斜率、基物质对浓度和有效原子序数(Eff-Z).结果 肺癌组40~70 keV单能量CT值均高于结核组(P均<0.05),而2组间80~140 keV单能量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肺癌组平扫能谱衰减曲线类型均呈快速下降型(36/36,100%),结核组能谱衰减曲线呈平直型(11/15,73.33%)和弓背上抬型(4/15,26.67%);肺癌组40~65 keV、65~90 keY、90~140 keV平扫能谱衰减曲线斜率(K40~65keV、K65~90keV、K90~140keV)均高于结核组(P均<0.01).肺癌组钙(水)浓度高于结核组(P<0.01),而脂(水)浓度低于结核组(P<0.01);2组水(钙)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肺癌组Eff-Z明显高于结核组(P<0.01).结论 周围型肺癌与结核球具有不同的能谱CT定量参数指标,能谱CT平扫即可为两者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作者:梁远凤;李琦;罗天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MR特征追踪技术定量评估肥厚型心肌病心肌应变

    目的 探讨MR特征追踪技术(CMR-FT)定量分析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心室整体和局部心肌应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HCM患者60例(HCM组)及健康志愿者10名(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接受心脏MR检查,扫描序列包括心室短轴、二腔心、四腔心层面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FIESTA)和延迟增强扫描(LGE).HCM组按有无强化分为无强化亚组和有强化亚组.采用CMR-FT后处理软件测定心肌整体的径向应变峰值(GPSR)、环向应变峰值(GPSC)、纵向应变峰值(GPSL)以及心室不同部位(心尖部、心室中部和基底部)的径向、环向和纵向应变峰值(PSR、PSC和PSL).结果 有强化亚组、无强化亚组和对照组的GPSR、GPSC和GPS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呈增高趋势c除心尖部PSL 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有强化亚组、无强化亚组和对照组的PSR.PSC和PS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心脏各部位均呈上升趋势.LVEF、SV与GPSR、GPSC、GPSL均呈正相关(P均<0.05).GPSR、GPSC、GPSL诊断HCM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0.82、0.77(P均<0.05),其中GPSC的曲线下面积大.结论 CMR-FT技术能够早期敏感地发现HCM的心肌应变功能障碍,且纵向应变受损早于或重于环向应变及径向应变.

    作者:喻思思;俞瑶涵;唐雪培;邹倩;李淑豪;郑甜;龚良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实验兔皮内、皮下注射钆双胺行间质MR淋巴管成像对脊柱旁淋巴干显像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经兔足背皮内、皮下注射钆双胺行脊柱旁淋巴干MR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新西兰大白兔8只,首先经足背皮内注射钆双铵(皮内组),间隔3天后再经皮下注射(皮下组),采集冠状位三维扰相梯度回波序列(fl3d-cor)图像,分别评价腰淋巴于及胸导管的显示情况.结果 皮内组显示所有兔两侧腘窝淋巴结、髂淋巴结及主动脉下淋巴结明显强化,强化持续时间大于30 min,长达90 min;6例腰淋巴干全程及乳糜池明显强化;5例可见部分胸导管强化.皮下组显示所有兔两侧胭窝淋巴结均明显强化,但腰淋巴结、腰淋巴干及胸导管未见强化.腰淋巴干及胸导管强化程度总评分皮内组与皮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00,P=0.0002).结论 足背皮内注射钆双胺淋巴管成像能较皮下注射更好地显示腰干淋巴管.

    作者:潘海鹏;劳群;费正华;杨丽;周海春;李群英;赖灿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多普勒超声在早期活动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诊断中轴型脊柱关节病(axSpA)患者活动性骶髂关节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早期axSpA患者的多普勒超声及MRI资料.依据MRI结果将axSpA患者分为活动性骶髂关节炎(活动)组及非活动性骶髂关节炎(非活动)组,比较2组骶髂关节的血流显示情况及血流阻力指数(RI).以MRI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评价RI对axSpA患者活动性骶髂关节炎的诊断效能.结果 活动组32例共58个病变关节(6例为单发活动性骶髂关节炎),非活动组19例共38个病变关节.活动组骶髂关节血流显示率(51/58,87.93%)高于非活动组(26/38,68.42%;x2=5.505,P=0.019).2组间血流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3,P=0.053).活动组RI值(0.59±0.08)低于非活动组(0.71±0.09;t=-6.04,P<0.001).以RI=0.64诊断axSpA患者活动性骶髂关节炎,敏感度为80.8%,特异度为74.5%,准确率为78.7%.结论 利用多普勒超声可通过骶髂关节周围及内部的异常血流来反映axS-pA患者活动性骶髂关节炎,且准确率较高.

    作者:王璐;陈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MRI设备中心频率和发射增益稳定性检测及处置界限建立

    目的 对3台MRI设备进行中心频率和发射增益的稳定性检测,并建立其处置界限.方法 对本单位3台MRI设备(设备1:GE 3.0T HD;设备2:GE 1.5T HDi;设备3:GE 3.0T 750W),采用轴位T1WI扫描美国放射学会(ACR)模体.在预扫描阶段记录中心频率和发射增益,在设备运行状态良好的情况下,连续检测中心频率和发射增益8次,计算均值和标准差,建立2个指标的处置界限.结果 设备1、2、3的中心频率均值分别为(127 725 772.38士39.68)Hz、(63 875 740.13±34.15)Hz和(127 771 958.38±12.19) Hz,其处置界限分别为周变化值≤119.04 Hz、≤68.30 Hz和≤36.57 Hz.发射增益均值分别为(125.25±1.28) dB、(101.75±1.98)dB和(113.25±0.89) dB,其处置界限分别为(125.25±2.56)dB、(101.75±3.96)dB和(113.25±1.78)dB.结论 3台MRI设备的中心频率和发射增益检测结果均符合处置界限的要求;处置界限的建立为临床质量控制提供了正常参考值范围.

    作者:尹红霞;杨娉娉;刘雅文;钟朝辉;朱建明;杨正汉;王振常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8例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分析其病变部位、肿块大小、形态、信号、骨质破坏情况、增强特点及分型.结果 18例肿瘤位于颈椎1例、胸椎15例、腰椎2例.10例肿瘤经椎间孔或破坏相邻骨质达椎管外形成椎旁肿块.MRI显示T1WI呈等信号11例、混杂信号5例、稍高信号2例;T2WI呈高信号13例、混杂信号5例.5例肿瘤内部可见点片状脂肪信号,T1WI、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18例均明显强化.I型(病变局限于椎管内)8例(8/18,44.44%),Ⅱ型(病变呈哑铃状突至椎管外)10例(10/18,55.56%).结论 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发病部位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对术前正确诊断有重要提示意义.

    作者:周欢;许宏伟;袁慧书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扩散加权联合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鉴别诊断腮腺良恶性肿瘤

    目的 探讨DWI联合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腮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90例腮腺肿瘤患者共94个病灶,其中良性75个、恶性19个.对所有患者术前均行DWI和DCE-MRI检查,分析各病灶的ADC值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绘制ROC曲线,比较ADC值、TIC及两者联合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恶性肿瘤的ADC值[(1.02±0.25)×10 3 mm2/s]显著低于良性肿瘤的ADC值[(1.38±0.44)×10-3mm2/s;t=5.170,P<0.001].将表现为A型(流入型)、B型(廓清型)和D型(平坦型)曲线判为良性肿瘤、C型(平台型)曲线判为恶性肿瘤时,诊断腮腺肿瘤良恶性的敏感度为0.62,特异度为0.92;C型曲线患者中,以ADC<1.36×10 3 mm2/s诊断恶性肿瘤时,敏感度为0.92,特异度为0.95.结论 良恶性腮腺肿瘤间ADC值存在重叠,鉴别诊断时不应单纯依赖DWI;TIC表现为A、B、D型多提示良性肿瘤,C型常提示恶性肿瘤;TIC曲线为C型时,联合ADC值可明显提高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

    作者:童娟;胡春洪;王小林;王振民;文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及CT血管成像对早期宫颈癌供血血管的显示

    目的 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和CTA对早期宫颈癌供血血管的显示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为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前的CE-MRA和CTA图像,评估CE-MRA和CTA对双侧子宫动脉主干的起源及连续性显示的一致性,同时评估两者对子宫动脉下行支的显示率.结果 CE-MRA和CTA对子宫动脉主干起源显示清楚、血管显示清楚且连续性不中断为50支,子宫动脉主干起源显示清楚、血管显示不清楚为5支,CE-MRA和CTA对于子宫动脉的起源及连续性的显示一致性良好(Kappa=0.80,P<0.05).MRA对子宫动脉下行支的显示率约为55.00%(33/60),低于CTA对子宫动脉下行支的显示率[73.33%(4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22,P<0.01).结论 CTA和CE-MRA均可良好地显示术前早期宫颈癌子宫动脉主干的起源及连续性,CTA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子宫动脉下行支的显示较CE-MRA更具优势.

    作者:雷李智;许乙凯;侯美蓉;何梦琪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纤维束示踪成像评价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边缘系统纤维通路损伤

    目的 利用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评估多发性硬化(MS)边缘系统纤维通路损害.方法 对20例复发缓解型MS患者(MS组)和2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纤维束示踪成像.追踪扣带束、穹窿、钩束,获得相应纤维条数、FA值、MD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S组扣带束、穹窿、钩束FA值均减低(P均<0.01),MD值均升高(P均<0.05).MS组穹窿纤维条数较对照组减少(P<0.001).MS组中左侧与右侧钩束纤维条数、对照组中左侧与右侧钩束FA值、纤维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S组扣带束、钩束FA值与EDSS评分呈负相关(r=-0.572、-0.665,P均<0.05),MD值与EDSS评分呈正相关(r=0.627、0.603,P均<0.05).结论 纤维束示踪成像对评估MS边缘系统纤维通路损害及监测临床进程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罗琦;李咏梅;韩永良;廖旦;曾春;王静杰;杜思霖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CT误诊成人肝未分化胚胎性肉瘤2例

    病例1:患者女,46岁,主因“无明显诱因下右上腹胀痛不适2周”入院.查体:右上腹可及压痛.实验室检查:H BsAg(+).行B超引导下肝脏穿刺引流术,穿刺液培养及肿瘤指标均未见异常.CT检查:平扫肝右叶见多房囊实性病灶,约23.0 cm×19.0 cm,实质性部分位于病灶边缘(图1A),增强扫描病灶实质性部分呈延迟强化(图1B);考虑为囊腺癌.肿瘤切除术中见肿瘤呈多房囊实性,占据脐上右侧腹腔,肿瘤上方与部分膈肌粘连紧密.术后病理诊断:肝未分化胚胎性肉瘤(图1C).

    作者:汪洁;刘斌;胡向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颅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

    患者女,68岁,主诉“乏力、嗜睡10余口”.无既往肿瘤史及手术史.神经系统专科检查均阴性,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MR检查:左额叶可见一囊性病灶,囊性部分T1WI呈稍高信号,T2WI、T2 FLAIR呈等/稍高信号;囊壁厚薄不均,可见分隔,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等/稍低信号;病灶周围见片状长T1、长T2信号水肿区(图1A、1B);增强扫描囊壁轻度不均匀强化,囊性部分及水肿区无强化(图1C);中线结构右移约0.7cm,双侧侧脑室前角及大脑纵裂池受压.

    作者:杜慧;尚劲;王梦辰;刘杨颖秋;苗延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左心室隧道1例

    患儿男,1天,出生前即发现心脏畸形.查体:胸骨右缘第2肋间可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舒张期4/6级叹气样杂音.超声心动图:主动脉窦管结合部及升主动脉内径增宽,可见一隧道沟通升主动脉起始处与左心室,位于右心室流出道后方,主动脉右窦左前方,长13.0 mm,宽处内径6.3 mm,主动脉侧口内径5.6mm,左心室侧口内径5.3mm.多普勒超声探及血流往返于该隧道,收缩期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峰速约1.3 m/s,舒张期由主动脉进入左心室,峰速约3.4 m/s(图 1).

    作者:刘娟娟;刘文;杨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剪切波弹性成像鉴别诊断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的性质

    目的 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合并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54例,根据结节良恶性分为良性结节组和恶性结节组,良性结节组又分为假结节组和真结节组.测量并比较分析甲状腺结节的杨氏模量值,绘制ROC曲线以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54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共检出162个结节,其中良性结节131个(真结节93个,假结节38个)、恶性结节31个.桥本甲状腺炎合并良性结节、恶性结节、真结节及假结节的杨氏模量均值分别为(33.04±10.95)kPa、(66.15±19.17)kPa、(35.95±9.74) kPa、(30.13±11.87)kPa.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杨氏模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1,P<0.01);假结节组、真结节组与恶性结节组的杨氏模量值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20,P<0.01),且恶性结节组杨氏模量值高于其他2组(P均<0.01).通过ROC曲线确定杨氏模量值的诊断临界点为43.65 kPa,其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为90.63%、特异度为81.25%、阳性似然比为4.83、阴性似然比为0.12.结论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可以对桥本甲状腺炎及其结节进行定量分析,有助于结节性质的判定.

    作者:刘丽莉;冯岚;陶阳;杨炳昂;景香香;刘秉彦;王东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肺超声评分评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病变及预后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肺超声评分(LUS)定量评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严重程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74例NRDS患儿与30名对照组新生儿.对比LUS与X线检查、呼吸机辅助通气情况、呼吸机参数等临床资料.分析LUS与X线分级、辅助通气情况及呼吸机参数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评价LUS预测NRDS临床严重程度及需有创呼吸机辅助治疗的价值.结果 NRDS的肺超声表现为弥漫分布密集B线、A线消失、胸膜线异常、肺滑动征减弱、肺实变.NRDS患儿的LUS与X线分级、临床分度、辅助通气模式分级、呼吸机使用天数、呼吸机参数等呈正相关(P均<0.05).LUS预测轻、中、重度NRDS的分值分别为13.0、22.5、29.5分.以LUS为22.5分预测患儿需应用有创辅助通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0%和64.5%.结论 LUS可以诊断并定量评估NRDS病情的严重程度,以指导临床诊疗.

    作者:于红奎;夏焙;黄惠君;陈伟玲;刘晓;李志惠;邓锦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强制戒断时间对海洛因成瘾者大脑局部一致性影响的静息态功能MRI

    目的 探讨静息态下强制戒断时间对海洛因成瘾者大脑局部一致性(ReHo)的影响.方法 纳入20例强制戒断6个月(戒断6个月组)、16例戒断11个月(戒断11个月组)的海洛因成瘾者和30名(正常对照组)人口学数据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采集其静息态fMRI数据,计算并比较3组间ReHo值,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差异脑区ReHo值与戒断时间的关系.结果 3组间ReHo值有统计学差异的脑区为左侧海马旁回、尾状核、岛叶、扣带回、中央后回及右侧眶额回.戒断11个月组ReHo值低于戒断6个月组的脑区为左侧海马旁回、尾状核、岛叶、扣带回及中央后回,右侧眶额回Re-Ho值高于戒断6个月组及正常组.左侧海马旁回(r=0.53,P=0.000 8)、尾状核(r=0.54,P=0.000 6)、岛叶(r=0.62,P<0.000 1)、扣带回(r=0.47,P=0.003 5)及中央后回(r=0.35,P=0.034 8)的ReHo值分别与戒断时间呈负相关,右侧眶额回(r=0.66,P<0.000 1)ReHo值与戒断时间呈正相关.结论 海洛因成瘾者多数受损脑区(渴求、抑制性控制及学习记忆等)经长期戒断后功能趋于恢复正常,而动机/驱动脑区(眶额回)活动异常增高可能是戒断后复吸的原因之一.

    作者:李馨;李强;陈佳杰;李永斌;时宏;薛久华;刘为;李玮;王玮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迎接心脏磁共振成像新技术挑战

    心脏磁共振成像(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MR)具有多参数、多平面、多序列成像以及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等优点,成为目前无创性评估心脏结构与功能的“金标准”.CMR心肌灌注、钆对比剂延迟对比增强(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及二维血流成像等技术也日臻成熟,对疾病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除此之外,近年来还呈现出一批极具临床应用前景的CMR新技术,如参数定量成像[T1、T2 mapping和细胞外间质容积分数(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ECV)成像]、心脏DTI、4D FLOW、CMR特征追踪技术(CMR feature tracking,CMR-FT)及CMR与3D打印技术结合等,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预后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作者:赵世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新生猪缺氧缺血脑损伤后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点新生猪缺氧缺血脑损伤(HIBI)模型酰胺质子转移(APT)成像基底核APT值的变化.方法 选用出生后3~5天的健康新生猪35只,分为对照组(n=5)及模型组(n=30),分别进行假手术(对照组)及HIBI建模操作.其中模型组依据MR扫描和建立HIBI模型的间隔时间分为0~~<2 h、2~<6 h、6~<12 h、12~<24 h、24~~<48 h、48~<72 h亚组.对各组均行APT成像,测量双侧基底核APT值.比较对照组及模型组各亚组间基底核APT值的差异.结果 新生猪HIBI后0~2 h,APT值出现急剧下降,随后逐渐升高,24 h左右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对照组及模型组0~<2 h、2~<6 h、6~<12 h、12~<24 h、24~<48 h、48~<72 h亚组平均APT值分别为0.52士0.09、-0.35±0.08、-0.02±0.14、0.28±0.04、0.46±0.11、0.80±0.11、1.24±0.18.除12~<24 h亚组外(P=0.68),模型组其余各亚组与对照组间AP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APT值在新生猪HIBI后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有望为今后进一步临床研究HIBI患儿脑内病理生理变化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郑阳;王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胰腺巨大恶性孤立性纤维瘤1例

    患者女,27岁,主因”发现腹部包块5月余,腹部疼痛2天”入院.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CA199、CA153、CA242、CEA均未见升高.CT检查:可见胰尾混杂密度软组织肿块,边缘清晰,约12 cm×11 cm×13 cm,增强后病灶呈不均匀强化,呈“地图样”,相邻结构受压(图1A、1B).CT诊断:胰腺占位性病变,恶性可能大,考虑胰腺囊腺癌.

    作者:雷平贵;冯姣;冯辉;石兢恒;焦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舒张期冠状动脉CTA管腔内密度衰减率预测心肌桥收缩压迫程度

    目的 探讨舒张期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参数壁冠状动脉管腔内密度衰减率预测心肌桥(MB)收缩压迫程度的价值.方法 测量135例MB患者MB段以及MB近段冠状动脉管腔内平均CT值,计算壁冠状动脉管腔内密度衰减率(%)=(MB近端CT值-MB段CT值)/MB近端CT值×100%.以MB段管腔压迫致狭窄程度≥50%为显著收缩压迫,分析壁冠状动脉管腔内密度衰减率、MB长度、MB深度预测MB收缩压迫的效能.结果 壁冠状动脉管腔内密度衰减率、MB长度在MB伴显著收缩压迫、MB伴轻度收缩压迫、MB不伴收缩压迫组患者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显示密度衰减率的佳临界值为15%,曲线下面积为0.75[95%CI(0.67,0.82),P<0.01],其诊断MB伴显著显著收缩压迫的准确率为73.3%.结论 舒张期CT管腔内密度衰减率与MB收缩压迫程度有关,可通过该参数间接判断MB是否具有显著收缩压迫.

    作者:余蒙蒙;李跃华;李文彬;张佳胤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