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漫龙;赵彦艳;费翔
目的:探讨microRNA-125a-3p(miR-125a-3p)在胃癌细胞恶性增殖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qRT-PCR法检测各肿瘤细胞系及正常对照细胞系中miR-125a-3p的表达,应用microRNA类似物(Mimic及Inhibitor)转染技术改变细胞内miR-125a-3p表达.Western-blot检测NRG1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XTT、平板克隆及裸鼠成瘤试验检测处理后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情况.结果:miR-125a-3p在多个胃癌细胞系中表达均低于永生化胃黏膜上皮细胞系(P<0.01).利用类似物转染可以有效改变肿瘤细胞miR-125a-3p的表达(P<0.01).miR-125a-3p过表达可以降低NRG1蛋白的表达、抑制细胞周期进展,并降低胃癌细胞系的体外和在体增殖能力,抑制miR-125a-3p表达可以见到相反结果.结论:miR-125a-3p可通过调控NRG1表达在胃癌中起到抑癌作用.miR-125a-3p可以抑制胃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因此具有成为胃癌治疗新策略候选靶点的可能.
作者:刘常浩;李铤;韩亚楠;吴开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妊娠期恶性肿瘤病例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断及治疗的58例妊娠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我院10余年共收治妊娠期恶性肿瘤患者58例,院内检出率为0.95/1000次分娩.其中宫颈癌24例,血液恶性肿瘤11例,卵巢癌8例,乳腺癌5例,消化道恶性肿瘤5例,神经系统肿瘤2例,肝癌、侵袭性纤维肿瘤及滑膜肉瘤各1例.所有病例均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为恶性.妊娠期治疗5例,终止妊娠时联合根治术14例,终止妊娠后治疗32例,终止妊娠后放弃治疗4例,3例仅终止妊娠后失访.随访5天-100个月,死亡16例,失访8例.新生儿出生23例(剖宫产21例,阴式分娩2例),随访至今死亡2例,失访4例,余17例新生儿存活至今(5个月-7岁),无畸形,无发育不良及罹患恶性肿瘤.结论:妊娠期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现时期别较早,系统治疗后母儿预后均较好;妊娠期非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现时期别偏晚,预后差,早期发现是关键.
作者:张丹晔;王慧敏;谭明子;李潇;高一平;郭瑞江;林蓓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Wnt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激活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Axin可以通过参与形成降解复合体下调β-catenin负向调控Wnt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Axin对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途径.方法:在已有野生型Axin质粒的基础上构建了突变型Axin质粒(Axin与β-catenin结合位点剪切突变,用AxinΔβ-ca表示),并向A549细胞中转染野生型Axin 和突变型Axin.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后Axin和β-catenin的表达.用各转染组细胞进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结果:转染野生型Axin可以明显的下调A549中β-catenin的表达(P<0.01),抑制A549细胞的迁移能力(P<0.01),而转染突变型Axin和空质粒后A549细胞中β-catenin没有明显的变化,细胞的迁移能力未受到明显的影响.结论:体轴抑制因子Axin可以明显的抑制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而这种作用可能与其负向调控Wnt通路有关.Axin可能成为临床治疗肺癌的新靶点.
作者:杨连赫;马爽;徐洪涛;李庆昌;王恩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45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长春瑞滨25mg/m2静脉滴注第1、8天,每21天重复.治疗2个周期评价疗效,每周期评价毒副反应.结果:45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获CR 1例,PR 13例,总有效率(CR+PR)为31.1%.所有患者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5.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5.3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出现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8例(17.8%),Ⅲ/Ⅳ度血小板减少4例(8.9%),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陆向东;茅卫东;林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微小RNA-21(miR-21)在外阴鳞癌(vulvar squamous cell carcinoma,V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茎环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检测25例外阴鳞癌组织、30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组织(外阴增生性营养不良15例、外阴萎缩性营养不良15例)及10例正常外阴组织标本中miR-21的表达.结果:miR-21在外阴鳞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5.505±2.163),明显高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组织(2.520±1.260)及正常外阴皮肤组织(1.478±0.601)(P<0.05),而miR-21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组织及正常外阴组织间表达量无明显差异.在不同临床分期、不同组织学分级的外阴鳞癌组织中miR-21表达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外阴鳞癌组织中miR-21的表达升高,提示miR-21可能在外阴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致癌基因的作用.
作者:闫莉丽;朱楠;欧阳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利用叶酸受体在肿瘤细胞(高表达)和正常细胞(低表达)上表达的差异性及叶酸受体与叶酸和叶酸类似物结合的高特异性、高亲和性,可望实现肿瘤的靶向性治疗.而叶酸修饰的药物载体不仅可实现难溶或不稳定药物的体内输送,减少体内酶对药物的降解,提高其生物利用率,同时还可有效地提高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的浓度,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叶酸化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旨在为肿瘤的靶向性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郭林峰;蒋宗林;李东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转基因MSC能否归巢至放射损伤的胸腺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雌性BALB/C小鼠120只,随机分为四组:照射组30只,胸腺单次照射9Gy;对照组30只,仅予以假照射;照射+MSC组30只,胸腺单次照射9Gy后2h输注转基因MSC,输注MSC的量为0.5×106/只;对照+MSC组30只,假照射后2h输注转基因的MSC,输注的量与照射+MSC组相同.照射后1、7、14、21、28、35天处死小鼠留取胸腺左叶,快速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表达.并于照后14、28天检测胸腺Sry的表达情况.结果:照射+MSC组小鼠胸腺照射后出现荧光表达,第7天达高峰,第35天消失;其余三组小鼠胸腺均无荧光表达.照射+ MSC组小鼠胸腺Sry在照后14及28天均为阳性,其余三组为阴性.结论:转基因MSC能归巢至放射损伤的胸腺,其机制与损伤组织产生的因子有关.
作者:宁昌;陈文伟;胡锴勋;余长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环氧合酶-2(COX-2)和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70例胃癌组织和12例正常胃组织中HER2、COX-2及GST-π的表达情况,并结合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HER2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7.1%,在正常胃组织中无表达;COX-2在胃癌中的阳性率为67.1%,在正常胃组织中的阳性率为16.7%:GST-π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8.6%,在正常胃组织中的阳性率为25.0%,三种蛋白分别在胃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5);HER2、COX-2及GST-π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侵袭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及年龄、肿瘤部位和大小无关(P>0.05).HER2、COX-2及GST-π三者之间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HER2、COX-2及GST-πT参与胃癌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联合检测有助于胃癌患者靶向药物联合化疗药物的初筛及对胃癌患者的预后评价.
作者:刘莉;姜勇;李丽;刘都礼;李饮;杨建南;陈志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报告5例卵巢硬化性间质瘤合并Meigs征及CA125升高的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5例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学等特点加以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硬化性间质瘤合并Meigs征及CA125升高是一种极少见病例,腹水量与CA125水平正相关,与肿瘤大小无关.结论:硬化性间质瘤刺激腹膜导致腹膜产生腹水及分泌CA125可能是其合并Meigs征及CA125升高可能机制.
作者:闫军;徐阳;赵芳;倪莎;崔晨丽;周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Tf-PEG脂质体-rAdp53复合物、rAdp53腹腔内灌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合并恶性腹腔积液临床疗效.方法:采用Tf-PEG脂质体-rAdp53复合物、rAdp53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合并恶性腹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2例.观察组:制备Tf-PEG脂质体-rAdp53复合物,溶于20ml生理盐水后注入腹腔,再缓慢灌入40℃的灭菌用水1000ml+地塞米松10mg.对照组:将1支rAdp53(1×1012VP)+灭菌用水1000ml+地塞米松10mg混合后腹腔灌注.空白组:灭菌用水l000ml+地塞米松10mg腹腔灌注.4周后评价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90% (20/22);对照组总有效率72.73%(16/22);空白组总有效率22.72% (5/22).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显著高于空白组,且观察组有效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中获RR患者Karnofsky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腹围减小.结论:Tf-PEG脂质体-rAdp53复合物较rAdp53在腹腔灌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合并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更明显,不良反应较小.
作者:都庆国;张涛;王建华;武敏;杜善平;刘鹏;慕生枝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前采用基因工程药物治疗白血病逐渐成为热点.研究表明白血病在获得缓解后用基因工程药物治疗即可提高疗效,又可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并可望达到治愈白血病的目的.本文从基因工程抗体、重组人细胞因子和基因工程疫苗三大类基因工程药物对治疗白血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飞;陈慧慧;李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究AnnexinA1对小细胞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构建干扰AnnexinA1的慢病毒载体,转染至SBC-5细胞株;体外增殖、迁移、侵袭实验观察下调AnnexinA1表达对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干扰AnnexinA1的细胞株ANXA1 RNAi-SBC-5构建成功.与转染空载体的对照细胞相比,抑制AnnexinA1的表达能够显著抑制SBC-5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结论:AnnexinA1表达可能与肺癌骨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周菁;张峰;庞海林;马丽;刘佳钰;刘理礼;张贺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构建miR-195-5p稳定表达的膀胱癌T24细胞系,探讨miR-195-5p在膀胱癌T24细胞中的表达及高表达miR-195-5p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Real-time qRT-PCR(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方法检测miR-195-5p在膀胱癌5637、T24、SW780细胞中的表达.通过构建pSilencer-miR -195-5p重组质粒,将其稳定转染至T24细胞,筛选miR-195-5p稳定表达细胞系.应用MTT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T24细胞高表达miR-195-5p对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miR-195-5p在3种膀胱癌细胞系中普遍低表达,稳定转染的T24细胞具有miR-195-5p高表达特性,与对照细胞相比,其增殖活力和抗凋亡能力明显减低.结论:成功构建了能稳定表达miR-195-5p的T24细胞系,miR-195-5p高表达可以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miR-195-5p低表达可能参与膀胱癌发生发展.
作者:齐漫龙;赵彦艳;费翔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榄香烯(elemene,ELE)联合热疗(hyperthermia,HTM)对人Burkitt's淋巴瘤Raji细胞增殖及DNA拓扑异构酶Ⅰ和Ⅱ(TOPOⅠ,TOPO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还原法(MTT)观察ELE联合HTM对Raji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RT-PCR法检测细胞TOPOⅠ和TOPOⅡ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TOPOⅠ和TOPOⅡ蛋白表达.结果:与单纯HTM和单纯ELE比较,ELE 联合HTM对Raji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增强(P<0.05),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而ELE联合HTM作用Raji细胞24h、48h和72h后,IC50值(93μ g/ml、68μg/ml和41 μg/ml)小于单纯ELE IC50值(116μg/ml、84μ/ml和60μ g/ml);ELE联合HTM阻滞Raji细胞于S期[(35.40±1.27)%、(42.38±2.50)% VS (48.88±1.93)%,P<0.05],并下调TOPOⅠ和TOPOⅡ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论:ELE联合HTM可增强对Raji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下调TOPOⅠ、TOPOⅡ表达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韩大跃;张晨;龚敏;崔晓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60例胰腺癌患者.治疗组28例,于化疗第1天行3DCRT,每周期第1、8、21、29天静滴吉西他滨(GEM) 1000mg/m2,草酸铂130mg/m2,静脉滴注.对照组32例,给予每周期第1、8、21、29天静滴GEM 1 000mg/m2,草酸铂130mg/m2,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治疗完成情况、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完成率89.29%,对照组治疗完成率93.75%,两组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25.0%与3.1%(P<0.05).两组毒副反应主要为血小板减少(28.6%,21.9%),白细胞下降(39.3%,31.3%),胃肠道反应(82.1%,75.0%)以及肝功能变化(10.7%,9.4%),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6个月生存率(82.1%,53.1%)、12个月生存率(46.4%,21.9%)及中位生存期(11.2个月,7.6个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3DCRT+吉西他宾+草酸铂治疗胰腺癌疗效确切,可减轻临床症状.
作者:胡建新;古伟光;贺志仁;罗海涛;徐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关键,近年来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的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成为当前治疗大肠癌的研究热点,中医药在抗肿瘤血管生成方面的作用亦受到广泛的关注.中西医抗肿瘤血管生成已被证实对大肠癌具有可靠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倩;许尤琪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CD147和CK20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CD147和CK20的表达情况.结果:CD147、CK20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86.7%、88.0%,CD147的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相关;CK20的表达可能与淋巴结转移和浸润程度相关.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CD147和CK20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相关,但二者无明显相关;联合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CD147和CK20的表达,可提高结直肠癌的病理诊断价值,对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梅梅;卢宁;黄建国;赵晓伟;谢伟;陈娟;廉政君;郭琨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Notch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研究Notch1在前列腺良性增生性病变组织与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Notch1表达与肿瘤Gleason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Notch1在前列腺癌细胞高表达,其表达趋势与前列腺癌的G1eason评分水平呈正相关.结论:Notch1蛋白异常表达可能在前列腺癌的生长、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促进作用,可能成为一种反映前列腺癌生物侵袭性的标志物.
作者:陆向东;苏燕胜;姚念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11年8月至12月在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鼻咽癌中心住院的96例鼻咽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96例患者中97.9%口腔干燥、72.9%厌食、70.8%吞咽困难、66.7%味觉改变、52.1%乏力、45.8%放射性皮炎、41.7%咽炎、20.8%张口困难,饮酒史可加重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口腔干燥的程度,女性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后易出现乏力,体质指数不同时,鼻咽癌放疗患者乏力程度有差异(P均<0.05).结论:口腔干燥是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常见不良反应,营养状况是鼻咽癌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对患者进行早期系统的营养干预.
作者:陈佳文;曹春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lusterin、Survivin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前列腺癌组织和47例前列腺增生组织Clusterin、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Clusterin、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75.0%(51/68)、67.6%(46/68),前列腺增生组织中Clusterin、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9.1% (9/47)、25.5% (12/47).Clusterin和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前列腺癌组织和前列腺增生组织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lusterin和Survivin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转移情况具有相关性(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Survivin与Clusterin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联合检测Clusterin和Survivin蛋白,有助于对进展性前列腺癌细胞的侵袭力作出正确评价,以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王超奇;张艳;田玉英;王金花;梁姗;梁静;王璠;余大海;王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