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96例鼻咽癌患者放疗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陈佳文;曹春华

关键词:鼻咽癌, 放疗,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了解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11年8月至12月在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鼻咽癌中心住院的96例鼻咽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96例患者中97.9%口腔干燥、72.9%厌食、70.8%吞咽困难、66.7%味觉改变、52.1%乏力、45.8%放射性皮炎、41.7%咽炎、20.8%张口困难,饮酒史可加重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口腔干燥的程度,女性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后易出现乏力,体质指数不同时,鼻咽癌放疗患者乏力程度有差异(P均<0.05).结论:口腔干燥是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常见不良反应,营养状况是鼻咽癌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对患者进行早期系统的营养干预.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miR-494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miR-494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方法:以人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hsa-miR -494基因,用Xho Ⅰ、BamH Ⅰ双酶切携带EGFP的慢病毒载体pGIPZ,酶切产物电泳后回收约11kb的载体片段.使用DNA连接试剂盒中的Solution Ⅰ将其与miR-494连接,连接产物转化,次日挑选单菌落,PCR筛选正向阳性克隆,随后将选定的含有阳性克隆的单菌落摇菌,提取质粒并行酶切鉴定及对插入的miR-494测序,所构建载体命名为pGIPZ-miR-494-eGFP,获pGIPZ-miR-494-eGFP后按Invitrogen公司推荐的标准程序进行慢病毒包装和确认慢病毒是否成功生产.将慢病毒颗粒以适滴度感染人体肺腺癌细胞株A549,通过Aldefluor流式分选出带有目的基因和空载病毒的细胞,用Real-Time PCR检测感染效率.结果:目的基因与慢病毒载体连接成功.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病毒与浓缩后滴度达1.02×108TU/ml,并转染到肺腺癌细胞株A549上,Aldefluor流式分选出的细胞后通过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miR-494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的A549细胞miR-494表达高于对照组达10倍以上.结论:成功构建携带人miR-494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GIPZ-miR-494-eGFP,为相关后续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作者:林燕明;张庆;唐志;沈湘;吴爱兵;吴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96例鼻咽癌患者放疗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11年8月至12月在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鼻咽癌中心住院的96例鼻咽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96例患者中97.9%口腔干燥、72.9%厌食、70.8%吞咽困难、66.7%味觉改变、52.1%乏力、45.8%放射性皮炎、41.7%咽炎、20.8%张口困难,饮酒史可加重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口腔干燥的程度,女性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后易出现乏力,体质指数不同时,鼻咽癌放疗患者乏力程度有差异(P均<0.05).结论:口腔干燥是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常见不良反应,营养状况是鼻咽癌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对患者进行早期系统的营养干预.

    作者:陈佳文;曹春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HER2、COX-2及GST-π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环氧合酶-2(COX-2)和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70例胃癌组织和12例正常胃组织中HER2、COX-2及GST-π的表达情况,并结合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HER2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7.1%,在正常胃组织中无表达;COX-2在胃癌中的阳性率为67.1%,在正常胃组织中的阳性率为16.7%:GST-π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8.6%,在正常胃组织中的阳性率为25.0%,三种蛋白分别在胃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5);HER2、COX-2及GST-π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侵袭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及年龄、肿瘤部位和大小无关(P>0.05).HER2、COX-2及GST-π三者之间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HER2、COX-2及GST-πT参与胃癌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联合检测有助于胃癌患者靶向药物联合化疗药物的初筛及对胃癌患者的预后评价.

    作者:刘莉;姜勇;李丽;刘都礼;李饮;杨建南;陈志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及其蛋白表达与ER、PR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Her-2基因及其蛋白表达状况,并研究其与ER、PR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标记原位杂交(FISH)和免疫组化法(IHC)检测45例乳腺癌组织中Her-2基因及其蛋白表达并检测ER、PR表达.实验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结果:在45例乳腺癌中有17例出现Her-2基因扩增,阳性率为37.7%.Her-2蛋白总阳性率为66.7%.Her-2基因阳性率在ER阳性组为32.3%,在ER阴性组为50.0%,Her-2基因阳性率在PR阳性组为27.5%,在PR阴性组为56.2%.FISH法检测Her-2基因扩增与Her-2蛋白过表达之间相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及ER、PR的表达无关(P>0.05).结论: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和免疫组化检测Her-2蛋白一致性较好,ER、PR和Her-2三者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赵士伟;刘欣;郑桂丽;毕经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双表达人Arid5a及报告基因eGFP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目的:构建双表达人Arid5a(hArid5a)及报告基因eGFP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研究Arid5a的生物功能打基础.方法:通过常规分子克隆方法及基因重组技术获得双表达hArid5a及eGFP的腺病毒载体.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的表达来确定病毒包装情况,Western blot检测Arid5a蛋白表达.结果:将hArid5a克隆到腺病毒穿梭载体中,获得pAd5-CMV-hArid5a载体,然后将Pac Ⅰ线性化的pAd5-CMV-hArid5a与Pac Ⅰ线性化的携带报告基因eGFP的病毒骨架通过基因重组,终获得携带有报告基因eGFP及人Arid5a的腺病毒载体Ad5 CMV-hArid5a/eGFP.将纯化获得的腺病毒载体Ad5 CMV-hArid5a/eGFP感染U87细胞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到感染细胞中hArid5a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报告基因eGFP的hArid5a的腺病毒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hArid5a的生物功能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顺娟;夏海滨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伽玛刀治疗大肠癌肝转移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伽玛刀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伽玛刀治疗大肠癌肝转移患者30例,根据病变大小和部位选用不同大小的准直器,50%-70%等剂量曲线覆盖整个靶区,单次周边剂量给予3-6Gy,周边总剂量35-50Gy,分割6-12次,每周3-5次.结果:血清CEA由治疗前80.4±10.3ng/L至治疗结束后四周下降为38.4±11.5ng/L(P <0.05),CR 8例,PR 14例,总有效率(CR+ PR)为73.3%,肿瘤病灶小于3cm的患者局部控制率较好.随访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6.7%、83.3%、66.7%、43.3%.结论:伽玛刀治疗大肠癌肝转移安全有效,可作为大肠癌肝转移新的治疗手段.

    作者:胡宗涛;秦峰;朱捷;陆林;吕东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EGFR、KRAS和MET基因状态比较

    目的:比较配对的原发肺癌灶和转移淋巴结EGFR、KRAS和MET基因状态,探讨NSCLC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基因变化规律并指导临床实践.方法:22例手术切除的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前未经靶向和化学治疗,获取配对的原发灶和N2站转移淋巴结.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EGFR外显子19-21,KRAS密码子12和13突变,实时定量PCR检测MET基因拷贝数.结果:原发灶和N2转移淋巴结中EGFR基因突变率分别为7/22例(31.82%)和6/22例(27.27%),EGFR基因型一致率达95.45%.KRAS基因突变率分别为2/22例(9.09%)和1/22例(4.55%).转移淋巴结MET基因拷贝数(1.54±0.71)显著高于原发灶(1.19±0.41),P=0.038.EGFR 19和21基因突变与原发灶(P=0.24)、转移灶(P=0.97)的MET基因拷贝数以及原发灶和转移灶MET基因拷贝数变化(P=0.69)之间都无相关性,P>0.05.不同的EGFR基因状态和MET基因拷贝数其1年无病生存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肺癌原发灶和相应转移淋巴结中EGFR基因突变较稳定;EGFR敏感基因突变与MET基因拷贝数可能无关;而未经EGFR-TKI治疗的肺癌患者其MET基因拷贝数在淋巴结转移时即已开始出现明显增高.

    作者:马洁韬;韩琤波;荆薇;赵健竹;周洋;黄乐天;李耀勇;白冬梅;邹华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同步放化疗及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2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应用紫杉醇120mg/m2,d1、顺铂25mg/m2,d1-3,分别于放疗第1天、第28天给药.放疗结束后第4、7周继续给予紫杉醇135mg/m2,d1、顺铂25mg/m2,d1-3方案辅助化疗.放疗采用Varian直线加速器6MV X射线照射鼻咽及颈部,鼻咽剂量DT 70-76Gy,2Gy/次,共35-38次,颈部剂量DT 60-70Gy,2Gy/次,共30-35次.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放疗,其中22例患者放疗后完成2次化疗,10例患者放疗后完成1次化疗.近期疗效(治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有效率78.1%,其中CR 2例,PR 23例.远期疗效:3年总生存率为84.4%,鼻咽及颈部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3.8%和96.9%,远处转移率为21.9%.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有助于提高生存率,减少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作者:吴丽娜;张振勇;吴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Beclin1与肿瘤研究进展

    Beclin1是第一个被克隆的自噬相关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Beclin1不仅促进真核细胞自噬,同时也参与细胞凋亡调节.大多数研究表明,Beclin1可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但也有研究表明,尤其是在实体瘤,Beclin1可以通过诱导适当的自噬使肿瘤细胞得以存活,因此Beclin1对于肿瘤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本文就Beclin1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霞;郭娜;弥曼;苟兴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RNF8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

    目的:构建Flag-RNF8真核表达质粒,证实融合蛋白在前列腺癌细胞内的表达与定位.方法:提取人前列腺癌细胞CWR22RV1总RNA,反转录为cDNA.PCR扩增RNF8全长编码区cDNA序列,亚克隆至含有Flag标签的真核表达载体中.将构建的重组质粒测序并转染到前列腺癌细胞CWR22RV1中,提取细胞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同时利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Flag-RNF8在CWR22RV1细胞内定位.使用免疫沉淀的方法纯化RNF8蛋白.结果:RNF8蛋白全长编码区cDNA克隆到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Flag中,酶切鉴定片段约为1500bp.Western blot检测到了融合蛋白Flag-RNF8的表达,分子量约为57kDa.Flag-RNF8在CWR22RV1细胞中表达并定位在细胞核中.成功纯化RNF8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FlagRNF8全长编码区cDNA的真核表达质粒;鉴定了Flag-RNF8融合蛋白的表达并纯化RNF8蛋白;在CWR22RV1细胞中,Flag-RNF8蛋白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中.为进一步研究RNF8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作者:尹中波;霍云龙;周婷婷;王春玉;赵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OPN、MMP-9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与其侵袭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与其侵袭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垂体腺瘤标本和3例正常脑组织中OPN、MMP-9的表达.其中侵袭性垂体腺瘤17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13例.结果:垂体腺瘤侵袭组OPN、MMP-9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侵袭组(P <0.01);OPN、MMP-9与垂体腺瘤侵袭性具有相关性.结论:OPN、MMP-9可以作为评价垂体腺瘤侵袭性和预后的指标.

    作者:王辉;王洪生;焦保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99mTc-HL91乏氧显像在肺部肿瘤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乏氧显像剂99mTc-HL91能选择性地浓集于肿瘤的乏氧组织或细胞中,通过核医学显像能直接提供肿瘤组织乏氧程度和分布,对肿瘤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99mTc-HL91乏氧显像机制,阐述了其在肺部肿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显像方法进行评价.

    作者:谢靖红;金刚;刘玉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慢病毒载体介导的RNA干扰下调膜联蛋白A1对小细胞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究AnnexinA1对小细胞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构建干扰AnnexinA1的慢病毒载体,转染至SBC-5细胞株;体外增殖、迁移、侵袭实验观察下调AnnexinA1表达对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干扰AnnexinA1的细胞株ANXA1 RNAi-SBC-5构建成功.与转染空载体的对照细胞相比,抑制AnnexinA1的表达能够显著抑制SBC-5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结论:AnnexinA1表达可能与肺癌骨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周菁;张峰;庞海林;马丽;刘佳钰;刘理礼;张贺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37例原发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分期特征及性别差异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期及性别差异.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间行放射治疗的237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类型、肿瘤部位及TNM分期做回顾性分析和性别间比较.结果:237例患者男:女=2.65∶1,发病年龄35-70岁多见,发病高峰在45-64岁.女性的高峰年龄高于男性,但差异不显著(P=0.088).吸烟和饮酒率男性为58.1%和40.7%、女性为20.0%和1.5%,两性间差别显著(P =0.000).城市人口是农村人口的1.89倍,但男女间城乡分布差别不明显.初诊时T3和N3占的比例高,分别为46.8%和44.7%,有远处转移的占4.6%.男女间TNM分期无明显差别.以鼻部症状和颈部包块为首发症状的分别为38.4%和35.9%.肿瘤位于顶后壁多(205例),其次为侧壁(166例),前壁和底壁少见,多壁为60.8%,侧壁与耳部症状相关(P =0.047).病理类型非角化型鳞癌222例(分化型120例,未分化型102例),角化型2例,男女间病理类型分布无明显差异.结论:鼻咽癌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吸烟及饮酒者明显高于女性.男女间病理类型、TNM分期及发病年龄无明显差别.首诊时T及N分期较晚,以颈部包块、鼻和耳部症状就诊的患者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作者:屈艳丽;白露;赵玉霞;于洪;苏洪新;王鹤潼;陈颖;高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鼻咽癌淋巴结转移诊断标准的研究进展

    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率高.转移淋巴结的影像学诊断标准参照头颈鳞癌的标准并在其基础上做了相应的补充.目前国内外关于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的研究均较缺乏病理数据.本文就鼻咽癌转移淋巴结的诊断标准及各影像学技术的优势等方面做一综述,并指出临床上对鼻咽癌短径过小淋巴结的检出存在不足.

    作者:项红霞;黎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合并Meigs综合征及CA125升高5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报告5例卵巢硬化性间质瘤合并Meigs征及CA125升高的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5例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学等特点加以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硬化性间质瘤合并Meigs征及CA125升高是一种极少见病例,腹水量与CA125水平正相关,与肿瘤大小无关.结论:硬化性间质瘤刺激腹膜导致腹膜产生腹水及分泌CA125可能是其合并Meigs征及CA125升高可能机制.

    作者:闫军;徐阳;赵芳;倪莎;崔晨丽;周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重组腺病毒鼠CD40L对小鼠淋巴瘤治疗和预防作用的体内研究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鼠CD40-ligand基因(Adv-mCD40L)对小鼠淋巴瘤的免疫治疗作用及免疫预防作用.方法:构建含有小鼠CD40L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体外转染小鼠B淋巴瘤细胞(A20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A20细胞转染前后表面CD80、CD86、CD40L(CD154)、CD40表达情况.在体内实验中,治疗组首先建立小鼠A20荷瘤模型,分别于肿瘤内多点注射Adv-mCD40L和Adv;预防组小鼠预先分别接种负载A20细胞抗原的Adv-mCD40L和Adv,免疫后再次接种具有活性的A20细胞,均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观察小鼠成瘤时间及肿瘤生长情况.结果:体外转染mCD40L基因24h内CD154和CD40表达水平改变,48h后A20表达CD80、CD86增强.经Adv-mCD40L免疫后的小鼠成瘤时间较其他组明显延迟.经mCD40L基因治疗的小鼠均可见瘤体生长速度明显受抑,肿瘤大小分别与经Adv及NS治疗的小鼠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转染mCD40L基因可以增强A20表面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增强A20细胞的免疫原性,激活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延缓成瘤时间,抑制肿瘤生长.

    作者:李红;赵丽娜;白力允;郭秀臣;刘爱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印甲薪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体外侵袭能力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印甲薪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细胞增殖抑制实验确定可应用于后续实验的印甲薪药物浓度,应用Transwell细胞体外侵袭实验研究印甲薪对MCF-7细胞移行及浸润能力的影响.结果:在安全浓度范围内,随着印甲薪浓度的增加,MCF-7细胞的移行能力无明显变化,但浸润能力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浸润能力与印甲薪浓度呈负相关(r=-0.985).结论:印甲薪可以明显抑制MCF-7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并且该抑制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

    作者:李毅;吴胤瑛;李恩孝;董丹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上皮样肉瘤的研究进展

    上皮样肉瘤是一种少见的、组织起源未定的软组织恶性肿瘤.本病发病率很低,在软组织肉瘤中发生率小于1%,查阅近几十年的中外文文献,大部分为个案报道,很少有大宗病例分析,也正是由于其发病率很低,临床及病理医师对其认识欠缺,导致误诊误治非常常见,本文将对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等特点做一综述,旨在提高人们对上皮样肉瘤的认识.

    作者:李索妮;姚煜;南克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胃血管球瘤43例诊治分析

    目的:报道和总结胃血管球瘤诊疗经验.方法:收集近10年共43例胃血管球瘤(本院2例,文献报道41例),分析及总结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学诊断以及治疗经过和疗效.结果:胃血管球瘤多为良性肿瘤,常见症状为腹痛.少数患者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且多为恶性胃血管球瘤.其形态学特点常表现为片状肿瘤组织,肿瘤细胞多为大小均匀的圆形细胞,胞浆透亮、较少,围绕于毛细血管周围.免疫组化标记:SMA、vimentin、actin均为(+),CD34多为(-),CK、CD117、S-100、CD99、desmin、Syn均为(-).结论:胃血管球瘤是较为罕见的胃肠道肿瘤,是由与平滑肌细胞非常相似的血管球细胞构成的间叶性肿瘤.血管球瘤大多为良性,恶性者罕见.CT和内镜是当前较常用的诊断方法,确诊必须依靠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测,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

    作者:陶昀璐;王振军;韩加刚;韦萍;蒋镭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