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山;王丽芸;邱逦
传统超声引导肺活检术受技术限制,应用范围较窄.随着超声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多种超声引导新方法可应用于肺活检术中,不但提高了诊断准确率,还逐渐向常规难以获得样本的特殊位置延伸.本文对超声新技术在肺活检术中的操作方法、技术原理、功能特点及应用进展等进行综述.
作者:毕珂;夏德萌;王胥人;王茵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飞利浦DSA在历经第1代Integris、第2代Allura Xper后,飞利浦DSA新UNIQ系列正快步走向临床.UNIQ系列血管造影系统可在极低剂量下获得超清的优异图像.本文以飞利浦IGT-UNIQ FD20心血管平板造影系统为例,介绍UNIQ的特色.
作者:飞利浦医疗科技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MRI对比剂主要是基于钆的小分子配合物,如Gd-dTPA、Gd-dOTA等,但其在弛豫性能和早期诊断中仍存在缺陷.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分子纳米探针不仅具有粒径小、生物相容性好、增强渗透滞留(EPR)效应及半衰期长等优势,其弛豫率也要高于目前常用的钆对比剂.本文对以脂质体、树枝状大分子、介孔氧化硅、聚合物胶束、碳纳米管、纳米金及顺磁性纳米粒子为主的MR分子探针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蔡雯雯;王灵杰;岳华杰;张瑞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缩短扫描时间对急性脑梗死全脑CT灌注(CTP)图像质量和灌注参数值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诊断为单侧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全脑CTP资料.按不同扫描时间(56 s、52 s、48 s、44 s、40 s及36 s)分组,对灌注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各组上矢状窦灌注时间密度曲线(TDC)、灌注伪彩图和灌注参数值,并记录上矢状窦首次通过时间.结果 与扫描时间56s组比较,52 s组及48 s组CTP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扫描时间52s组、48 s组、44 s组、40 s组和36 s组CTP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与上矢状窦首次通过时间呈负相关.与扫描时间56 s组比较,当扫描时间缩短至44 s及以下时,对部分灌注参数值的测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适当缩短全脑CTP扫描时间,在保证CTP图像质量和灌注值测量准确性同时,可减少辐射剂量,推荐全脑CTP选择延迟8 s,扫描时间48 s.
作者:谢传飞;孙玲玲;吴业君;郭俊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MRI技术快速发展已逐渐从形态学成像发展为功能成像.磁共振功能成像可为临床提供除形态学以外的分子、代谢等病理生理信息,近年来其在宫颈癌中的诊断价值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磁共振功能成像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雨晗;郭启勇;孙洪赞;于兵;尚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肝脏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LI-RADS)是针对肝细胞肝癌(HCC)高危人群制定的影像检查规范.2011年由美国放射学会(ACR)发布第1版,对HCC高危人群肝脏CT/MR检查中影像异常发现的分类进行规定,并对数据采集做出明确规范.第1版LI-RADS发布后医学影像界对此广泛开展验证研究,基于这些研究反馈,2013年、2014年ACR先后2次发布LI-RADS的修订版.2017年7月发布目前新的修订版本——LI RADS(R) v2017,其中加入新的诊断思路并规定了新的LI-RADS分类,定义和修改了多项征象识别标准,使其更为合理,实用性更强.本文对LI-RADS(R) v2017的CT/MR更新内容进行解读.
作者:王可;孙少帅;郭小超;王鹤;王霄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患儿女,2岁6个月,因“呕吐3天伴腹胀半天”入院.外院超声提示:肝脏回声改变,性质待定.我院超声检查:肝脏形态、大小未见明显异常,肝内门静脉走行区见点片状强回声(图1),随门静脉血流运动而移动,肝门部门静脉流速未见异常.超声提示:考虑肝门静脉积气(hepatic portal venous gas,HPVG).腹部CT:腹部肠管多发扩张、积气、积液,并见气液平,肠间隙显示不清,提示肠梗阻可能(图2).临床综合诊断为肠梗阻伴HPVG.予补液、抑酸、解痉等对症支持治疗,患儿24 h后疼痛缓解,肛门排气、排便.
作者:万晋州;罗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制备一种包载黑色素的多模态脂质纳泡(MNBs)造影剂,观察其体外超声、光声、MR显影效果.方法 采用三氯甲烷注入—冷冻干燥—全氟丙烷充气法制备MNBs和普通脂质纳泡(NBs),检测MNBs的一般特性(形态、粒径、黑色素装载量、稳定性),对不同浓度MNBs进行体外超声、光声、MR成像并进行定量对比分析.结果 MNBs形态规则,粒径分布均匀,透射电镜显示MNBs成功包裹黑色素颗粒.黑色素的载药量为90.53 μg/mg.体外显影实验示随MNBs和NBs浓度的增加,超声造影效果明显增强,MNBs和NBs的超声造影表现无明显差异,相对信号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MNBs浓度的增加,光声和MRI显影效果增强,NBs无光声和MRI显影效果.结论 成功制备出一种包载黑色素的多模态脂质纳泡造影剂,可明显增强超声、光声、MR显影效果.
作者:张亮;姚元志;杨珂;王颖;曹阳;汪朝霞;王志刚;李崇雁;王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儿科核医学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应用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儿科核医学检查治疗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医务人员岗位要求、放射性药物剂量、病史采集方案、显像程序流程、临床应用范围和安全性.该指南适用于临床应用较多的儿童核医学检查.该操作指南的目的是为核医学医师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儿童检查提供实用而行之有效的操作规范.
作者:陈跃;杨吉刚;邵付强;赵瑞芳;王雪梅;解朋;刘斌;庞华;吴哈;白侠;李亚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应用基于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技术的自动功能成像(AFI)纵向应变预测可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严重狭窄的价值.方法 将92例可疑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分为2组,A组(LAD狭窄<70%)49例,B组(LAD狭窄≥70%)43例.采集心尖左心室长轴、心尖四腔和心尖两腔心切面二维灰阶动态图像.采用AFI软件自动测量左心室18节段收缩期纵向应变(LS)、左心室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GLS)及左前降支支配区域纵向应变(TLS).比较2组间各常规超声参数和二维纵向应变参数差异,绘制各参数预测LAD严重狭窄的ROC曲线.结果 2组常规超声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GLS及TLS均明显低于A组(P均<0.001),TLS和GLS预测LAD严重狭窄的曲线下面积(AUC)大,分别为0.715和0.705,TLS和GLS预测LAD严重狭窄的截断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9.58%、63.3%、67.4%和-20.85%、74.4%、61.2%.结论 基于2D-STI技术的AFI测量心肌纵向应变参数可用于预测可疑冠心病患者LAD严重狭窄,GLS较TLS敏感度高.
作者:陈银花;陈勇;马勇;袁静;于海迪;杨菲;吴秀秀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声辐射力脉冲(ARFI)成像技术术前评估胆道闭锁患儿肝硬化的价值.方法 选取64例经胆道造影检查确诊的胆道闭锁患儿,于Kasai手术前3天内行ARFI检查,并在术中行肝组织活检,根据活检病理结果分为肝硬化组和非肝硬化组.于声触诊组织量化模式下测定肝脏剪切波速度(SWS)值,比较2组间SWS值的差异,并绘制ROC曲线,评价SWS值术前诊断胆道闭锁患儿肝硬化的价值.结果 64例胆道闭锁患儿中,肝硬化组8例,SWS值为(2.51±0.50)m/s;非肝硬化组56例,SWS值为(1.74±0.31)m/s,肝硬化组SWS值明显高于非肝硬化组(t=6.039,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ARFI技术诊断肝硬化的佳临界值为2.16 m/s,曲线下面积为0.930(P<0.001),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50%、92.86%.结论 ARFI成像技术在无创评价预测胆道闭锁患儿术前肝硬化中有一定的价值,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疾病预后提供指导信息.
作者:蒋珺;高芬;陈亚青;方静;李鸾;王晓颖;顾胜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MRI快速平衡稳态采集(FIESTA)与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诊断正常胎儿胸腺的价值.方法 对366胎正常胎儿行MR检查,采用FIESTA与SSFSE序列分别观察胎儿胸腺的解剖和MR表现,结果行Kappa和x2检验.于“三血管”层面测量胸腺面积(TA)、横径(TD),于矢状位测量上下径(SID),计算各孕周参数均值,拟合各参数与孕周的回归方程.结果 2名医师对FIESTA和SSFSE序列图像的评价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745、0.802,P均<0.01),FIESTA和SSFSE序列图像显示清晰率分别为86.34%(632/732)和37.70%(276/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7.520,P<0.001).胎儿胸腺大小随孕周延长而增大,回归方程分别为:TA=-5.80+0.35×孕周(r=0.820,P<0.01);TD=-14.59+1.63×孕周(r=0.817,P<0.01);SID=9.63+1.44×孕周(r=0.778,P<0.01).结论 FIESTA较SSFSE序列可更清晰地显示胎儿胸腺的细微结构及其轮廓,MRI能清晰地显示孕22周后的胎儿胸腺.
作者:杜金超;肖智博;吕富荣;盛波;吕发金;刘梓菀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是评估组织弹性的一项新兴超声成像技术,具有准确、无创、可重复等特点.儿童脑性瘫痪以痉挛型为主,表现为受累肌肉硬度增加且肌张力增高,肢体活动受限,累及四肢不同的骨骼肌时可表现出不同的特殊姿势.近年来,对儿童脑性瘫痪采用肉毒素注射治疗等辅助方法,临床缺乏无创、经济、方便、可量化的方法评估肉毒素注射治疗效果.弹性成像技术可在本病的诊疗中协助评估肌肉受累程度和治疗效果,本文对其应用现状综述.
作者:杜林蔓;王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构建胰腺癌LyP-1靶向性磁共振—荧光双模态分子探针,观察其表征并进行MR显像.方法 构建50 nm核壳结构的磁共振—荧光双模态介孔探针,表面经环形多肽LyP-1(Cys-Gly-Asn-Lys-Arg-Thr-Arg-Gly-Cys)修饰,通过荧光及MR T2WI联合成像,验证该分子探针能否特异性识别并结合胰腺癌细胞.结果 新型LyP-1靶向性磁共振—荧光双模态分子探针可用于小鼠原位胰腺癌的荧光显像和磁共振成像,可有效结合胰腺癌细胞并在体外使T2WI信号明显降低.体内实验表明,该分子探针可与荧光标记的胰腺癌组织靶向结合,并作为MRI对比剂显示C57BL/6小鼠原位胰腺癌.结论 LyP-1靶向性磁共振—荧光双模态分子探针可靶向性地高效结合原位移植的小鼠胰腺癌细胞,用于早期胰腺癌诊断的转化研究.
作者:史张;宋长恩;施睿峰;陆建平;邓勇辉;蒋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心脏乳头状弹力纤维瘤(CPF)的临床和超声心动图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CPF患者的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特征、手术方式及预后.结果 13例患者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为不同程度胸闷、气短等症状.所有肿瘤均为单发,位于瓣膜9例(9/13,69.23%),其中主动脉瓣4例、二尖瓣3例、三尖瓣2例;位于心腔4例(4/13,30.77%),其中右心房2例、右心室1例、左心室1例.肿瘤大径>2 mm者8例,大径≤2mm者5例.超声检出8例,未检出5例.8例接受肿瘤切除,5例接受瓣膜置换术.结论 CPF临床表现不特异,当肿瘤体积较小时,超声心动图常无法发现;心脏瓣膜为其常见部位,尤其是主动脉瓣.CPF预后良好.
作者:韩建成;滕飞;杨旭;孙琳;谷孝艳;张烨;赵映;高爽;何怡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的常规超声及CEUS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5例卵巢甲状腺肿患者的常规超声表现,并探讨其中5例CEUS表现特点.结果 65例患者中,14例(14/65,21.54%)常规超声表现为多房囊性占位,49例(49/65,75.34%)表现为囊实性占位,2例(2/65,3.08%)为实性占位.39例(39/65,60.00%)病灶内见密集网格状回声,18例(18/65,27.69%)病灶内探及较丰富血流信号.对5例行CEUS检查,包括2例多房囊性病灶,3例囊实性病灶,均表现为囊壁及分隔呈较均匀中度增强;3例囊实性病灶中1例实性成分无增强,2例实性成分呈不均匀的中-高度增强,部分实性成分内可见造影剂充盈缺损.所有病灶的囊性部分均无增强.结论 卵巢甲状腺肿以多房囊性或囊实性成分多见,由于卵巢甲状腺肿特殊的病理构成,其常规超声及CEUS的表现均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
作者:王静欣;罗红;杨太珠;杨帆;田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1999年,美国哈佛大学Weissleder[1]首次提出分子影像学的概念,2005年、2007年北美放射协会和美国核医学和分子影像学协会进一步拓展其含义[2-3]:分子影像学是可在分子或细胞水平观察、定性并定量分析人类及其他生命体的生物学过程,一般包括二维或三维图像及随时间变化的信号定量图谱.分子影像学的兴起,打破了传统影像学主要反映解剖结构变化的局限,使现代医学影像学深入到了生命有机体的微观层面,实现了结构影像向功能影像的延展,为精准医学的疾病诊断提供了有效途径.
作者:王培军;沈爱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影像学检查在胸导管末端探查术治疗淋巴管肌瘤病(LAM)合并乳糜胸术式选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或病理证实的34例LAM合并乳糜胸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放射性核素99Tcm-右旋糖酐(DX)淋巴显像和CT淋巴管造影(CTL)检查.根据99Tcm-DX淋巴显像对胸导管分型:Ⅰ型为异常浓聚型;Ⅱ型为异位引流型;Ⅲ型为未显影或一过性显影型,Ⅰ型和Ⅱ型为胸导管异常.根据CTL对胸导管分型:Ⅰ型为扩张型;Ⅱ型为末端梗阻型;Ⅲ型为主干缩窄型;Ⅳ型为异位引流型;Ⅴ型为未显示型.以Ⅰ~Ⅳ型为胸导管异常.评价2种方法显示胸导管病变的一致性.结果 99Tcm-DX淋巴显像显示Ⅰ型17例,Ⅱ型3例,Ⅲ型14例.58.82%(20/34)的LAM合并乳糜胸病例存在胸导管病变.CTL显示Ⅰ型15例,Ⅱ型3例,Ⅲ型5例,Ⅳ型2例,Ⅴ型9例,73.53%(25/34)的LAM合并乳糜胸病例存在胸导管病变.2种方法显示胸导管是否存在病变的一致性较好(Kappa=0.679).CTL胸导管分型中,Ⅰ型和Ⅱ型多采用胸导管静脉吻合术或胸导管末端松解术解除梗阻,Ⅲ型多采用胸导管末端压迫带/粘连松解术解除梗阻,Ⅳ型根据胸导管异常回流路径来选择手术入路和手术方式,Ⅴ型多采取保守治疗.结论 CTL优于99Tcm-DX淋巴显像,能准确显示胸导管的病变情况,为胸导管末端探查术治疗LAM合并乳糜胸的术式选择提供影像学依据.
作者:张奇瑾;沈文彬;童冠圣;张春燕;陈孝柏;温廷国;董健;霍萌;王仁贵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患者男,41岁,因“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畏寒、发热、恶心、食欲缺乏、乏力、呕吐1周”入院,血恶性疟原虫(+),疟原虫金标法(+).1个月前患者曾于非洲出差1周,当地为疟疾流行疫区.患者入院后出现腹痛,超声:膀胱直肠窝积液深约25 mm.查体:腹部轻度膨隆,轻压痛,无急性腹膜炎症状.
作者:赵宁波;骆永芳;袁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HRCT诊断外伤性颞骨内耳损伤的价值.方法 对106例颞骨外伤患者进行HRCT轴位扫描,收集其中内耳损伤患者12例.应用Philips工作站,行颞骨(耳蜗、前庭、水平半规管、前半规管、后半规管)MPR并观察内耳损伤位置、类型及其相邻结构受累的情况.结果 12例内耳损伤患者中,内耳骨折8例,气迷路3例,耳蜗异物1例;3例合并外伤性迷路骨化.结论 HRCT扫描及MPR重建技术可清晰显示内耳受损情况,是诊断内耳损伤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芸芸;董季平;宁文德;刘红生;张军俭;邬小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