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肺部疾病的超声应用

朱倩;王荞

关键词:超声检查, 肺部疾病, 新生儿
摘要:目前临床诊断新生儿肺部疾病主要依赖放射学检查,然而放射性辐射对新生儿有较大损伤.随着超声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超声已成功用于新生儿肺部疾病的辅助诊断及治疗中的实时监测.本文就超声在新生儿肺部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MRI及CT表现1例

    患者女,70岁,大便带血1年半,颜色鲜红覆于大便表面;直肠指诊:距肛缘2 cm直肠前壁触及—肿物,中央可及溃疡凹陷,呈结节感,质硬,活动度差,占据肠壁近1/2周径,肿物上缘可触及,退观指套染血.三合诊检查:阴道后壁可及局部隆起,表面黏膜粗糙未及明确肿物,退观指套无染血.

    作者:赵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320排CT全脑灌注成像不同输入动脉对急性脑梗死灌注参数的影响

    目的 探讨320排CT全脑灌注成像图像后处理中选择不同输入动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灌注参数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单侧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组)及20例正常组320排CT全脑灌注成像数据,每例数据进行4次图像后处理,分别选择大脑前动脉、左侧(正常组)或患侧(梗死组)大脑中动脉、右侧(正常组)或健侧(梗死组)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作为输入动脉,4次图像后处理均选择上矢状窦作为输出静脉.分别在双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脑后动脉供血区绘制ROI,梗死组额外在梗死边缘正常侧、梗死边缘梗死侧绘制ROI,测量4次全脑灌注成像各ROI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时间(TTP),取单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脑后动脉供血区灌注参数平均值作为该侧灌注参数值,对4次测量所获灌注参数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正常组4次不同输入动脉全脑灌注成像左、右侧大脑各灌注参数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梗死组4次不同输入动脉全脑灌注成像健侧、患侧大脑及梗死边缘正常侧、梗死侧各灌注参数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选择不同输入动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CT全脑灌注成像参数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在进行CT全脑灌注成像后处理时,可以选择显示较好的任意大脑动脉作为输入动脉.

    作者:陈兆乾;黄求理;潘宇宁;叶贤旺;张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18F-FDG PET/CT预测肾透明细胞癌的Fuhrman分级

    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对肾透明细胞癌Fuhrman分级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18F-FDG PET/CT图像,分别应用目测法、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肝脏和降主动脉的标准摄取比值(SURliver、SURaorta)对病灶的18F-FDG摄取进行评价.与病理结果对照,判定其对高级别(FuhrmanⅢ~Ⅳ级)病变的预测价值并进行各参数间的两两比较.结果 43例中的41例非囊性病变纳入后续分析.低、高级别组之间的SUVmax、SURliver及SURaort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28、-5.630、-5.136,P均<0.001).目测法、SUVmax、SURliver、SURaorta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0.87、0.87、0.91,灵敏度分别为62.50%、87.50%、87.50%、87.50%,特异度分别为87.88%、84.85%、87.88%、87.88%.SURaorta与目测法的ROI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8).结论 18F-FDG PET/CT对肾透明细胞癌的Furhman分级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SURaorta是较好的指标.

    作者:隋时;辛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脊髓空洞症并发左肩关节夏科关节病1例

    患者男,63岁,因“左肩关节胀痛10年,加重20天”入院.既往无糖尿病及结核病史.查体:体温正常,左肩关节皮肤完整,软组织肿胀,感觉减退,被动活动正常,主动活动受限.X线检查:左肱骨头及肩峰骨质破坏,呈“刀削样”改变,轻度骨膜反应(图1A).CT:左肩关节间隙内见多发游离碎骨及钙化斑;左肩峰及左肱骨头缺损(图1B).

    作者:黄杰;王绍武;邓小丽;王唯伟;肖毅;綦述晓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乳腺血供不对称性增加及邻近血管征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

    目的 探讨乳腺血供不对称性增加及邻近血管征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2例乳腺病变患者的MR增强3D大密度投影图像,比较乳腺血供不对称性增加、邻近血管征、上述两种征象均为阳性及其中任意一种征象为阳性在不同大径病变及良恶性病变中的出现率;评价其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结果 102例患者中,恶性病变58例,良性44例.乳腺血供不对称性增加及邻近血管征在恶性病变中的出现率高于良性病变,在大径>2 cm病灶中的出现率高于大径≤2 cm的病灶.以乳腺血供不对称性增加鉴别同侧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及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56.89%(33/58)、79.54%(35/44)、78.57%(33/42)、58.33%(35/60)及0.68;以邻近血管征诊断同侧乳腺恶性病变的上述指标分别为56.89%(33/58)、93.18%(41/44)、91.67%(33/36)、62.12%(41/66)及0.75;以上述两种征象均为阳性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PPV、NPV及AUC分别为46.55%(27/58)、93.18%(41/44)、90.00%(27/30)、56.94%(41/72)及0.70;以其中任一征象阳性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PPV、NPV及AUC分别为68.97%(40/58)、81.82%(36/44)、83.33%(40/48)、66.67%(36/54)及0.75.结论 乳腺血供不对称性增加及邻近血管征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周海鹰;陈天武;张小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正常人十二指肠乳头低张MR成像

    目的 探讨正常人十二指肠乳头的低张MRI佳成像方法.方法 将94名志愿者随机分为低张组(n=64)和对照组(n=30).采用x2检验比较两组中能够清晰显示十二指肠乳头的序列的百分率,及低张组内同一扫描方位MRI不同序列、同一序列不同层厚、不同扫描方位、不同后处理重建方法以及不同b值对十二指肠乳头显示率的差异.结果 低张组中能够清晰显示十二指肠乳头的序列的百分率高于对照组(P<0.01);轴位T2WI FS、T1WI FS对于十二指肠乳头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层厚1.5mm轴位T1WI FS较层厚3.0 mm T1WI FS显示十二指肠乳头更佳;轴位T2WI HASTE较冠状位显示十二指肠乳头更佳(P<0.05);T1WI FS重建斜冠状位更能清晰显示十二指肠乳头全貌(P<0.05);b值800 s/mm2较b值1000 s/mm2显示十二指肠乳头更佳(P<0.05).结论 MR序列中轴位T1WI FS(层厚1.5mm)、轴位及冠状位T2WI HASTE(4 mm)、T1WI FS重建斜冠状位、b值800 s/mm2DWI对十二指肠乳头及壶腹区的显示明显优于其他序列,联合低张饮水可作为十二指肠乳头首选检查组合方式.

    作者:柏冬;祝安惠;刘彦含;张晓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BIRADS联合CEUS鉴别诊断乳腺肿瘤的良恶性

    目的 探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联合CEUS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对490例患者共524个病灶进行乳腺常规超声和CEUS检查,以病理为金标准,比较BIRADS分类及BIRADS分类联合CEUS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效能.结果 524个病灶中,良性病灶232个,恶性病灶292个.BIRADS分类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特异度17.24% (40/232)、敏感度99.32% (290/292)、准确率62.98% (330/524)、阳性预测值60.17% (290/482)、阴性预测值95.24% (40/42),ROC曲线下面积0.583.BIRADS分类联合CEUS后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特异度90.09%(209/232)、敏感度89.04% (260/292)、准确率89.50% (469/524)、阳性预测值91.87% (260/283)、阴性预测值86.72%(209/241),ROC曲线下面积0.896;两者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RADS联合CEUS有利于对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

    作者:肖晓云;董理聪;吴欢;罗葆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原发性心脏淋巴瘤1例

    患者女,55岁,以“头面部及上肢肿胀1月余”入院.体格检查:头面部及上肢肿胀,呈指凹性.超声心动图:右心房增大,内可见一约38 mm×40 mm实性等回声团块,边界尚清,形态不规则,内回声不均匀,与右心房壁关系密切,三尖瓣口血流速度增快,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回声;提示右心房实性占位,建议结合其他检查明确占位性质(图1).

    作者:尹静;滑少华;李莉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CEUS评估兔关节炎模型滑膜炎的病理状况

    目的 探讨CEUS评估类风湿关节炎(RA)炎症活动度和滑膜病理改变的可能性.方法 构建兔类风湿模型,分别对滑膜病变进行常规超声和CEUS检查,随后进行超声引导下滑膜活检,并进行滑膜病理检查和评分,对比常规超声、CEUS与病理评分的一致性.结果 CEUS显示的滑膜组织厚度较常规超声减小的有42个,CEUS与常规超声显示滑膜组织厚度相当的有4个(<0.2 mm).常规超声测量的滑膜厚度较CEUS测量的滑膜厚度厚(P<0.05).结论 CEUS可更为敏感地显示RA滑膜血流灌注的情况,评估RA滑膜病理变化程度.

    作者:陈树强;叶真;曾锦树;刘晖;包中涛;郑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肌肉骨骼超声评价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目的 探讨肌肉骨骼超声评价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的价值.方法 收集74例确诊为JIA的患儿,进行超声检查,分别检测双侧肩、肘、腕、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髋、膝、踝关节和跖趾关节,共42个关节.分析声像图特征,并与其临床体格检查、MR检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74例患儿均接受体格检查.体格检查中50.00%(37/74)患儿无关节受累,但其中83.78%(31/37)超声检查为阳性.共对31个关节同时进行MR检查,仅同1个患儿的2个关节超声结果与MRI不一致.JIA患儿超声图主要表现为滑膜增生、关节腔积液、肌腱炎、腱鞘炎、附着点炎、滑囊炎、软骨改变和骨侵蚀.结论 肌肉骨骼超声评价JIA关节病变的敏感度高,可作为临床诊断JIA关节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朱丽容;唐毅;肖欢;高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全数字乳腺X线摄影内外斜位投照角度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技术中内外斜位(MLO)的投照角度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接受乳腺X线摄影检查的受检者1000例,根据MLO位投照角度是否固定分为3个实验组(A、B、C组,MLO位分别以30°、45°、60°的固定角度进行投照)和对照组(D组,MLO位在30°~60°间以平行于胸大肌角度投照),每组250例.对4组图像质量分别进行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C组甲级片分别占84.00%、91.40%、85.60%,乙级片分别占14.00%、7.40%、13.20%,丙级片分别占2.00%、1.20%、1.20%.D组甲级片占92.20%,乙级片占6.80%,丙级片占1.00%.A组和C组质量略低于D组,且各级图像例数均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各级图像例数与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结论 采用45°进行MLO位投照,既不会影响图像质量,又可提高检查效率.

    作者:张洪营;张连连;柳杰;胡从依;刘佩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肝脏肺吸虫病伴门静脉栓子形成CEUS表现1例

    患者男,49岁,以“反复右上腹疼痛2个月”入院.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1.53×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17.70%;肺吸虫IgG阴性.超声:肝实质回声欠均匀,右后叶见约12.0 cm×6.0 cm×5.4 cm的弱回声团,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散在小片状无回声区,周边可见斑片状强回声;门静脉右后上支及下支管腔内见稍强回声充填;CEUS团块动脉期呈不均匀高增强(图1A),门静脉期及实质期呈低增强(图1B),内可见不规则片状三期不增强区.

    作者:杨蕗璐;罗燕;马琳;卢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仰、俯卧位磁共振多平面扫描在脑脊液鼻漏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仰、俯卧位MR多平面扫描对脑脊液鼻漏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脑脊液鼻漏患者的仰、俯卧位MR多平面扫描资料,包括常规轴位、矢状位、冠状位图像.并与术中所见相对照.结果 MRI清晰显示17例(17/20,85.00%)脑脊液鼻漏;漏口位于筛板顶部15例(15/20,75.00%),蝶筛隐窝、蝶窦各1例(1/20,5.00%).另3例漏口MRI显示不清.俯卧位图像显示鼻窦内及鼻孔处脑脊液信号较仰卧位增多17例(17/20,85.00%),体位改变后MRI表现无明显变化3例(3/20,15.00%).5例(5/20,25.00%)同时伴有脑疝.结论 仰、俯卧位MR多平面扫描可较准确地显示脑脊液鼻漏患者漏口位置,且可同时显示伴发的脑疝,变换体位有助于活动性脑脊液鼻漏的检出.

    作者:刘静静;时宇鹏;高雪梅;程敬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双源CT碘含量定量分析肾脏占位病变的强化

    目的 比较双源CT碘含量测定与传统CT值测量判断肾脏占位病变强化的能力,探讨双源CT碘定量分析技术评价肾脏占位碘摄取的准确率.方法 对63例怀疑肾脏占位病变患者行双源CT实质期双能量扫描,由2名影像医师分别用两种方法对图像进行分析.A法采用常规方法观察图像,计算病灶在平扫和加权融合图像CT值的差值,将CT值的变化幅度>20 HU作为判断强化的标准.B法将数据调入Liver VNC后处理软件获得碘图,划定ROI,测得病灶的碘含量,将碘含量>0.5 mg/ml作为双源CT碘含量定量分析判断强化的标准.以手术病理或综合影像随访为标准,运用x2检验分别计算两种判断方法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运用McNemar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准确率.结果 传统CT值的测量和碘含量判断肾脏占位强化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另为81.36%、74.42%、100%、100%、59.26%和98.31%、100%、93.75%、97.73%、100%.McNemar分析得出双源CT碘含量测定判断肾脏占位强化的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CT值测量(P<0.001).结论 双源CT碘含量定量分析可更为客观、快速、准确地评估肾脏占位病变碘摄取情况,既减少了患者的扫描时间及辐射剂量又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雪霜;王贝贝;何花;郭玉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调整空气距离与骨距离参数减少足部双能量CT痛风石成像指甲伪影

    目的 探讨通过调整空气距离与骨距离参数减少足部双能量CT(DECT)痛风石成像指甲伪影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例痛风患者进行足部DECT扫描,分别采用标准空气距离与骨距离参数、调整后空气距离与骨距离参数对图像进行重建,应用自动体积计算软件测量痛风石体积及指甲伪影体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均存在痛风石及指甲伪影.采用标准参数检测到66个痛风石,63个指甲伪影.调整参数后共检测到66个痛风石,31个指甲伪影.调整参数后痛风石体积[0.07(0.03~0.12)cm3]与标准参数下[0.07(0.03~0.16)cm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P=0.84),指甲伪影体积[(0.02±0.02)cm3]较标准参数下[(0.07±0.06)cm3]明显减小(t=4.56,P<0.01).结论 通过调整空气距离与骨距离参数可以明显减少DECT痛风石成像中的指甲伪影,且不影响痛风石的观察.

    作者:陈谦;陈兴国;冯源;许权;吴前芝;沈敏宁;殷信道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PET/CT与全身骨显像诊断不同类型骨转移瘤的对比

    目的 探讨18 F-FDG PET/CT与99Tcm-MDP全身骨显像对不同类型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6例骨转移瘤患者的PET/CT及全身骨显像(BS)资料,对比分析二者对骨转移瘤的诊断效能.根据病变的CT特征,将终诊断的转移瘤分为溶骨型、成骨型、混合型及骨质正常型,对比分析二者对不同类型骨转移瘤诊断的灵敏度.结果 PET/CT、BS共检出病变135处(转移灶121处、良性病灶14处),二者的诊断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CT和BS诊断溶骨型、成骨型、混合型和骨质正常型转移瘤的灵敏度分别为95.00% (38/40)和90.00% (36/40)、100%(25/25)和72.00%(18/25)、100%(12/12)和100% (12/12)、79.55% (35/44)和43.18%(19/44).结论 PET/CT对骨转移瘤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BS;对于不同类型的骨转移瘤,PET/CT与BS的诊断价值具有一定的差异.

    作者:祝安惠;王荣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胸部MSCT诊断高空坠落伤

    目的 分析高空坠落伤的胸部MSCT表现,探讨年龄、坠落高度、性别对损伤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35例高空坠落伤患者的临床及MSCT资料,分析各损伤类型的影响因素.结果 235例患者中,肋骨骨折104例(104/235,44.26%),脊柱骨折102例(102/235,43.40%),胸骨骨折13例(13/235,5.53%),肩胛骨骨折27例(27/235,11.49%),锁骨骨折10例(10/235,4.26%),肺实质损伤91例(91/235,38.72%),胸膜损伤63例(63/235,26.81%),纵隔损伤15例(15/235,6.38%),胸壁软组织损伤13例(13/235,5.53%).年龄与肋骨骨折(OR=1.023,P=0.046)、脊柱骨折(OR=1.023,P=0.039)及锁骨骨折(OR=1.073,P=0.017)有关,坠落高度与肋骨骨折(OR=1.115,P=0.028)、脊柱骨折(OR=1.127,P=0.016)、肺实质损伤(OR=1.101,P=0.041)、胸膜损伤(OR=1.105,P=0.041)、胸壁软组织损伤(OR=1.270,P<0.001)有关,性别与各种损伤均无明显关系.结论 MSCT显示高空坠落所致胸部损伤具有多部位、多器官累及的特点,患者年龄及坠落高度是影响损伤类型的危险因素.

    作者:支琪;王继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三维多普勒血流频谱定量技术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拇指动脉血流

    目的 应用三维多普勒频谱定量分析技术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拇指动脉血流,评估T2DM患者外周微小动脉血流的特点.方法 本研究根据T2DM的病程,将所有患者分为T2DM组1(病程≤5年;n=47)与组2(病程>5年;n=45)两组,46例正常志愿者为对照组.应用三维多普勒频谱定量分析技术的流速-血管深度频谱图模式,测定拇指动脉内径及拇指动脉频谱图收缩期瞬时大血流面积(Aflow).并且测定收缩期大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结果 所有T2DM患者拇指动脉血管内径均较对照组缩小[正常人拇指动脉血管内径平均为(2.11±0.19)mm,T2DM组1平均为(1.71±0.21)mm,T2DM组2平均为(1.59±0.25)mm,P<0.001];T2DM两组患者的拇指动脉AfLow较对照组显著减低T2DM组1平均为(61.35±10.66)mm2/s,T2DM组2平均为(46.50±6.59)mm2/s,对照组平均为(75.32±11.97)mm2/s,P<0.001].而且T2DM组2的拇指动脉Aflow较T2DM组1更为减低(P<0.001).结论 三维多普勒超声技术所测拇指动脉内径与相关血流参数,可应用于临床观测T2DM患者外周微小血管的损伤度,为观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病变提供一种可靠的无创伤性分析手段.

    作者:张韬;夏良华;赵峰;王洪兴;李幼子;陈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部分肺静脉异位连接合并下腔静脉肝段缺如1例

    患者男,40岁,主因“间断性胸痛1年,加重2天”就诊.体格检查: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及收缩期喷射样杂音.超声提示:房间隔中部连续中断约29 mm,心房水平探及左向右分流,可见4支肺静脉入左心房,1或2支异常血流束入右心房(图1),肝静脉入右心房(图2).

    作者:张敏萍;杨军;李诗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超声诊断胎儿枕部巨大先天性血管瘤1例

    孕妇,34岁,孕2产1.孕24周在本院接受产前超声示胎儿双顶径57mm,胎儿股骨长38mm,颅骨光环完整.于胎儿头颅枕后区皮下探及约6.7cm×7.3cm囊实回声包块(图1、2),边界清晰,未侵及颅骨,实性部分内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探及动脉和静脉频谱.超声诊断胎儿枕部皮下血管瘤可能.MRI示胎儿枕部皮下见巨大团块的稍长T1稍长T2信号,部分可见液平面,未侵犯骨质,提示先天性病变合并出血可能.数天后,该孕妇于我院接受引产术,经尸体解剖证实包块组织为血管瘤(图3).

    作者:周爱云;齐祥飞;张卫平;肖帆;吴正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