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晋州;李加伍;尹瑞;凌文武;林玲;罗燕
目的 探讨副肾动脉(ARA)直径与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肾血管性高血压伴ARA患者及81例存在ARA但无高血压者,采用MSCTA观察ARA的支数、起源及走行.测量ARA直径,分析ARA直径与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年龄(30.6±7.5)小于对照组(49.1±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及对照组共检出133支ARA,其中右侧62支(62/133,46.62%),左侧71支(71/133,53.38%).89支(89/133,66.92%)ARA主要起源于腹主动脉,41支(41/133,30.83%)为早发分支,另有2支(2/133,1.50%)起源于肠系膜下动脉,1支(1/133,0.75%)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109例中,1支型89例(89/109,81.65%),2支型17例(17/109,15.60%),3支型2例(2/109,1.83%),4支型1例(1/109,0.92%).病例组ARA直径与同侧肾动脉直径比值(0.87±0.11)大于对照组(0.33±0.13),双侧肾动脉直径比值(0.71±0.17)小于对照组(0.94±0.05),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SCTA检查能够清晰显示ARA支数、起源及走行.ARA直径粗大与肾血管性高血压有关.
作者:牛建栋;郭玉林;尚志荣;朱凯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儿童交通性支气管肺前肠畸形(CBPFM)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CBPFM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患儿均接受X线、消化道造影(GI)及CT检查,其中2例接受CT增强扫描.结果 所有患者均发生在右肺,其中右肺发育不良2例,肺叶内型隔离肺2例,右肺上叶支气管闭锁1例.5例均合并食管气管瘘,瘘口位于T6水平1例,T8、T9水平各2例.X线表现为白肺2例,软组织肿块影2例,肺炎1例.GI可清晰显示瘘口位置、大小及走向.CT检查可显示CBPFM的各种表现及其合并畸形.结论 CBPFM应包含一种或多种气道、肺组织及血管的异常,且合并食管-气管瘘.GI可直接、清晰显示食管-气管瘘.CT检查可显示肺、气道和血管及前肠发育异常情况.CT和GI相结合是诊断本病的佳检查方法.
作者:吴慧莹;徐文彪;田金生;罗源利;张明杰;李建明;周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难治性哮喘的临床特征及肺部改变的高分辨CT (HRCT)表现.方法 收集难治性哮喘患者53例(哮喘组),均接受肺功能检查(PFT)、诱导痰细胞分类计数和胸部HRCT,分析临床特点,对肺部和支气管HRCT改变进行描述观察和测量分析.另选择临床病史和CT检查肺部无明显异常的志愿者50例(对照组).结果 哮喘组患者接受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3个月以上,仍有92.45%(49/53)的患者存在持续气流受限;诱导痰细胞分类计数,嗜酸粒细胞增多36例,中性粒细胞增多17例.胸部HRCT描述观察结果,46例(46/53,86.79%)可见肺部异常,其中,支气管壁增厚38例、支气管扩张15例、肺气肿8例、肺部感染7例、支气管黏液嵌塞5例.胸部HRCT测量分析结果,段支气管和亚段支气管管壁厚度(T)分别为(1.6±0.6)mm、(1.3±0.5)mm,管腔内径分别为(2.4±0.6)mm、(1.7±0.5)mm,管外径(D)分别为(5.6±0.7)mm、(4.5±0.6)mm,管壁面积分别为(23.3±6.5)mm2、(17.6±4.5)mm2,T/D比值分别为0.28±0.08、0.29±0.09.结论 难治性哮喘的主要临床特征为不同程度的气道重构、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和气道炎症,胸部HRCT有助于难治性哮喘的临床综合评估.
作者:邹利光;戚跃勇;文利;戴书华;张启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学影像学是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诊断、疗效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手段.医疗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将医学影像诊断数据的内涵提升到人类视觉感知及逻辑加工能力无法企及的高度[1],同时这也对肺部医学影像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和检测提出新的挑战和机遇.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 aided diagnosis,CAD)被誉为医学影像诊断医师的“第二双眼”,它通过图像分割、特征量化等先进工程学技术,固化医学影像诊断流程,可对医学影像诊断信息进行有效集成、利用和挖掘[2].针对肺部疾病,探测与提取肺结节,定量分析气道形态、肺气肿、血管改变,CAD技术提高了医学影像诊断结果的客观性、可重复性和一致性,增加了呼吸系统疾病医学影像诊断效能,促进了呼吸系统疾病医学影像定量诊断模式的转换.
作者:金晨望;郭佑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技术在乳腺肿块BI-RADS分类(3~5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5例(共250个结节)手持超声(HUS)诊断为BI-RAD S 3~5类、同时接受ABVS检查的患者.分别应用HUS和HUS+ABVS对乳腺病变进行BI-RADS分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HUS和HUS+ABVS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ROC曲线分析并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250个结节中,HUS诊断3~5类乳腺病变的敏感度100%(103/103),特异度69.39% (102/147),准确率82.00% (205/250);HUS+ ABVS的敏感度100% (103/103),特异度80.95%(119/147),准确率88.80%(222/250).ABVS+ HUS诊断BI-RADS 3~5类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3,大于HUS的0.940(P=0.032).通过“汇聚征”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65.05%(67/103)、95.92%(141/147)、83.20%(208/250).两种方法对乳腺病变卫星灶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78,P<0.05),但对于乳腺肿块内钙化及周围导管扩张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6、1.22,P均>0.05).结论 HUS+ABVS技术在准确判断乳腺占位病变BI-RADS分类、鉴别肿瘤良恶性方面优于HUS.ABVS对于乳腺肿块的钙化、导管扩张及卫星灶的发现具有重要补充作用.
作者:邵玉红;张惠;王彬;孔迅;李乾;孙秀明;倪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共同性斜视患者立体视觉相关皮层的全脑BOLD-fMRI的表现.方法 选取共同性斜视患者12例(共同性斜视组)和立体视觉正常者10名(正常组),接受BLOD-fMRI.采用SPM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及分析.结果 在立体图形刺激下,共同性斜视组可见右侧舌回和左侧枕中回激活,正常组可见双侧枕中回、双侧中央后回、右侧顶下小叶、左侧颞中回激活.共同性斜视组激活强度低于正常组(P<0.05),主要位于左侧枕中回、右侧枕下回、双侧缘上回、双侧颞下回、双侧额下回、左侧岛叶.结论 在立体图形刺激下,共同性斜视患者脑区激活范围小于正常者,其立体视觉异常的中枢神经机制可能与顶叶、颞叶功能下降有关.
作者:谢青;王小琴;鲁宏;王雄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患者女,43岁,体检发现右肾占位1月余.患者无血尿、腰部疼痛不适,无尿频、尿急、尿痛.B超示右肾下极低回声,约8.3 cm×7.3 cm×6.0 cm,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存在彩色血流信号,肾门处肾静脉血流通畅.CT:平扫示右肾下极皮质内软组织肿块,向肾外突出,约6.2 cm×5.6 cm×5.4 cm,边界清楚,类圆形,混杂密度,平扫CT值14~39 HU,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动脉期CT值25~56 HU,静脉期CT值39~86 HU;双肾皮质存在多发实性结节,均突出于肾皮质外,直径均小于1 cm;右肾门水平肾盂旁见2个软组织团块,约7.4 cm×6.7 cm、3.1 cm×1.6 cm,边界清楚,平均CT值约21 HU,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动脉期、静脉期CT值分别为11~52 HU、13~44 HU;双侧髂骨、肋骨、椎体及附件多发的点片状成骨性骨质破坏.
作者:李韬;王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CEUS技术应用于肝脏的研究已近30年,近10年来随着其在临床应用的普及,其对肝脏病灶的检出率及诊断的准确率也显著提高.造影剂及造影技术的不断改进使CEUS在临床中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本综述旨在分析Sonazoid与SonoVue这两种造影剂的物理学特征及临床特点,以期为鉴别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提供更多重要的信息.
作者:何蒙娜;姜玉新;吕珂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算法(MBIR)优化低管电压儿童胸部CTA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 收集接受胸部低管电压(80 kVp)CTA的儿童患者41例,对原始数据进行MBIR、30%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与70%滤波反射投影(FBP)混合及FBP重建,评价图像整体质量及细小血管显示能力,测量降主动脉、同层面背部肌肉和脂肪噪声值,计算降主动脉SNR和CNR.结果 MBIR图像整体质量评分和细小血管显示能力评分为均明显优于30% ASiR与70%FBP混合图像及FBP图像(P均<0.05);MBIR图像中各组织噪声值明显低于30% ASiR与70% FBP混合图像和FBP图像(P均<0.05),降主动脉SNR和CNR(28.30±7.85、24.61±7.52)明显高于30% ASiR与70% FBP混合图像(15.80±5.73、14.19±4.22)和FBP图像(12.06±3.66、10.59±3.53,P均<0.05).结论 MBIR用于处理儿童低管电压胸部CTA图像,图像质量明显高于ASiR及FBP图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记航;于彤;段晓岷;王冬潜;胡迪;洪天予;彭芸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评估能谱CT冠状动脉造影中不同keV水平单能量图像的客观质量控制参数,确定佳单能量图像.方法 采用能谱CT机对100例受检者进行能谱CT冠状动脉造影,并分为正常组50例,病变组50例.对40~140 keV间隔5 keV的21组单能量图像噪声(Noise)进行测量,计算正常组和病变组前降支(LAD)、左旋支(LCx)及右冠状动脉(RCA)的SNR和CNR及病变组中242个斑块的CNR.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评估冠状动脉(LAD、LCx、RCA的近、中、远段)图像的Noise、SNR及CNR.结果 单能量图像Noise下降趋势的分界值在60 keV,正常组、病变组血管的SNR、CNR值均在40~70 keV水平明显高于其他keV水平.60 keV水平单能量图像的SNR、CNR值在正常组与病变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正常组和病变组,60~70 keV水平的单能量图像能够获得较高的SNR、CNR和较低的图像Noise,可作为能谱CT冠状动脉造影的佳单能量水平.
作者:李娇娇;张璋;李东;王元全;于铁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制备包裹吲哚菁绿(ICG)全氟己烷(PFH)的纳米级双模态显像造影剂,观察其体外热致相变,光声成像及超声成像效果.方法 采用多步乳化技术制备包裹ICG及PFH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INP纳米粒),观察及分析INP纳米粒理化性质、相变过程及体外增强光声及超声显像效果.结果 成功制备INP纳米粒,其平均粒径为(607.26±23.53)nm,温度达70℃时,纳米粒逐渐增大变为微气泡,温度保持不变随着时间延长,气泡变大且数量增多,后气泡破裂,整个过程约持续40 s.激光辐照30 s后,INP纳米粒可检测到明显光声信号和超声信号.结论 成功制备包裹ICG和PFH的PLGA纳米粒,其在激光辐照下可产生光声信号和超声信号.
作者:陈澄;宫玉萍;王志刚;李攀;冉海涛;郝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基于CT图像客观测量和计算游离胸腔积液量的方法.方法 纳入40例有游离胸腔积液的成年患者.采用Philips EBW 4..5.3.40140工作站处理图像,获得游离性游离胸腔积液数字模型,并自动获取游离胸腔积液的体积(V).测量液面到胸腔壁的垂直大距离a、液体宽度b以及游离胸腔积液垂直长度c.将游离胸腔积液V与a、b、c、a×c、a×b、a×b×c关联.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回归分析,获得曲线拟合方程.结果 对V选取9种函数进行回归计算,并选取相关值的佳函数.a的3次方程较为理想(R2=0.847,P<0.005),其单值计算公式为:V=-195.672+36.150a-1.064a2+0.013a3;a×c符合度高(R2=0.937,P<0.005),其关于游离胸腔积液V的佳计算3次方程式为V=-139.325+0.126(a×c)-1.269(E-5)×(a×c)2+5.720(E-10)×(a×c)2.结论 针对游离胸腔积 液V计算,a和a×c的回归方程均能满足计算要求.使用a的回归方程测量单值,即可获得游离胸腔积液V.还可使用a×c回归公式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使用相对计算公式可提高游离胸腔积液量的估计精度,减少时间,为临床计算游离胸腔积液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方法.
作者:高俊刚;白璐;金晨望;马军超;辛晓敏;李艳;于楠;郭佑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用于阴茎海绵体硬度定量分析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70~87岁老年人作为海绵体组织退化组;18~30岁的健康志愿者作为海绵体组织健康组.选用Aixplorer(R)新声威特种鉴别诊断超声系统的SWE成像功能对阴茎海绵体中段进行横、纵切面观察,并测量组织硬度.结果 海绵体组织退化组所有受检者左侧海绵体横、纵切面硬度值为(15.1±2.3)kPa、(16.0±2.5)kPa,右侧阴茎海绵体硬度横、纵切面硬度值为(15.9±2.1)kPa、(16.5±2.6)kPa;海绵体组织健康组所有受检者左侧海绵体横、纵切面硬度值为(23.9±2.7)kPa、(24.1±2.6)kPa,右侧阴茎海绵体横、纵切面硬度值为(24.1±2.8)kPa、(24.3±2.9)kPa;两组受检者阴茎海绵体的硬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WE可检测阴茎海绵体由于组织结构的变化而发生的硬度改变,安全、无创,操作简便,可重复性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张佳杰;邢晋放;李凡;白敏;张会萍;高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友病性肌骨假肿瘤(HPOM)骨骼变化的影像表现.方法 收集HPOM患者16例,均为男性,其中A型12例为,B型4例;轻、中度分别为1例、15例.凝血四项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均延长,12例凝血因子Ⅷ下降,4例凝血因子Ⅸ下降.所有患者均接受CT及MR检查.结果 单发骨病变4例,多发骨病变4例,多处肌/骨病变8例.骨质破坏表现为囊样型、囊样膨胀型、纯溶骨型、骨膜增生型、骨皮质受压型.部分病变存在钙化、软组织肿块,骨病变与软组织病变可相连或不连.结论 HPOM患者骨骼影像学变化具有多样性,其CT密度或MR信号改变具有不同时期血肿特征.
作者:于洪存;史浩;丁红宇;刘素兰;李爱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0~18岁正常儿童左心室心肌局部收缩期径向峰值应变率(SrR)参考值,及其与年龄、心率的相关性.方法 获取164名0~18岁正常儿童胸骨旁左心室短轴二维动态图像,采用GE Echo PAC软件分析并得到左心室SrR,比较各节段SrR值,对SrR与年龄、心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二尖瓣水平前间隔基底段与下壁基底段S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乳头肌水平前间隔中间段与侧壁中间段S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心尖水平各节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除前间隔心尖段、前壁心尖段以外,其余节段SrR与年龄均相关(R2 =0.014~0.206,P<0.05);左心室壁各节段SrR与心率均相关(R2 =0.048~0.237,P<0.05).二尖瓣水平各节段SrR与心率相关(R2=0.066~0.123,P<0.05);乳头肌水平各节段SrR与年龄和心率相关(R2=0.088~0.268,P<0.05);心尖水平各节段SrR与心率相关(R2=0.048~0.127,P<0.05).观察者内、观察者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2%、8.6%.结论 运用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正常儿童左心室局部心肌SrR时需考虑年龄、心率因素.
作者:姜岚;谢明星;王新房;卢晓芳;王蕾;李玉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患者女,34岁,因“停经2个月,阴道流血7天”入院,既往剖宫产1次,流产2次.实验室检查:血β-hCG 105.2 mIU/ml;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MR检查:子宫底肌层间见一约66 mm×44 mm×61mm类圆形包块,边界较清,T1WI以等信号为主(图1A),T2WI以稍高信号为主(图1B),内见小片状坏死、囊变及出血信号,DWI及ADC提示病变弥散受限,增强扫描病变不均匀轻度强化(图1C),邻近结合带结构不清.行腹式子宫肿瘤剥除术+全子宫切除术,肿物大体实性,质硬,表面部分浆膜欠完整,切面灰红色淤血样,中间夹小片状黄色坏死灶.
作者:朱洪章;杨有优;刘明娟;丁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制备一种DNA门控的空心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HMSNs-DNA),观察其体外超声显像及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刺激触发药物释放效果.方法 采用碳二亚胺法连接HMSNs和DNA制备HMSNs-DNA,检测其理化性质.体外观察HMSNs-DNA的超声成像效果.将阿霉素作为模型药物载于HMSNs-DNA纳米粒,体外运用HIFU辐照,观察其药物释放效果.结果 制备的DNA门控的空心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呈球形;随着HMSNs-DNA纳米粒浓度的增大,其超声信号强度逐渐增强;经HIFU辐照后阿霉素释放明显增强.结论 成功制备DNA门控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具有良好超声成像效果,并可响应HIFU刺激促发药物定位释放.
作者:何敏瑜;冉海涛;马明;贾晓庆;王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MSCT定量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小气道重塑及肺叶水平气肿指数(EI),并探讨小气道定量参数分别与肺功能、气肿指数的相关性.方法 60例COPD患者接受肺功能检查后行吸气相MSCT扫描,应用COPD自动分析软件获得右肺上叶尖段(RB1)、右肺中叶外侧段(RB4)、右肺下叶后基底段(RB10)、左肺上叶尖后段(LB1)、左肺下叶后基底段(LB10)第4~6级平均支气管腔内径(LDmean)、平均管壁厚度(WTmean)及管壁面积占支气管断面总面积的百分比的平均值(WA %mean)并计算同级支气管各参数平均值,同时获得5个肺叶肺气肿指数(EI,EI=每个肺叶CT值低于-950 HU的容积/肺叶容积).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各级支气管定量参数与EI、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第4级支气管各定量参数与肺功能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第5、6级支气管的WA%mean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的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百分比(FEV1%)呈负相关(P<0.05),且相关系数随着支气管管径的变小而增加.在右肺上叶水平,第6级支气管WA%mean与右肺上叶EI呈正相关(r=0.66,P=0.02),左肺下叶水平第6级支气管LDmean与左肺下叶EI呈负相关(r=-0.66,P=0.01).结论 MSCT定量成像能有效评价COPD小气道重塑及肺气肿,且肺气肿程度与小气道重塑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管宇;范丽;夏艺;刘士远;姜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CEUS能够直观显示动脉管壁滋养血管灌注情况,既有助于早期、有效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TA),又为TA分期及评价临床药物疗效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对CEUS在多发性大动脉炎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月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结核的子宫输卵管造影(HSG)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宫-腹腔镜、刮除活检、组织学检查、细菌培养、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病理证实的18例子宫内膜结核患者,分析其HSG表现.结果 14例子宫内膜结核患者具有特异性改变,包括三叶草样、T型、假单角子宫、指套样等.4例为非特异性表现,包括子宫内膜炎、宫腔粘连变形以及对比剂渗入静脉及淋巴管.结论 HSG是诊断子宫内膜结核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对于不明原因的不孕女性患者应尽早常规行HSG检查,可为临床不孕不育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张海霞;孙明华;朱家樑;尤小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