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延荣;张百红
目的:研究肠癌患者中与铁代谢相关的铁调素(Hepcid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ogenin,NEO)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特征、贫血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2例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Hepcidin及NEO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临床特征、贫血的关系.结果:铁调素的表达与患者T分期有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均无关.NEO的表达与患者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均无关(P>0.05).肠癌术前贫血组与无贫血组患者Hepcidin及NEO的表达均无区别.肿瘤组织中Hepcidin与NEO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r=-0.04,P>0.05).结论:肿瘤组织中Hepcidin的表达与肠癌患者的T分期有关,与其他生物学因素无相关性,NEO与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无任何相关性;且Hepcidin与NEO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Hepcidin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反映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肠癌患者术前贫血与肿瘤组织中Hepcidin及NEO的表达无关.
作者:严敏;陆晔;程旭;李蓉;潘湘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miR-585-5p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AGS细胞迁移和增殖的作用.方法:Real-time qRT-PCR(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方法检测miR-585-5p在胃癌BGC-823、AGS、SGC-7901细胞系和人胃永生化细胞系GES中的表达.化学合成的miR-585-5p-mimics过表达试剂及其NC(negative control),瞬时转染AGS细胞.运用Transwell转移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AGS细胞过表达miR-585-5p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MTT实验检测AGS细胞过表达miR-585-5p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miR-585-5p在3种胃癌细胞系中均呈低表达,体外上调miR-585-5p表达能降低细胞的迁移能力,但对增殖无影响.结论:miR-585-5p具有抑制细胞迁移的作用且与增殖无关,miR-585-5p低表达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贺艳;帖君;唐郡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miR-100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迁移能力的调节与机制.方法:Real time-PCR检测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和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中miR-100的基础表达水平.应用脂质体法将 miR-100 mimic及阴性对照分别转染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通过real time-PCR检测转染后miR-100的表达水平,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过表达miR-100对MDA-MB-23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lug、snail和E-cadherin等EMT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miR-100在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中的表达明显低于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转染miR-100 mimic的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miR-100表达水平明显增高,细胞划痕实验显示过表达miR-100的MDA-MB-231细胞划痕愈合速度明显减慢.过表达miR-100的MDA-MB-231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而slug和snail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miR-100抑制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迁移能力与其上调E-cadherin,下调slug、snail蛋白表达,抑制EMT有关.
作者:刘一诺;刘阳;江茜;何苗;韩丽;颜媛媛;魏敏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构建、表达迁移诱导蛋白7(migration-inducing protein 7,MIG7),制备该融合蛋白的兔多克隆抗体,纯化并鉴定该多克隆抗体.方法:设计并合成MIG7蛋白特异性多肽片段,合成的MIG7多肽与马来酰胺活化匙孔血蓝蛋白(KLH)偶联,构建半抗原-载体偶联物.以MIG7特异性多肽-KLH为抗原免疫大白兔,制备抗MIG7多克隆抗体.40%硫酸铵沉淀、甘氨酸溶液洗脱纯化抗体,Dot blot检测抗体血清效价.免疫组化与qRT-PCR验证MIG7抗体.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qRT-PCR检测结果一致,证明该抗体可特异性结合MIG蛋白,获得MIG7多克隆抗体.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并纯化了特异性较高的抗MIG7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MIG7在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形成和肝癌侵袭转移中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余飞;盛冠男;陈冠男;王宇鹏;宁莉莉;屈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行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的早期卵巢癌患者临床手术相关参数的差异.方法:对我院2012年至2014年行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的早期卵巢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手术患者的年龄、体重、体重指数、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及切除淋巴结数量等手术相关参数,以及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术后相关参数.结果:经筛选后共65个病例纳入研究,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腹腔镜组26例,开腹手术组3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腹腔镜组患者的肿瘤直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小于开腹手术组(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淋巴结切除数量、肿瘤的分期和病理分型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可以减少早期卵巢癌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翟振波;张彬玉;张秀珍;袁渊;王平;杨红;韩志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加味柴苓汤是小柴胡汤与五苓散的合方,被广泛应用于多科多病症的治疗,其拆方小柴胡汤、五苓散中的猪苓成分在肿瘤治疗中也有较多地应用.本文简要介绍加味柴苓汤的成分及功效,并着重分析其拆方小柴胡汤、五苓散中猪苓的抗肿瘤机制.
作者:刘超;邓智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无症状盆腔淋巴囊肿(pelvic lymphocyst,PL)给予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时勾画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将PL包括完全的可行性.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我科收治的宫颈癌根治术后具有放疗指征的患者共90例,模拟定位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时发现并发无症状PL的4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每例患者均进行两次CTV勾画,根据CTV是否将淋巴囊肿包括完全分为实验组(46例,将淋巴囊肿包括完全)和对照组(46例,未将淋巴囊肿包括完全),两组均采用同样的IMRT技术制定治疗计划,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DVH)比较两种CTV勾画方式对周围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受照剂量体积的影响.结果:实验组CTV体积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MRT放疗方式中,实验组的小肠、直肠、膀胱受照剂量和体积均高于对照组,但上述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无症状PL进行IMRT时,CTV勾画可以将PL全部包括在内,OAR的受照剂量体积并未明显增加.
作者:于娇;刘国强;荣晅;曹席明;陈鑫;王爱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胰腺癌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胰腺癌患者180例,根据术后是否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组织型血浆酶原激活剂(t-PA)、血浆酶原激活抑制剂(PAI)、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的差异,观察有无发生深静脉血栓(DVT)及术后出血等不良反应,并对DVT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组术后PAI、FIB以及D-D水平均较术前低,t-PA水平较术前高;治疗组术后PAI、FIB以及D-D水平均较对照组术后低,t-PA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及P<0.01).治疗组DVT、肺栓塞、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源性猝死和术后出血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肥胖、既往冠心病、下肢静脉曲张是导致胰腺癌术后易患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对于预防胰腺癌术后伴发DVT安全且疗效肯定.
作者:朱明;徐吟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HER-2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其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01月至2016年0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实施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共640例,对其进行HER-2免疫组化检测,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患者分为HER-2(0)、HER-2(1+)、HER-2(2+)、HER-2(3+)四组,并对四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期进行分析.结果:HER-2表达水平与结直肠患者肿瘤分期、大小、神经侵犯、Lgr5、VEGF、VEGFR2等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大体类型、侵袭深度、淋巴结、脉管转移及无病生存期、总生存期无关(P>0.05).结论:HER-2可能与结直肠癌的生长、增殖及侵袭相关,未来或许成为晚期结直肠癌靶向治疗的潜在方向之一.
作者:连欢;胡静;严文跃;杨觅;李丽;史炯;刘宝瑞;钱晓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2005-2012年间延边地区甲状腺癌(TC)的发病情况.方法:收集2005-2012年TC病例656例,分析不同年度、不同民族、性别和年龄的分布,同时分析TC病理组织学类型的变化.结果:TC从2009年始呈明显增加趋势.男女比例为1∶5.13,朝、汉族女性粗发病率从2005年的5.9/10万和4.03/10万增加到2012年的16.49/10万和12.75/10万,朝、汉族女性高发年龄分别为50岁年龄组和40岁年龄组.男性发病高峰均在50岁年龄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从2005年的85.5%增加到2012年的93.9%,多灶性TC的比例增加4.2倍.结论:近年延边地区TC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女性明显多于男性,朝鲜族女性粗发病率高于汉族女性,其高发年龄也不同,组织类型中甲状腺乳头状癌多.
作者:杨立松;金仁顺;金雪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恶性肿瘤已成为人类的主要死亡原因.恶性肿瘤发展到晚期常发生骨转移,传统的放疗、化疗、手术治疗等不良反应大而且疗效有限.随着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生物学特征认识的深入,许多骨转移的靶点被发现,一些新的靶向治疗药物被开发出来.靶向治疗药物,因对骨组织具有高度选择性,能特异性阻断骨转移癌的发生发展,高效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目前骨转移癌靶向治疗药物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马小龙;张春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我院诊断的3例双克隆型MM,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病例1患者抗SSA强阳性(++),SSB(+),抗Ro-52强阳性(++),被诊断为IgG-KAP并IgA-LAM型MM合并干燥综合征.经VAD方案化疗后IgG-KAP型M蛋白消失,出院后给以TCD方案维持治疗,目前病情平稳.病例2患者被诊断为IgG-KAP并游离KAP型MM,给予VAD方案化疗后IgG降至正常水平,出院后给以TCD方案维持治疗,目前病情平稳;病例3患者诊断为IgG-KAP并IgA-KAP型MM,合并肾功能不全及高钙血症,给予TCD方案并结合透析治疗,1个月后死于肾功能衰竭;结论:双克隆型MM罕见,临床表现多样,预后可能较差,尚需更多的病例以总结其临床特征.
作者:冶秀鹏;包慎;魏玉萍;智峰;宋丽君;李叶琼;白洁;李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肿瘤干细胞与恶性肿瘤复发、耐药等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新靶点.寻找稳定性高、特异性强、实用性好的肿瘤干细胞标志物,清除恶性肿瘤中的肿瘤干细胞有望彻底根治恶性肿瘤.本文综述了结直肠癌中比较公认的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44和潜在的肿瘤干细胞标志物LGR5、Bmi1、SOX2、Nanog的研究进展,为靶向治疗结直肠癌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袁杭;刘斌;辛晴;孙亚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血清热休克蛋白Hsp90α 在肺癌患者血液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统计分析94例肺癌患者和20例正常查体人群的血液Hsp90α 测量值,自身对比分析与血清CEA、NSE和CY211的一致性.结果:94例肺癌患者,Hsp90α、CEA、NSE和CY211阳性率分别为42.6%、29.8%、21.3%和38.3%;CEA、NSE和CY211联合诊断阳性率46.8%;Hsp90α、CEA、NSE和CY211联合诊断阳性率68.1%;Hsp90α、CEA、NSE和CY211血清含量分别为(110±116) ng/ml(14~551 ng/ml,中位数64 ng/ml)、(19±23) ng/ml(1.3~81 ng/ml,中位数13 ng/ml)、(17±30) ng/ml(1.6~159 ng/ml,中位数6.9 ng/ml)和(12±19) ng/ml(1.1~102 ng/ml,中位数4.2 ng/ml).采用Kappa方法比较Hsp90α 和CEA、NSE及CY211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5、0.58和0.6,按照0.75标准,一致性不满意.结论:热休克蛋白Hsp90α 在肺癌患者血清中有较高的表达,阳性率高于CEA、NSE和CY211,和其无明确相关性,联合诊断可进一步提高灵敏度,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孙英;李林;贺子琮;贺林;王舒;鞠晓静;李昱;袁彬;许建林;施常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系统评价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治疗胃癌伴腹膜转移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与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MEDLINE(Ovid)、CNKI、维普中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利用CRS联合HIPEC治疗胃癌伴腹膜转移患者的所有研究,包括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RCT)和非随机对照试验(non-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非RCT),对纳入研究主要从生存期和安全性两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1项RCT和8项非RCT,共504例患者.生存期方面,RCT中,CRS联合HIPEC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明显高于单纯CRS组的7个月(P=0.003).8项非RCT中,CRS联合HIPEC治疗的1、2、3年合计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2.9%、27.1%、16.8%.手术切除程度达到CC 0~1分是预后较好的预测指标.安全性方面,非RCT显示联合治疗方案围手术期总体死亡率为4.8%,严重并发症的合计发生率为24.9%,在RCT中这两项数据分别为0和13.1%.结论:对于胃癌伴腹膜转移,尤其是达到CC 0~1切除的患者,CRS联合HIPEC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同时存在较高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文磊;杨海南;徐龙文;张琼;吴晋;张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血清miRNAs在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初步探讨血清miRNAs作为潜在的小细胞肺癌临床诊断及辐射相关生物标记物的可能性.方法:实时定量PCR方法验证15例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样本中一组miR-pattern的表达变化.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结果:在15例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样本中,let-7i、miR-25及miR-130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年龄相当的健康受试者血清样本),且miR-25过表达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放疗组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非放疗组患者(P<0.05).结论:miR-25有可能作为小细胞肺癌临床诊断及辐射相关的潜在生物标记物.
作者:高俊;胡斌;段影;宋秀军;杨丽娜;王思念;于慧杰;李振源;林小华;江其生;吕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作为七个Sirtuin(SIRT,又称抗衰老酶)家族成员(Sirt1-Sirt7)之一,Sirt7已被发现在很多肿瘤中异常表达,但其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仍不清楚.本研究中重点探索Sirt7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以及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及转移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共纳入手术切除宫颈癌组织石蜡标本113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癌标本3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标本62例和正常宫颈组织12 例中Sirt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Sirt7与宫颈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Sirt7在正常宫颈、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低度)、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高度)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上升,分别为 8.3%,13.1%,41.7% 及69.2%(P<0.05).另外,Sirt7的表达情况与宫颈鳞癌的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患者年龄无关(P>0.05).结论:Sirt7可能在宫颈鳞癌的恶性进展中发挥作用,有可能是宫颈鳞癌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作者:刘春菊;高英;魏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广东省江门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基因分型和年龄分布特征,确定本地区的优势型别及高风险人群,为该地区HPV 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凯普医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仪,对30 889名2009年3月-2015年8月到江门市中心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女性进行生殖道21种HPV感染基因亚型筛查.结果:江门地区妇女HPV感染率为24.69%(7 625/30 889),高危型HPV感染率为21.32%(6 584/30 889),低危型HPV感染率为3.37%(1 041/30 889),感染率高基因型是HPV16型,其次为52、58、18、53和CP8304型.不同年龄妇女高危型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妇女阳性率高.结论:江门地区妇女HPV感染率高,且以高危型单一基因亚型感染为主;感染基因型别主要以HPV-16、52、58、18、53和CP8304为主,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异性;52及58型感染率高,对于疫苗的研制和开发有参考意义.
作者:李明伟;林悦欢;王嵘;李春燕;詹雪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早期放射性肝损伤的彩色多普勒影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和生化改变.方法:三维适形放疗20例腹部肿瘤患者和4例右下肺癌患者.观察患者放疗前、后生化和肝脏彩色多普勒影像改变.结果:18例患者显示肝脏照射区及邻近区域乃至整个肝脏肝内光点增粗,回声逐渐增强,见条正常肝脏与肝硬化肝脏放射性损伤彩色多普勒表现不同.患者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谷酰转有为酶(GGT)均较治疗前升高.结论:放射性肝损伤彩色多普勒表现与肝脏原发疾病相关,肝功能改变与影像改变一致.
作者:陈永忠;孟平;许浩;胡兵;金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从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经外科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占同期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14.9%(54/362).术前超声诊断阳性率为61.1%(33/54).手术方式包括患侧甲状腺全切除+峡部切除+对侧甲状腺部分切除+同侧淋巴结清扫(36例),患侧甲状腺全切+峡部切除(18例).54例患者中获随访48例,时间3月~36月,3例因颈部淋巴结肿大再次手术治疗,1例术后2年出现肺部转移.结论:超声检查对于术前诊断有重要意义,结合术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进一步提高术前诊断率,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诊断较困难,多于手术后病理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良好,预后较好.
作者:陈书德;冉启华;陈颖虎;廖小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