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菊;高英;魏力
目的:回顾性分析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的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7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甲状腺癌42例,甲状腺腺瘤35例,均进行CT增强扫描.分析下列CT征象:病灶数量、大小、形态、平扫和增强的边缘特征、钙化、平扫CT值和增强CT值增强幅度和颈部淋巴结情况;探讨上述CT征象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甲状腺癌表现为不规则形稍低密度肿块,半数病灶可见钙化,以砂砾状钙化为主;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大多数病灶平扫和增强均边缘不清,可侵犯周围器官,发生颈部淋巴结肿大.甲状腺腺瘤表现为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少部分可有钙化,以粗大钙化为主,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平扫和增强均边缘清晰,少有淋巴结肿大.病变的形状、边缘、钙化形态和邻近区域有无淋巴结肿大对两者鉴别有重要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对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佟桂玲;赵宝英;王宇;耿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恶性肿瘤已成为人类的主要死亡原因.恶性肿瘤发展到晚期常发生骨转移,传统的放疗、化疗、手术治疗等不良反应大而且疗效有限.随着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生物学特征认识的深入,许多骨转移的靶点被发现,一些新的靶向治疗药物被开发出来.靶向治疗药物,因对骨组织具有高度选择性,能特异性阻断骨转移癌的发生发展,高效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目前骨转移癌靶向治疗药物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马小龙;张春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原发性脊柱骨肿瘤的治疗是临床工作中的难点,治疗过程中大的挑战在于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和大程度保留神经功能之间的权衡取舍.手术是原发性脊柱骨肿瘤的一线治疗方式.然而,由于患者基础情况、肿瘤大小、位置等限制因素,手术治疗仍有其局限性.过去,常规放疗常常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方式;但常规放疗往往因为靶区邻近脊髓而使靶区放射剂量不足,进而导致远期预后不佳.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射治疗在原发性脊柱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原发性脊柱肿瘤的治疗领域,新的放疗技术使肿瘤区域受照剂量在增加的同时将正常组织受照剂量控制在可耐受的范围内成为可能,这些放疗技术包括调强放射治疗、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质子及重离子治疗以及近距离治疗.
作者:李学敏;王俊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 FDG PET/CT 显像病灶长度、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大值)与病理分级及肿瘤 Ki67 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食管癌患者113 例,术前行18F-FDG PET/CT检查,测得食管癌病灶长度及 SUV 大值,检查1周内外科手术,取得食管癌标本,行 Ki67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 HE 染色确定病理分级,分析病灶长度、SUV大值与病理分级及Ki67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高、中、低分化鳞癌组病灶的平均长度分别为(6.30±2.44) cm、(5.24±2.20) cm和(5.81±2.63) cm,经统计学分析,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1>0.05).高、中、低分化鳞癌组病灶的平均SUV大值分别8.29±3.91、10.45±4.56和12.13±4.04,经统计学分析,三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病灶长度与 Ki67 指数在相关性散点图上无直线相关关系,统计学分析证实二者之间无相关性(r=0.049,P=0.604>0.05).病灶SUV大值与Ki67指数在相关性散点图上存在明显直线相关关系,统计学分析证实二者之间呈正相关(r=0.719,P=0.000<0.05).结论:食管癌病灶长度与病理分级及肿瘤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关系;而食管癌病灶SUV大值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病理分级,间接评价食管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作者:刘长存;邢岩;吴珊;宋建华;陈香;车文军;林军;赵晋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与配对肿瘤组织标本中E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评价胸腔积液标本检测EGFR基因突变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积液与配对肿瘤组织样本72例,采用ARMS方法,检测样本中EGFR基因第18~21外显子突变情况.结果:细胞学样本和组织学样本中EGFR基因突变阳性率分别为48.61%和51.3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一致率为92.11%,不一致率为7.89%.结论:二者的一致率较高,恶性胸水可以作为无法获得肿瘤组织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检测的有效样本.
作者:王斯;李苗;王琳;刘楠;刘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侵袭性纤维瘤病(aggressive fibromatosis,AF),又称硬纤维瘤(desmoid tumor)或韧带样纤维瘤(desmoid-type fibromatosis),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它属于一种良性疾病,但具有局部浸润性生长的特性,导致其手术完全切除困难,出现反复复发的征象.现将1例巨大复发侵袭性纤维瘤病患者的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陈志深;王新春;范娇娇;王蕴龙;张银;魏静静;于雷;邱玲;马岩;贾晓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miR-585-5p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AGS细胞迁移和增殖的作用.方法:Real-time qRT-PCR(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方法检测miR-585-5p在胃癌BGC-823、AGS、SGC-7901细胞系和人胃永生化细胞系GES中的表达.化学合成的miR-585-5p-mimics过表达试剂及其NC(negative control),瞬时转染AGS细胞.运用Transwell转移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AGS细胞过表达miR-585-5p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MTT实验检测AGS细胞过表达miR-585-5p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miR-585-5p在3种胃癌细胞系中均呈低表达,体外上调miR-585-5p表达能降低细胞的迁移能力,但对增殖无影响.结论:miR-585-5p具有抑制细胞迁移的作用且与增殖无关,miR-585-5p低表达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贺艳;帖君;唐郡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CAF)的来源、表型各异.既往较多研究证实了CAF对肿瘤发生发展有促进作用,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CAF也能够抑制肿瘤的发生,显示CAF在肿瘤微环境中发挥的功能的可塑性.本文就CAF来源、表型、作用及作用机制的异质性及影响CAF产生异质性的因素作一综述,以期对CAF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作者:葛倩文;季国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肿瘤细胞在氧含量充足的情况下仍倾向于糖酵解,被称之为Warburg效应,这是肿瘤细胞的重要特征之一,现在认为它是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研究表明microRNAs能够在转录后水平参与相关基因的表达,通过多种途径调节肿瘤细胞的糖代谢方式.其中丙酮酸激酶参与糖酵解的后一个阶段,不同亚型的表达水平差异能调控糖代谢方式.本文着重探讨microRNAs调控丙酮酸激酶的作用机制,及其对肿瘤细胞产生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李晓端;汪希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组织活检是癌症的标准诊断程序,然而,由于肿瘤异质性和进化,基于组织活检的癌症诊断在癌症发展、预后的评估中具有局限性.液体活检是检测患者体液中含原发肿瘤生物特性分子的技术,包括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DNA和外泌体等的检测.液体活检被广泛的应用于辅助诊断、疗效评价、预测预后、监测复发转移、辅助靶向治疗等方面.本文将对液体活检的生物特性及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马迎春;金亮亮;苏勤军;杨艳丽;刘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20世纪60年代,沙利度胺治疗妊娠呕吐曾因具有致畸性而被临床禁用.而随后的研究逐渐发现其具有抗血管生成、调节免疫及抗炎等作用,在大量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下,陆续发现其作为抗肿瘤药物、改善癌症恶病质综合征以及放疗增敏等具有一定价值.本文重点阐述沙利度胺对晚期实体肿瘤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杨建刚;陈继正;赵参军;王昕洁;钱仲;郑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构建、表达迁移诱导蛋白7(migration-inducing protein 7,MIG7),制备该融合蛋白的兔多克隆抗体,纯化并鉴定该多克隆抗体.方法:设计并合成MIG7蛋白特异性多肽片段,合成的MIG7多肽与马来酰胺活化匙孔血蓝蛋白(KLH)偶联,构建半抗原-载体偶联物.以MIG7特异性多肽-KLH为抗原免疫大白兔,制备抗MIG7多克隆抗体.40%硫酸铵沉淀、甘氨酸溶液洗脱纯化抗体,Dot blot检测抗体血清效价.免疫组化与qRT-PCR验证MIG7抗体.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qRT-PCR检测结果一致,证明该抗体可特异性结合MIG蛋白,获得MIG7多克隆抗体.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并纯化了特异性较高的抗MIG7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MIG7在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形成和肝癌侵袭转移中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余飞;盛冠男;陈冠男;王宇鹏;宁莉莉;屈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血清miRNAs在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初步探讨血清miRNAs作为潜在的小细胞肺癌临床诊断及辐射相关生物标记物的可能性.方法:实时定量PCR方法验证15例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样本中一组miR-pattern的表达变化.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结果:在15例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样本中,let-7i、miR-25及miR-130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年龄相当的健康受试者血清样本),且miR-25过表达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放疗组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非放疗组患者(P<0.05).结论:miR-25有可能作为小细胞肺癌临床诊断及辐射相关的潜在生物标记物.
作者:高俊;胡斌;段影;宋秀军;杨丽娜;王思念;于慧杰;李振源;林小华;江其生;吕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加味柴苓汤是小柴胡汤与五苓散的合方,被广泛应用于多科多病症的治疗,其拆方小柴胡汤、五苓散中的猪苓成分在肿瘤治疗中也有较多地应用.本文简要介绍加味柴苓汤的成分及功效,并着重分析其拆方小柴胡汤、五苓散中猪苓的抗肿瘤机制.
作者:刘超;邓智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表皮特异性转录因子Ese-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靶向沉默Ese-3基因表达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se-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利用慢病毒干扰系统感染HaCaT细胞,建立Ese-3基因敲减的HaCaT细胞系,MTT实验检测Ese-3敲除后细胞增殖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Ese-3敲减后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se-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皮肤组织.MTT和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下调Ese-3表达后,HaCaT细胞增殖加快,S期细胞增多,G0-G1期细胞和G2/M期细胞减少.结论:Ese-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表达降低,抑制Ese-3基因表达可促进HaCaT细胞生长,提示Ese-3表达缺失可能通过促进细胞恶性增殖进而促进皮肤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金雪荣;宋扬;王翔;杨静;李俊强;苏海川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建立优雅的肿瘤风险模型是肿瘤分子预防的重要内容.根据遗传和表观遗传、环境、年龄和其他肿瘤风险因素建立的肿瘤风险模型应能够准确预言肿瘤的发生.
作者:孙延荣;张百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HER-2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其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01月至2016年0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实施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共640例,对其进行HER-2免疫组化检测,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患者分为HER-2(0)、HER-2(1+)、HER-2(2+)、HER-2(3+)四组,并对四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期进行分析.结果:HER-2表达水平与结直肠患者肿瘤分期、大小、神经侵犯、Lgr5、VEGF、VEGFR2等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大体类型、侵袭深度、淋巴结、脉管转移及无病生存期、总生存期无关(P>0.05).结论:HER-2可能与结直肠癌的生长、增殖及侵袭相关,未来或许成为晚期结直肠癌靶向治疗的潜在方向之一.
作者:连欢;胡静;严文跃;杨觅;李丽;史炯;刘宝瑞;钱晓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肠癌患者中与铁代谢相关的铁调素(Hepcid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ogenin,NEO)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特征、贫血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2例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Hepcidin及NEO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临床特征、贫血的关系.结果:铁调素的表达与患者T分期有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均无关.NEO的表达与患者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均无关(P>0.05).肠癌术前贫血组与无贫血组患者Hepcidin及NEO的表达均无区别.肿瘤组织中Hepcidin与NEO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r=-0.04,P>0.05).结论:肿瘤组织中Hepcidin的表达与肠癌患者的T分期有关,与其他生物学因素无相关性,NEO与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无任何相关性;且Hepcidin与NEO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Hepcidin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反映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肠癌患者术前贫血与肿瘤组织中Hepcidin及NEO的表达无关.
作者:严敏;陆晔;程旭;李蓉;潘湘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索ERCC1与卵巢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至2016来我院就诊的卵巢癌患者30例作为病例组,以同一时期来我体检中心常规体检的患者61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研究对象ERCC的单核细胞多态性.结果:ERCC1-8092TT基因型携带者的卵巢癌发生概率高于8092CC基因型,但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中国北方人群ERCC1基因多态性与卵巢癌发病无相关性.未来需要开展基于人群的大样本随机抽样研究以验证这一结论.
作者:姚霁航;杨紫伟;郭科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miR-100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迁移能力的调节与机制.方法:Real time-PCR检测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和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中miR-100的基础表达水平.应用脂质体法将 miR-100 mimic及阴性对照分别转染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通过real time-PCR检测转染后miR-100的表达水平,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过表达miR-100对MDA-MB-23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lug、snail和E-cadherin等EMT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miR-100在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中的表达明显低于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转染miR-100 mimic的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miR-100表达水平明显增高,细胞划痕实验显示过表达miR-100的MDA-MB-231细胞划痕愈合速度明显减慢.过表达miR-100的MDA-MB-231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而slug和snail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miR-100抑制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迁移能力与其上调E-cadherin,下调slug、snail蛋白表达,抑制EMT有关.
作者:刘一诺;刘阳;江茜;何苗;韩丽;颜媛媛;魏敏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